巴拉貢鎮關愛留守兒童助力快樂成長

2020-12-13 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

  近年來,杭錦旗巴拉貢鎮聯合相關單位及愛心人士,通過開展活動、結對幫扶等措施,關愛留守兒童助力快樂成長。

  巴拉貢鎮重視留守兒童問題,將關愛留守兒童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在山灣村投資近5萬元,打造4室1站留守兒童家園,包括電子閱覽室、音樂繪畫室、智能構建室、親子活動室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動員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加入到關愛留守兒童的隊伍當中,聯合學校深入了解每個留守兒童的情況。同時,還組織志願者結對幫扶,為留守兒童輔導功課,解決生活中的困難;不定期組織留守兒童開展健康有趣的課外活動,豐富孩子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關焦點

  • 渤海人壽關愛留守兒童成長 組織留守兒童赴京開展文化之旅
    來源:金融界保險為落地2019年「7.8保險扶貧公益跑」扶貧項目,助力革命老區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日前,渤海人壽開展關愛留守兒童7.8保險捐贈暨北京文化體驗之旅公益項目,向河北省西柏坡華星希望小學全校師生及學生家長捐贈了總保額1500萬元的團體意外傷害保險
  • 關愛留守兒童 守護心理健康
    南寧市青秀區南陽鎮中心學校老師與留守兒童學生進行交流。(陸盈妃攝)   本報訊(記者陳媚 通訊員陸盈妃)近日,南寧市青秀區南陽鎮中心學校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由學校德育處楊偌莘老師給三、四年級中的留守兒童學生上了一堂題為《留守,我們也很快樂》的心理團輔課。   當天的心理團輔課由3個活動組成。第一個活動是「找朋友遊戲」,孩子們通過這個遊戲學會主動交朋友,老師在遊戲中也會告訴孩子們願意成為他們的朋友。
  • 百色:兒童服務站助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百色市民政局:發揮兒童服務站作用 助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今年以來,百色市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於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工作的要求,積極引入社工機構與深圳壹基金合作,在隆林各族自治縣鶴城新區、靖西市康城社區、樂業縣諧裡村、德保縣德福社區、右江區深圳小鎮、田陽區老鄉家園
  • 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福彩育苗班讓龍川留守兒童圓了才藝夢~
    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7月26日,「廣東福彩育苗計劃——2019-2020年河源市福彩育苗班(龍川縣)結業儀式暨成果展示活動」在龍川縣城舉行,助力困難兒童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 雲南留守兒童的暑假:關愛之家搭起成長橋梁
    雲南佤鄉留守兒童的暑假:關愛之家搭起成長橋梁  【解說】孩子們在假期本應享受父母陪伴的快樂。然而在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刀董村,有一群留守兒童在假期中卻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似乎不屬於他們。
  • 四季沐歌平等公益 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連雲港2016年4月26日電 /美通社/ -- 為了傳遞社會關愛,關懷留守兒童身心成長,近日,四季沐歌集團來到江蘇板浦實驗中學,舉行「平等公益-關愛兒童成長」的公益捐贈儀式。本次,四季沐歌集團為留守兒童捐獻了運動衛衣和運動水壺,獻上了四季沐歌人的一片濃濃愛心。
  • 【基層動態】許疃鎮:婦聯助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基層動態】許疃鎮:婦聯助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2020-10-12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笑悅童心,關愛成長 肯德基「愛的肯定」伴留守兒童歡度六一
    自2016年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在全國範圍內通過閱讀、藝術、體育等多種形式,關愛留守、流動兒童的肯德基小候鳥基金,在了解到這些情況後,在2020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關愛季為「小候鳥」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關心,不僅在各地肯德基餐廳開展面向當地留守、流動兒童的兒童節主題活動,更重要的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肯德基小候鳥基金在五月攜手荔枝(原荔枝FM)共同發起「愛暖童心,聲聲不息
  • 嵐皋:「小樹苗成長記」讓山區留守兒童快樂成長
    巴山畫廊/硒有嵐皋嵐皋資訊嵐皋縣「小樹苗成長記」關愛留守兒童志願服務項目啟動以來,共青團嵐皋縣委組織志願者和廣大青年社會人士積極參與志願服務活動,讓留守兒童不再孤單。楊文武告訴記者,援少會所幫扶的留守兒童中大多都是移民搬遷安置社區的孩子,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在外務工,為使他們能夠像其他孩子一樣享受到親人的關愛,縣援少會的志願者們每周五都會受孩子家長委託去接像郭航一樣的留守兒童,並陪伴他們一起快樂學習和玩耍。
  • 留守兒童的「關愛之家」
    與留守兒童做遊戲   輔導留守兒童讀書  「金鳳姐姐,你回來了,我們可想你了。」刀董村44名留守兒童一見到派出所民警金鳳,全都跑過來緊緊地擁抱她。這是筆者最近在勐董邊防派出所打造的留守兒童「關愛之家」採訪時,親眼目睹的一幕。  2013年,勐董邊防派出所在滄源佤族自治縣勐董鎮刀董村成功創建全省第一邊境線上的留守兒童「關愛之家」,惠及刀董村44名留守兒童,今年4月又籌資3萬餘元創建了第二所留守兒童「關愛之家」,幫扶39名留守兒童。
  • 關愛刑事案件留守兒童 給予他們成長更多陽光
    源於個案,又不止於個案,安溪縣檢察院對全縣的刑事案件留守兒童情況進行調研,發現這類留守兒童存在著「父母關愛缺乏、家庭教育缺位、生活困難急需救助」等現實問題,他們的成長更需要陽光。未檢工作要怎樣從保護未成年嫌疑人、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延伸到刑事案件家庭中的留守兒童救助關愛呢?
  • 守護童年守望成長——監利市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主題活動
    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與其他兒童一樣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更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與愛護。為了認真落實中央省市關於「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體系建設」「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系列工作」部署,進一步關愛我市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健康成長。
  • 溫嶺:新年村民走親關愛留守兒童成長
    溫嶺市箬橫鎮田後村村民朱國兵創辦的社會公益組織——溫嶺市鄉村七巧板,一直致力於關愛青少年的成長
  • 助力留守、流動兒童心理成長,肯德基小候鳥基金「愛的肯定」聲聲不息
    臨近六一國際兒童節,一年一度的肯德基「小候鳥」六一關愛季在各地有愛展開。各地肯德基餐廳開展了面向當地留守、流動兒童的兒童節主題活動,與此同時,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肯德基小候鳥基金也於五月攜手荔枝(原荔枝FM)共同發起「愛暖童心,聲聲不息」公益活動,在線上呼籲大眾留聲為留守、流動兒童送去關愛與支持,共同關注「小候鳥」們的心理成長。
  • 六枝特區第三幼兒園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系列」活動
    中國涼都網訊 留守兒童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成長、教育已成為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為切實解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權益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六枝特區第三幼兒園鄭曉丹園長要求教師要做好對留守兒童的幫扶工作,要為留守兒童創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地成長環境,切實為留守兒童解難事、做好事、辦實事,做好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工作。
  • 心靈關愛 陪伴成長 ——蕉溪鎮中心幼兒園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教師...
    心靈關愛 陪伴成長 ——蕉溪鎮中心幼兒園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教師家訪活動發布時間:2015-11-02   作者:龍勝鳳   來源: 本站原創   瀏覽次數: 本學期蕉溪鎮中心幼兒園共有202名幼兒,其中有55名留守兒童。為了貫徹有關文件精神及向家長表達學校對留守學生的重視與關愛,根據該園的統籌安排,2015年10月27日至31日該園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關愛留守兒童下村家訪活動。     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裡,成為留守兒童。
  • 屈子祠鎮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紅網時刻8月22日訊(汨羅站記者 歐陽林)8月20日,當屈子祠鎮人民政府、屈子祠鎮社工站、愛心企業天地壹號、白雲電器超市以及大學生志願者相約來到新茶村村委,開展「快樂成長 共享陽光」愛心活動。活動中,工作人員與愛心人士為30名留守兒童送上祝福和禮物,並與他們遊戲互動,鼓勵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健康成長。孩子們將幸福寫在臉上,並用畫筆描繪出內心世界,勾勒著對未來的憧憬。據統計,屈子祠鎮共有留守兒童503名。
  • 招募令 ▏「留守兒童關愛計劃」愛心合作企業招募
    02 機構參與的方式• 直接捐贈:定向捐贈資金、物資等支持「留守兒童關愛計劃」項目的開展;•聯合發起項目或主題活動:與「留守兒童關愛計劃」聯合發起關注留守兒童或困境兒童的項目或公益基金;聯合開展某一主題的公益活動;•開展「消費捐」:愛心企業可按照年度或者是指定周期,開展「消費捐」,即企業每銷售一件特定的產品來進行相應的捐贈
  • 心手相牽、快樂成長!株洲市第五屆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公益冬令營在白...
    趣味課堂孩子們練習書法株洲新聞網12月21日訊(記者 羅春嬌 通訊員 蔡海燕)12月20日,白關書畫院內歡歌笑語,暖意融融,株洲市第五屆「心手相牽·快樂成長」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公益冬令營在這裡開營。簡短的開營儀式後,來自建寧實驗中學的7位老師和初一15班的全體同學與53名白關鎮的留守兒童快樂牽手,親密互動。教室裡,建寧實驗中學的英語老師瞿玲芝、歷史老師易月娥等帶來了妙趣橫生的趣味課堂。蔡卓礫、唐嘉翼、孫馨怡、羅敏娜等同學則化身小老師,手把手地教孩子們玩魔方、練書法。
  • 信義中心小學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圖書贈送活動
    為更好的關愛留守兒童,幫助他們成長、成才,10月16日上午,信義中心小學開展了關愛留守兒童愛心圖書贈送活動。活動由留守辦主任葛蕾主持,信義小學黨支部書記、信義中心小學校長雷春紅及部分教師代表參加。雷校長勉勵孩子們:在信小這個大家庭享受溫暖快樂的同時,要懂得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老師的教導、感恩社會的關愛,並祝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雷校長要求幫扶老師:要時刻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情況,並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將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持之以恆地做下去。「愛人者,人恆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