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臺安縣桓洞鎮桓洞村「張家老宅」,不是張學良家的張家老宅

2020-12-20 遼寧文化旅遊磚家

桓洞鎮位於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北部,距離臺安縣城約十五公裡,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東北小鎮。這裡是廣闊的遼河衝積平原,肥沃的土地下,東部還有豐富的石油礦藏,造就了桓洞鎮美麗、富饒的環境。而桓洞鎮還是一座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的古鎮,誕生了許多著名人物,包括影響了中國近代史的張學良。

鞍山:臺安縣桓洞鎮張學良出生地紀念館

1901年6月4日,張學良出生在今臺安縣桓洞鎮鄂家村張家窩堡屯,少帥在此渡過童年。現保存有舊居草房4間,並尚有當年的水井和大棗樹等。1990年6月4日,臺安縣人民政府將舊居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建起了張學良將軍出生地紀念館,很多人都慕名前去參觀。但其實,除了張學良的「張家老宅」,桓洞鎮還有一座「張家老宅」,這就是位於桓洞村十八戶門的「張家老宅」。這座老宅同樣年代久遠,基本保持了最初的歷史原貌,規模比張學良的家宅還要大,但卻一直不為人知,大概是因為張學良的張家老宅名氣太大了,掩蓋桓洞村「張家老宅」的光芒。

同在桓洞鎮的另一個「張家老宅」

相傳,清嘉慶年間,張姓從河北省永平府昌黎縣逃荒至今天的臺安縣桓洞鎮附近定居。張家日漸興旺,張老太爺夫婦和五個兒子在東地蓋了九條檁的五間房,房內隔斷多,開了十八扇門,這個地方也被改稱十八扇門,後來時間長了,就叫成十八戶門了。十八戶門以張姓居多,自然成街,一直延續至今!張家老宅也因為悠久的歷史、保存完好的原始風貌和傳承有序的民風民俗等原因,讓桓洞村被評為臺安縣四座傳統文化村落之一。

臺安縣桓洞鎮桓洞村「張家老宅」

厚重的大木門、青色的灰磚牆、網格式的門窗,每一棟古老的農村老宅背後,體現的是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和純正的民俗,在他們身邊總會讓人沉思緬懷,傳統文化不該被捨棄。如果能夠好好這些挖掘傳統村落的獨特資源,讓農村傳統建築在碧水藍天下綻放屬於自己光芒,傳承民俗文化,留住鄉愁記憶,既能實現保護傳統村落的風貌,又能與建設新農村同步,助力鄉村發展的同時,讓這些傳統村落建築可以得到更好地規劃和保留!

臺安縣桓洞鎮桓洞村的「張家老宅」

(圖片源自網絡,感謝分享!如有侵權,刪圖致歉!)

相關焦點

  • 臺安這四個村 成為鞍山首批傳統村落
    在最新評定的鞍山首批傳統村落中,臺安縣桓洞鎮桓洞村、桓洞鎮九鄂村、達牛鎮嶽家村、黃沙坨鎮下薄村四個村落,因其歷史悠久,原始風貌保護完好,民風民俗傳承有序等,被評定為鞍山首批傳統村落。十八戶門張家老宅。桓洞鎮桓洞村的十八戶門張家老宅,據考證清嘉慶年間,張姓從河北逃荒至臺安縣桓洞鎮定居。張家日漸興旺,張氏夫婦和五個兒子在東地蓋了九條檁的五間房,房內隔斷多,開了十八扇門,時間長了,當地就以十八戶門為名了。一百多年來,張姓重視教育,一直秉承「再窮不能窮教育」的理念,因此人才輩出。張學良出生地紀念館。
  • 老九門張家生死線是什麼 八爺尹新月為什麼能通過
    老九門張家生死線是怎麼回事  生死線只有張家人能過,佛爺和張副官都是張家人,而尹新月沒有事可能是因為二響環,老八他對這些危險都有抗體的,之前他們下礦山的時候,他說過和他的職業有關。所以,八爺雖不是張家人,但是也可以過生死線。  八爺尹新月為什麼能通過張家生死線?  後來老九門劇情中恢復神智的張啟山才道出,張家老宅外設置的生死線是能夠分辨出誰是張家人的,其冥冥中有血液的牽連。
  • 探訪「大染坊」主人公原型故居 張家大宅見證制錦市百年繁華
    張東木故居保存完整,依照中式風格修建於上世紀40年代  張家曾是濟南民族工商業的翹楚,家大業大,其宅院並不只有一處院落。據史料記載,張家在錦纏街的居所,曾有多處院落,被人們合稱為「張宅」。沿著錦纏街向西行走,走到一處路口右轉十多米,記者來到一座院落門前,牆上略顯舊色的牌子寫著「錦纏街47號」,是一座獨立的四合院。這裡就是一代民族實業資本家張東木的故居。
  • 這座寺廟是臺安縣最大的一座古剎,坐落在景色優美的西平森林公園
    西平森林省級森林公園位於鞍山市臺安縣西北部,距臺安縣城約二十公裡,距張學良出生地紀念館的桓洞鎮鄂家村張家窩堡屯約三公裡。西平森林公園是遼河平原上不可多得的天然植被資源,地處千山、醫巫閭山的交通要道上。鞍山:臺安縣「萬福寺」萬福寺便坐落在景色優美、植被繁盛的西平森林公園內。
  • 鞍山最具代表性七大名人,你都知道哪些?
    鞍山最具代表性七大名人,你都知道哪些?社會上崇敬名人,於是以為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和事業。哪一個名人是有華無實的,哪一個是沒有在某一個方面特別突出的,鞍山孕育出了很多很多的名人,下面就為你介紹鞍山的名人。
  • 遼寧省臺安縣:張學良的出生地
    臺安縣行政區劃隸屬於鞍山市,在臺安縣西北20公裡處,有一旅遊景點——張家良將軍出生地紀念館。  據史料記載,中日甲午戰後,清軍潰散,張作霖脫離清軍,嘯聚山林,戰亂中張作霖逃往八角臺(今遼寧省臺安縣城)。為行動方便,張作霖將妻子趙氏和女兒首芳轉送到八角臺西北的趙明德(趙氏夫人的叔伯侄)家裡。1901年6月3日(清光緒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張家良便誕生在趙明德家5間草房的東屋裡。
  • 張學良為什麼叫「小六子」?出生處是炕上還是車上?
    1901年2月18日,金壽山勾結俄軍,偷襲中安堡,張作霖股不敵,倉皇逃往八角臺鎮(臺安鎮,今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八角臺街道),欲投匿好友張景惠(今桑林鎮桑林子村胡家窩堡屯)及內弟趙明德家
  • 尋味騰衝:藏在這些百年老宅裡的美食,你一定不能錯過
    小貼士地址:騰衝市騰越鎮董官村西董老宅周邊景點:董官村、冰雪小鎮聯繫電話:0875-5141188推薦菜品:烤乳豬西董大院聯繫電話:0875-5157608推薦菜品:馬幫菜馬幫大院·茶馬古道風情園雲南省保山市騰衝市熱海路下綺羅社區許家巷原馬幫大院內僑鄉齋僑鄉齋是一個張氏馬幫首領的家,
  • 鞍山名氣最小的縣,是張學良的故鄉,號稱「關東手工藝品第一縣」
    鞍山有千山、岫巖有藥山,皆是遼寧四大名山之一,海城雖然無大山,但也有白雲山風景區,小孤山古人類遺址等。而臺安只有無盡的平原,雖然擁有遼寧省內最大的內陸溼地:大麥科溼地,卻也被盤錦紅海灘溼地的光芒所掩蓋,讓臺安總是無法揚名。於是臺安縣的宣傳口號就是「張學良的故鄉」,好歹這個不會被人壓制了。
  • 《盜墓筆記》十年完結,重溫邛籠石影,張家使命,張家古樓的秘密
    邛籠石影這一篇主要講了,吳邪等人回到北京,誤點「天燈」,不得不將拍賣會上的鬼璽帶走,隨後交換消息,在這一篇張起靈的身世和張家的使命,以及張家古樓的秘密都交代了出來!張起靈的身世與使命:張起靈在張家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每一代都會有一位起靈,而小哥便是張家最後的一位起靈,張起靈在張家有兩種說法,第一:張起靈便是張家族長的稱呼。第二:張起靈的存在就是為了將張家死去的人,送入張家古樓當中!
  • 《盜墓筆記》揭秘:張家古樓中到底有何秘密?張家的秘密又是什麼
    首先在張家人的歷代組訓之中,始終都是把家族的留存問題作為家族的最大目標,在張家的整個發展過程中,族長首先要考慮的都是讓家族能夠在亂世之中留存下來。因為他們認為只有家族的延續才能守護住他們家族的聖地—張家古樓,之所以說張家古樓是張家人的聖地,那是因為這個古樓中存放著一個驚天的大秘密。
  • 張學良出生在這個縣(遼寧臺安縣)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縣是遼寧臺安縣,在臺安縣出生過一位在中國眾所周知,但對其評價頗具爭議的人物張學良,現在大家跟隨著小編的腳步,一起走進臺安縣吧。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也對臺安縣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下面我來著重介紹少帥——張學良吧。
  • 北京衛視《暖暖的新家》讓百年老宅向陽重生
    上一季《暖暖的新家》做客江蘇常熟,為豆莢型百年老房打造了一幢全新蘇派山水之家還歷歷在目。這次全新升級的第八季《暖暖的新家》再次來到「江南福地」,搶救年久失修的高危老宅。老朋友由偉壯也再次通過設計的力量讓百年老宅向陽重生。
  • 風行水上丨張家兄弟寫春聯
    村裡字能拿得出手就數張家兩兄弟。老張家原先是村裡的大戶,家裡開著糟坊和糖坊。走幾十裡路還是老張家的地,長工僱了幾十個。解放後張家就衰落下來了,家產也讓村裡人給分了。我家還分了他們家一個雕花的碗櫥和小方桌。因為家道敗落,張家兩兄弟連媳婦都沒有娶上。他們倆一年當中所能享受到最幸福的時光,就是春節的時候幫人家寫春聯。
  • 虞城命案嫌犯家探訪:老宅破舊不堪無人居住
    此前報導:商丘虞城一重大刑案嫌犯在逃 警方提醒:此人報復心極強原標題:《虞城命案嫌犯家探訪:老宅破舊不堪無人居住,大門鎖已生鏽》8月18日,河南商丘。11日凌晨,虞城宋大友兩兒子家失火,次日妻子被殺。虞城警方稱宋明利有重大作案嫌疑。記者探訪嫌犯老宅,發現房子無人居住,連大門鎖也已生鏽。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 王書民:老宅的櫻桃樹 【讀寫同題】
    老宅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從老的古河村整體搬遷過來。1977年,高中住校,從此老宅成旅居。回頭一想,破產失業,創業謀生,再回老宅,陪伴娘親,雖是人生磨鍊,又何嘗不是天賜的生活機遇。感恩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哪怕風雨交加、電閃雷鳴;哪怕道路坎坷、泥濘難行。
  • 蘭州市西固區張家大坪村衛生所落成/圖
    8月7日,迎來難得的涼快天,一大早,西固區西柳溝街道張家大坪村村民就下地幹活了,由四季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派出的何玉香大夫也早早地來到村衛生所,檢查器械和藥品。新落成的張家大坪村衛生所共投資18萬元,佔地80平方米,設有醫療病床2張,各類醫療器械13件,臨床使用藥品5大類300多種,基本滿足全村819名村民的用藥需求,村民小病不出村。張家大坪村距西固城區約8公裡,沿著崎嶇的紅磚山路前行,車窗外是一座座相連的山峰,張家大坪村就坐落在三面環山的盆地中,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小村莊。
  • 張學良將軍出生地遼寧省臺安縣迎來首列火車
    張學良將軍出生地遼寧省臺安縣迎來首列火車
  • 【西部地理】徽縣尹家老宅:稻坪村清代古建的流風遺韻
    神秘的石壕徽縣尹家老宅:稻坪村清代古建的流風遺韻尹家老宅中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合院村中神秘的石壕廊柱上精美的磚雕門樓邊的石鼓180多年的「山明水秀」匾額尹家老宅位於徽縣嘉陵鎮稻坪村,靜謐的山村中有著徽縣最完整的一處清代古建築群落,讓這座古樸的村莊擁有別樣的韻味。
  • 沙海汪藏海最後的計劃僅僅為了滅張家?這樣想那麼就錯了
    不過電視劇可能在結局都不會讓任何人知道最後的計劃核心是什麼,像謎一樣沉入大海,不過原著還是有線索透露了汪家的計劃。據說汪藏海曾經是張家的養子,但是總覺得這個說法不太準確,因為汪藏海和張家最後成了仇人。如果是一家人,根本不可能這樣做,畢竟汪藏海在明朝是大人物。所以說汪藏海本來就是奇人,對盜墓和建築達到頂峰,幾乎超越古今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