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金華義烏城區的方女士有給寶寶用溼紙巾擦手或擦屁屁的習慣。在家裡,方女士將溼紙巾放在手邊,時不時地抽出一張給孩子擦擦手。外出時,溼紙巾隨身攜帶。方女士認為溼紙巾能消毒滅菌,既省事又衛生。但最近寶寶因為用溼紙巾遇到了麻煩,孩子的雙手和下體皮膚出現紅腫、瘙癢的的症狀,還老是哭鬧。前幾天,方女士帶著孩子到義烏稠州醫院就診。
今年17個月大的小超是湖南人,父母在義烏打工,小超隨爸媽生活。小超的媽媽方女士是一位很講究的人,特別是孩子的衛生,非常仔細,除了給孩子洗澡用自來水外,平時孩子喝的水是從超市買來的「純淨水」,就連給孩子清潔用的材料,都是兒童專用的「溼紙巾」。但近期小超的雙手和下體出現紅腫、瘙癢的症狀,並不時地用手去撓,皮膚都快撓破皮了。
檢查後,患兒被診斷為接觸性皮炎。進一步問詢得知,原來問題出在「溼紙巾」上。隨後,接診醫生、兒科主任夏文芬給予對症治療,並叮囑家長應注意的相關事項。
夏文芬說,消毒溼紙巾一般含有抑菌劑或殺菌劑等消毒成分,擦手後寶寶手上的細菌是消滅了,但是部分消毒劑及防腐劑就殘留在皮膚上。在寶寶吸吮手指、用手抓食物吃的時候,這些物質就順利進入寶寶的胃腸道,然後又很「盡責」地把胃腸道的益生菌當做有害細菌殺滅掉了,最終引起腸道菌群紊亂,導致疾病。
如何正確使用溼紙巾?夏文芬提出如下建議。
1.寶寶出門在外時,如果沒有條件直接用清水洗手,可以先用溼紙巾擦洗乾淨,再用少量的清水或飲用水衝洗一遍,去除殘留的消毒劑和防腐劑就可以了。皮膚尤其是肛周的皮膚,有很多的皺褶,皺褶部位是藏汙納垢的最佳場所。如果只用溼紙巾擦拭,不能將皺褶中的細菌和殘渣完全清除乾淨。
2.寶寶大小便後,有條件最好用溫水直接清洗,再用乾淨紙巾吸乾水分搽上潤膚霜即可。
3.外出時可攜帶一個有噴頭的小瓶,寶寶大小便後,可先用溼紙巾擦拭乾淨,再稍稍用力撐開局部皮膚皺褶,用清水噴霧衝洗局部皮膚,最後用紙巾或手絹吸乾局部水分,這樣能更好地洗乾淨皺褶部位的殘留物質。因為消毒溼紙巾有酒精、含氯消毒劑或者防腐劑,這些都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後局部皮膚可能出現刺痛、灼熱等不適。部分易過敏體質,甚至可能出現皮膚紅腫、瘙癢等接觸性皮炎的症狀。
4.如果皮膚有傷口,或局部患皮膚病時應避免使用溼紙巾。
夏文芬提醒,寶寶的眼睛、耳道及女童外陰黏膜不能用溼紙巾直接擦拭。嬰兒專用溼紙巾,按照國家產品規範是不能添加酒精、香精、防腐劑、螢光劑的。一般來說,給寶寶選用常規潤膚溼紙巾就可以了,不需要選擇消毒用溼紙巾。購買前,可以先聞聞有沒有香味,再在耳後皮膚試一試,擦完後有沒有清涼的感覺,若有清涼的感覺,說明溼紙巾內含有酒精,酒精揮發後帶走熱量,導致皮膚感清涼。另外擦完後可以感覺一下有沒有灼熱、刺痛或其他不適,以便確定溼紙巾的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