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感嘆於大自然的饋贈,讓我們見識了山川河流。但從科學角度來說,山川河流都是受地球板塊運動形成的。喜馬拉雅山脈,就是通過板塊運動擠壓,從而不斷增加高度形成世界第一峰。
茫茫滄海之上,淼淼煙波之中,有一群蒼翠如黛的島嶼,猶如一串柔美的珍珠,撒落在黃渤兩海交匯處,這就是被人譽為「海上仙山」的長島。
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森林覆蓋率達60%,是度假養生的「天然氧吧」
長島之所以被歷代文人稱為「海上仙山」,是因為大自然賦予了長島神奇的天景天象資源,主要包括海市蜃樓、海滋幻影、平流霧以及黃海日出、渤海日落。
如此美麗的景色,如果你再不去,以後可能就看不到了,由於地球板塊運動一直不斷,改變著各個大陸的地緣環境,日本所在的島嶼每年都在以10釐米左右的速度下沉。
不止是日本,中國作為日本鄰國也受到板塊影響,個別地區也在逐漸下沉,而且很可能未來會消失。
而四面環海,海風非常大的山東煙臺長島縣,是全國唯一海島型國家地質公園,這裡生活著五萬多人口。長島縣擁有30多個島嶼,也是山東地區最大的島嶼。
由於地理位置特殊,這些年長島不斷下沉,根據觀測,隨著海平面不斷抬升,長島早晚要被徹底淹沒。這裡最高海拔202.8米,最低的僅僅只有7.2米。由於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這些海拔低的島嶼很有可能就要消失了。
多虧這些年國家對島嶼的開發給了大力支持,部分島嶼都成為了旅遊勝地,這些地方靠旅遊帶動,也能獲得不少收益。
長島縣是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雖然由上百個島嶼組成,但能夠居住人的只有10個,不過因為景觀非常的漂亮,所以備受當地相關部門重視,開發旅遊業之後,每年都會吸引很多遊客慕名前去,不過同樣是因為位置特殊,所以人類也沒有辦法阻止它逐漸的下沉。
如今這座島上已經人煙罕至了,因為這裡獨特的環境限制了當地居民經濟發展,當地人只能靠打魚為生。
因此近年來國家提倡長島縣居民外出務工,並逐漸將本地百姓遷出該地。畢竟這裡早晚會變成一片海洋,所以提前搬出也是為了當地百姓生活考慮。
隨著國家對島嶼的開發讓這裡成為了旅遊勝地。就像馬爾地夫一樣,人們知道了長島縣快被淹沒,所以來當地旅遊的人絡繹不絕,為長島縣帶動了經濟增長。
除了長島縣,我國第二個即將消亡的地方就是羅鬥沙島,這是一座位於南海的小島,面積只有4.9平方公裡。下沉還不是最直接反應。真正讓人們感到變化的是全球變暖,海洋板塊運動讓海洋面積不斷擴大,再加上人類逐年的碳排放量增加,直接導致了全球變暖。
有專家預測,一些島嶼下降後也會有新島嶼誕生,大自然給予人類的饋贈終將是有限的,只有保持可持續發展才能增加地球壽命,讓人類更好地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