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採訪專家: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副院長 李笑天教授
懷孕了只要勤做產檢就可以生出健康的孩子;體檢和婚檢都查了,就不用孕前檢查了……憑啥你不做孕前檢查?我們對孕前檢查有太多誤解!
理由1:
出生缺陷發病率低,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邊。
真相:
在我國,每20個出生的孩子中,就有1個可能是出生缺陷。
我們來看一組來源自《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2012)》的數字:
據測算,我國每年將新增先天性心臟病超過13萬例,神經管缺陷約1.8萬例,唇裂和顎裂約2.3萬例,先天性聽力障礙約3.5萬例,唐氏症候群2.3萬~2.5萬例,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7600多例,苯丙酮尿症1200多例。
該報告指出,目前我國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約90萬例,佔出生人口總數5.6%。而目前,出生缺陷已經成為我國嬰兒死亡的第2大原因,也是兒童殘疾的重要原因。
所以,孕前檢查作為預防出生缺陷的第一步「關口」,顯得尤其重要。
理由2:
有婚檢和產檢就可以了,還要做孕前檢查幹什麼?
真相:
婚檢和產檢不等於孕前檢查。這三類檢查各自的檢測目的並不同。
① 婚檢:《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明確規定, 婚前醫學檢查應包括對下列疾病的檢查:嚴重遺傳性疾病、指定傳染病和有關精神病。
婚檢的目的並不完全是為了備孕,一些備孕的危險因素也未必檢查全面,難免漏檢。此外,自2003年國家取消」強制婚檢」之後,不少地區的婚檢率迅速降低。
② 產前檢查:產檢是懷孕期間為了確保母體和胎兒的健康進行的檢查。但是,由於胎兒出生缺陷多發生在早孕期,而不少女性發現懷孕的時間在40天或者更晚,因而當發現懷孕而去做產檢時,胎兒已經在母體內發育了一段時間,可能有些危險因素已經影響到了胎兒的正常發育。
③孕前檢查:顧名思義,是針對所有孕前夫婦進行相關風險因素篩查,開展健康促進以及可能的幹預。
李笑天教授介紹,孕前檢查可以發現5大類影響妊娠結局的高危因素,包括:
A類:孕前可以通過改變或戒除不良生活方式規避的有害壞境因素,如吸菸、飲酒、肥胖、毒物接觸史等;
B類:通過有效的醫學治療手段可治癒的危險因素,如A肝、陰道炎、牙齦炎等感染性疾病,貧血、營養不良等;
C類:目前雖難治癒,但通過醫學幹預可控制疾病,在妊娠期需密切監測的危險因素,如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可能復發的感染性疾病(如肝炎、梅毒等);
D類:孕前無法醫療幹預,但可做風險評估,在孕期應做產前診斷的危險因素,如高齡產婦、不良妊娠史、遺傳病家族史等;
X類:不宜妊娠的危險因素,如女方患有嚴重心臟病、嚴重糖尿病等可能導致死亡的疾病,以及夫婦一方患有嚴重遺傳病。
進行孕前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危險因素,並對部分危險因素進行幹預和控制。
「我們的研究顯示,在做孕前檢查的人群中,至少一半都會存在至少1項危險因素,例如吸二手菸、肥胖等。及時發現並且控制這些危險因素至關重要。」李笑天教授補充說。
理由3:
孕前檢查是女方的事,男方根本不用檢查。
真相:
生孩子絕對不是女方一個人的事。
首先,男性生殖系統異常可能會引起不育。例如,單側隱睪症約30%~60%無生育力,雙側隱睪症約60%~100%無生育力。嚴重精索靜脈曲張可引起睪丸萎縮和精子生成障礙,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通過生殖系統檢查和血液檢查,還可以排除一些導致不育和胎兒異常的感染性疾病。例如,男性梅毒螺旋體感染可由精子直接帶入受精卵,而引起流產、死胎、胎兒畸形等。男性感染單純皰疹病毒後,容易引起前列腺炎而造成精液不液化,也可影響附性腺分泌物的生理功能,導致不育。此外,附睪結核、附睪炎、精囊炎、前列腺炎也容易導致不育。
更常見的是,男性的不良生活習慣,如吸菸、酗酒、熬夜、過度疲勞等,也會對精子質量有直接影響。肥胖、高脂飲食、貪食快餐食物、偏食等,也可能影響精液參數,導致生育力和生育質量下降。
因此,我國免費孕前優生項目明確建議,男性也需參加孕前檢查,具體包括:
病史詢問,如疾病史、家族史、生活習慣、環境危險因素等;
體格檢查,包括常規檢查和男性生殖系統檢查;
實驗室檢查:血型、尿常規、肝功能、B肝五項;
梅毒螺旋體篩查;
風險評估和諮詢指導。
理由4:
孕前檢查都是高齡或者流過產的人做,我沒病沒災就不用做。
真相:
平時身體健康,哪怕每年體檢都正常,也不代表孕前檢查一定沒事。
例如,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簡稱「亞臨床甲減」)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通常並無任何症狀,只能靠查甲狀腺功能檢查發現。它在育齡期女性中的發生率約為2%~3%,對胎兒的神經系統、智力發育有影響。
「研究發現,如果妊娠婦女亞臨床甲減不加以診治的話,出生後的孩子4~5歲時的平均智力水平要比正常降低6~8分。因此,孕前及早發現亞臨床甲減,對後代素質提高有很大意義。」李笑天教授強調。
此外,孕前檢查與普通體檢相比,增加了對梅毒、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和弓形體等的篩查,而這些正是可導致先天性宮內感染及圍產期感染的病原體。如果不早期發現並及時幹預的話,很可能造成早產、流產、死胎,或者胎兒畸形和智力障礙。
理由5:
孕前檢查的這些項目,我1年前都檢查過了,現在準備要娃,沒必要再檢了吧?
真相:
通常而言,孕前檢查的有效期是6個月。
如果超過6個月未懷孕,重新計劃妊娠的話,可能健康情況發生變化,建議再次檢測。尤其像甲狀腺功能、病毒檢查、陰道分泌物等項目,需要再次檢測,以確保母體健康。在備孕期間,葉酸也應該持續每日服用,以避免中斷後意外懷孕的情況發生。
此外,如果備孕1年都無法懷孕,那麼應該要考慮是否存在不孕不育的危險因素,需要男女雙方進一步就診,及時得到正確的診治。
理由6:
我生頭胎很順利,孩子也健康,現在準備要二胎,沒必要做孕前檢查。
真相:
對於備孕二胎的媽媽們來說,孕前檢查同樣很重要。
首先,如果頭胎是剖宮產,那麼需要警惕剖宮產後瘢痕子宮。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將面臨很多較嚴重的問題,如子宮瘢痕處的妊娠、兇險性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等,發生子宮破裂、產後出血、產時子宮切除、早產等風險都可能增加。因此,剖宮產後原則上必須間隔2年以上再懷孕。在備孕前,最好進行陰道超聲檢查,關注子宮瘢痕情況。
此外,二胎備孕時不少女性也已經處於高齡狀態,可能會合併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等慢性疾病,並且生殖能力可能會降低,因此更需要進行孕前檢查和諮詢,以儘量避免出生缺陷和其他不良妊娠結局。
理由7:
孕前檢查純自費檢查,太貴了付不起。
真相:
事實上,孕前檢查不用花錢就能做。
2010年由原國家衛計委啟動了「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旨在為計劃懷孕夫妻免費提供一系列的孕前優生保健服務。2013年起,該項目已經擴展到全國所有縣(市、區)。
該項目共包括19項免費服務內容,包括一般服務內容5項(優生健康檢查、病史詢問、體格檢查、風險評估、諮詢指導、早孕及妊娠結局跟蹤隨訪),醫學檢查14項(實驗室檢查9項,病毒篩查等4項,影像學檢查1項)。
據悉,該項目實施以來,覆蓋人口已達千萬級。李笑天教授介紹說:「以上海為例,上海社區服務辦、居委會等會對該區域適齡的已婚家庭進行項目介紹和動員,由各區婦幼保健醫院執行具體的檢查項目,符合條件的夫婦也可直接向當地社區或醫院諮詢項目詳情。」
本文首發自「醫學界婦產科頻道」,略有刪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參考文獻:
[1]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201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12年9月
[2]沈海屏,李笑天等,育齡夫婦孕前風險分類評估標準,中華醫學雜誌2015年1月20日第95卷第3期
[3]謝非,李笑天等,上海地區孕前保健實施情況的現況調查,中華圍產醫學雜誌2014年6月第17卷第6期
本文編輯:任璇 審稿主任:楊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