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遊記之上海與臺北

2020-12-22 東方網

  上海,中國大陸第一大城市,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是中國大陸的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上海創造和打破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上海位於我國大陸海岸線中部的長江口,擁有中國最大的外貿港口、最大的工業基地。有超過2000萬人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地區,其中大部分屬漢族江浙民系,通行吳語上海話。上海又是一座新興的旅遊目的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的歷史古蹟。如今上海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閃耀全球的國際化大都市,並致力於在2020年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

  臺北市為臺灣省省會城市,其位於臺灣島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臺北縣接壤,是臺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臺灣政治、文化、商業與傳播等的中心。

  上海·南京東路

  昔日的外灘是殖民者最迷戀的東方冒險樂園,在此建立52棟風格各異的建築,哥德式、羅馬式、巴洛克式等風格在這裡交匯成萬博建築博覽。如今的外灘更得中西合璧的精髓,3號、6號、18號以及新近開幕的半島酒店,再一次引燃了這個城市最具風華的風景線。

  南京東路是上海十大商業中心之一,位於上海市中心,東起外灘中山東一路,西至西藏中路,全長1599米。其中河南中路以西部分為步行街。大店名店林立,百業興盛繁榮,各式商廈、優秀建築聚集交匯,商街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正是這種多樣性的包容,互相滲透與吸收,涵蓋古今中外精粹,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發展向前的堅定,使南京路充滿勃勃生機,展現出它百餘年不落的繁華。作為上海絕對的「黃金地段」,它也是經營者必爭之地,旅遊者必到之處。歷史上它是政治風雲迭起之地,今天更是上海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展示之地。

  臺北·南京東路

  置身臺北街頭,恍若大陸版圖的縮影,以南京市為命名依據的南京東路即是其一。與上海南京商圈不同,臺北南京東路一帶匯集金融機構、保險公司、商業辦公大樓、飯店及百貨公司,優越的商業地位,讓南京東路躍升成為臺北市財經中心重鎮。而南京東路二段、三段、四段一帶,更由於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密集,而有「臺北華爾街」之美名。

  南京東路原為琉公圳的圳道與水田,1951年闢為防空疏散道路。自1956年起,臺北市政府接受美援作為工程費,並自籌土地徵收、拆遷房屋及青苗等補償費,同時成立美援道路工程處,隔年(1957年),該路以南京市命名為「南京東路」,利用中美基金貸款新鋪柏油路面並拓延至五段,而成為當時的九條美援道路之一。美援道路的完成,使得以大稻埕為首的資本和人口才開始湧進這塊地區,形成了日後南京東路商圈的主流。

  1960年代至今,南京東路一帶的金融機構、保險公司、商業辦公大樓、飯店及百貨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南京商圈因而建立優越的商業地位,並躍升臺北市財經中心區。而現在的南京東路二段、三段、四段一帶,更由於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密集,而有「臺北華爾街」之稱。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上海沒有高山,卻擁有中國最密集的摩天大樓群,492米的高度讓環球金融中心成為上海的制高點,474米的觀光天閣將浦江兩岸美景盡收眼底,更是人類可到達世界最高的觀景平臺。而它與臺北101大廈的恩怨也糾葛不斷,雖然建築高度比101的主樓高出近50米,但101還有60米尖塔,世界第一高度始終難以定論。

  臺北101

  原名臺北國際金融中心的臺北101,是位於臺北市CBD信義計劃區的摩天大樓。由建築師李祖原設計,KTRT團隊建造,含頂上60米尖塔成為目前世界最高摩天大樓。臺北101商圈不僅是百貨商場進駐所在、流行時尚的聚集地、全球各地企業的辦公室也設立於此,便捷的地理位置成為臺北市最為熱鬧的商圈之一。位於視野絕佳的91樓室外觀景臺,是市民與遊客一覽臺北盆地繁榮夜景的最佳去處。

  永嘉路裡弄

  每一個上海人都殘留著石庫門時期的記憶。地處法租界的永嘉路滿是遮天蓋地的梧桐樹,道路因而幽深。雖然現在已成尋常百姓人家,但一路經過名人昔時棲居的洋房,依然為此寫滿了故事,讓人一窺當時風貌。而裡弄的屋角從濃鬱綠色中探出紅色的磚瓦來,仿若有森林中古堡般的驚豔。

  新式裡弄住宅是在舊式石庫門住宅的基礎上改良發展而來,比較適應當時中上層階層的需要。境內最早出現的新式裡弄住宅,是民國9年(1920年)由中國營造公司建造的亞爾培坊(今陝西南路582弄),共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3層樓房39幢、4層樓房4幢。20世紀30年代前後,在四明銀行、中國實業銀行、浙江興業銀行、金城銀行等金融資本的大量投資推動下,形成了境內新式裡弄建設的全盛時期。大德裡、大福裡、信德裡、合群坊、興業裡、樹德坊等都在這一時期建造。抗日戰爭時期,隨著租界人口增加,新式裡弄進一步發展,建築質量也有提高。如碧梧村、復興新村、愉園、琪美新村、大同新村、春芬別墅、高安新村、茂齡別墅等,已無石庫門的痕跡。從外觀造型、庭園綠化,到內部裝飾,都日趨洋化,水電衛生設施已基本普及,少數還安裝上煤氣和暖氣設備。解放後,新式裡弄大都保存,基本上維持原狀。1990年,全區有新式裡弄住宅4147幢,建築面積達82.43萬平方米,佔全區居民住房10%。主要分布在永嘉、天平、新樂、湖南、楓林等地區。

  紹興南路眷村

  眷村文化一直是部分臺北人割捨不下的記憶,也是鮮明反映臺灣歷史的縮影。特殊的社會結構與民居村落,讓生活於眷村的居民有著緊密的情感連結,更因融匯大陸各省移民散布至各鄉鎮,眷村裡自然也成為各省美食風味交流所在,儘管隨著眷村拆遷改建,傳統的眷村文化和眷村文物都在急速地走入歷史,然而由眷村文化延伸出的眷村小吃正散布著臺北各角落,溫潤每個人的味蕾與心房。

  什麼是臺灣眷村文化?眷村文化就呈現在眷村的餐桌上、窄巷間、廣場裡,還有居民的言談舉止、價值觀。眷村在臺灣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點滴,累積一甲子後,逐漸描繪架構出眷村人特有的文化輪廓,在捉襟見肘的眷村裡,發展出一套「懂吃穿」的生活哲學。儘管不同軍種和地區的眷村樣貌互有異同,但對大部分軍人和眷屬而言,「窮則變、變則通」的克難本質、忠心耿耿的愛國精神、「鄰居猶如親人」的緊密鄰裡關係,無疑是所有眷村的共同基調。

  上海百樂門

  「月明星稀,燈光如練。何處寄足,高樓廣寒。非敢作遨遊之夢,吾愛此天上人間。」這是1932年上海百樂門舞廳剛剛建成時,上海灘傳頌一時的詩句。周璇、吳鶯音還有李香蘭這些絕世名伶的名字都屬於這裡。時隔多年,百樂門依然瀰漫著揮散不去的老上海氣息,黃包車、旗袍、爵士樂……沉睡了半個多世紀的海上舊夢、香鬢儷影、輕歌曼舞,如今依然能被這家有著七十多年歷史的懷舊舞廳中喚醒。

  2003年7月28日,經內部重新修繕,上海百樂門大舞廳近日以嶄新的面貌再度迎客。如今提起上海,很多人都會想起她的高樓大廈,她的現代化和國際化,但上海還有這麼一個地方,瀰漫著老上海的氣息,旗袍、爵士樂、還有似乎從七十年前傳來的蹦擦擦旋律……黃包車、爵士樂、高衩旗袍,空氣裡瀰漫著70年前老上海的氣息,這裡就是百樂門,一個有著七十多年歷史,既懷舊又頗具現代風格的娛樂場所。為了重現當年百樂門的風採,老闆趙世崇特地策劃了這場「1930"上海,大型豪華歌舞秀」。香鬢儷影、輕歌曼舞中,人們似乎真的回到了70年前。

  西門町紅包場

  臺北對上海始終存有一種陌生的熟悉感,西門町紅包場便是昔日來臺軍眷,重溫夜上海氣息的最好左證。上海百樂門浮華炫麗的場景在臺北西門町重現,為了引起共鳴,早期的紅包場多以1920-1950年代上海的流行歌曲為主,而在臺思鄉情怯的老兵們也會為了追捧喜愛的歌手,便將金錢放在紅包袋內送上臺給喜愛的歌星,因而"紅包場"一詞不脛而走。然而過去盛極一時的光榮景像隨著時代變遷開始式微,但那已漸逝去的昔日風華,依舊在老臺北人心中烙下無法磨滅的記憶刻痕。

相關焦點

  • 「品味上海 樂饗臺北」——微遊雙城活動啟動
    樂饗臺北」——微遊雙城活動啟動儀式。 潘索菲 攝   中新網上海9月8日電 (記者 潘索菲)「品味上海 樂饗臺北」——微遊雙城活動8日在上海日月光美食廣場啟動。  以「濱江故事」為主題的四條上海微遊主題線路和以「美食傳奇」為主題的五條臺北微遊線路同時發布,向市民遊客展示了有溫度、有故事、有情懷、有美味的「雙城故事」。
  • 品味上海 樂饗臺北微遊雙城活動啟動
    「品味上海 樂饗臺北」——微遊雙城活動啟動儀式。 潘索菲 攝中新網上海9月8日電 (記者 潘索菲)「品味上海 樂饗臺北」——微遊雙城活動8日在上海日月光美食廣場啟動。以「濱江故事」為主題的四條上海微遊主題線路和以「美食傳奇」為主題的五條臺北微遊線路同時發布,向市民遊客展示了有溫度、有故事、有情懷、有美味的「雙城故事」。這是上海和臺北繼2015年、2016年後在雙城微遊系列活動中的第三次攜手。今年,微遊上海推出了四條主題線路,分別為:「浦江風雲·申城記憶·人文之旅」、「發現上海西岸」、「梧桐影落·有位佳人」、「行道天涯·革命愛情」。
  • 上海臺北「雙城杯」青少年圍棋賽啟賽
    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上海訊 12日,2020「雙城杯」青少年圍棋賽,以視頻連線方式在上海、臺北兩市開賽。上海市體育局局長徐彬、臺北市政府體育局局長李再立、上海市政府臺辦主任李文輝、臺北市政府參事楊慶輝等出席開賽儀式。  上海、臺北兩市的體育交流始於2001年,己持續20年。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2020上海臺北雙城論壇
    臺北市長柯文哲  上海、臺北「雙城論壇」7月22日登場。上海市長龔正與臺北市長柯文哲分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與臺北市晶華酒店通過視頻展開會議。「雙城論壇」正是在這股「雲交流」的熱潮中舉辦的。如今論壇邁入第十個年頭,按照傳統思路面對面交流,今年有現實困難和中斷之憂。但是臺北與上海的共識就是交流不宜中斷,所以「雙城論壇」通過「雲交流」的創新方式出場。柯文哲表示,如此辦理也彰顯「彼此持續交流的善意和決心」。  交流是合則兩利的事情。
  • 上海旅遊節啟動"微遊雙城" 上海臺北各推五條精品線路
    東方網記者朱恬8月26日報導:2015上海旅遊節「上海-臺北·微遊雙城」活動今天下午在上海正式啟動。這也是臺北與上海自2010年建立雙城論壇合作交流平臺以來,首度觀光部門合作。  異域情調·迷情風雲路、都市秘境·漫步蘇河岸、舌尖上海·尋找老味、文學記憶·對話張愛玲、道城市剪影·遇見鄔達克……據介紹,上海市旅遊局特為此次活動推薦了五條上海精品微遊線路,並邀請五位上海作家,對這五條線路進行了深度的人文推薦。
  • 上海臺北雙城論壇將以線上形式舉辦
    本報臺北電 (記者陳曉星、孫立極)臺北市長柯文哲近日表示,上海臺北雙城論壇將在7月22日以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辦。上海與臺北城市論壇由上海市與臺北市政府輪流舉辦,已成為上海與臺北兩市之間重要的機制化交流平臺,迄今為止雙方已經籤訂了36項交流合作協議。今年主辦方為臺北市。柯文哲7月10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今年雙城論壇是第11屆,在他個人任內已經舉行6次,「都已經辦這麼久,沒有理由停掉」。因為疫情關係,將採取視頻會議的形式。
  • 臺媒:臺北上海「雙城論壇」釋出兩岸溝通善意
    原標題:臺媒:臺北上海「雙城論壇」釋出兩岸溝通善意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導以「城市防疫 智慧經濟」為主題的「2020上海臺北城市論壇」,22日通過兩地視頻連線方式舉行。龔正表示,從2010年以來上海與臺北兩市展開多形式、多層次的交流合作,在包含經貿、科技、教育衛生、文化與青少年交流等領域取得豐碩合作成果,讓兩地民眾增進了解,兩地同胞感情越來越深厚,兩市交流已成為兩岸城市交流的典範。龔正表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影響,讓今年雙城論壇以視頻模式召開,而上海臺北都經受住疫情的嚴峻考驗。
  • 上海臺北之後,廈門高雄能否上演「雙城會」?
    12月20日,「2018臺北上海雙城論壇」在臺北舉行,備受兩岸關注。臺灣「九合一」選舉後,絕大多數國民黨當選縣市長都表態,願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加強兩岸交流。臺灣學者陳育霖、臺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等人日前建議,高雄廈門可辦「雙城論壇」。
  • 上海與臺北的《雙城故事》:交流合作的文化見證之一
    上海與臺北《雙城故事》贈書現場合影留念。(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7月4日消息 日前,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屠光紹在臺北市將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雙城故事——從上海到臺北的一次文化平移》一書,作為禮物贈送給了臺北市長郝龍斌。這本書,成為深化上海與臺灣新一輪城市交流與合作的文化見證之一,也成為眾多媒體關注的焦點。
  • 臺北市政府:柯文哲將赴上海出席雙城論壇
    (觀察者網訊)據臺灣「聯合報」6月23日報導,被島內媒體視為臺灣地區領導人熱門人選之一的臺北市長柯文哲,今年是否出席「上海─臺北雙城論壇」格外受關注。臺北市政府23日晚間通過新聞稿宣布,經雙方密集磋商後,「2019雙城論壇」定於7月4日於上海舉行,預計將由臺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大會,本屆論壇將議題鎖定在市民非常關注的經貿、創新、產業交流。
  • ...上海,兩岸,臺灣,臺北,上海市,臺北市,張志軍,雙城,中國,講壇...
    去年,臺商在滬投資企業新增494家,累計達到12372家,吸引合同臺資392億美元,779家臺企入駐上海自貿區,註冊資本超過16億美元,在滬設立71個企業總部,設立臺資金融機構43家,超過在大陸臺資金融機構的半數以上。「2017上海臺北雙城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辦,兩市累計籤署30項合作備忘錄,「海峽杯」籃球賽、「中國新歌聲」巡演等一系列滬臺民間交流活動受到兩岸民眾特別是兩岸青年的熱烈歡迎。
  • 2017上海臺北「雙城論壇」籤署4項交流合作備忘錄
    中國臺灣網7月2日上海訊 (記者 何建峰 扶海濤)7月2日上午,2017「上海-臺北城市論壇(雙城論壇)」在上海東方濱江大酒店舉行。上海市長應勇、副市長翁鐵慧、市政府秘書長肖貴玉,臺北市市長柯文哲、副市長鄧家基、市議會代表等300多位嘉賓出席。上海市市長應勇、臺北市市長柯文哲出席論壇開幕式並分别致辭。應勇在致辭中表示,上海臺北互動頻繁,兩地民眾友誼深厚。2010年以來,兩地每年輪流舉辦雙城論壇,加強交流,拓展合作,迄今已籤署交流合作備忘錄26項,可謂碩果纍纍。
  • 2017海峽杯籃球賽落幕 上海臺北加深雙城情誼
    2017海峽杯籃球邀請賽上海站落幕騰訊體育訊上海(文/李旭)北京時間10月23日 由上海市體育局、臺北市政府體育局聯合主辦的2017海峽杯籃球邀請賽上海站落下帷幕,該項賽事自2016年創辦,始終堅持以籃球為主題開展各層級體育文化交流活動,從而增加上海和臺北兩座城市的交流互動,拓展籃球文化,加深雙城情誼,倡導雙城市民健康生活,推動上海與臺北之間的友好交流發展。
  • 2016上海臺北「雙城論壇」取得新成果
    2016上海臺北「雙城論壇」取得新成果 2016年08月24日 08:5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上海臺辦 常志康 攝)  中國臺灣網8月24日臺北訊 「2016臺北上海城市論壇」23日上午在臺北晶華酒店舉行。知名學者高希均先生致辭,臺北市副市長鄧家基先生、上海市長代表沙海林先生發表主題演講。上海、臺北各界代表300餘人與會。
  • 臺北市長柯文哲率團赴上海參加雙城論壇 上海市長楊雄設宴歡迎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率團赴上海參加雙城論壇的臺北市長柯文哲今晚(17日)與上海市長楊雄會面時表示,希望雙城論壇順利成功,兩岸能有更多密切交流,善意與互信。另據中評社報導,楊雄17日晚上6時許會見臺北市長柯文哲的地點,是上海興國賓館八號樓會見廳,這裡是上海市領導會晤重要賓客最高規格的接待場所之一。
  • 臺北上海將舉行雙城會 臺南坐不住了
    「2016臺北上海城市論壇」將於本月22至23日在臺北舉行,島內一度因大陸派出上海市委統戰部長參加表示不滿。對此,身為臺北市長的柯文哲表示,免疫力強就不怕各種細菌。眼看著臺北與大陸搭上線,遠在臺灣南部的高雄市長陳菊坐不住了,呼籲大陸相關城市參加高雄全球港灣城市論壇。
  • 2020「雙城杯」青少年圍棋賽舉行,上海、臺北「雲」博弈
    12月12日, 2020「雙城杯」青少年圍棋賽在上海、臺北兩市,以線上連線的方式舉行。本次比賽為期一天,採用中國圍棋協會審定的最新圍棋競賽規則,由上海和臺北兩市體育局各選派20名圍棋青少年精英棋手以團體賽的形式展開上下午兩場在線對弈。
  • 分享智慧經驗,再續雙城佳話!「2020上海臺北雙城論壇」在上海國際...
    上海與臺北城市論壇由上海市與臺北市政府輪流舉辦,已成為上海與臺北兩市之間重要的機制化交流平臺。為保證會議能夠順利進行,在音頻系統的選擇上尤為重要。
  • 「雙城論壇」新模式,臺北市民怎麼看?
    不過,在這種情況下,上海臺北「雙城論壇」並沒有受到影響,於7月22日以視頻的方式正常舉行,備受外界關注。柯文哲開創了一條獨特的「柯氏路線」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臺北和上海的「雙城論壇」不僅為臺海兩地的交流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並且每年都會分別在兩地籤署多項協議和備忘錄,涉及的層面也非常廣泛。
  • 臺北上海雙城論壇暫定22日登場,採視頻連線,只辦一天
    島內知情人士8日表示,臺北上海雙城論壇暫定22日登場,採視頻形式,並且只辦一天,臺北市長柯文哲將與上海代理市長龔正跨海連線,討論防疫相關議題。柯文哲昨日受訪表示,採用視頻方式,可減少很多尷尬與舉辦上的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