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微信群裡表演節目 說學逗唱樣樣行
300位盲友手機上建了個「快樂大本營」
文/攝 生活報記者 於海霞
12月20日,哈爾濱零下20℃,滴水成冰。而在手機微信群,一個由300多位盲人朋友組成的「東北快樂大本營」裡,暖意融融,歌聲、笑聲、聊天聲不斷。
他們是一群素不相識,卻每天都可以嗨在一起的盲友。
A
唱歌、跳舞、學做菜…… 「大本營」 白天晚上有節目
這個微信群,幾乎沒有「消停」的時候,唱歌、跳舞、講評書、唱戲曲、學做菜……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雖然我們的眼睛看不清世界,但我們心裡的世界非常精彩,和正常人沒什麼區別。」300多人的微信群,參與者幾乎都是盲人。記者在群主、盲人按摩師沈祥東大姐的邀請下,偷偷「潛入」他們的「快樂大本營」。
「歡迎這位新朋友!」
「歡迎加入我們這個快樂的大家庭!」
「敢進我們群的人膽子肯定比蘑菇大。」
……
記者剛一進群,就感受到了大家的熱情,手機屏幕上接二連三地響起問候的語音,記者立即回復了一個感謝的表情。「不能發圖片,因為這裡盲人多,請多多理解。」執行群主盧巖打字回復道:「我們雖然看不見,但我們能聽得見。」他還立即發了一個群公告過來:「用文字連接感情,用歌聲傳遞美好。這裡是知識的海洋,是心靈的港灣,是開心的驛站……本群不允許發廣告、圖片、動畫連結、視頻等。」
盧巖告訴記者,這個微信群是今年6月10日創建的,如今有4個多月了,群裡有嚴格的規章和紀律,確保每位盲人朋友都能在這裡享受快樂。「東北快樂大本營」每天各時段都有固定的語音節目,說學逗唱,主要傳播正能量,傳遞盲友們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精神,多一個「外人」都會被發現。
當天,一位新進群的北京盲友剛發了一個短視頻,盧巖馬上@她,並迅速將群公告發出。記者留意,那已是23時47分。
B
群友遍及全國 節目紅火不亞於「小型廣播電臺」
記者「潛伏」多日,得以窺見「快樂大本營」裡的一些精彩節目。該群就像個自辦的小型廣播電臺,每天早晚節目不斷,不一會兒就幾百條未讀微信。瀏覽微信內容,每天群裡的節目都很「板正」,什麼時間演出什麼節目都很正規:星期一10點—11點《普法園地》,14點—15點《旅遊旅居大家談》;星期二10點—11點《呂二少的評書聯播》,下午14點—15點《成語接龍》……從周一到周末,不但有《休閒聊吧》《情動聊戲》《七彩迷宮》《清馨上午茶》《點歌送祝福》,甚至還有《購物街》……節目豐富實用,主持人也很專業,吹打彈拉無所不有。
某晚,群裡的活動是成語接龍,記者看到來自遼寧的美女主持人7點鐘準時上線,她說出了第一條成語「守株待兔」,群友德中立即用語音接上「兔死狐悲」,然後來自大慶的副群主趙銀潑、遼寧的主持人和平等紛紛參與,瞬間群裡就開了鍋,當主持人說到「非分之想」時,河北廊坊的韓順昌大哥情急之下接了句「飛天魔女」,其他群友樂了,「這也不是成語啊,咋把武俠小說都搬上來了?」聊天語音裡一片歡笑之聲,記者也被這快樂的氛圍感染了。
今年46歲的沈祥東是該群的創辦者,她開了一家按摩店,只有在工作的間隙能進群互動一下。她告訴記者,能建立這個群還要感謝省殘聯,年初時省殘聯組織盲人學習按摩技術,大家雖然學到了一技之長,但每天圍著按摩床轉也很枯燥,於是她想到把同學們拉到一起建了這個微信群。她清晰地記得那天是6月10日,起初這個群叫「哈爾濱殘友之家」,只是針對哈爾濱市及周邊地區的盲友,大家互幫互助,抱團取暖。
「最初群友只有幾十個人,後來我發現許多其他省市的殘友也想進來玩,群日漸擴大,從100、200到現在300多人,從哈爾濱擴展到全國,群名也從『東北快樂殘友大本營』改為『東北快樂大本營』,我們雖然身殘,卻志不能殘、心不能殘,所以將殘友二字去掉了」。
沈群主說:「如今這個群能紅紅火火,絕非憑我一己之力,這與執行群主盧巖以及和平、王宏等幾位副群主,所有群管理員及每個群成員密不可分。我們只是眼睛看不見,其他方面和普通人一樣,在群裡我們每天都把節目安排得滿滿的,只要進群隨時都有節目聽,也會有人回應,就如同一個『小型廣播電臺』,我們用自己的方式交朋會友、學習技能、交流心得,排遣子女不在身邊的孤獨和寂寞。」
C
辦晚會邀草根明星表演 「大本營」已成盲友的另一個家
網名為「盧員外」的盧巖一直負責群裡的日常工作,他是先天性白內障致盲,幾乎沒有視力,因為看不清東西,他無法到學校正常讀書。靠著強大的內心,他走過了40多年的人生。
他現在是微信群裡每天最忙的人。安排一天的節目,隨時監督群裡的語音信息,回復群友的疑問……「你們的手機都是啥樣的?」面對記者的好奇,盧巖掏出自己的手機,其實和大家使用的智慧型手機一樣,只不過盲友們需要下載一個讀屏軟體,通過觸摸這個軟體可以讀出語音,接收手機上的信息,將無聲世界變為有聲世界。
據「盧員外」介紹,群友們來自五湖四海,個個有才藝,有些先天性的盲友會唱歌能說評書,有些後來致盲的朋友讀過書見過世面有專長,像和平老師每周教大家做菜,杜廣東給大家做普法講座,徐淑珍老師帶大家足不出戶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王宏的「歡樂購物街」則幫盲人解決了購物難題……
盲友德中因為無法下地行走,偶爾會在群裡抱怨幾句生活,盧巖和朋友們,還有心理欄目的「主持人」會及時開導他,給他朗誦一段詩歌《身殘志更堅》,讓他聽群友「知心老孔」的心理講座,其他群友也安慰德中不要難過,因為每天有這麼多人在群裡陪伴他,他並不是孤獨的。
後天因病致盲的杜廣東老人道出眾多盲友的心聲,「在這個大本營裡,沒有歧視和偏見,只有快樂和開心,這裡就像我們的另一個家,對我們來說這裡就是一個明亮的世界」。
盧巖說,「快樂大本營」的宗旨是給盲友們傳遞快樂和正能量,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這也是建立這個盲友群的目的。每到節假日,這個群就像過年一樣熱鬧,他和幾個副群主,還有各欄目的主持人會策劃晚會和演出,有時候他們還自掏腰包請一些會才藝的草根明星進群表演,給大家換換口味。猜謎答題還能拿紅包,想幹活就幫你找工作,心情不好有人陪聊,「除了身體原因不能聚會外,其他的在這個群基本都能實現。」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東北三省的盲友外,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北京、山東、河南、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市的盲友加入進來,也有一些志願者進群為盲友們服務。
「未來也許連『東北』二字也要去掉了,其實,我們非常歡迎社會各界人士走入盲人的世界,尤其是志願者,讓大家了解盲人的現狀、樂趣以及喜怒哀樂,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目前90%的盲人都從事著按摩工作,通過為別人解決病痛,實現自身價值,他們也需要大家的關愛。」群主沈祥東說。
本版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