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滅治過程中,為什麼單獨使用藥物噴灑法效果不理想?
秋季來臨,蟑螂活躍度有所降低
隨著氣溫逐步降低,更多蟑螂「轉戰」至溫暖的室內環境,無論是居家還是辦公,依舊容易在廚房、衛生間、茶水間、儲藏室、通風管道,以及垃圾桶周邊看到蟑螂的身影;甚至在收拾屋子時,在櫥櫃、抽屜、地毯下、書籍夾頁、破損牆體內發現蟑螂……
這個時候,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拿出殺蟲噴霧對著蟑螂一陣猛噴。蟑螂往往帶傷逃走,消停幾日後再現身影,甚至數量不減反增。
殺蟲噴霧
不少人,可能會問:為什麼單獨使用藥物噴灑法效果不理想?
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藥物噴灑時,因蟑螂行動靈活,或潛藏進縫隙中,使得最終直接作用於蟑螂個體的藥物劑量不足以殺死它,甚至會提升其體內抗藥性,影響下一次滅殺效果。
二是蟑螂愛串門,如果只實施了藥物噴灑,暫時驅散蟑螂,使其潛逃。等到藥物作用散去後,仍有蟑螂會繼續「串門」入戶、繁衍生息。
那麼,秋季,面對更喜入室、更喜藏匿的蟑螂,該如何提高蟑螂滅治效率呢?
方法一:做好深度保潔。雖然說「敵不動,我不動」,但在蟑螂行動相對遲緩的秋季,可以選擇「敵不動,我先動」的做法,進行環境整治。如:定期打掃衛生,不堆放雜物,壓縮蟑螂可活動空間;食物密封存儲,垃圾日產日清,不給蟑螂留口糧;及時檢查牆體、地面孔隙,並最好填補工作,不給蟑螂留寄居條件。
方法二:切斷蟑螂夾帶入室的途徑。對於快遞、包裹,入室前去除外包裝,有條件的可以做好消毒工作,防止蟑螂幼蟲、卵硝等被夾帶入室。在裝修、搬入新家前,做好室內環境檢查,消滅蟑螂窩點,並嚴格檢查使用的加裝建材、搬入的起居用品,防止蟑螂「矇混過關」。
做好裝修建材的檢查,防止「帶病」入室
方法三:改善居住環境。目前,不少城市在推進老舊小區、破舊片區整治,建議將樓宇內的垃圾通道封閉工作統籌納入,防止蟑螂在垃圾通道內滋生、通過垃圾通道進入居民住宅,傳播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