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益考研,搞定你的專業課
20新傳考研QQ群:922358316
為了讓大家能夠開始動筆、練好評論,我們推出了《評論解鎖》專欄,陪你每周練習熱點話題的寫作。單數期為你提供素材和思路,雙數期是習作點評和範文:
評論解鎖01-02期:深圳高考移民事件
01:評論素材分析、寫作思路
02:評論習作點評、範文
評論解鎖03-04期:清北碩博中學任教引爭議
03:評論素材分析、寫作思路
04:評論習作點評、範文
評論解鎖05-06期:昆明孫小果案
05:評論素材分析、寫作思路
06:評論習作點評、範文
評論解鎖07-08期:貴師大學生違規電器被查收
07:評論素材分析、寫作思路
08:評論習作點評、範文
■ 今日話題:學術規範與論文查重率
重慶大學版本
重慶大學版本
新德益提醒:要寫出一篇有理有力的評論,首先要對這個事件有充分的了解,這樣才能言而有物,立論不虛。
今年,部分學校的畢業論文「查重率」從原來的30%以內降低到20%,更嚴格的甚至降到了8%以下。還有學校增加了重審環節,即對已畢業學生的畢業論文進行質量跟蹤監控,一旦被查出高於查重率,將直接取消學位證書與畢業證書。
文科論文如歷史、法律、文學等科目的文獻引用量大,而很多理科的專業術語、公式、實驗方法等,也不是隨便就能編出來的。為了避免查重率「壓線」,一些學生嘗試在引用原文時改變表述方式;有的將中文參考文獻先翻譯成英文,再翻譯回中文;有些在引用長段落時,在中間加省略號……
在一些老師眼中,這成了學術上的「雙刃劍」,甚至認為「現在的畢業論文哪裡是考察辯證思維、創造力和分析力,明明是同義詞轉換能力、模仿能力和瞎編亂造能力。」
不少學生在吐槽目前的查重標準,有學生認為「查重率不應該成為決定論文質量以及學生是否參加答辯的前提條件」。
重慶大學版本
新德益提醒:無論是什麼樣的話題,對於背景知識的掌握越豐富,你的評論寫起來都會越從容。而且相關背景的例證也會使你在論證論點時,更具備說服力。在實踐過程中,這或許需要你去查閱相關資料,而在考場上只能靠日常的積累。
2019年1月31日,青年演員翟天臨在微博曬出北大博士後錄取通知書,因「不知『知網』是什麼」言論和論文抄襲等行為,遭到「學術打假」,人設崩塌。
(截圖自翟天臨微博)
2月16日,新浪微博@北京大學 發布《關於招募翟天臨為博士後的調查說明》稱,調查小組經調查確認翟天臨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學校同意光華管理學院2月13日對翟天臨作出退站(北京大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意見,另外,學校決定對翟天臨的合作導師作出停止招募博士後的處理。
事件發生至今, 翟天臨多次登上微博熱搜與話題榜,被網友戲稱為「以一人之力推動學術界的進步」。
臨近畢業季,翟天臨再次成為了眾矢之的。在他致歉的微博下,留言高達30多萬條。 五月以來,一大波應屆畢業生在微博上@翟天臨,曬出了自己寫論文的照片。不少人覺得,就是因為翟天臨引起的風波,導致今年的論文審查與往年相比,更加嚴格。
官方動態:
今年2月22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工作要點。在高等教育方面,教育部將強化對學術不端行為的監督查處,今年要開展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等工作。
2月27日,教育部發文要求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考試招生及培養管理工作,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露頭即查、一查到底、有責必究、絕不姑息,實現「零容忍」。
4月2日,教育部在官網公布《教育部2019年部門預算》稱,2019年教育部擬抽檢博士學位論文約6000篇(不含軍隊系統),抽檢比例為上一學年度授予博士學位數的10%左右。2019年學位論文抽檢預算為800萬元。
重慶大學版本
重慶大學版本
新德益提醒:這裡為你提供幾個主流媒體的評論,有助於發散你的思維,模仿相對成熟的文風。
真正的好演員無需「學霸」身份傍身也能贏得尊重,而毫無學術道德的學者只會令人不齒。學術不是兒戲,每一項學術成果的發現,每一個學術頭銜的獲得,都需經過重重嚴格審查和檢驗。
以不正當手段獲得學術榮耀,不僅敗壞學術風氣,擾亂學術秩序,更是對學術本身、對教育的玷汙和褻瀆,對勤勤懇懇、甘願將冷板凳坐穿的學者們的不公。
事實上,演員最好的人設就是自我,沒有什麼比優秀的作品、出色的演技、高尚的人格更能贏得觀眾的真心了。 仰望藝術的星空,可謂群星閃耀、星河燦爛,而那些恆久定格在人們心中的文藝精品、經典形象,才是一個卓越的演員最亮麗的名片。對於明星來說,與其用鍍金的學位或者其他內容經營「某某人設」,不如返璞歸真、找到自我,不斷打磨演技、沉澱體驗,走出一條更為純粹的演藝道路,以德藝雙馨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和人生價值。創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記錄時代、書寫時代,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才能通過好作品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也才能真正認識自己、重新發現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清晰人設。
這正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人設須謹慎,最忌虛浮風。
「重科研、輕教學」一直是大學中十分常見的現象。經費、津貼、榮譽、職稱,種種資源都在向科研傾斜。不光是有所成就的名師,即便是初出茅廬的年輕教師,也會將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即便承擔了部分本科教學任務,也很難全心全意地投入進去,更不談對學生論文進行悉心指導了。在此環境下,本科生學不好專業知識,臨近畢業寫不好論文,自然是大概率事件。
本科生普遍感嘆「論文難」,也是對大學「嚴教」的呼喚。地方教育部門以及各大高校,有必要聆聽學生的心聲,從中檢視自身在教學上的不足,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和要求加快革新步伐,切不可只將「論文難」當作「差生」的無理抱怨,一聽了之。
學術純潔和制度公正固然需要維護,但若看不到藝術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現狀,恐怕也會錯失批判的重點。以單一的學術機制(論文、學位)對待包含不同層面(藝術,研究)的藝術學科,不嚴格區別,反而兩相遷就,必然導致大面積放水,造假更不待言。如此既無助於藝術教育的提升,更阻礙了真正的藝術研究的發展。
學術從來不害怕自我批判,反思的標準也必須一以貫之。批評翟天臨學術不端,也要同時質疑那些「端正」底下的虛假,還要進一步反思如此容易造假、甚至催生造假的建制本身。藝術,由於與學術本質有別,它在學術規則中的不適應反倒充分暴露了這套規則的缺陷。
每一篇不遵守學術規範的論文,每一項不遵守科研誠信的行為,都可能在某個時候,被引爆。
學術成果,理應為人類的知識庫添磚加瓦,哪怕只是為恢弘的知識大廈中增添那麼一點點屬於作者的色彩,或者為後人為同行留下那麼一點點啟發,也算不白以學術為業。
博士頭銜,不是一個輕飄飄的榮譽稱號。
不管是個人,還是科研機構,多點對學術、對規則的敬畏之心,路,才能走得更穩當吧。
重慶大學版本
新德益提醒:針對學術規範,楊老師為你提供了兩種寫作的思路。在寫評論之初,你完全可以就這兩種框架進行填充,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思路一
濫用數據技術也是形式主義
結構
論點
論據
核心論點
濫用數據技術進行論文重複率管控,也是一種形式主義和技術迷信。
分論點1
數據技術有極大限制,用於論文查重局限很大。
數據技術目前仍然不能在真正意義上在語義層面分析文本。而是只能通過對自然語言的概率統計算法來做一致性檢測。儘管精度較之前的關鍵字技術有了很大提升,但仍然無法識別和區分哪些引用是必須的,哪些引用是不必要的。因為為了論證引用必然會提高重複率,但重複並不就等於抄襲。
分論點2
將數據技術查重率置於如此高的地位是一種顛倒。
數據技術始終只能是一種輔助,不能代替人進行學術識別和評價。顛倒主次的做法實質上是偷懶和形式主義,也是管理者不想負責的表現。
結論
如果學術水平能靠數據技術提高,那我們以後把學術都交給計算機豈不就一切都OK了?
思路二
提高論文質量不能靠運動式治理
結構
論點
論據
核心論點
提高論文質量不能靠運動治理
分論點1
論文質量差的根源是結構性的。
論文質量差跟培養模式,考核模式,學術共同體的劣質化緊密相關。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豈能一蹴而就,解決問題?
分論點2
運動式治理只能治標不治本。
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不公平,以及形式主義。也給官僚主義提供了推卸責任的手段。事實上要治根得依靠整個學術體制的去官僚主義化。
結論
運動式治理之後,論文的重複率真的會降低,但質量並不會提高多少。
此外,同學們也可以從其他不同角度進行評論,只要觀點鮮明、論據充分合理,並且符合邏輯,都可以嘗試。
請以學術規範與論文查重率為材料,參考上文所給素材,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評論。寫好之後,請直接發送至郵箱xdypinglun@163.com,我們將隨機選取幾篇評論進行點評,並提供原創範文。
發送郵件時,請務必遵照下列要求 :
用Word文檔作答,將文件名修改為評論解鎖09-學術規範與論文查重率-姓名-報考院校。
把評論原文複製到郵件正文中,並上傳Word文檔的附件。
發送郵件的時候,郵件主題也命名為評論解鎖09-學術規範與論文查重率-姓名-報考院校。
在答案後註明自己作答所用的時間。
截止日期:本周四(6月13日)
如果不是20考研的同學,請註明你現在的學校與年級。
■ 期待你的作品
推薦閱讀:
新聞業務有機會多得20分,你來不來?
點擊閱讀原文,可火速直達新聞業務班的CC報班連結。如有任何疑問,就找資料叔。他微信是 r29054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