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máng rén)。近義詞有:瞽者,瞎子。
失去視力的人。俗稱瞎子。也喻胡塗、不明事理的人。[孫犁《答吳泰昌問》:「但是那篇小說題目我忘記了,內容記得是寫一家盲人的不幸。」]
盲人參考例句:
1、在經濟學觀念問題上,我們仍是盲人摸象。
2、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訴我們,看問題要全面。
3、要調查研究,不能盲人瞎馬地亂幹。
4、人無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樣。
5、善良是一種聾子能聽見、盲人能看見的語言。
6、人無志向,等於迷途的盲人。
7、如果朋友是盲人,我就從側面看他。
8、他在路上遇見一位盲人,便主動攙扶他過馬路。
9、點字的發明,提供盲人一個方便的學習管道。
10、盲人給盲人帶路,只能一起掉進深溝。
盲人有關的成語:
1、盲人摸象(máng rén mō xiàng):佛經故事;傳說幾個盲人各自撫摸大象的身體;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說不一;爭論不休。比喻以一點代替全面;看問題片面。
2、以瞽引瞽(yǐ gǔ yǐn gǔ):讓盲人給盲人引路。比喻讓愚昧無知的人去引導愚昧無知的人,只能使其更加迷惑。
3、冥行擿埴(míng xíng zhì zhí):冥:昏暗;冥行:夜間行路;擿:點;埴:地。夜間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著手杖點地而行。比喻研求學問,不識門徑,暗中探索。
4、求道於盲(qiú dào yú máng):盲:盲人。向盲人問路。比喻向毫無所知的人請教。
5、瞎馬臨池(xiā mǎ lín chí):盲人騎著瞎馬。比喻盲目行動,後果十分危險。
6、擿埴冥行(zhì zhí míng xíng):擿埴:敲地。指盲人用杖點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摸索,事不易成
7、瞽言芻議(gǔ yán chú yì):瞽:瞎眼;芻議:草野平民的言論。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論
8、發瞽振聾(fā gǔ zhèn lóng):發:開啟;瞽:盲人;振:振動;聾:耳聾。使盲人也能看見,使聾人也聽得見。比喻言論文章使人清醒感奮
9、摘埴索塗(zhāi zhí suǒ tú):盲人以杖點地,探索道路。喻盲目的行為。
10、擿埴索塗(zhì zhí suǒ tú):擿埴:敲地;索:探求;塗:道路。指盲人用杖點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摸索,事不易成。
《盲人造句和解釋_盲人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