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翼天使 舞動心靈
屯昌縣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學習舞蹈。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 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日前,在新年前夕舉辦的2020年屯昌縣中小學校園藝術節上,一場特殊的歌伴舞表演令觀眾們眼眶發熱——
動人的樂聲中,屯昌縣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們隨之起舞:「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寵愛,他們是我們的未來……」有人記不住歌詞,有人動作跟不上,已經練習了一個多月的他們儘管還有些笨拙,但認真表演的樣子格外可愛。
屯昌縣特殊教育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國有公辦特殊教育學校,88名學生均為智力障礙或孤獨症兒童。此前從未接觸過特殊教育的校長宋漢寧自稱是個「門外漢」。2019年建校時,他從一所普通學校的副校長,轉變為這些特殊兒童的「大家長」。
儘管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真正面對特殊兒童和他們的家庭時,宋漢寧仍倍感壓力和痛心。時隔一年多,他還清晰地記得當時到一名學生家裡家訪的場景——破舊的瓦房裡,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蜷縮在牆角,她的兩個孩子均為智障一級兒童,十幾歲了沒有上過一天學。
宣傳政策、介紹學校……宋漢寧等人挨家挨戶、半勸半請,把這88名特殊兒童從各個鄉鎮帶進校園,免費為他們教授生活語文、生活數學、生活適應等11門課程,幫助他們提升生活技能、改善行為習慣。
萬事開頭難,屯昌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曲思垚回憶起學生們剛入學時的情景,這些孩子大多沒有受教育經歷,對信息和指令的接受能力幾乎為零。剛開學時,他們不是坐在門口不肯進來,就是滿教室亂跑亂叫,稍有不順就大發脾氣,甚至舉起板凳向她砸來。
「我們不能用對待普通孩子的方式去教育他們,只能『順勢而為、另闢蹊徑』。」曲思垚笑著說,她常為孩子們準備一些小禮物,吸引和鼓勵他們走進教室、融入課堂。對於特別抗拒走進學校的孩子,她還會邀請其父母先陪讀一段時間再慢慢抽離。
接受教育,對這些特殊兒童意味著什麼?屯昌縣特殊教育學校副校長蔡興基既是學校領導,也是一個孤獨症患兒的父親,他的孩子就在這所學校就讀。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從孩子身上看到了改變:「他能在教室裡安靜地坐著聽老師講課了。過去他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時,我常常要放下手頭的工作跑到大街上去找他。」
同樣可喜的改變,也發生在這所學校的其他孩子身上——一名因為重度智障只能送教上門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到校就讀的能力;不少孩子有了團隊合作意識,會互相提醒著上課、吃飯、睡覺;還有不少孩子有了自我鍛鍊、追求進步的意願……
這些轉變,宋漢寧看在眼裡,暖在心頭:「我要讓這些孩子更有尊嚴、更有自信地生活!」於是,他從2020年9月開始組建舞蹈隊,把接受教育程度較好的孩子召集在一起排練節目。美術專業出身的曲思垚自告奮勇,用業餘時間學習舞蹈編排,給孩子們編排歌伴舞節目——《最好的未來》。
「過程是很艱難的,對別的學生講3遍就能記住的動作,對他們講30遍都不一定記得住。」曲思垚說,但是,學生們都很努力地想把這件事做好,得知校長為他們爭取了參加縣裡文藝匯演的機會後,更是一天也不鬆懈地參加排練,「除了在舞蹈室裡,他們在教室和宿舍裡也隨時會跳起舞來。」
採訪當天,屯昌的氣溫只有14攝氏度,屯昌縣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小何仍固執地穿著單薄的演出服。曲思垚笑稱:「演出服送來後,他們喜歡、愛惜得不得了,吃飯時不肯脫、睡覺時也不肯脫。」因為智力障礙,小何的語言表達不太流暢,他簡短地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喜歡跳舞」「想去演出」。說到此處,他的眼神明亮如璀璨星光。
時光不語,靜待花開。宋漢寧相信,「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寵愛,他們是我們的未來。」
原標題:屯昌特殊教育學校為智障及孤獨症學生創辦舞蹈班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