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富豪們換了一撥又一撥,從富豪所從事的行業我們就可以分析出,這個行業可能就是當下的「朝陽產業」了,例如如今的網際網路行業,將馬雲和馬化騰都捧上過首富的位置,再如之前的王健林、許家印,他們所代表的是房地產行業。在他們之前,宗慶後也登上過首富的位置,他的那個年代都是發展的實體業,白手起家創造億萬帝國,殊為不易。
那個年代的企業家,從創業者到一代富豪,走的大多都是「野路子」,性格也比較耿直,低調。就像我們熟悉的宗慶後和任正非一樣,在各自的領域都是標杆一樣的人物,而且非常敢說話。宗慶後當年就公開炮轟新零售的概念,覺得這種概念就是無稽之談,不管是新零售還是網際網路行業,本來就是為實體業服務的,現在卻成了整個行業的核心了,實體業這個根基沒落了,未來什麼行業都站不住腳。
除了敢說之外,宗慶後也十分質樸,對於一些「花裡胡哨」的做法都比較排斥,例如當年很多的富豪們都喜歡舉辦慈善晚宴,一方面是募捐,另一方面是聚集全世界的富豪們一起認識認識,看看有沒有合作的機會,這樣的場合是很多人擠破頭都想進入的。多年之前,比爾蓋茨和巴菲特兩位富豪來到了中國,舉辦了一場慈善晚宴,邀請的都是當時的社會名流和政要,宗慶後也在邀請的名單內。原本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情,但是宗慶後卻拒絕了,放了兩位首富「鴿子」。
事後,有媒體採訪宗慶後,他表示,慈善晚會的宗旨就是做慈善,但是慈善靠的不是捐款多少,而是靠鑫。除此之外,宗慶後也表示,既然是做慈善就沒必要搞這些花裡胡哨的東西,踏踏實實做就好了。雖然宗慶後失去了這次可以和世界富豪們交流的機會,但是我們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老一輩企業家的質樸性格。宗慶後的一席話揭露了富豪圈的「作秀」狀況,與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倒不如正兒八經的來幾次研討會,聊聊企業該如何發展。
宗慶後可能真的不喜歡參加類似的「晚宴」,除了拒絕巴菲特和比爾蓋茨之外,就連英國女王的邀請宗慶後都「敢」拒絕,宗慶後討厭一切形式主義。2013年英國女王邀請宗慶後去英國赴宴,當時一起邀請的還有中國首富史振榮,相較於史振榮斥巨資飛往英國赴宴,宗慶後覺得,花那麼多錢還要僱保鏢坐十幾個小時去吃頓飯,實在是沒有意義。而且英國女王當時選定的時間是中國的春節,宗慶後是一個非常重視家庭的人,所以更不願意出國去社交了。
宗慶後成為首富,老百姓們都非常服氣,因為除了辦好娃哈哈集團之外,宗慶後還頻繁地為老百姓說話,揭露樓市的「秘密」,之前他就表示,中國房價很高,開發商把未來幾代人的口袋都掏空了,所以娃哈哈至今都沒有涉足房地產行業。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的娃哈哈也逐漸交給了宗慶後女兒宗馥莉的手上,自己重新開始「創業」了,擔任娃哈哈智慧機器人的董事長,在宗慶後的一再堅持下,娃哈哈依舊沒有上市,每年還向國家繳納百億稅收,作為一家民企來講,宗慶後對社會貢獻的價值實在是太高了。
你怎麼看待宗慶後這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