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賣金首飾,和大商場賣金首飾,哪一個賣出去得更多?
今天,我就用一個「小白兔釣魚」的故事,跟大家分享「客戶定位」和「抓潛」的商業思維。
小白兔第一次釣魚:不見兔子不撒鷹
有一隻小白兔,一天看到鄰居大黃釣了很多魚回來,大家都誇它有本事。於是自己也想著去釣幾條魚回來。
它買好了釣具,做好了魚餌,於是就去釣魚。
它來到一個山洞的洞口,把魚餌往洞裡放,等魚上鉤。第一天,什麼也沒釣到。
它不甘心,第二天又來釣魚,這回它更努力,在很多洞口都放了魚餌,可是天黑了它還是沒有釣到一條魚。
如此幾天,都沒收穫。
抓兔子的鷹
它跑去請教大黃,為啥自己釣不到魚。大黃聽完它的話,哈哈大笑。
大黃告訴小白兔說:魚怎麼可能在洞裡呢?你以為是胡蘿蔔,從洞裡掏出來嗎?魚都生活在河裡,你不去河裡釣魚,又怎麼可能釣到魚呢?
其實,小白兔第一次釣魚的經驗告訴我們什麼?那就是「不見兔子不撒鷹」!
做生意,你必須知道自己的客戶在哪裡。想要釣到魚,你得先知道魚在哪裡。
做生意想掙大錢,你也必須知道你的精準客戶在哪裡,他們都有什麼特徵。
大街上發傳單,其實就相當於把魚餌從天上丟下來,大多數都掉在了山坡上。有一些效果,那是因為有些魚餌正好落在了河裡,而大多數魚餌,都被浪費掉了。
此外,小白兔知道胡蘿蔔是長在洞裡,也以為魚也在洞裡,這裡就犯了另一個錯誤:慣性思維。
我們很多老闆不就是嗎?比如以前他是賣雪糕的,他在夏天賣雪糕,掙了不少錢。
有一天他錢多了,進了一堆羽絨服,也在夏天來賣,那你說效果會好嗎?
當然現實沒這麼誇張,但是你賣的東西變了,那你的客戶定位就應該有所變化。
就像夜市,賣小吃可能生意很好,但是你去賣書,怕也賣不出去幾本。
當然,聰明的老闆可能會去賣《夜市小吃菜譜,3分鐘學會》這樣的書,顧客感覺學起來簡單,那也可能會買。
小白兔第二次釣魚:投其所好
得到了大黃的指教,小白兔拿著釣具來到河邊,把魚餌放進河裡。可是又是3天過去了,還是一條魚都沒釣起來。
就在小白兔以為大黃騙他,覺得河裡根本沒有魚的時候,一條大魚跳出來:你再用胡蘿蔔當魚餌,我拍死你。
「投其所好」
小白兔不明白,又去請教大黃。大黃聽完又是一陣大笑,於是說:你吃胡蘿蔔,魚是不吃胡蘿蔔的,它們喜歡吃蚯蚓。
你把胡蘿蔔放下去,又怎麼可能上鉤呢?來吧,我這裡的魚餌,新鮮的蚯蚓,賣給你一盒。
那這第二次釣魚,又告訴我們什麼?那就是你不能以個人喜好來做獲客的事情。你以為顧客喜歡的東西,可能顧客根本不喜歡。
弄清楚你的目標客戶喜歡什麼,你才能輕輕鬆鬆地獲客,把客戶吸引到你那裡去消費。
你給出的魚餌,不應該是你覺得有價值的東西,而應該是客戶覺得有價值且有需要的東西。
小白兔第三次釣魚:放長線釣大魚
在聽完大黃的第二次點撥以後,小白兔覺得自己學會釣魚了,於是拿著釣具和蚯蚓魚餌,來到河邊。
它信心滿滿地下鉤,可是幾天下來,釣到的都是小魚。為什麼釣不到大魚呢?
它想,可能是自己起竿太快了,於是他下鉤以後就慢慢等,可是幾天過去了他還是沒有釣到大魚。於是它又找到大黃。
放長線釣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