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賦形波束陣列天線的設計

2020-12-13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本文根據多點定位系統的天線要求,首先設計印刷的單極子天線單元,之後將5個天線單元綜合為天線陣列,再應用遺傳算法優化各陣元的幅度和相位分布,根據各陣元的幅度和相位,設計出微帶功分器。最後在功分器各埠的幅相導入總體天線模型並進行仿真。總體天線的最大增益為6.4dB,在仰角0°~58°內滿足賦形要求,且副瓣最大相對增益為-30dB。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6181.htm

引言

  近年來,機場場面監視得到了重視和發展,無源多點定位(MLAT)是一種新式的目標監視技術,可推廣用於機場場面、進近和航路(廣域多點定位)的目標監視,是一種非協同監視技術[1]。在多點定位系統中,要求天線以水平方向為全向,垂直方向的方向圖為水平面以上寬波束賦形,並且需要低副瓣電平,因此,需要賦形波束陣列天線,以滿足天線方向圖的要求。該天線用於接收機場區域飛機或者地面移動目標(車輛)上發送的(1090±5)MHz的ADS-B信號。文獻[2]使用離散傅立葉變換(DFT)和遺傳算法相結合的方法,優化了含17個單元、頻段在X波段的天線陣,實現了0°~30°的波束覆蓋,並有效抑制了副瓣;文獻[3]設計了一種印刷偶極子陣列天線,該天線水平方向波束寬度約為70°,垂直方向圖為餘割平方形。而要實現水平方向上全向、空域中寬波束覆蓋,宜選用全向天線作為陣列單元,並垂直地面布陣,調節各陣元幅相,使其滿足方向圖賦形要求。

1 天線陣列單元的設計和仿真

  天線陣列單元選擇全向天線,本文採用印刷單極子的形式[4],天線饋電用SMA接頭和微帶傳輸線實現。這種印刷單極子天線單元加工成本低、精度高,且便於組裝[5]

  圖1是印刷單極子天線在HFSS中的仿真模型,基板材料採用FR4,圖中最上方的帶狀結構為天線的λ/2輻射段,下方為微帶傳輸線,用來進行阻抗變換。仿真優化後的印刷單極子天線的介質板厚度為1mm,介質板大小為101mm×63mm,輻射段長度為44mm,寬度為12mm,微帶傳輸線長度為44mm,寬度為2.4mm[6]

  HFSS仿真得到該天線在1090MHz的駐波比為1.02,(1090±10)MHz內駐波比小於1.2。該天線在XOZ平面的增益在1.7dB~2.1dB,全向性很好。H面上完全全向,E面內在-60°~+60°內近似全向。因此,陣列沿Y軸分布。

2 陣列單元幅度、相位分布

  一個陣列的波束方向圖等於該陣列單元方向圖與陣列因子方向圖的乘積,即:

G(φ,θ)=F(φ,θ)×f(φ,θ)

  式中G(φ,θ)是陣列的方向圖,F(φ,θ)是陣列因子方向圖,f(φ,θ)是陣元的方向圖。因本文採用的陣列單元為全向天線,所以只需使陣列方向圖滿足賦形要求即可。本文在天線陣列方向圖綜合[7]的基礎上使用遺傳算法來優化各單元的幅度和相位。

2.1 遺傳算法簡介

  遺傳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是一種全局優化算法,是模擬達爾文的遺傳選擇和自然淘汰的生物進化過程的計算模型。它的思想源於生物遺傳學和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是具有「生存+檢測」的迭代過程的搜索算法,現已經被工程師成功地運用到了天線領域,解決了許多陣列天線綜合的問題。

  本文先通過天線陣列綜合方法得到一組解,如表1所示。然後在幅度差為0.2、相位差在60°以內,用遺傳算法進行優化。

2.2 MATLAB仿真

  通過MATLAB 7.0仿真得到的各陣元幅度、相位理論值以3號陣元作歸一化後如表2所示,方向圖如圖2所示。在MATLAB仿真結果中,方向圖在天頂角30°~90°滿足賦形要求,且最大副瓣約為-15dB。

2.3 陣列仿真

  將MATLAB仿真計算得到的功率比(表1中幅度比的平方)、相位值代入HFSS印刷單極子陣列模型進行仿真。陣列仿真模型如圖3所示,陣列垂直方向歸一化方向如圖4所示。天線最大增益約為6.5dB,天頂角32°相對增益約為-20dB,天頂角90°相對增益約為-9.4dB,最大副瓣約為-27.9dB。

3 饋電網絡的設計和仿真

  根據MATLAB仿真計算得出的功率、相位分布,設計多個wilkison功分器級聯進行功率分配[9],以實現各陣元的幅相要求。因為使用電纜和SMA接頭與天線單元連接,對輸出埠的位置沒有限制,所以優先考慮小型化。功分器HFSS仿真模型如圖5所示,功分器在1090MHz±10MHz內駐波比約為1.22,各埠輸出幅度比和各輸出埠相位以3號埠作歸一化後如表3所示。幅度實際值與理論值誤差在5%以內,相位誤差在3°以內。

4 整體

  仿真

  將功分器各輸出埠的功率、相位導入MATLAB檢驗之後,再導入HFSS天線陣列模型進行仿真,仿真結果如圖6所示。天線陣列的最大增益約為6.4dB,指向約為天頂角70°,半功率波束寬度約為27°;天頂角32°相對增益約為-20.2dB,天頂角90°相對增益約為-9.0dB,最大副瓣小於-30dB。

5 結論

  本文設計出一種水平方向圖為全向、垂直方向為寬波束賦形的微帶陣列天線。採用5個印刷單極子組陣,並用微帶型Wilkison功分器實現饋電。天線陣列的最大增益約為6.4dB,且最大副瓣與最大增益相比約為-30dB。該天線陣列結構簡單,加工成本低,作為ADS-B接收天線,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沈金良.機場場面無源多點定位系統研究[J].艦船電子對抗, 2015.2 38(1):13-17.

  [2]GAO Zhiguo, Yang Bing. Antenna pattern synthesis of shaped-beam using a new combined algorithm.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APCAP), 2014 3rd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2014: 291-293, DOI: 10.1109/APCAP.2014.6992477.

  [3]張運啟.餘割平方賦形波束陣列天線的研究[D].西安: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12.

  [4]Keith R Carver, James W Mink. Microstrip antenna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Jan.1981, Vo l. AP -29, NO.1, pp .2-24.

  [5]鍾順時. 微帶天線理論與應用[M].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1991.

  [6]林昌祿. 天線工程手冊[M].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2.

  [7]R. C. Hansen. Array pattern control and synthesis. Proc. IEEE, Jan. 1992 vo1.80, pp.141-151.

  [8]陳國良,王煦法,莊鎮泉,等.遺傳算法及其應用[M].人民郵電出版社, 1996,6.

  [9]程敏鋒,劉學觀.微帶型 Wilkinson 功分器設計與實現[J].現代電子技術. 2006, 29(20): 25-26.

本文來源於中國科技期刊《電子產品世界》2016年第8期第25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並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90天毫米波天線陣列實戰特訓班火熱招生中!
    天線陣列是毫米波發展的重要一環, 是毫米波通信技術的核心技術之一, 也是未來發展重要方向, 掌握毫米波天線設計技術 1)可以掌握天線陣列的綜合分析理論,陣列天線波束賦形的原理和理論支撐,相控陣原理和設計思想, 2)毫米波天線陣元的設計方法,通過阻抗自激進行微帶天線的設計 3)天線陣列綜合理論轉化為真實的天線模型的方法
  • 相控陣天線方向圖:線性陣列波束特性和陣列因子
    簡介雖然數字相控陣在商業以及航空航天和防務應用中不斷增長,但許多設計工程師對相控陣天線並不算了解。相控陣天線設計並非新生事物,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這一理論已經相當成熟,但是,大多數文獻僅適合精通電磁數學的天線工程師。
  • 陣列天線的特性研究及典型案例設計方案匯總
    陣列天線就是天線研究的一種新方向,所謂陣列天線不是簡單的將天線排成我們所熟悉的陣列的樣子,而是它的構成是陣列形式的。介紹一個可用於MIMO的二元PIFA天線陣,其中每個天線單元工作於3個頻段。提出了兩種方法來減小天線間的隔離度。一種是使用懸空且和兩個天線相連的連接帶。另外一種是使用FR4材料以及小地板。
  • 相控陣天線方向圖——第1部分:線性陣列波束特性和陣列因子
    相控陣天線設計並非新生事物,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這一理論已經相當成熟,但是,大多數文獻僅適合精通電磁數學的天線工程師。隨著相控陣開始包含更多混合信號和數字內容,許多工程師可以從更直觀的相控陣天線方向圖說明中獲益。事實證明,相控陣天線行為與混合信號和數字工程師每天處理的離散時間採樣系統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
  • 《凡億90天射頻天線(毫米波天線陣列)線上特訓班》 第二期火熱招生...
    >90天幫助大家梳理毫米波天線陣列設計的學習方法、學習要點,並通過多個實戰案例,有效幫助提升自己或轉行者掌握毫米波天線設計,掌握未來關鍵技術,提升工程師未來的競爭力! 1)可以掌握天線陣列的綜合分析理論,陣列天線波束賦形的原理和理論支撐,相控陣原理和設計思想, 2)毫米波天線陣元的設計方法,通過阻抗自激進行微帶天線的設計
  • 一文讀懂波束賦形 BeamForming
    什麼是波束賦形?顧名思義,就是對波束的形狀進行構造。這裡的波束指的就是天線的輻射方向性圖。簡而言之,BeamForming是一種構造天線輻射方向圖的技術。No.1 為什麼我們需要波束成形?很簡單。讓我們看下面的兩個插圖。有兩個天線系統,讓我們假設兩個天線發射的總能量完全相同。
  • 大規模天線陣列的原理、挑戰和實現
    理論上,massive MIMO除了可以提供比MIMO更多的空間自由度,也會隨著天線數的增加帶來其他優勢: · 空間解析度提升:根據陣列信號處理,大規模天線陣列在接收信號過程中可以被當做集中式MIMO雷達,可以通過合成虛擬孔徑的方式獲得更多的角度解析度
  • 如何理解和掌握X-MIMO天線概念和應用特點
    一維天線(1D-AA)與二維天線(2D-AA)概念圖1給出了一維天線與二維天線結構原理示意圖,圖1A表示陣列天線只在水平維上劃分通道,稱為一維天線(1D-AA),如果把天線輻射空間定義為XYZ三個維度,那麼1D-AA只能在XY平面即水平平面內賦形,也就是常說的2D-MIMO,此時天線可以通過波束賦形區分與基站具有不同方位角的用戶(如圖2A中UE1和UE4),但用戶如果與基站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方位角
  • 【觀察】手機天線技術的發展與挑戰
    最低68元 MIMO、載波聚合、波束賦形等5G新技術的應用,將會為手機天線的設計與製造帶來一系列新挑戰,而手機天線的變化又將反過來影響5G手機的整體設計。本文推薦的是來自中銀國際的5G天線報告,詳細解讀5G時代手機天線的尺寸、數量、以及材料、封裝技術的變化與行業機遇。
  • 相控陣天線通道誤差對波束形成的影響研究方案
    一次來研究相控陣天線的通道誤差對數字波束形成的影響。相控陣天線的數字波束形成技術具有多波束、靈活的波束控制和波束重構等優點,但是陣列通道誤差的存在使得這些優越性受到影響.任意陣列的陣列流形矢量可以表示為[7]:
  • 相控陣天線方向圖——第2部分:柵瓣和波束斜視
    減小∆Φ的範圍意味著減小陣列的最大轉向角度。這是一種有趣的權衡,將在下一節中探討。元件間隔考慮元件間隔是否應該始終小於λ/2?並非如此!這就是天線設計人員需要作出的考慮和權衡。如果波束完全被轉到水平方向,且θ = ±90°,則需要元件間隔為λ/2(如果可見的半圓內不允許出現柵瓣)。但在實際操作中,可實現的最大轉向角度總是小於90°。
  • 電子掃描陣列雷達與機械掃描雷達天線的區別與優勢
    電子掃描陣列雷達(英語: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簡稱:ESA radar),是指一類通過改變天線表面陣列所發出波束(wave beam)的合成方式,來改變波束掃描方向的雷達。這種設計有別於機械掃描的雷達天線,可以減少或完全避免使用機械馬達驅動雷達天線便可達到涵蓋較大偵測範圍的目的。
  • 解析Massive MIMO大規模天線原理及實現2.61Gbps 峰值速率
    Massive MIMO就是在基站側配置遠多於現有的系統的大規模天線陣列的MU-MIMO,來同時服務多個用戶,也稱為Large Scale MIMO。 為什麼我們需要Massive MIMO? 先來複習一遍最基礎的無線通信知識。假設基站與手機的距離為R,基站天線的發射功率為Ptx,那麼,手機天線接收到的信號功率Prx是多少呢?
  • 基於GPS結合電子羅盤實現天線自動跟蹤系統的設計
    2、系統分析與設計 2.1 系統結構設計 要實現天線對通信衛星的自動跟蹤,有兩種方案:一種是基於通信衛星導頻信號的方案,即天線自動對全空域進行掃描,尋找通信衛星的導頻信號並使天線對準導頻信號最強的方向,這種方案對於靜止的用戶十分有效,但對於運動中的用戶而言卻不適用,原因是用戶時刻都在運動,天線相對於衛星的波束指向需要實時改變。
  • 詳解5G基站大規模MIMO有源天線OTA測試方法
    參考傳統基站測試方式,很容易提出把有源天線系統拆分成無源天線陣列和RRU兩部分分別進行天線輻射性能測試和射頻傳導測試的方案。事實上,根據實驗室測試經驗,「無源天線陣列+功分網絡+信號源」所測得的波束賦形方向圖與5G基站有源天線一體化OTA(Over the Air,空口輻射)測試的結果並不一致。「RRU+耦合板」的射頻性能傳導測試結果與一體化OTA測得的射頻輻射指標也存在差別。
  • 天線陣列互耦誤差自校正領域新進展
    日前,中國科技大學教授葉中付領導的研究小組針對高斯色噪聲背景下的均勻天線陣列互耦誤差自校正問題,採用四階累積量處理空間非高斯信號,解決了未知互耦條件下的超分辨測向問題
  • 用於無人機高度測量的毫米波雷達微帶天線的設計與實現
    基於針對無人機高度計對於天線工作帶寬、駐波比、天線方向圖增益和副瓣電平等的指標要求,讓學生設計出一款增益高、副瓣低、波束角窄的無人機高度計天線,項目設計過程重點包括輻射單元的設計、陣列天線饋電網絡的設計、天線綜合方法和阻抗匹配等。 1.2 天線指標要求 無人機高度計雷達不需要測障礙物方位角,只需要把距離最近的障礙物的距離信息測量出來即可,所以可以採用單發單收形式。
  • 星載多波束天線仿真及動態展示解決方案
    通過結合SATSOFT 衛星天線設計軟體、GRASP 通用反射面天線設計平臺和VREM EmXpert 電磁環境仿真平臺三款軟體,可高效進行星載多波束天線設計及動態推演展示等基於多波束應用的相關仿真技術方案。設計流程
  • 相控陣天線方向圖——第3部分:旁瓣和錐削
    在這第三部分中,我們首先討論天線旁瓣,以及錐削對整個陣列的影響。錐削就是操控單個元件的振幅對整體天線響應的影響。在第一部分中未應用錐削,且從圖中可以看出第一旁瓣為–13 dBc。錐削提供了一種減少天線旁瓣的方法,但會降低天線增益和主瓣波束寬度。在簡要介紹錐削之後,我們會詳細說明與天線增益相關的幾個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