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單技能人才抵抗風險的能力越來越差,我們大多數的普通人需要主動/被動的多學習一些其他技能,來輔助自己的主技能,讓自己更好的在社會上立足。這一點我們大多數的人心裡都明白,所以「斜槓」一詞,受到了人們的追捧。
然而,同樣是追求斜槓,可為什麼有的人迅速從一個單一技能的人成長為優秀的多面手,不僅斜槓越劃越多,並且還反過來幫助自己的主業攀上新的高峰;而有的人卻進步緩慢甚至遲遲無法開始,還讓自己變得越來越焦慮呢?
我認為無法開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
對「學會」一詞的含義有較深的誤解,進而被學會新技能所需要的付出嚇壞了,導致自己害怕開始。
其實,只要我們對「學會」有一個比較正確的認識,加上比較用心的學習與練習,就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裡學會一項新的技能。
什麼?你說我對「學會」的含義有誤解?胡說八道。
哎,先別著急罵我。看看下面的內容,您再來痛快的罵我。
一、學會最基礎的定義應該是「入門」而非「精通」。
生活中我們一說到學會一項新技能,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那項技能我們能夠非常熟練的應用,且比大多數人強才叫學會。
比如學習象棋和圍棋等棋類運動;學習打籃球和踢足球等球類運動;學習古箏和吉他等樂器;學習唱歌跳舞、繪畫寫作。我們預想中的學會總是要達到相當的熟練度,比大部分人做的要好,表現的優秀才是學會。
相反,哪怕自己能夠運用一些技能知識點,但表現的不如別人,我們也不好意思說自己會某項技能。
就像學習開車一樣,大部分的新手司機明明自己已經拿了駕照,但依舊不好意思說自己會開車。為什麼?因為自己開的沒有其他老司機開的好。
這樣的思維習慣根深蒂固,好似很合理,但真的是這樣嗎?
會開車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什麼?懂得並遵守交通法規,能合理的操作汽車在一段較為複雜路況的路上安全行駛,將車從A位置順利開到B位置。
對於這個要求,只要是在正規的駕校進行學習並通過了駕照考試拿到了駕照,我們每個人都是「合格」的。至於駕駛技術高超與否,那需要「合格」後長時間的練習。但總不至於說不會漂移就不會開車吧。
另一方面,精通是沒有止境難以衡量的,入門卻有相對固定的衡量指標。所以「學會」一詞較為合適的定義是「入門」而並非「精通」。
二、快速入門非常有可能且必要:入門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學習興趣。
在生活中我們通常有這樣的感覺:一件我們能夠比較容易上手的事,我們總是興趣勃勃;而對於我們遲遲未能上手的事,我們總是會失去興趣甚至厭煩它。
例如:
我算數算的比別人慢,我漸漸的對數學失去了興趣,並認為自己不擅長數學;
我學習彈吉他沒別人快,漸漸的對彈吉他失去了興致,並認為自己不擅長樂器;
我學習下象棋卻總是輸,漸漸的對下棋失去了興致,並認為自己不擅長下棋。
……
一件事入門越慢,其中不斷積累的挫敗感就會慢慢消耗我們的興趣,直至我們放棄。因此,想要掌握一項新的技能,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快速入門。快速入門節省的不僅是時間,更是自己的心力和對它的興趣。
那快速入門可能嗎?答案是非常有可能。
TED演講者Josh Kaufman用20小時入門了尤克裡裡,能夠彈奏和弦給自己伴奏;
一名網友用了6小時入門蛙泳,10小時後已能在50米的遊泳池遊6趟;
朋友用20小時入門了pr,並能剪出中上水平的作品;
而我遜色不少,用20小時養成了讀書的習慣。
或許你身邊也有一些快速入門的事例,這些都告訴我們,快速入門是可能的,只要我們掌握一定的方法。
三、簡單4步,幫助你在20小時左右快速入門想要獲得的某項技能。
話不多說,直接開始步驟解答。
1、拆解那項技能,找出這項技能所包含的「最少必要知識」,明確練習目標。
「最少必要知識」就是指支撐這項最核心的幾個關鍵點,沒了它你就無法掌握此項技能。
例如開車的最少必要知識是什麼?
了解並遵守交通法律法規、剎車和離油配合、反映在方向盤上的對距離的把控。
只要快速掌握這三點,就能快速入門。
2、儘量屏蔽讓自己分心的事情,保證自己能在一段時間內專注於練習。
安德斯·艾利克森的《刻意練習》中有這麼一句話:
要想取得進步,必須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務上。
專注是1,重複是0,沒有專注的1,重複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
就像我們天天說話,但不經過刻意專注的練習,我們無法成為演說家;天天做飯,但不經過專注練習,也無法成為廚藝大師。進步,需要專注的練習。
3、保證自己能夠擁有練習反饋,能讓自己邊練習邊得到修正,快速拿下特定目標。
練習是為了讓我們熟練並掌握正確的知識,但對於初學者來說,自我練習很容易陷入誤區當中;如果我們對此毫無察覺,那麼隨著練習時長的增加,我們不但不能快速入門,還會離目標越來越遠。因此,保證自己在正確的道路上行進,是至關重要的。
在入門階段,我們最好擁有一個導師,可以是書籍、視頻、音頻,也可以是活生生的、經驗豐富的前輩。不管怎樣,我們需要相應的指導和反饋以保證我們的練習用在了彌補不足和精進技能上,而不是在錯誤的方向上一路狂奔。
4、拋卻自己上來就能做好的幻想,堅持20小時。
長久以來阻礙我們學習新技能的只有一件事:自以為自己一上來就能做的很好。因為沒人想要承認自己「比較笨」。
但是一上來就能做好,這是不可能的。至少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們在學習新技能時,應該保持較為平和的心態,接受自己的「笨拙」,用心堅持20小時。專注與時間會給我們驚喜的。
結語
簡單總結一下本文內容:
「學會」一詞的基本定義是「入門」而非「精通」。因為只要我們入門了,就擁有了不斷自我學習精進下去的基礎能力。
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快速入門是很有可能且有必要的。因為入門時間的長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是否會繼續學習這項技能。
通過拆解技能找出「最少必要知識」、專注於目標練習、邊練習邊修正、堅持20小時簡單4步,能幫助我們快速入門自己想要獲得的技能。
最後,如果你有自己想要學習的實用技能,趕快行動起來吧。專注20小時,你會給自己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