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莘莘學子也是抗疫戰線的寶貴力量丨僑心18期

2021-01-11 中國政協

【編者按】在過去的半個月,義大利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破萬、全國封城,韓國疫情快速增長,美國確診病例逾千例、華盛頓進入緊急狀態······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加速蔓延,原本身在國外「相對安全」的中國留學生,也被捲入了這場慌亂之中,承受著突如其來的壓力。遠離家鄉的他們,面臨的或許是加倍的考驗,他們的學習生活也因此受到不小的衝擊。但是,我們看到的一個個故事裡,他們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還在力所能及地做著很多有意義的事。

在美國:非典時的幼兒建起志願隊

「我們是一群來自國內外平均年齡不到18歲的年輕人,為武漢行動起來,團結力量,募集善款和物資,支援一線的醫務工作人員。」 2020年1月23日,由在美國讀高中的施煜程等幾位中國留學生發起並成立的「武漢加油·北美留學生組」志願者團隊加入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隊伍之中。

       「武漢加油·北美留學生組」志願者團隊成員搬運防疫物資。

       作為「武漢加油·北美留學生組」志願者團隊發起人,19歲的施煜程說:「非典時,我還是個幼兒,當時很多人守護著我們這一代人。如今,我們長大了,換我們來守護大家。」

讓施煜程沒想到的是,最初只有6人響應,兩個小時之後,第一個微信群就滿員了。48小時後,「武漢加油·北美留學生組」志願者團隊已擁有上千名志願者。

從1月23日成立到現在,該志願者團隊共募集善款90餘萬元人民幣,開發運輸線路29條,將消毒液、護目鏡、N95口罩、醫用手套等醫療防護物資送到了武漢。

在募集善款及運送物資期間,這群平均年齡不到18歲的年輕人承受著巨大壓力。「會有人因我們年紀小而對我們能否撐起這個團隊有所質疑,也會遇到組內小夥伴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接到惡意騷擾電話的情況,還會遇到辛苦對接到一半的訂單突然沒有了,會面臨學業和工作之間的平衡壓力······有時候幾件事趕在一塊,雖然會情緒低落,但還是堅持做下去。每個人都好像一夜之間長大了,對自身的使命和努力的意義更加明了。」李文杰說。

志願者車隊一直是物資運送至醫院的一個重要環節,因多日奔波勞累以及防護物資缺乏,志願者司機變得稀缺。「當我們接到一單協運1000件隔離衣從仙桃到荊州時,像往常一樣詢問了一圈志願者,兩三個小時都沒得到回應。」李文杰表示:「就在我猶豫是否要放棄這一單時,一位熟絡的車隊調度朋友告訴我們找到一位『90後』志願者。這位『90後』女孩喜歡可愛的動物,喜歡聽周杰倫的歌,喜歡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可愛的日常。為了保證志願者的安全,我們協商決定從隔離衣中分出一小部分給志願者使用。可這位志願者姐姐堅持隔離衣應該留給最需要的人,她拒絕了我們提供的隔離衣,披著一次性桌布駛向了荊州,那一刻她好像閃著光。」

正是這些溫暖的瞬間堅定著年輕的志願者們走下去的信念,也讓他們明白了肩負的使命。

在英國:7批物資馳援湖北省9家醫院

2月28號,隨著首都航空JD432航班的起飛,劍橋學聯負責的最後一批貨物成功登機。

1月20日,劍橋大學中國學聯主席兼全英華中科技大學校友會(以下簡稱「全英華科校友會」)秘書長夏俊斐 收到一則消息:新型冠狀病毒引發傳染性極強的肺炎在武漢爆發。

時間就是生命,為幫助湖北的親人朋友們抗擊疫情,1月23日,劍橋中國學聯在全英華科校友會的官方平臺發起了以「同舟共濟,馳援湖北,共克時艱,刻不容緩」為主題的募捐活動。活動推出不到2天,全英華科校友會就收到了來自在英國校友總計8000餘英鎊的善款。

1月24日,劍橋中國學聯和全英華科校友會通過微信平臺向全英各地方學聯、商會、校友會發起倡議募捐的通知,該微信推送得到了在英留學人員的高度關注,30多家學聯、10家校友會以及英國各慈善組織相繼轉發,在短短2周的時間內共籌得善款41767英鎊。

與此同時,為了整合更多組織的力量集中參與到本次行動中,在1月27日「華彩康橋夜」劍橋春晚的現場,春晚組委會也臨時增加了「馳援湖北」的主題朗誦和募捐活動。晚會中,劍橋學聯宣布一定會積極參與到抗擊疫情的「戰役」中,並將劍橋春晚獎券的收入全部捐出。

為了進一步擴大活動影響力,劍橋學聯又聯合牛津學聯、北京大學英國校友會等,對工作內容進行整合分工,由牛津學聯主要負責籌款和採購,所有物資都寄往劍橋學聯,由劍橋學聯負責發往國內各醫院。

1月28日,「牛劍合璧,共抗疫情」為題的公眾號推文向全英平臺推出,獲得駐英使館教育處和在英學生學者及華人的一致好評,微信平臺閱讀量總計約1.7萬次。在短短一周的時間內,牛津劍橋的同學們共籌得資金13725英鎊,此筆善款用於集中購買物資。由於倡議書的成功推送,負責對外聯絡的同學主動搜集和聯繫,國內很快有30多家醫院的需求通過劍橋學聯的援助通道被核實並登記。

之後,全英華科校友會聯繫同濟醫院和協和醫院,拿到了關於防疫物資的明確標準,同學們把這些標準發布在全英華科校友會的微信平臺上,供所有採購物資的學聯共享。在這場「戰鬥」中,每一隻口罩,每一件防護服都攸關生命,容不得絲毫疏忽。據後來接收到物資的醫生們講:「這些孩子們很靠譜,寄過來的東西都是實實在在可用的。」 


華中科技大學全英校友會等留英學子籌集防疫用品共抗疫情。

自疫情爆發以來,劍橋學聯先後同牛津學聯、全英華科校友會、北京大學英國校友會、全英清華校友會、英國約克華人支援隊等其他單位合作組織了共計7批次的物資運輸工作,經辦的救援物資共計約4.2萬件,其中包括8050套防護服、2690隻口罩、2.7萬雙手套、4000雙鞋套、333副護目鏡/面屏,總價值約71.9萬元人民幣。這些物資將捐助湖北省9家醫院,這其中包括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武漢市第三醫院、紅安縣中醫院、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雲夢縣醫院、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武漢第四醫院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在加拿大:成立「加油武漢-加拿大聯盟」

「希望疫情早些過去,能看到空蕩的武漢街道變得人擠人,我很想念那個待了十幾年的地方。」加拿大留學生易文博的家鄉是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取消了回國機票。面對疫情,他決定行動起來,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風雪中,加拿大中國留學生志願者搬運防疫物資。

1月24日,由加拿大湖北同鄉會、武漢大學加拿大校友會等共同發起的「加油武漢-加拿大聯盟」正式成立。聯盟成立的第一天,易文博接受了好友也是志願活動組織人之一常旭東的邀請投入到志願物資的收集統計工作中。

在防護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易文博和志願者們在加拿大收集物資遇到了種種困難。「現在國外的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也很難買到了,我們通過直接聯繫醫療物資生產供應商、接受個人捐贈等途徑來收集物資。」易文博說,「個人捐贈物資在過海關、定點捐贈方面也遇到了困難,但如果志願者們共享運輸渠道,運輸和物流方面壓力就會輕鬆很多。」

在口罩收集過程中,為了確保捐贈的醫療物資符合規格和標準,常旭東和志願者們通過加拿大湖北同鄉會找到了曾在武漢協和醫院工作、目前正就職於加拿大一所醫院的朋友來把關每一份捐獻物資的質量。

為了確保募捐公開透明,聯盟會給每一位愛心人士的捐款提供慈善捐款收據,同時整個募捐過程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2月13日,22箱捐贈物資從北京配送到武漢,主要包括普通外科口罩、N95口罩和護目鏡。

「很多教授得知我是武漢人之後主動關心我家人的情況。」易文博目前除了上課,其餘時間都用在整理物資、統計募捐數據上。常旭東和易文博說:「只要家鄉醫護人員還在抗疫一線奮戰,聯盟就會一直支持。相信中華兒女可以以愛之名,共克時艱。」

在澳洲:14個學聯及社團聯合募捐共同抗疫

叔本華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遜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澳洲的留學生深諳這樣的道理,澳洲中國留學生俱樂部ACISC發起了倡議書,號召所有澳洲中國留學生團體、各大高校中國學聯參與抗擊疫情的活動,開啟以澳洲中國留學生為主體的募捐活動及募捐通道。

 

澳洲中國留學生俱樂部ACISC發起抗疫「倡議書」。(圖片來源:澳洲中國留學生俱樂部ACISC微博)

澳洲中國留學生俱樂部ACISC官方微信發文,經過澳洲中國留學生支援疫情工作組委會全體14個學聯和社團的不懈努力,他們共收到捐款23302.64元人民幣(950澳幣已按照實時匯率換匯),用來購買了符合澳洲標準、武漢醫院接受標準的8.5萬隻醫用口罩,由EWE墨爾本倉庫直接發往湖北慈善總會。

澳洲中國留學生籌集防疫物資支援祖國疫情。(圖片來源:澳洲中國留學生俱樂部ACISC微博)

在紐西蘭:學聯等發起「NZ4Wuhan」活動

紐西蘭中國學生聯合會(NZCSA)在主席夏晶的帶領下,率先發起了募捐。在紐西蘭最大的公益眾籌平臺發起了主題為《哪怕相隔山海,也想助祖國一臂之力》募捐活動。  

此外,紐西蘭中國碩士博士聯合會由主席潘星正帶領,也發起了面向疫區的募捐活動,得到了就讀在紐西蘭中國籍碩士生、博士生群體的積極響應。向武漢第六醫院捐出了1000隻N95型口罩。  

在紐西蘭首都惠靈頓,惠靈頓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惠靈頓華人青年聯合會也各自展開了籌款募捐活動,得到了當地國際學生、青年華人華僑的積極響應。

青年社團在捐款捐物方面也與學生組織齊頭並進。紐西蘭潮屬青年會籌得善款71300紐西蘭元以及34000元人民幣。同時捐獻防疫物資包括5500隻一次性口罩以及一批消毒免洗洗手液等,此外購入5280隻N95醫用口罩、6.1萬隻一次性口罩、3700件醫用防護服等醫用物資。

武漢第四醫院院方代表接受紐西蘭中華青年聯合會捐助的防疫物資。

此外,紐西蘭中華青年聯合會倡議發起了名為「NZ4Wuhan」的大型聯合援助活動,由會長孫朕邦、武漢籍副會長林青帶頭,聯合全國各地17家青年與學生組織,一方面募捐集資,一方面打通國內直達武漢第四醫院的一條由國內會員志願者接力完成的「人肉直達運輸渠道」。包括新中青聯在內的18家社團最終完成了向武漢第四醫院的精準捐助。同時,各參與單位本著「外援武漢,內援紐西蘭」的主旨,向紐西蘭社會傳達反歧視、共情感的宣傳,團結並爭取紐西蘭社會,共同支持中國防疫工作,關心為世界人民福祉而做出巨大犧牲的湖北人民及全國各地人民。

【寫在最後】

如今,國內疫情已初步得到控制,國外的形勢卻令人擔憂。獨在異鄉,留學生群體繼續面對疫情的考驗,很多人還在壓力下煎熬,但我們相信,他們依舊是抗擊疫情的積極力量,國際社會和祖國應該為留學生群體提供儘可能的關注和支持,一些偏見人士應該「消除歧視」,他們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寶貴人才資源,也是世界尤其是求學國的寶貴人才儲備。疫情面前更可以看見,所有年輕人都是守護地球的生力軍!

(綜編自中國僑聯網、環球網等)

相關閱讀:《僑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別欄目

相關焦點

  • 宿遷舉行第六期「海外學子看家鄉」活動
    宿遷網訊(記者 洪磊 通訊員 鄭權) 8月12日,由宿遷市委統戰部、市僑辦、市僑聯主辦的宿遷市第六期「海外學子看家鄉活動」如期舉行,來自美國、英國、韓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知名高校的近40名宿遷籍海外學子齊聚宿遷,喜看家鄉新變化,共話家鄉新發展
  • 臺灣春慈基金會首次在重慶捐建僑心小學
    臺灣春慈基金會首次在重慶捐建僑心小學   中新網6月6日電 據重慶僑聯網站消息,日前,重慶市巴南區春慈僑心小學捐贈儀式在巴南區界石鎮小學隆重舉行。
  • 僑緣僑心! 麗水市首個「兒童之家」啟動,超暖心!
    僑緣僑心! 麗水市首個「兒童之家」啟動,超暖心!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麗水市首個華僑子女「僑緣僑心
  • 凝聚僑心顯特色 長治市僑聯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
    近年來,長治市僑聯圍繞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從長治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全局出發,充分發揮「僑」的優勢,深入挖掘「僑」的資源,引入僑商僑資,凝聚僑界力量,在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新長治中貢獻了力量,搭建了發揮僑力的平臺。  長治市僑聯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渠道」,為長治經濟發展牽線搭橋。先後有多位海外重點人士來長考察、講學。
  • 閩南漳浦縣僑聯為歸僑僑眷維護僑益 情暖僑心
    中新社漳浦十月二十一日電題:維護僑益,情暖僑心  ——著名僑鄉閩南漳浦縣僑聯為歸僑僑眷辦實事記  作者 嚴利人  今年來,漳浦縣僑聯在全縣認真開展「僑聯群眾工作年」活動,深入基層,深入僑戶,進行調查研究,積極協助有關部門為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排憂解難,維護了僑益,溫暖了僑心。
  • 以教育凝聚僑心 華僑教育如何讓僑生更滿意
    以教育凝聚僑心 華僑教育如何讓僑生更滿意(僑界關注)  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東知名華僑學府暨南大學。在暨南大學,習近平參觀了校史展覽和辦學成果展示,察看了圖書館華僑華人文獻館的館藏文獻和實物,並同部分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學生交流,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將來為社會作出貢獻。
  • 浙江省文成縣舉行「僑心同夢 文禮端午」活動
    浙江省文成縣舉行「僑心同夢 文禮端午」活動 發表時間:2019-05-31來源:浙江新聞   5月29日晚,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舉行「僑心同夢 文禮端午——全球華人華僑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大型活動。
  • 凝僑心聚僑力 江門香港僑界一家親
    凝僑心聚僑力 江港僑界一家親  ——江門市僑聯以香港江門(五邑)僑聯聯誼會為平臺做好僑界聯誼工作  江門是全國著名僑鄉,毗鄰港澳,江門五邑籍港澳同胞達150萬,做好僑聯港澳聯誼工作具有獨特優勢和作用。
  • 金輪僑心學校促進三風建設 成就優質學校
    紅網時刻株洲12月17日訊(通訊員 張旖旎)各具特色的班級文化布置,尊師愛生的師生關係,形成了金輪僑心學校和諧融洽的校園氛圍。12月16日,蘆淞區城郊片區督導室首席督學袁建霞、責任督學唐志勇來到金輪僑心學校,對學校的校風、教風、學風進行了專項督查,金輪僑心學校校長周轉、督導室主任書記袁雙、副校長邱玲全程陪同。
  • 《中華文化大樂園課程指南》發布暨海外華裔青少年創意徵文大賽雲...
    中國江蘇網12月18日南京訊(記者 劉潔 攝影 厲塬坤)12月18日上午,《中華文化大樂園課程指南》發布暨海外華裔青少年創意徵文大賽雲分享在南京舉行。「中華文化大樂園」,是原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貫徹「根魂夢」思想,推出的一項旨在增進海外華裔青少年和海外各界朋友學習了解中華文化在海外舉辦的品牌活動,深受廣大海外華裔青少年的普遍歡迎,一些非華裔青少年也熱情參加此項活動,已經成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增進中外友好合作的平臺。
  • 宜豐縣新昌鎮:抗疫戰線的「娘子軍」(圖)
    她們為防控疫情而忘我地工作,被居民稱為抗疫戰線的「娘子軍」。
  • 海外觀察丨「三不」消極抗疫 或置瑞典於險地
    瑞典為了保護經濟堅持不停工,但可能面臨勞動市場內部患病群體積壓,拉長整個抗疫戰線的進度條,這將對企業生產和運轉產生阻力,反而會影響經濟的長遠發展。瑞典不檢測不隔離不收治的行為,可能最終並不一定引起大規模感染。但這种放任式的措施即使保住了國民健康和經濟發展,從倫理上也是不值得被推薦的。
  • 華人集團聯合澳農生鮮慰問湖北省榮軍醫院抗疫戰線全員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包曉霽)4月29日,華人集團聯合澳農生鮮向湖北省榮軍醫院捐贈4000斤澳洲羊肉,慰問該院抗疫戰線全員。華人集團聯合澳農生鮮捐贈物資。
  • 【僑法護航30年】創新宣傳思路方法 更好凝聚僑心僑力
    【僑法護航30年】創新宣傳思路方法 更好凝聚僑心僑力 2020-12-11 0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習合伙人共創會第七期】組織學習海外實踐案例分享(嘉賓:莊志忠先生)
    都需要學習榜樣的力量。5月15日18:30-21:00,【學習合伙人共創會▪第七期】——組織學習海外實踐案例分享,邀請你一起來學習榜樣的力量,屆時會有組織學習資深顧問莊志忠先生向大家分享自己親自輔導的海外優秀企業,在實踐組織學習路上的真實故事。
  • 福建基層僑聯為僑服務 凝聚僑心
    福建基層僑聯為僑服務 凝聚僑心
  • 「僑聯五洲·情滿西湖」匯僑界力量 120億元僑資落地浙江
    活動以「弘揚抗疫精神、匯聚僑界力量、深化合作發展、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搭建合作平臺、講好中國故事,旨在為發展貢獻僑界力量。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的近300名海外僑胞出席活動。據統計,本次「僑聯五洲·情滿西湖」活動,通過各級僑聯組織牽線搭橋,共有10個項目進行籤約,總投資120.7億元;1個項目意向籤約,投資額200億元;1個慈善項目籤約,捐贈總金額5億元。
  •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第六次會員大會在京舉行
    全國政協副主席韓啟德當選中國海外交流協會第六屆理事會會長,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裘援平當選常務副會長,許又聲、譚天星、郭軍、江巖當選副會長,譚天星兼任秘書長。大會審議通過了裘援平代表中國海外交流協會第五屆理事會所做的工作報告,決定增聘海外團體會員、增設青年委員會,審議通過了青年委員會工作辦法,協商產生了第六屆理事會顧問、常務理事、理事、海外團體會員,協商選舉了第六屆理事會領導成員。
  • 港胞捐資 江西安義縣圓玄學院南果僑心小學落成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江西省僑聯消息,11月16日,江西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周錦應邀出席了安義縣黃洲鎮圓玄學院南果僑心小學落成典禮。江西省僑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陳麗明陪同。 圓玄學院南果僑心小學是由熱心江西省公益事業的香港圓玄學院、香港皇后洋行公司副總裁湯修齊捐資修建的香港圓玄學院,以弘揚儒、佛、道三教為本,積極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為江西省扶貧、教育、公益、等方面捐款做了許多善事、好事和實事。當了解到黃洲鎮南果小學陳舊亟待改善教學條件時,湯修齊主動提出捐助一所僑心小學,為江西省的教育事業奉獻愛心。落成典禮儀式上,周錦作了講話。
  • 福建省白沙村僑聯成立十周年 海外僑胞相聚慶賀
    中新網10月18日電 據福建僑網消息,10月12日,福建省連江縣敖江鎮白沙村僑聯舉辦成立十周年慶典。國務院僑辦原副主任張偉超、新華社原副社長高秋福、國務院扶貧辦楊坤墀、福建省僑聯副主席兼秘書長林澤春、福州市僑聯名譽主席徐凌雲、福州市僑聯副主席餘岸明、連江縣四套班子領導,以及李華、吳昌達、曾賢秋等海外僑胞應邀出席。 白沙村有旅外僑胞700多人,佔總人口的五分之一,2000年7月成立了僑聯,成為連江縣第一個村級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