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人員正在對村民反映的叫不上名字的植物進行甄別
「我們這邊發現一種沒見過的植物,聽人說像是紫莖澤蘭。」譙城區魏崗鎮群眾撥打12345市長熱線反映,在該鎮的唐小莊村的公路邊,發現一種疑似入侵物種紫莖澤蘭的植物。不過,林業人員甄別後表示,這不是紫莖澤蘭,而是臭牡丹。
公路旁發現陌生植物
「看!就在楊樹下面,有二分地,現在還正開著花呢。」7月2日下午,在譙城區魏崗鎮唐小莊村,村民潘會俠指著一片鬱鬱蔥蔥的灌木狀的植物介紹,「特別難除掉,還很臭,人家說那叫紫莖澤蘭,是有害的植物,不讓我們亂動」。
潘會俠家的幾棵大楊樹就長在這些植物中間,擔心這些植物會和楊樹爭養分,前幾天潘會俠就把這些植物拔了一片去,哪知道,幾天的時間,下面長出了新的苗來,「我也不知道這是啥植物,拔過以後我身上很癢,而且這東西特別臭」。
「一個過路的跟俺說,這東西有毒,讓俺別亂動。」村民孟繁榮說,那個路人說這種植物叫紫莖澤蘭,繁殖能力特別強,很難除掉,要是種到地裡,其它東西都不長了。
據百度百科介紹,紫莖澤蘭是一種重要的檢疫性有害生物,是我國遭受外來物種入侵的典型例子。原產於墨西哥,因其繁殖力強,已成為全球性的入侵物種。雖然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但也會破壞農業生產和群落結構,甚至對人體也有一定的危害。
紫莖澤蘭?臭牡丹!
那麼,這些叫不上名字的植物是不是紫莖澤蘭呢?
「應該不是。這個是木本植物,紫莖澤蘭是草本的;它的莖部也不是紫莖澤蘭的那種紫色;花朵的形狀也不太一樣。」在將該植物和網上紫莖澤蘭的資料進行比對後,譙城區林業局森防站站長劉大山稱,其和紫莖澤蘭比較突出的相似點就是繁殖能力很強和有很濃的臭味。
為了進一步地進行確認,劉大山從中挖了一棵帶走進行研究。
「我們經過研究分析,確認這不是紫莖澤蘭。」7月5日下午,劉大山告訴記者,這種植物其實是臭牡丹。
據介紹,臭牡丹在安徽、江西、浙江等多個省份都有分布,其適應性非常廣,對水肥要求不嚴,適宜栽於坡地、林下或樹叢旁,可作為優良的水土保持植物,用於護坡、保持水土。此外,它的根、莖、葉還有藥用價值,具有祛風解毒、消腫止痛之效。
「因其藥用價值不高,所以我們本地很少種植。」劉大山說,很多村民不認識它,也在情理之中。(中國亳州網-亳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