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牌屋》第二季中,盧卡斯的黑客朋友向他介紹暗網,「96%的網際網路數據都無法通過標準搜尋引擎訪問,其中大部分是無用信息,但那上面同樣有洗錢、殺手、兒童販賣、致幻劑等你能想到的一切…」
不管是《紙牌屋》的黑客還是街頭巷尾的秘聞,談起暗網均認為那是個錯綜複雜、密令穿梭的地下世界,許多媒體報導也有提到,不可被搜尋引擎抓取的暗網數量是「明網」的400倍以上,佔網絡全部信息的90% 以上。也就是說,大多數人不曾觸及的網絡另一面,或許才是網絡的本體。
但有關暗網的影視作品不多,偶爾出現也是像《紙牌屋》《梅根失蹤》一樣,把它當成某種能量巨大卻自帶罪惡的虛擬形象。今年七月末,北美上映的《解除好友2:暗網》終於將鏡頭對準暗網,且用了最適合呈現暗網特質的拍攝方式。
《解除好友》第一部全程視角都是電腦桌面,被稱為桌面電影,第二部劇情完全獨立,但保留了這個拍攝方式。《解除好友》系列製作人提莫貝克曼貝託夫對這種還在摸索中的拍攝方式頗為得意,他有句名言「如果我看到你的屏幕,我就能看到你的靈魂」。
電影開篇就是一聲蘋果電腦開機音效,隨著畫面漸亮,出現熟悉的密碼輸入界面。接下來所有電影畫面都將以屏幕形式呈現。
這臺電腦是男主角馬蒂亞斯從失物招領處偷來的,他在試了多次密碼他成功開啟電腦,隨即建了個視頻群聊房間邀請幾位好友加入,就和《解除好友》第一部開頭一樣。
但不同於第一部的冤魂索命,《暗網》從頭到尾都沒有怪力亂神,但馬蒂亞斯發現比鬼怪更可怕的東西,一個佔據電腦大部分內存的隱藏文件,點開後發現很多視頻卡段,內容是全球各地網民無聊的日常。
這時,馬蒂亞斯收到一個叫「卡戎68」的人發給原機主的消息,稱錢已打進來了,詳情打開「暗河」聊聊。馬蒂亞斯和好友們解釋事情來龍去脈,並共享了自己的電腦界面,冒充機主身份打開暗河軟體一探究竟。
暗河其實是一個暗網的入口,裡面充斥著各種非法交易,卡戎68已經向馬蒂亞斯這臺電腦的原主帳號中打了1508枚比特幣,合計約1000萬美元。
卡戎68要求原機主對一位女孩做「環鋸術」,即在顱骨上鑽孔,並要求「往她的腦袋裡塞活物」,卡戎68接著發來消息,「如果塞進去時她還活著,我會加錢」。與此同時,馬蒂亞斯收到原機主榮卡C發來的消息,要求馬蒂亞斯歸還電腦。
德魯高達曾在著名反套路恐怖片《林中小屋》中吐槽如今恐怖片陷入流水線般的生產模式,即角色必然會有異於常人的好奇心,無視恐懼,以一場壯烈的作死推動劇情發展。
大多數人察覺到來者不善的第一反應一定是怕了怕了,所以馬蒂亞斯如果鐵了心鬧下去就是應了《林中小屋》的諷刺,用一堆角色的不合理舉動向設定好的恐怖境地生拉硬拽。
《暗網》導演史蒂芬斯科為防把觀眾拽的生疼,特意用即將受環鋸術所害的女性作為馬蒂亞斯繼續堅持的理由,雖然他是一個小偷,但正義感讓他決定和榮卡C對抗。
結局劇透。
總之,在一通自作聰明的操作後,榮卡C用合成軟體把馬蒂亞斯和他的朋友之前錄的日常生活剪成企圖策劃恐怖襲擊的宣言,並接通了警方電話。當警方上門時,遠程控制馬蒂亞斯朋友家的音響發出槍械上膛聲,借警察之手殺人。
影片結尾,馬蒂亞斯對著攝像頭崩潰質問這是為什麼,榮卡C用馬蒂亞斯的聲音給出回答,「今夜是遊戲之夜」。此時界面彈出一個投票窗口,「馬蒂亞斯該活下去嗎」…
當鏡頭漸漸拉遠,這部電影出現脫離屏幕的真實置景,這是一個幾臺電腦屏幕組成的監控臺,本片的受述者就是藏身在屏幕後的無數暗網用戶,從馬蒂亞斯撿到電腦那一刻起,今夜的獵殺遊戲就已經開始了,全片結束在一種困獸之鬥的宿命感之中。
如此想來,神通廣大神秘莫測的暗網沒點門路想必無從入手吧。還真不是,登陸暗網比註冊QQ門檻還低,下載一個瀏覽暗網最常見的洋蔥瀏覽器就可以了。
1996年5月,美國海軍研究實驗所為保證美國情報人員的網絡活動不會被敵國監控,打造了一個名為「洋蔥路由」的網絡系統。普通的網絡訪問記錄是可以回溯的,而洋蔥路由通過多臺電腦迂迴發送信息數據,將信息傳送的起始地和目的地加密隱藏。
2004年,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將洋蔥路由開源,引入民用。由此,匿名性極強的洋蔥路由成為犯罪分子的法外之地。
2006年,第一個被公認為成熟商業化暗網的農夫市場橫空出世,毒品、彈藥、未登記的槍枝等一切違禁品都能在上面找到。幾年後,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誕生,推動暗網交易第二春,《解除好友2:暗網》中有提到的2011年成立的絲綢之路就只能用比特幣交易。
當美國政府面對盤根錯節的暗網已筋疲力盡時,2016年4月,總叔季在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座談會上發表的《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演講被他們聽到了,效果是真顯著,次年7月,大洋彼岸大受鼓舞的基層執法人員順利取締了全球交易額排名第一的暗網阿爾法灣。
雖然在現實中暗網很難逃過正義鐵拳的制裁,但在電影中它之所以能帶給觀眾無死角碾壓級的統治力,得益於偽紀錄片這種極具代入感的拍攝方式。
1999年初,製作成本僅3萬美元的《女巫布萊爾》在全球獲得了2.48億美元的票房收入,8266:1的巨大利潤比讓片方賺的盆滿缽滿的同時,也迅速帶火了偽紀錄片類型。
偽紀錄片的使命就是迷惑觀眾,《女巫布萊爾》之後,偽紀錄片佳作如《死亡錄像》《科洛弗檔案》相繼誕生,但拍攝方式一直以粗糙的搖晃的手持攝像機為主,盡力使觀眾相信這不是一部電影,而是偶然拍下的真實事件。
如今讓觀眾接受度更高、更有代入感的當然不僅是手持攝像機「偶然」拍下的畫面,而是盤踞在每臺電腦手機和大街小巷的固定的客觀的各種攝像頭,它們全年無休如實記錄視野中發生的一切,相比起手持攝像機恰巧捕捉事發現場,攝像頭的說服力明顯更強。
雖然暗網的傳說有危言聳聽的成分,但電影裡藏身屏幕後、草菅人命的黑客卻展示了大量似乎可以在日常中實現的操作,《暗網》使用的桌面電影拍攝手法和它表達科技恐懼的故事內容高度統一,反映出了現實生活中可能正在上演的網絡安全問題,才是讓觀眾產生近在咫尺的危機感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