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概況
公共衛生學院前身為1956年成立的衛生學教研室,1976年成立公共衛生系,1986年更名為公共衛生學院。學院現設有預防醫學系、營養學系、婦幼衛生學系、醫學統計與流行病學系、衛生管理學教研室、實驗中心;預防醫學研究所、衛生管理培訓中心、衛生信息研究中心;學院辦公室、學術與教務工作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
學院目前設置預防醫學五年制本科專業,包括預防醫學、衛生事業管理、營養學、婦幼衛生學、醫學心理學等專業方向,其中營養學、婦幼衛生學專業方向為後期分流專業方向,醫學心理學為輔修專業方向。
學院始終把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門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學育人為主體、科學研究為先導、社會服務為己任」的辦學理念。學院十分重視教學工作,堅持「教學一體、以教帶學、學以致用」的指導方針,因材施教,從嚴執教。
實踐教學是學院本科教育的一大特色。迄今,學院已在廣東省各地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職業病防治院、婦幼保健院等單位建立了20多個實踐教學基地,作為學生現場教學和畢業實習的場所。學院通過實驗教學、開展業餘和暑期科研、專題實習、畢業前生產實習等途徑,加強學生的專業學習和訓練,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
學院重視學生的管理與教育工作,全院推行了本科生全程導師制,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學生對本專業的認識,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志向,加強師生的溝通與交流,通過導師的言傳身教,輻射和指導學生,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除學校設立的獎、助、貸學金和勤工儉學金外,學院還設立「周炯亮教授獎學金」,獎勵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
學院團委和學生會還經常舉辦各種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的社會公益活動和文娛體育活動,以加強學生的道德修養,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承辦廣東省衛生廳「無菸日」宣教活動,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為控煙活動獻出一份力量。
學院每年一度舉辦運動會、營養月活動、迎新晚會、趣味運動會、黨團知識競賽等。
學生黨支部與廣州市培英學校(殘疾人學校)建立長期的聯繫,組織學生黨員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與失聰、失明、少肢的孩子們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為他們帶去健康的理念,同時也增強大學生們的光榮感、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學院學生的就業前景好,近三年來畢業生的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畢業生主要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職業病防治院、婦幼保健院等單位工作。許多畢業生已經成為廣東乃至全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衛生事業管理等相關機構的中堅力量。
二、本科生專業介紹——預防醫學專業
主要為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衛生檢測中心、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職業病防治院、婦幼保健院、臨床醫院和健康教育等機構培養公共衛生醫師、臨床保健醫師和衛生行政管理人員。
該專業要求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較熟練地掌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專業外文書刊。
該專業學制五年,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醫學基礎課學習,第二階段為專業課學習,第三階段為畢業實習。
主要課程:生理學、生物化學、醫學病原學、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衛生統計學、衛生毒理學基礎、流行病學、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兒童少年衛生學、社會醫學。
學生修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合格,達到規定學分,準予畢業;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為促進公共衛生事業發展,迎接新形勢的要求和挑戰,我院將進一步加強學科和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努力把我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上有一定地位的公共衛生學院。
三、我的個人體會
首先從學生報考專業的心態來看,其實預防醫學這個專業是很少人聽說過的,每年高考考生報考醫學專業的時候主要是考慮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目前臨床醫學是一個主流專業,畢業後主要是當醫生,而口腔醫學一直都是大家認為的很好賺錢的專業。至於預防醫學很多高考生都看到的就是預防「預防」,就好像這個專業就是給人家打打針之類的專業,而從「公共衛生」這幾個字來看,可能這個專業就好像顯得很低級的樣子。所以會導致很多人對這個專業的誤解和鄙視。當時很多同學一入學就已經打算著要轉專業,但是後來只有兩三個同學轉了,其他人都沒有。總的來說,這個專業算是一個比較冷門的醫學專業。
其次從這個專業的就業狀況來看,其實就最近的幾年來看,公衛學院的畢業生就業率還是挺好的,在整個北校區來說是相對比較好的,因為預防醫學的對口單位要求不高,並不要求你一定要博士碩士學位才能去就業,我們學院那些很牛的人很多都到了深圳做公務員,收入超級可觀,而那些人很多人都有保研,但是他們還是放棄了繼續讀研究生的機會。
而和臨床醫學對比來看,這個專業的本科就業是比較好的,因為臨床醫學生比較飽和,競爭力比較強,而且想要去比較好的醫院真的是要經過很多年的努力,很多醫學現在都要求研究生碩士生,如果你考不上八年制的,那麼你要讀完博士生就要讀11年的大學,那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情啊。而預防醫學不同,預防醫學分幾個方向,預防醫學,婦幼保健,營養(現已取消),衛生管理。這些專業對口專業上面已經介紹得很清楚的,而且大多數都是去從事公務員工作,也可以去寶潔強生的外企工作,就業範圍相對比較廣,以後的生活是比較穩定,要有很大的發展應該不太可能。但是就業是挺好的。但是隨著廣藥廣東醫廣州醫的瘋狂招生,競爭力也越來越大,所以很多專業都是有利有弊的。
接著談談預防醫學的發展前景。特別是爆發了SARS、禽流感、豬流感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預防醫學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現在都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以「預防」為主已經強調了預防的重要性。但是為什麼預防在中國還不是很受重視呢?我個人認為是很社會的經濟狀況有問題,越發達的國家預防工作就過得越好。記得以前聽同學說西方國家要讀完臨床醫學之後才可以讀預防醫學,不過是真是假就不太清楚了。但是從現在這個趨勢來看預防醫學會發展得越來越好的。當然可能要經歷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因為很多事情都是慢慢發展而來的。
接著談談這個專業的學習課程,其實我現在才讀完大二,但是大一大二的課程和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學的都差不多,就少了局部解剖還有一年的診斷學的學習,當然大三會學半年的診斷。但是事實上影響也不大,因為大學學的東西到了社會之後大約百分之七十是用不上的,關鍵還是你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掌握你需要去掌握的技巧還有一些為人處世的能力,而且很多內容就算你沒有學了,當你想去用用它的時候翻翻書看看就好了,很多人學了之後考完試就什麼都忘記了。讀預防醫學到了大三大四的課程比較多,不會比臨床醫學少,只有衛生管理專業會相對輕鬆一些,但是讀醫學的不管你學什麼都是很忙的,所以要有心理準備
接著談談大學的老師。其實大學的老師除了某些很厲害的之外,我覺得都差不多,因為很多老師都是照著課本來的,就是把課本的東西讀一讀就好了,但是老師會相對講解一些,但是我個人認為IQ好一些的同學看看書其實都很容易理解的。當然還是很多老師很牛逼的,講醫學這種很無聊的課都可以講得很好。我覺得大學的話不可以靠老師,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自學和自覺的能力。為什麼說我們學醫學要到厲害的學校學習呢,其實最重要的是因為那些學校有很多很先進的學習資源可以供我們學習利用,但是這一個過程都要靠我們自己去實現。中山醫確實學術氛圍很不錯,教學設備很先進,學生老師也很牛逼,對學醫的同學來說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最後還是談談對師弟師妹們的一些建議吧,如果想報考醫學的話我覺得嘛,如果願意待在汕頭的話,我覺得選擇讀汕頭醫學院的七年制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因為汕頭大學的師資很不錯,教學設備很強悍,教學方法也很先進,一直在國外用的PBL(problem basic learning)教學模式汕頭大學現在已經在沿用了,而其他很多醫科學校還沒有怎麼進入狀態,教學很傳統死板。而且汕頭大學七年制是比較容易考的,能夠上華工線基本上就可以讀七年制了。
如果是想在廣州的話就是中山醫,南方醫和暨南醫。其他的都不怎樣。而且想讀醫科的學生要做好準備,因為醫學不是很有趣,而且很多內容都是要靠記憶的,考試的時候也會很痛苦,當然學的東西很多都很有用,很多都可以用在自己的生活中。而報考醫學類專業的,生物考生化學考生物理考生都可以報,不會說有什麼優勢之類的,最多就是大一的時候有機化學基礎化學那些化學生會學得輕鬆一些,其他兩種會痛苦一些,還有一開始學生物的,生物生會有優勢一點,但是從開始上基礎醫學之後,每個人都是重新開始,所以沒有必要有這個顧慮。最重要是考慮你自己的意願,自己的理想,還有自己適不適合。綜合考慮專業的就業前景,以後的就業收入還有父母親戚的意見,當然最終還是要有自己的決定。
總之,我很希望師弟師妹們可以選對自己的專業,過一個比較快樂的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