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推動改革,善於運用魔幻現實主義表現社會問題的韓國導演大作

2020-12-15 樂見時評

是最喜歡在禁忌邊緣瘋狂試探的韓國人,又搞事了。

領頭搞事的這位,名叫延尚昊,喜歡韓國電影的小夥伴都知道,百度網盤老朋友!

四年前的東亞喪屍爆款《釜山行》,編劇導演他一手包辦。

這幾年,大家都以為他在忙活《釜山行2》,誰知道悄沒聲息的,他又搞出來一部神秘兮兮的暗黑劇——

《謗法》。

所謂謗法,其實就是咒術。咱們理解為降頭就好,都是把別人咒殺得很難看。

要不說韓國人最會在禁忌的邊緣瘋狂試探。

聽名字,你以為會是網飛滑鐵盧《彼岸之嫁》的精神姐妹,是一部裝神弄鬼的東方玄幻劇。

其實,《謗法》的參照物,應該是《釜山行》或者《王國》。

透過科幻或魔幻來反應社會現實和人性醜惡與美。

乍一看,身負異能的主角們身處雲巔,強大到與神無異。

可細看腳下陰影之中,哪來什麼仙雲嫋嫋,不過是堆滿乾枯屍骸的地獄開口。

就像《釜山行》中,孔劉飾演的基金經理,和踩著其他人的生命苟活到最後一幕的金常務,在故事的最開始,他們服務的體系是問題的來源,自己卻在一個威嚴的位置作威作福,不過是一樣的精緻利己主義者。最終問題積壓,演變成為災難,當他們發現自己成了幫兇為,了自己深愛的人犧牲生命,電影主題得到升華。

秦終現和白昭袗身上同樣的「神的痕跡」,也在告訴觀眾:

正義邪惡,不在力量,只在於持有力量者的一念之間。

在於權力的不平等,在於高位者對下位者傲慢的欺凌和碾壓。

韓國人的魔幻現實主義電影不止一次地在韓國社會引起轟動,並促使政府改革。

又一次,韓國人通過寓言向現實發出質問。

相關焦點

  • 我要為《囧媽》說句公道話,它是徐崢導演最佳電影
    此時電影的魔幻現實主義已經呼之欲出,熱氣球幫助他們完成目標,也幫助徐伊萬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母親,幫助他們重塑了親情。熱氣球騰空而起時,也是他們的母子親情升華之時。徐崢對魔幻現實主義的運用讓我想到了著名導演蒂姆·波頓,他的作品《剪刀手愛德華》、《大魚》都是魔幻現實主義的經典代表作。他在自己前期的導演作品中不斷嘗試魔幻現實主義的運用,取得了不斐的成就。
  • 現實版《黑鏡》,把魔幻的2020拍成電影
    本文作者是小萬家族的@諾斯在光影裡尋找每個人的精神角落2020年或許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魔幻」的一年:新冠疫情、奧運延期、英國脫歐、平權運動等問題不斷,全世界人民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儘管如此艱難,但我們還是堅強地挺過了這一年。如果把2020年拍成電影,那麼註定是一部魔幻災難狗血爛片,也許劇本都沒人敢想出來。
  • 義大利導演愛麗絲·洛爾瓦徹:用魔幻劇情擺渡現實思考
    義大利新銳女導演愛麗絲·洛爾瓦徹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與活動現場的觀眾分享了她的電影導演之路,和奇思妙想的創作之源。愛麗絲·洛爾瓦徹。(資料圖)她擅長用魔幻、童真的劇情呈現沉重、現實的社會問題,作品靈動而深刻。「我拍電影選擇人物是有原則的,比如拉扎羅就是一個各國都會有的普通小人物,他帶有一些神性,但內心又有很純真的一面。」
  • 你對表現主義電影了解多少?
    《卡裡加裡博士的小屋》,被認為是第一部德國表現主義電影作品。影片的一開始弗朗西斯就為朋友講起一個離奇的故事:在一次小城的集會中,他與自己的好友進入一位叫做卡裡加裡博士的小屋觀看其表演,卡裡加裡背部佝僂,表情怪異。他有著神奇的能力,能喚起沉睡者的知覺,並讓沉睡者回答觀眾的問題。
  • 【現象】這些叫好不叫座的國產電影 卻是對當下「魔幻現實」最好的...
    最先於月初上映的《相愛相親》,是臺灣才女張艾嘉的第十三部個人導演作品,儘管在剛剛不久的臺灣金馬影展上囊括7項提名卻顆粒無收,但依然不妨礙這部電影給人帶來的動人而又細膩的情感,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社會變遷與現實困境。
  • 增強問題意識 推動改革發展
    原標題:增強問題意識推動改革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改革領域不斷拓展、改革層次不斷加深、改革難度不斷加大的新的改革形勢,針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不同領域的核心問題和頑瘴痼疾,推動重大改革方案不斷出臺,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取得了全方位的改革成就
  • 【大家·重磅】陳旭光:在魔幻與現實、工業與美學之間 ——論貴州...
    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貴州新力量導演的作品中,畢贛的《路邊野餐》《地球最後的夜晚》更多關注當下人的內心暨潛意識夢幻世界,敘事碎片化、夢幻化,呈現出某種近乎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格;而饒曉志的《無名之輩》《你好瘋子》,則黑色幽默,誇張錯位,呈現出荒誕性的美學品格。但這些電影都有著較強的現實感和現實性,無論是向內的心理真實還是向外的現實人生真實,無論是魔幻現實主義還是荒誕現實主義。
  • 虐待兒童,這部韓國高分電影談的不只是社會問題
    最近幾年,韓國電影給中國大陸影迷的印象是敢拍,揭露社會陰暗面,推動社會進步。比如,2019年的《寄生蟲》,不僅奪得了當年度的眾多奧斯卡獎項,而且劇組演職人員也受到了韓國總統文在寅的接見,更由此推動了韓國對下層人民住房的改善。
  • 「推薦」關於邪教、異教、神秘主義的10+2部電影
    在本人看來,邪教是之於「社會危害性」而言的,比如說麻原彰晃、查理·曼森那種以傷害他人而成教的人;異教不害人(或者說不違反法律),但卻往往是正統教派乃至主流社會的眼中釘、耳中刺,顯然他們是小眾的,隱秘的,甚至偏執的;最後一種神秘主義,它似乎沒邪教那麼狠,也沒異教那麼嚴肅,它對大眾而言其意義更多體現在藝術層面上。
  • 2017年韓國電影前瞻
    《燃燒》講述發生在女主人公與富二代和計程車司機三人之間的懸疑故事,聚焦韓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問題。  影片目前暫定由當紅實力小生劉亞仁和姜棟元聯袂主演,但由於項目延期,二人與李滄東導演的首度合作能否達成還是個未知數。李滄東導演的前作《密陽》曾入圍坎城電影節,並將全度妍送上了坎城影后寶座。隨後2010年執導的《詩》也入圍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獲得最佳編劇獎。
  • 從《寄生蟲》看韓國電影的探索之路
    李滄東導演在與筆者談到韓國電影的力量來源時曾指出,「多樣性」是韓國電影的生命力所在,而「強動作性、重口味與激烈的情感」則是其特徵表現。此外,韓國電影高達80%的原創率也令人嘆為觀止,這也從一個側面反襯出其市場的開放包容與創作者的自由活躍。1993年,在韓國電影市場對好萊塢開放5年後,其本土電影市場佔有率一度只有15.9%,跌入歷史最低值,「生存還是死亡」煎熬考驗著韓國電影人。
  • 韓國鬼才導演樸贊鬱首部隨筆集:低成本電影何以可能?
    「復仇三部曲」蜚聲國際,在全世界掀起了韓國電影熱潮。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在第92屆奧斯卡斬獲四大獎項,引起了大家對於韓國電影的關注。不少韓國電影都以大膽辛辣著稱,其中富有暴力與暗黑美學特色的鬼才導演樸贊鬱便是代表性的韓國導演之一。今年,樸贊鬱首部中文個人隨筆集出版。
  • 臺灣的女性電影和女性主義電影——陳明秀訪談
    開始就是三四個人在做,第一屆只放了十幾部電影,發起者是黃玉珊導演,她剛從美國學電影回來,覺得臺灣的環境給女性導演的曝光機會比較少,或者女性得到拍片的機會也比較少,希望以影展的方式來喚起對女性導演的注意。   張文中:是不是一開始就有一種強烈的女性主義意識在影展裡得到呈現?   陳明秀:那一屆有四部本土導演的作品,還有幾部國外知名女性導演拍的電影。
  • 如有此好片可別錯過 全球最值得觀看的魔幻電影
    隨著技術發展,魔幻電影的各個鏡頭也可以由想法變成現實。所以既滿足了影迷的觀影期望,也滿足了市場需求。而且這其中不乏世界級的系列大作。下面這十部,可能就算你沒看過,至少也聽過。
  • 現實的故事題材,魔幻的表現手法——《彼岸畫廊》
    作為一款小製作的橫版解謎恐怖遊戲,《彼岸畫廊》用魔幻的表現手法為我們講述了一個頗具現實意義的故事。嘰咪嘰咪,用愛發電作為一款小製作的橫版解謎恐怖遊戲,《彼岸畫廊》用魔幻的表現手法為我們講述了一個頗具現實意義的故事。
  • 當代韓國電影的文化表達
    而更深刻的問題在於同一環境下驚人的身份差異:普通人只能靠寄生存活下來,富人們卻可以花天酒地、逍遙快活。這截然不同的命運,給底層人民帶來的長期隱忍、壓抑、扭曲,及至最後的爆發,幾乎是不可逆的。影片切中了當下一個十分嚴峻的全球性主題,那就是貧富差距帶來的兩極分化正在撕裂這個世界。正如奉俊昊導演在接受採訪時所言:「電影講述的是非常特殊的韓國社會,又拍出了全世界的資本主義。」
  • 每個國家都有一部頂級好看的魔幻題材影片,可不止《權力的遊戲》
    電影講述了生活在窮鄉僻壤的純真少年拉扎羅意外墜崖後穿越時空經歷奇遇的故事。這是導演的第三部長片,充滿了智慧、野心,再加上其中超越時空的寓言和時下社會的辯證批評,讓它成為了一部慢熱但漸入佳境的作品。拉扎羅掉下懸崖都毫髮無傷,結尾竟死在現代社會人們的腳下,諷刺當下好人在我們身邊,但有時就會顯得不合時宜,而真善美往往真的沒有好的結果。不多廢話,這片不看絕逼後悔。
  • 20位處女座導演,完美主義逼死黑粉
    導演簡介:法國導演,1925年8月21日生於法國奧維爾涅省小鎮古尼亞,開始熱衷於繪畫,後來迷戀上電影,從1951年開始嘗試拍攝,有《去東貝的伊莎貝拉們》《可笑的表情》和《家庭陰影》等,但並沒有得到重視,受到紀錄片的影響,皮亞拉的電影觀有著固執的規則,拍接近現實並且輕鬆的電影。
  • 魔幻青春電影《青春小說》 首映百老匯電影中心
    魔幻青春電影《青春小說》 首映百老匯電影中心     由方華擔任製片人,青年導演郭奎永執導的電影《青春小說》與今年眾多「青春片」不同,它講述了一個純美清澀並又傷感殘酷的故事
  • 遊走在保守與激進之間中國當代女性主義電影解析_雜談_中國金融...
    當電影遇到女性主義,成了女性主義電影,電影就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電影了,它首先可以是一個性別政治的問題。那麼,何謂女性主義電影?女性主義電影並非單純指女性導演的或以女性為主角的影片,其準確的含義應該是由女性執導,以女性話題為創作視角的並帶有明確女性意識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