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感到人生遭遇挫折,情路屢經坎坷,收入不見增長,肥胖沒有改善,不如先從收拾整理開始,重置自己的人生。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內心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裡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
斷舍離這幾年被談得很多,書也很多,那我們為什麼還要來讀這一本《兩周逃出髒亂房間》呢?是因為很多人書讀了很多,但是實踐的時候總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這本書作者勝間和代,寫書的時候是個47歲的大媽,雖然是日本著名的經濟評論家,是日本眾多女性的榜樣,並且被美國《華爾街日報》評為全球最值得關注的50位女性之一!但是她單身,甚至在電視節目上被諮詢師一針見血的分析為什麼無法把自己家打掃得乾淨整潔,原因是「沒有性生活,被愛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轉而依賴物件,才會變得不會收拾」!
這樣的評論讓她無法贊同,但是她又想不出辯駁的說辭,後來,一個契機,讓她開始了斷舍離,利用自己經濟學的深厚底蘊,總結了一套整理方法,利用兩周時間整理出一個乾淨整潔的家,從而徹底大翻身,讓自己混亂的人生發生了大大的改變,並順利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
那她是如何做的呢?主要有以下幾個關鍵點:
一、注意「收納破產臨界點」
東西多到一定程度後,會突然引發道德風險。什麼意思呢?收納空間被填滿,東西放不下的時候,因為超出了自己的管理能力,所以就從此乾脆當作沒看見,放棄整理。我把這個時點稱為「收納破產臨界點」
作者從經濟學的角度創立了這個新詞,意思就是當放進家中的物品數量增長過快,多於丟棄的東西,預留的收納空間被用盡,就到了「收納破產「,陷入僵局的時候。
如果收納空間使用率沒有控制在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就會造成物品拿取不便的局面,如果使用率達到105%-110%,收納就不再發揮作用,徹底陷入「收納破產「狀態。
當到了這個狀態後,你的生活狀態會是什麼樣的呢?
衣櫥裡堆滿了不穿的甚至是沒穿過的衣服,而天天穿的衣服可能被扔在沙發上、地板上,想穿的時候會發現皺皺巴巴的,而且感覺也很舊,但是自己每天卻只能這樣穿,或者再去買一些新的衣服,新衣服買回來要不了幾天又會變成皺皺巴巴的,這樣就陷入了死循環。
這還只是衣服,其他東西也一樣,健身器材買了一堆,卻不能保證天天運動,總想著一周去一次健身房,平常在家裡用健身器材自己運動,可是因為家裡太亂,到家也要收拾,越收拾越覺得自己家收拾不了,就更加不想運動!
作者家裡的收納間已經滿了,客廳的地上也是堆滿了東西,臥室的衣櫥也是堆滿了衣服,想看的家庭影院幕布都因為下面都是東西而降不下來,臥室裡有書、也有文件,整個家就是用一個詞來形容,已經徹底陷入「收納破產」狀態。
二、捨棄能賺錢是真的!
為什麼說捨棄能賺錢呢,作者從兩個方面分析了自己的感受,比如:
1.直觀感受:
當把家裡不用的東西一點點地搜出來的過程中,會找到不少現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經歷,就是找到一件外套,一摸外套裡居然有很多錢;找到一個盒子,盒子裡也有錢;這就是把錢忘記在了某一處,當你開始斷舍離之後,這些錢就會冒出來,感覺是對自己的獎賞!工作更加專注,學生的人數和付費訂閱的人數都在增加,自己的收入增加了!
2.間接感受:
減少了很多無謂的時間:比如整理了化妝包之後只留下自己最想要的化妝品,化妝的時間大大縮短;比如扔掉了衣櫥裡那些永遠不會穿的衣服,搭配的時間減少了;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可以看喜歡的影碟,可以在家自己做菜,可以寫作;知道了自己最想要留的東西之後,再去購買的時候就會考慮:我是不是需要這個東西,這樣減少了很多無效的購入,其實是省了錢,也就是增加了收入!當家裡一直保持乾淨整潔的時候,自己的時間變多了,增加了社交的時間,擴大了社交圈,對增加收入也有幫助!三、小心「沉沒成本」
你有沒有過在一個房子裡生活幾年過後,就渴望搬一個新家來重新生活的感覺,不是因為這個家不好,而是剛好利用搬家把自己想扔而捨不得扔的物品找個理由扔掉。其實這就是那些想扔而捨不得扔的物品的「沉沒成本」在作怪,什麼是沉沒成本呢?
沉沒成本是經濟學名詞,意思就是付出而不可收回的成本,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Sunk Cost)。
比如家裡有兩件物品,有一個是10元店買的商品,有一件是花費了幾千塊買的商品,你在捨棄10元店的商品時通常毫不內疚,直接就扔掉了。但是當你要捨棄那個花了幾千塊的商品,就會覺得很內疚,心裡想著,留著吧,這麼貴,萬一哪天用到呢?其實說實話自己基本上也是不用的,這就是典型的被「沉沒成本」綁架了!
正確的做法是:當你覺得這件物品現在已經毫無價值的時候,應該立即捨棄掉,不要再被它綁架,當然可以選擇捨棄的方式,比如賣掉換錢!
四、保持斷舍離的生活習慣
當勝間小姐從家裡臥室開始,然後浴室和盥洗室、玄關、廚房,整個的家裡面都斷舍離一遍之後,留下的都是自己必需的物品和怦然心動的物品之後,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持斷舍離的生活習慣。
比如:
1. 當扔掉了家裡那些不常用的健身器材,自己反而瘦了,原因是自己不再寄希望於健身房,而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健身,比如爬樓梯、做家務、走路、及時扔垃圾等。
2. 因為要選到自己真心需要的物品,會根據實際需要儘量捨棄網購,去逛商場,一是減重,二是購入的東西都是自己需要的。
3. 因為廚房更加乾淨整潔了,在廚房自己做菜的時間再多了,選購冷凍和速食品的機會也少了,買新鮮的食材自己烹飪對健康有利。
4. 家裡購入的電器儘量是多功能可以復用的,這樣可以減少佔用空間。
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對生活的掌控感,讓作者對自己充滿了自信,開始邀請朋友來家裡做客,原來一直擔心朋友發現自己家裡很亂的秘密而不敢邀請別人,現在家裡乾淨整潔,像五星級酒店一樣,朋友們在這兒也非常開心。
五、總結
勝間小姐從經濟學思維的角度,踐行斷舍離,利用兩周時間逃出髒亂房間,房間乾淨整潔了,自我效能感(心理學術語,對個體的自信程度和認為自己有能力勝任的感受)就會直線上升,在戀愛方面,就會變得自信,人自信了,對戀愛自然是能有積極的心態,有了積極的心態,自然而然就會散發出費洛蒙,吸引異性,找到自己人生的另一半,勝間小姐47歲都可以,相信你也可以!先從整理房間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