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又叫做尿感,危害較大的是上尿路感染,在嬰幼兒時期發病率最高,那是什麼原因引起這些小孩兒患有尿路感染的呢?嚴重時又會發生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病因
尿路系統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泌尿道黏膜或組織,在尿中繁殖引起的炎症。尿路感染又分為上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兩種,上尿路感染是指腎盂腎炎,下尿路感染是指膀胱炎和尿道炎。
病症體徵
1、腎盂腎炎
較大的兒童會有腰痛等表現,新生兒會出現體重明顯下降,母親餵養時困難、身體發熱等。嬰幼兒最為常見,身體體溫在38度5左右,發熱時會有寒戰、驚厥等現象,還會伴隨著噁心嘔吐,面色蒼黃 等症狀。
2、膀胱炎
膀胱炎大多出現在年齡稍大點兒的女孩兒身上,它會伴隨著尿急、尿頻、尿不盡、尿痛等症狀,外陰部會有溼疹。
3、無症狀性菌尿
無症狀性菌尿,是說孩子沒有感染症狀,尿培養為陽性。大多數發生在女孩子身上,要及時治療,以免嚴重產生尿路感染。
治療
1、一般治療
要多注意休息,多喝水,在飲食上吃易消化的食物,補充體內的蛋白質。
2、抗感染治療
可選用血和腎濃度高的藥物治療上尿路感染,尿濃度高的藥緩解下尿路感染。
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根據病因選擇藥品。
觀察嬰幼兒的症狀,如果有嘔吐等症狀,可通過靜脈用藥緩解病情,也可通過抗生素治療,生活中常見的頭孢,對尿路感染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若是細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可通過服用抗真菌藥緩解。
復發後再次感染
進行合理的治療後,症狀會逐漸消失,但有很多的患兒會有復發的可能性,通常是由抗菌藥物不當或尿路結石等引起的。臨床上的再次感染多發生於治療後一個月左右,女童較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針對性治療。
要給孩子多吃些清熱利溼的食物,加強鍛鍊,提高身體免疫力,減少感染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喝水,不要養成憋尿的習慣,多清潔外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