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堆糖(侵刪) 文:小夢
【夜行夢話,小夢傾聽】:全網同名,歡迎關注,轉載請授權,抄襲必究!期待您的故事。
近幾年的影視作品當中,其實有不少的『惡婆婆』形象,這些女人對待自己兒媳的態度,讓人感到十分生氣。
可是,後來我們漸漸發現,其實這種事不僅僅出現在虛構的影視作品當中,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究竟,為什麼婆婆和兒媳總是會發生衝突?夾在中間的男人應該怎麼做?這好像已經成了一個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1.婆婆為什麼不喜歡兒媳?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單親家庭的母親,含辛茹苦的照顧孩子長大,可是,兒子娶了一個『脾氣很差』的媳婦。
剛開始,兩個人矛盾不斷。每次兒子站在中間,總是兩邊都不能幫,這一度令他十分的苦惱。
直到後來,有一次婆婆和別人發生了衝突,兒媳聽聞後,二話不說就去替自己婆婆出氣,那次之後,婆婆才明白,兒媳不是不喜歡自己,只是不善於處理婆媳關係。
年輕人和老人在一起的時候,意見不和是常事。最關鍵的就是坐下來好好談,有什麼問題,說開了其實就沒事了。但是,總有人喜歡靠暴力解決。
正是因為這樣,矛盾才會越來越深。正是因為這樣,婆媳才總是打架,搞得整個家庭氛圍都變得很差。
母親指責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媳婦指責丈夫『違背自己最初的承諾』,到了最後,為難的還是丈夫。
所以說,學會處理家庭關係,學會溝通,學會尊重,真的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2.兒媳為什麼討厭婆婆?
記得朋友提起過自己的婆婆時候說:「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自己像個外人一樣。」
曾經看過一句話說:「女孩子嫁人了,對於婆家是外人,對於娘家是客人。所以,女孩子結婚後,是沒有家的。」
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女人結了婚之後都有這樣的感受。可這確實也是很多已經結了婚的女性的親身感受。
當你在婆婆家的時候,總是感覺到一種『排外感』,我想沒有幾個人是會覺得舒服的。這感覺,就像是每次倒茶,我都給你斟了滿茶一樣。
網上有句話說:「只有你把兒媳當家人,兒媳才會把你當家人。」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我覺得這話說的很對。
不管到了什麼時候,感情一定要是人心換人心的。就像《武林外傳》裡白展堂說的那樣:「只有你對人家好,人家才能對你好。」
換句話說,別忘了,這個女人是你兒子最喜歡的人。他們以後要一起過好久好久,你對她不好,難道還指望她對你的孩子好嗎?
3.為什麼有的婆媳能和平相處?
回顧綜藝《婆婆與媽媽》中,伊能靜和秦昊媽媽的婆媳關係,我們不難看出,一段好的婆媳關係一定是相互的。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秦昊的媽媽很多次都是偏向伊能靜的,對於從小缺少母愛的伊能靜來說,這更能讓她體會到被人愛著的感覺。
如果是母親和妻子發生了意見的不合,秦昊相比於偏袒一方,更習慣『不作為』的成為一個透明人。保持中立,也是一種解決方式。
有人說,秦昊的某些方式太過於懦弱。但是,其實有些時候懦弱也是處理問題的一種方式。因為,大多數傷人的話,都是人在氣頭上才會說的。
伊能靜在處理生活中,經常會替婆婆考慮,就像去日本旅行的時候,她會提前準備說明,就證明她心裡有老人。
一段好的婆媳關係,需要的永遠都是多方的共同維持。就像愛情一樣,只有一方的付出,絕對是遠遠不夠的。
4.『十年看婆,十年看媳』
有句老話講說:「婆媳關係,十年看婆,十年看媳。」仔細想來,的確是這麼個道理。
你的兒子將別人家的女兒娶進門,那麼,這個女人就成了你們家的一份子,你對她好,她沒有理由對你不好。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希望變得雞飛狗跳。所以,兩個人都相互多一點尊重,可能我們才能更好的一起生活。
如果可以,生活中保留一點距離感,不要過度插手對方的生活,說不定也是一個維護婆媳關係的方式。
不管怎麼說,還是那句話,大家都是女人,『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以上,祝您好夢,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