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戲劇課程憑什麼風靡西方中小學校園?

2020-12-11 瑞美森英語

據媒體報導,英國5歲小王子的新學期課程表上,戲劇課程彰彰在目。英文戲劇課程憑什麼風靡西方中小學校園?

瑞美森英文戲劇根據年齡段將課程分為「舞臺新秀」、「嶄露頭角」、「最佳角色」和「人生導演」四個階段項目。

New Comer 舞臺新秀

4歲

通過五官感受力(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的戲劇遊戲來引導孩子進入戲劇情景,讓孩子從中觀察生活、探索世界,從而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同時達到集中注意力的訓練目的。

5歲

通過經典的繪本故事引導孩子進行模仿力訓練和角色體驗,讓孩子在規定情境中打開身體,通過聲音和形體來模仿動物、植物、以及不同的人物形象,學會用語言和動作來進行自我表達。

6歲

用音樂劇的形式培養孩子的節奏感和音樂感受力,讓孩子從不同類型的音樂中感知情緒(喜、怒、哀、樂),激發他們的想像力,並通過音樂劇的表演形式培養孩子的舞臺表現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Rising Star 嶄露頭角

7歲

通過劇目鑑賞了解戲劇的不同表現形式(歌劇、話劇、舞劇、戲曲等);用戲劇遊戲來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語言和肢體表現力;通過戲劇元素的訓練來培養學生的信念感、真實感、團隊協作能力;通過全英文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8歲

通過戲劇元素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現力和肢體協調性;通過戲劇情境體驗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全英文經典劇目的排練和匯演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舞臺表現力。

9歲

讓學生在戲劇遊戲中嘗試把戲劇元素結合起來進行即興創作,通過課堂點評和總結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思辨力和創造力;在劇目的角色分析和情境體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多角度視野、批判性思維,保持學生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心。

Best Role 最佳角色

10歲

通過戲劇文學鑑賞了解多元化的世界人文和風俗,並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進行單人小品、啞劇的創造;通過全英文劇目的劇本朗讀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在劇目的編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自我創造力。

11歲

通過舞臺行動與規定情境的練習,反覆訓練行動的「三要素」;在戲劇創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構建事件和戲劇矛盾衝突的能力、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力。

12歲

通過主題式的英語戲劇教學,了解和研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會風俗,鼓勵學生選擇經典故事進行改編或根據主題進行英文劇目創作,包括編寫臺詞、分配角色、製作道具和劇場匯演。

Life Director 人生導演

13-17 歲

通過工作坊的形式進行英語戲劇教學,讓孩子全程參與到劇目的準備、排練和演出過程,包括聲音和形體訓練、舞臺行動、劇本朗讀、角色分析、舞臺調度、服裝設計、道具製作、背景音樂選擇、燈光效果等。在整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思辨力、表現力、溝通能力、創造力、審美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相關焦點

  • 我們為什麼要教英文戲劇?
    提起「教育戲劇」,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英國的DIE(Drama in Education),張曉華將其定義為:「運用戲劇與劇場之技巧,從事於學校課堂的教學方法。」 這一概念與我國中小學課堂中的「戲劇教學法」同義。
  • 校園戲劇給孩子帶來了什麼
    戲劇教育有何意義?校園戲劇能帶給孩子什麼?日前,參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校園戲劇系列活動暨2019青少年戲劇教育成果展演」的中小學相關負責教師與兒童戲劇工作者就此展開研討,他們用「戲劇教育的魔力」表達戲劇給孩子們帶來的影響。南京琅琊路小學這次的參演劇目是《小英雄雨來》。
  • 鄭州市二七區:莎士比亞戲劇項目籤約 推動戲劇教育新探索
    4月24日,為提高教師教育教學專業水平,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探尋戲劇魅力,點亮多彩未來」莎士比亞環球英文戲劇項目學校籤約儀式暨河南省英文戲劇骨幹教師論壇在鄭州召開。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英語學科主任姚連榮、鄭州市二七區教體局副局長孫巖梅、河南省未來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於海洋、鄭州市二七區外國語小學校長任學智等出席儀式。
  • 教育戲劇為何風靡全球
    在現代教育概念中,教育戲劇是將戲劇應用於學校課程教學的一種統稱,運用戲劇與劇場的技巧,以練習、戲劇性扮演、劇場及劇場認知的教學形式達到教育目的。戲劇作為教學方法,可以運用於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甚至成人教育;也可以運用到不同科目或領域的學習,作為某個主題或議題的探究,與語文、數學、歷史、科學、心理學、社會學、音樂、舞蹈、藝術、公民課程、特殊兒童課程等融為一體。
  • 招生信息 | 戲劇教育優勢項目重磅來襲,IDEC兒童戲劇課程等你來!
    在戲劇中,孩子們學會思考、合作,並找到創造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創造性地繪畫、寫作,用肢體造型和歌舞來完成他們的戲劇作品。本次春季課程,將立足傳統文化故事,藉助戲劇方法,幫助孩子們全面提升綜合素養。在沉浸式的英文環境中,孩子將在學會用英文思維去思考與表達,同時更好的理解傳統文化故事的含義,成為中華思想文化傳播的小使者。
  • 原創校園英文音樂劇:以穿越手法再現絲綢之路
    近日,北京師範大學「創意戲劇·活力校園」第四屆兒童國際戲劇節代表作品展演——大型原創兒童英文音樂劇《Silk...theEternalRoad——絲路永恆》在北京世紀劇院舉行。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陳光巨出席活動並致開幕詞。  陳光巨向與會來賓介紹北師大三年來在基礎教育領域對戲劇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 ...中小學戲劇藝術教育高峰論壇在上海戲劇學院附屬高級中學順利舉行
    「少年美,中國美」——中小學戲劇藝術教育高峰論壇在上海戲劇學院附屬高級中學拉開帷幕。 論壇採用主旨報告、藝術教育成果展示、圓桌論壇等多種形式,聚焦戲劇教育的全方位育人功能,探討大中小戲劇教育「一條龍」建設、戲劇藝術教育與學校特色課程的開發和實踐、中小學學生核心素養和學校美育工作發展,搭建合作共享平臺,引領戲劇藝術教育的美育實踐。
  • 卓美兒童戲劇入渝,山城掀起戲劇表演學習熱潮
    2016年7月底,由知名導演馮小剛注資的卓美兒童英文戲劇學院在重慶市金開大道68號星光天地正式落戶,進而彌補了重慶市在兒童戲劇表演教育上的空白。開業三個月以來,卓美兒童英文戲劇學院招收了大批慕名而來的兒童學員,為他們帶了精彩有趣的英文戲劇表演課程。對於孩子們來說,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情況下學習英語,可以說是一件相當頭疼的事情。
  • 英文戲劇教育,風靡全球的少兒英語學習黃金法則
    瑞美森英文戲劇課堂,孩子響應熱烈這是瑞美森的英文戲劇課堂,本質上這也是一種教育,「不同的是教育的方法發生了變化,戲劇教育是一種非常綜合的藝術形式,它包括演講,聆聽、表情,肢體,美術瑞美森英文戲劇課,孩子們練習非常投入
  • 仲夏夜之夢 || 共享英文戲劇狂歡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集團(以下簡稱「北外國際」)承擔「北外支持中小學發展」項目的具體合作執行,為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小學,海澱區民族小學、西頤小學、雙榆樹第一小學,順義區楊鎮第一中學共六所學校提供課程、教研、活動、師訓等全方位國際化教育的支持,共同探索「12
  • 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普通高中要增設舞蹈戲劇等課程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18年各級各類學校要開齊開足美育課程。  《意見》明確要求,在開設音樂、美術課程的基礎上,有條件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增設舞蹈、戲劇、戲曲等地方課程,而普通高中要創造條件開設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教學模塊。
  • 教育戲劇課程為什麼會「突然」被捧上天
    教育戲劇課程作為「最好的教育工具」而言,這種「突然」我們也不會大驚小怪。在歐美中小學普遍開設的戲劇課也即將飛入中國的「尋常百姓家」?是的,您沒看錯。2019年國家頒布《中國現代化教育2035》明確指出素質教育在當前階段的重要性。
  • 「英文戲劇教育」走進東城 ——東城區青少院舉辦首屆中小學生英語...
    「英文戲劇教育」走進東城 ——東城區青少院舉辦首屆中小學生英語戲劇節 發布時間:2018-12-21 01:53:44      來源:
  • 淺談教育戲劇的發展
    當道白、演唱、觀眾從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時,這種單純的祭祀活動也慢慢演變成戲劇。從索福克勒斯到莎士比亞、莫裡哀,再到後來的易卜生,西方戲劇經歷過了近兩千四百年的歷史。而早在古典時代和中世紀時期,人們就一直關注戲劇的教育潛能。
  • 上戲附中舉辦「少年美,中國美」中小學戲劇藝術教育論壇
    」為主題的「少年美,中國美」——中小學戲劇藝術教育高峰論壇22日在上海戲劇學院附屬高級中學揭幕。  論壇以主旨報告、藝術教育成果展示、圓桌論壇等形式,聚焦戲劇教育的全方位育人功能,探討大中小學戲劇教育「一條龍」建設、戲劇藝術教育與學校特色課程的開發和實踐、學生核心素養和學校美育工作發展,搭建合作共享平臺,引領戲劇藝術教育的美育實踐。  與會嘉賓從不同角度圍繞「戲劇教育」做主旨報告。
  • 中式英文風靡西方媒體
    在過去一年的外媒涉華報導中,為了能更加形象地描述中國特有的現象,外媒的記者們在報導中摻雜「中式英語」,甚至在報導一些中國新聞時,創造了中國專屬的英文詞彙。          2010年,中式英語「ungelivable(不給力)」風靡網絡,似乎標誌著一個從「中國人背英語單詞」到「中國人造英語單詞」的跨越性時代拉開帷幕。《紐約時報》稱此事「非常酷」。過去那些被「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watch sister(表妹)」等中國式英語翻譯弄得雲裡霧裡的老外,開始慢慢覺得「中國製造」的英語「很有意思」。
  • 瑞美森英文戲劇綻放泡小境界
    繼承、發展和創新學校的藝術教育特色,打造「藝術境界」,構建藝術課程,深化藝術課堂,豐富藝術活動,成就藝術人生。   泡小境界有著濃厚的藝術學習氛圍,2018年在瑞美森的牽線搭橋下,成都市泡桐樹小學境界分校和美國林肯表演藝術小學在「2018中美(成都)中小學國際教育論壇」上結為友好學校。
  • 第一屆全國中小學戲劇教育研討會在中央戲劇學院舉行
    10月22日,國際青少年及兒童戲劇聯盟前秘書長、Mala Scena劇團創辦人、藝術總監、導演伊維薩·西米奇(右)做「玩-即興-表演」為主題的工作坊,該工作坊是第一屆全國中小學戲劇教育研討會活動之一
  • 教育部:多地中小學增設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課程
    隨著美育課程建設穩步推進,美育課程的資源也日益豐富。從數據上來看,義務教育階段,大部分省(區、市)義務教育階段都能按照國家課程設置方案保證音樂、美術課程總量不低於總課時的9%;高中教育階段,全國93.2%的學校能夠開設6個學分的藝術類必修課程;全國80.7%的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將藝術課程納入公共基礎必修課,並保證72學時;全國87.6%的高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公共藝術課程。
  • 風靡國外的戲劇教育,到底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你對戲劇教育了解多少?我們為什麼需要戲劇教育?戲劇會給我們的孩子帶來怎樣的改變?......可以說,戲劇表演課的重點不全在表演,戲劇教育不等同於舞臺表演。戲劇表演,在西方國家卻很常見。它不是教學生演戲,也不是以戲劇知識和表演技能為目的,而是通過戲劇的方式,展開綜合性的教育活動,讓學生認識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