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房子丟沙包 老遊戲重現泉州校園

2020-12-16 瀟湘晨報

同學們在五顏六色的方格、圓圈中跳躍,成為校園中最歡樂的一景。

泉州網11月2日訊跳房子、丟沙包、走迷宮……出生在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的你,還記得小時候常玩的經典遊戲嗎?讓人驚喜的是,如今這些遊戲又出現在了小學校園裡。在鯉城區第三中心小學,這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就「畫」在了校園的走道等地方。

來到學校,在學校操場一側的走道上,五顏六色的方格、圓圈、數字等遊戲圖案構成了沙包擲準、數獨、跳房子、井字棋等遊戲區,迅速捕獲了大家的目光。下午4點左右,正是放學的時間,孩子們三五成群來到這裡,在遊戲區開心地玩耍。

在沙包擲準遊戲區,同學們目測距離、瞄準目標、自然揮臂,所有動作一氣呵成,「咻」的一聲,沙包完美地投擲到得分點,現場爆發出陣陣歡呼聲和喝彩聲。在地面數獨遊戲區,同學們絞盡腦汁,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數學智慧和解題能力。跳房子遊戲區則聚集了很多低年級的小同學。他們時而大步流星,時而騰空躍起,時而歡快蹦跳,像一隻只活潑可愛的小燕子穿梭在彩色格子間,歡欣之情溢於言表。據了解,遊戲區共有8個,主要分為健體類、益智類、趣味類三大板塊。

「我們等會兒要上合唱課,先在這裡玩一會兒。」四年級的周楠梓和周楠璐是雙胞胎姐妹,她們正在跳房子區開心地玩耍。「以前在家裡玩過,現在在學校也可以玩了,真開心。」小女孩一邊跳著一邊高興地說。

「地面遊戲10月份啟用以來,很受學生們的歡迎。」學校的副教導、語文教師陳琪介紹。學校的面積有限,沒能給孩子們提供更多玩樂空間,便想出了利用通道、走廊等區域設置遊戲區的辦法,最大限度地為孩子們開發遊戲場所,豐富孩子們的課間、課後生活。簡單經典的地面遊戲既能增強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和操作能力,又能培養孩子們的合作探究能力,真正實現讓孩子們學會玩,樂於玩,玩有所獲。今後,學校將挖掘更多資源,創新教育形式,例如探索牆面遊戲等,力求豐富孩子們的課間活動,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充滿快樂的七彩童年。

【來源:泉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泉州:跳房子丟沙包,老遊戲重現校園
    跳房子、丟沙包、走迷宮……出生在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的你,還記得小時候常玩的經典遊戲嗎?讓人驚喜的是,如今這些遊戲又出現在了小學校園裡。在鯉城區第三中心小學,這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就「畫」在了校園的走道等地方。
  • 跳房子丟沙包 老遊戲重現校園|鄉村小學|遊戲|林美珍|小學|國家...
    同學們在五顏六色的方格、圓圈中跳躍,成為校園中最歡樂的一景。■早報記者 龔翠玲 王柏峰 文/圖跳房子、丟沙包、走迷宮……出生在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的你,還記得小時候常玩的經典遊戲嗎?讓人驚喜的是,如今這些遊戲又出現在了小學校園裡。
  • 跳房子丟沙包滾鐵環拍畫兒……那些年的老遊戲
    昨日,巴蜀小學,學生們在玩丟沙包。遊戲要求參與者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還要具備騰挪躲閃的功夫。圖/重慶晨報記者 許恢毅 攝  跳房子、打野鴨子、五步貓、丟沙包、滾鐵環……這些老遊戲,你會玩嗎?昨日,巴蜀小學成為歡樂的海洋,家長和孩子們一起玩轉老遊戲。學校的操場和教室過道,被劃分成了不同的遊戲區,每個遊戲區域都有不同的年代主題。  二樓的「80年代秀」,滾鐵環、抽陀螺、拍畫兒、跳房子是最受歡迎的幾個遊戲。  3年級16班的蔡政傑,第一次玩滾鐵環,費了半天力,鐵環總不能按照他的意圖朝一個方向滾動。「這是我第一次玩這個,以前從來沒見過。」
  • 丟沙包、跳房子、拍洋片等80後兒童遊戲在幼兒園上演
    新聞熱線:0571-85310597/85311067 丟沙包、跳房子、拍洋片等80後兒童遊戲在幼兒園上演 12月26日,杭州市和家園幼兒園和莊園區的孩子感受了一場遊戲盛宴。與往日不同,這次遊戲的主角是80後爸爸媽媽小時候的玩具,丟沙包、跳房子、拍洋片等復古又懷舊的遊戲內容,是現在10後孩子從未接觸過的。這齣特別的遊戲盛會,帶領我們走進了時光隧道。  遊戲前,幼兒園邀請了一位在兒童時代遊戲經驗較為豐富的家長來向大家介紹一下80後的爸爸媽媽們的童年遊戲。
  • 跳房子丟沙包滾鐵環拍畫兒……那些年的老遊戲【2】
    這個遊戲給孩子們帶來了勇氣和健康。  那些曾風靡一時的老遊戲>  2.打彈珠  玩法:簡單些說,就是童年時代的高爾夫球。玩的人各出數枚玻璃球,在地上畫線為界,誰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算輸,叫「出綱」;或在地上挖5個小圓洞,誰先打完5個洞,就變老虎,然後打著誰,就把誰的玻璃珠吃掉,這叫「打老虎洞」。  特點:鍛鍊手指的靈活度,培養注意力。
  • 遊戲之遊戲棒、丟沙包、跳房子
    它要求參與者保持冷靜的頭腦,具備嫻熟的技術,並要求注意力集中,而且第一種方法中不同的遊戲棒有著不同的分值,分值多者便為贏家,故而該品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的特點。遊戲棒可以激發人的右半腦。80後遊戲之:跳房子跳飛機,也叫跳房子。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相當普遍,在有些兒童遊樂場、公園和小學操場等都會有跳飛機的位置。
  • 80、90後的「童年」都在這些遊戲裡,跳房子丟沙包,你都玩過哪些
    都說人老了就喜歡懷念自己的童年,雖然我們80、90後也不算太老啊,但是大家對於自己的童年還是十分懷念的。那時候,雖然我們沒有手機,沒有電視,也沒有現在這樣高大上的玩具,但是我們每個人的童年都過得十分精彩,有滋有味,小編現在回憶起來,都覺得那是小編這一輩子最難忘的一段回憶了!
  • 重現消逝的遊戲——跳房子
    小瓦片,四方方,我和夥伴來跳房……」在沒有電腦、沒有手機的年代,跳房子成了最受孩子們歡迎的遊戲之一。幾個小夥伴用粉筆或磚塊在地上畫出方格,用單腳、雙腳、反跳、交叉或扔沙包定位等方式去跳躍、去闖關。那種開心快樂,是現在的孩子體味不到的。
  • 滾鐵環、跳房子、丟沙包……懷舊運動會帶你「穿越」童年
    記者 李文科 攝華龍網3月25日17時25分訊(記者 蘇楨淇)滾鐵環、跳房子、丟沙包……提起這些久違的運動,是否讓你想起了記憶中的童年?今(25)日,一場妙趣橫生的童年記憶社區體育運動會在九龍坡區九龍廣場舉行,市民們這裡盡情「穿越」童年。今日一大早,雖然下著濛濛細雨,400多名選手已經穿著雨衣來到比賽場地集合。
  • 九十年代玩的小遊戲——跳皮筋、丟沙包、拋石子……
    最近疫情期間,學校也沒法開學,小孩只能呆在家裡上網課,每天都要接觸手機,IPAD,電腦等電子設備,課程一結束就喜歡打遊戲,我家小外甥一打遊戲就捨不得放下,不得不感嘆,現在的小孩一天到晚接觸的都是電子設備,想想我們九十年代的時候小孩都在玩些什麼呢?
  • 跳房子、滾鐵環等傳統遊戲「重出江湖」
    滾鐵環本報訊 滾鐵環、跳房子等遊戲不再是老去的記憶。記者昨從武昌區積玉橋學校獲悉,本周起,滾鐵環、跳房子、打陀螺、跳皮筋、丟沙包五項傳統遊戲將作為該校體育課教學內容,成為全校九個年級學生的必修課程。學生不知滾鐵環是何物昨日上午11時20分,積玉橋學校四(1)班和六(2)班正值體育課時間。和平時體育課不同,兩班老師拿出的教具是四個「鐵環」,上課地點位於一片畫滿「跳房子」遊戲格子的水泥地旁。
  • 跳皮筋、丟沙包、翻繩……童年遊戲你還記得多少?
    中新網北京1月12日電(上官雲)「丟,丟,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快點捉住他,快點快點捉住他……」相信在很多人的記憶中,都有這首兒歌的一席之地。 「不只是翻繩,在我們小的時候,還有跳房子、丟沙包、摺紙等各種各樣好玩的遊戲。」90後黃小菲仍然記得,小學時女孩子最喜歡一起玩跳皮筋,基本是4個或6個人一起玩,分成兩組,一組架皮筋,一組跳,按照遊戲規則,跳的那一方輸掉後再互相替換,「腳勾住皮筋就算輸。這個遊戲特別考驗靈巧度,有時候『癮』上來了,兩個人也可以玩,另一頭就拴在樹上」。
  • 學校重新推廣滾鐵環跳皮筋等傳統遊戲[組圖]
    相信上世紀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對這種「滾鐵環」遊戲記憶猶新。踢毽子、丟沙包、滾鐵環、跳房子、吃石子、跳馬……這些曾經讓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健身遊戲,如今似乎漸行漸遠,日漸消失。   但昨日記者在中山一學校採訪卻發現,這一種種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美好回憶的民間健身遊戲又重現江湖,並經改編後生根發芽。
  • 原來上一次玩丟沙包跳格子已是20年前的事
    那些年陪你玩丟沙包的小夥伴,是否仍然還有聯繫?那個在你蒙上布條開始數數時,悄悄走到你身後的女孩,如今在哪裡?然而歲月流逝,那些兒時樂此不疲的遊戲,早已跟隨著童年的我們消失在時光中,成為一代人的獨家記憶。今天,小新終於沒有按耐住長久以來的衝動,和小夥伴們做了一場復刻童年的追憶之夢。快來!和我們一起再次尋回童真!
  • 丟沙包作文400字,丟沙包四年級作文
    ——丟沙包來了。我們幾個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決定玩我們最喜歡的一種遊戲——丟沙包。  開始丟沙包了,我們迅速的分好組,開始戰鬥了。我們幾個先做好迎戰的準備,只見大家有的叉著腰,有的弓著腰準備著。哈開戰了,只見另一組的夥伴們氣勢洶洶地向我們發起進攻了。沙包 就像手榴彈一樣快,但都被我們靈活地躲開了。呀!不好,丟沙包的夥伴瞄準了我,一個勁地朝我丟,我趕忙東躲西閃的,我躲都躲不及。
  • 童年追憶:翻花繩,丟沙包,跳飛機,閃卡,四驅車和紅白機
    翻花繩、丟沙包和跳飛機翻花繩是用手將一條繩子做出不同的圖案,另外一名小夥伴將繩子翻過來變成另外的圖案,遊戲簡單有樂趣又能鍛鍊腦力。翻花繩丟沙包需要3個人以上分成兩組,一組負責投沙包站兩邊,其它人站在中間躲沙包,被扔中了就換下,接著沙包會多條命,遊戲能鍛鍊身體反應。
  • 滾鐵環跳房子,這些老遊戲你會玩嗎?
    原標題:滾鐵環跳房子,這些老遊戲你會玩嗎?   文/本報記者 奧妮莎 杜 磊 周 婷 實習生 張佳敏 徐 燕   玩兒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然而,現在卻常有家長抱怨:如果放手讓玩,孩子不是沉迷於網路遊戲和電視,就是埋頭在連環卡通書裡,小小年紀就因視力下降戴上了眼鏡,想起自己小時候滾鐵環、打沙包、跳房子等一些傳統特色的遊戲,現在有的孩子見都沒見過。連日來,記者走進首府一些小區和小學,對小學生到底在玩兒什麼進行了採訪。
  • 兒時遊戲「跳房子」hopscotch
    其中最受人追捧的就是關於兒時遊戲的回憶,丟沙包、跳房子、跳皮筋、拍畫片,等等。咱們今天就應應景,說說「跳房子」這個遊戲的英文說法吧。「跳房子」是一種兒童遊戲,玩家將一個小物件投擲到畫在地面上有編號的長方形框框裡面,然後用單腳或者雙腳跳過去取回那個物件。
  • 小時候的遊戲「跳房子」
    如圖:站在藍色圈內,先往1處扔個沙包,(被扔到沙包的地方不能進去),然後開始起跳,遇到1個方格的就單腳跳,遇到2個方格的就雙腳都踩進去。從2跳到8後又返回來,到2時撿起1處的沙包跳出來,這算是完成了第一輪!
  • 打尖、撞拐、跳房子來看看你是哪代遊戲人?
    「我記得,我們女孩子小時候玩的遊戲就是跳皮筋,跟男孩子一起玩的遊戲有丟手絹、老鷹捉小雞、開火車等等。」王美娟說,她小的時候,經常看著男孩子拿著彈弓,「我記得那個時候,經常是每個男孩子都有彈弓,有的孩子還有好幾個彈弓,這些彈弓有的是木頭的,有的是用鐵條自己擰成的。」  因為這些遊戲也算是常見,所以玩法幾乎所有的市民都很清楚,就不用多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