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交互中心,我是老貓!
好一段時間沒有更新了,今天咱來聊一部青春電影《七月與安生》,又導演曾國祥執導也就是去年上映《少年的你》導演,陳可辛監製,改編自安妮寶貝同名小說,在2016年上映。
看看39屆金像獎《少年的你》獲獎情況,受疫情影響,這個勞動節可能是我見過最安靜的一次勞動節,沒有大量出行去旅遊的人,也沒有大型的線下活動。但是在影視圈卻又是熱鬧了一波,5月6號的金像獎12項提名中8項,包括最佳影片、導演、編劇、攝影、女主角、等重要獎項,當中最佳編劇可真是又把 林詠琛等人推上了風口浪尖,這裡面的瓜從去年電影《少年的你》上映至今依然熱乎,有興趣的小火雞可以去嘗嘗。
另外兩個熱乎的話題就是四字弟弟易烊千璽拿到了最佳新人獎,以及金馬金像雙料影后周冬雨;
首先易烊千璽在大陸這邊拿影帝的呼聲極高,畢竟人氣還是在的,而且在電影裡的表現不錯,痞氣中帶有故事,爆發的力度拿捏到位;至於拿了新人獎,老貓這裡覺得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開門紅了,結合他在《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表現,轉型過程已經成功了一大半,至少比某「堡壘」的男主舒服多了,沒有轉型成功,還要幫著導演背上爛片敗筆黑鍋,哀哉哀哉!
另一邊的周冬雨才是咱們今天的主角,這位雙料影后的誕生,也讓她又證明了一次自己。這裡面又把16年的《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給搬了出來,老貓也又在昨晚再看了一遍,這部電影成就了周冬雨跟馬思純兩位影后,而兩位的表演也確實撐起了整個電影的所有。
拍片拍的是人,那拍人就是拍人的情感起伏。《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是披著愛情外衣的青春題材電影,探討的確實對於成長,自由,人的內心渴望剖析。
誰如今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活法去生活,內心裡是不是又有一個總跟你對著幹的聲音。電影裡面外表優雅懦弱性格溫和平靜的七月內心卻住著一個安生樣子,而大大咧咧,生活卻一點也不安生的安生卻住著一個七月的影子,就像馬思存在拿獎的時候說:「七月與安生本來就是同一個人」
電影用倒敘的手法,通過網絡連載小說《七月與安生》為載體,片段式的結構來演繹,從馬思純飾演的七月與周冬雨飾演的安生在軍訓中的第一次相遇開始,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人走到了一起,成為對方最要好的朋友。
這個過程曾國祥導演用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情節,兩位剛剛發育的小朋友相互的看一次對方的胸,在這個懵懂羞澀的年齡,面對自己最私密的部位,就算是父母也會感覺到有那麼些不自然,更何況是一位剛認識的朋友;她們卻很自然地讓對方看了,這裡面體現出的是信任,在信任之上的就是她們都認可對方真摯的友情。
裡面有一句特美的臺詞「踩住一個人的影子,她這輩子就不會離開了」
就這樣,兩個人一起畢業,七月上了高中,安生在酒吧裡打工。兩個人的命運註定是不一樣的,但是依然保持著最初的友誼,一起睡覺,一起洗澡,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直到第三個人打李程彬飾演的蘇家明的出現,破這種平衡的關係。蘇家明在學校成績優越,而且樂於助人,七月喜歡上了他;安生作為七月的閨蜜自然要為七月把關一下這位男友,她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跟蘇家明見面,也就是這種特別在蘇家明的心裡埋下了一顆特別的種子,同時安生也對這位好朋友的男朋友產生了愛慕。
安生知道自己不能搶七月的男朋友,決定去尋找她整天在嘴上說的自由,流浪。在火車上分別的時候,七月看見蘇家明的玉佩在安生的脖子上,她明白了自己愛慕的人已經移情別戀,其實她早就知道了,安生也知道自己的情感發生了變化,只是她們不去捅破這層關係,寧願繼續地保持著這份微弱的感情,直到這個玉佩的出現,她們必須面對這個事實,而這也是這份友誼的山第一次顫抖。這段戲周冬雨與馬思純的表演非常有層次感,安生從想要離開到渴望被挽留的吶喊,七月從不舍過度到無力的失望,讓這場很簡單的戲表演出情緒上的張力。
之後七月與蘇家明大學畢業,安生也從流浪的生活回歸到安生,用她的一句臺詞就是「25歲之前是流浪,25歲之後是浪」安生沒有了之前的蓬鬆爆炸頭,衣服也從大紅大紫的色調換成了黑白單調的職業裝;蘇家明想要到北京工作,這裡有一個隱喻是安生在北京,蘇家明離開七月去北京,也就說明他的選擇,其實蘇家明的心並沒有在七月這邊。七月從來不去北京,不是她不想跟他一起,而是想蘇家明回來,他的心可以回來自己身上,他在北京一天,就說明他的心還在安生身上。
直到三個人又再一次相遇,再一次打破這層友誼最後一道屏障。七月終於來到了北京,看到的是蘇家明已經跟安生同居了,這時的七月終於爆發了,她不在是優雅懦弱性格溫和平靜的七月,她在面對自己好朋友安生的大聲的吶喊自己的情緒,她宣洩自己內心的不滿,她脫下自己的衣服漏出自己乳白色的胸罩,大聲的跟安生說蘇家明喜歡這樣的,這段戲是兩位角色性格的第一次轉變,也就是在這裡,她們明白了自己的命運,脫下了自己的面具,看是慢慢的展現出屬於自己的樣子,這才是成長該有的樣子,這部電影的成功,在於它不僅僅是一部青春愛情電影,而是包含這更加深意的人生價值的探討;
有人說女孩之間的閨蜜關係可以好到什麼程度,可以一起洗澡,共享同一款口紅,化妝品,衣服,吃同樣的東西,和同樣的水,但是唯獨男朋友不能共享。
最後電影來了個反轉,七月沒有跟蘇家明結婚,卻留下了他的孩子,在這段時間她去了她一直想去的外面的世界,經歷了見證了安生待過的每一個地方,最後七月帶著孩子找安生,而安生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歸宿,開始嘗試組建家庭,七月難產去世,孩子交由安生撫養,而電影一開始由七月寫的網絡小說《七月與安生》則是安生用七月筆名所寫,孩子也找到了自己的父親蘇家明;
這算是一個很完美的結局了,七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而自己的愛情雖然沒有結果卻產下了一個結晶;蘇家明見到了自己的孩子,安生則等到了她想要的安生。電影有完美的結局,現實可沒有,沒有人可以像安生一樣說走就走,沒有人可以為愛人隱藏自己的內心,寧願過著煎熬折磨的等待過程,更可怕的是這個過程還是一個沒有上限的空洞。電影就是電影,現實還是現實,等到你長大了,看清了還是要回歸到鋼筋水泥叢林中拼命爬,等你累了,就放下手上的事情,釋放一下自己,找自己愛的人一起睡個覺吧。
電影是一個龐大的藝術集成體,簡單的千餘字又怎麼能講清楚裡面的精彩,喜歡這個電影就再回去看一遍,換一個角度品品電影。
今天就聊到這裡了,喜歡的話記得關注[【交互中心】,我是老貓,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