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眉山訊(記者 文銘權)7月25日,在眉山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上,眉山市政府頒發首屆「東坡文旅獎」,對眉山中國泡菜城景區管委會等40個先進集體,四川武陽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麟等90名先進個人予以表揚。
近年來,在推進眉山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中,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本次評獎旨在表揚先進,推動工作,並激勵廣大幹部職工向先進集體和個人學習,履職盡責、勇於擔當,創新舉措、積極進取,推進文化旅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激發文化旅遊經濟活力,做大做強文化旅遊經濟,為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推動眉山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具體名單如下:
一、先進集體(40個)
(一)旅遊景區景點(8個)
眉山中國泡菜城景區—眉山中國泡菜城景區管理委員會
黑龍灘國家溼地公園—黑龍灘風景區管理委員會
瓦屋山旅遊風景區—瓦屋山旅遊風景區管理委員會
柳江古鎮旅遊風景區—柳江古鎮旅遊風景區管理委員會
七裡坪旅遊度假區—七裡坪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
國際竹藝城—青神國際竹藝城發展投資有限公司
幸福古村—丹稜縣旅遊發展中心
漢陽湖景區—青神金弘能源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漢陽湖分公司
(二)公共文化服務機構(14個)
市文化館
市圖書館
市美術館
東坡區文化館
東坡區復興鄉宣傳文化服務中心
四川新漁現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物醫學博物館
彭山區公義鎮綜合文化站
仁壽縣北鬥鎮宣傳文化社會服務中心
洪雅縣中保鎮宣傳文化服務中心
洪雅縣陶瓷標本博物館
丹稜縣張場鎮宣傳文化服務中心
丹稜縣作平文化大院
青神縣圖書館漢陽分館
青神縣河壩子鎮綜合文化站
(三)文化研究單位(5個)
三蘇文化研究院
四川工商學院三蘇文化研究所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藝術學院
青神縣雲華竹旅有限公司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東坡烹飪學院
(四)重點旅遊企業(9個)
岷江東湖飯店有限公司
黑龍灘長島天堂洲際酒店
彭山恆大酒店有限公司
四川眉州東坡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眉山市馬旺子飯店
眉山中法農業科技園開發有限公司
中鐵四川生態城投資有限公司
四川洪雅七裡坪半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眉山假日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五)演藝單位(2個)
東坡區「心連心」藝術團
仁壽縣大舞臺藝術團
(六)文博(文保)單位(2個)
市文物保護研究所(市非遺中心)
彭山區文物保護研究所
二、先進個人(90名)
(一)景區景點管理人員(15名)
張 麟 四川武陽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夢奕 彭山區盤桓小築民宿旅店店長
範世明 四川明都花卉種植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雲忠 沙子灣休閒莊董事長
辜翠花 仁壽縣盛景麗園餐飲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 濤 仁壽縣騰藝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
何開偉 玉屏山旅遊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珂瑩 瓦屋山旅遊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黃長進 柳江古鎮旅遊風景區管理委員會景區管理部部長
楊丹洪 七裡坪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綜合管理部部長
謝舜川 幸福古村項目負責人
黃炳信 老峨山景區管理人員
劉 靜 大雅堂管理人員
宋柳銳 江灣神木園總經理
徐 豔 櫻花博覽園管理人員
(二)旅遊服務人員(10名)
李曉蘋 三蘇祠博物館解說員
陳雲鳳 眉山岷江東湖飯店有限公司服務人員
楊亞彬 眉山假日國際旅行社專職導遊
吳莉紅 四川鄉鷹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專職導遊
葉曉麗 眉山青年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專職導遊
張 林 眉山康輝旅行社業務經理、專職導遊
王 玲 眉山東坡國際酒店有限責任公司餐飲部經理
白雪琴 眉山賓館總經理
楊小梅 丹稜縣錦江飯店工作人員
鄧明鳳 青神大酒店餐飲部經理
(三)文創產品研發人員(5名)
陳春梅 三蘇祠博物館文旅融合研發中心負責人
馬 聰 眉山「中國泡菜城」管委會旅遊與品牌發展辦公室主任
何豔平 四川老罈子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學彬 四川茂華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張德明 青神縣竹福竹藝文化有限公司法人
(四)重點文旅企業管理人員(含新業態)(8名)
王 歐 眉山市新視界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王 剛 四川眉州東坡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興建 四川雅睿研學旅行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 敏 四川省飛鳥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胡志強 四川胡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 偉 眉山市環球世紀會展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熊曉燕 四川峨嵋半山生態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朱蓮花 洪雅玉屏山神鷹航空運動有限公司董事長
(五)藝術從業人員(11名)
王晉川 眉山籍音樂家、作家
劉小川 眉山籍作家
周華君 眉山籍美術家
鄧 楓 眉山籍美術家
熊朝東 眉山籍作家
袁 泉 眉山市美術家協會主席
何學彬 眉山籍美術家
楊江帆 眉山市書法家協會主席
郭鳳秀 原洪雅縣川劇團團長
董耀軍 洪雅縣鄉村詩歌協會會長
熊省海 丹稜縣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六)文化遺產從業人員(15名)
石 紅 東坡區何首烏飲片傳統加工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
李長青 東坡區欽齋泥塑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
吳天文 彭山區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
潘福祥 彭山區「長春號」南味豆腐傳統手工製作技藝省
級非遺傳承人
賴加修 仁壽縣汪洋鎮抬工隊號子省級非遺傳承人
蔡中雲 仁壽聚藝彩陶廠廠長、彩陶市級非遺傳承人
謝世春 仁壽石雕傳習基地負責人、石雕技藝市級傳承人
鍾建明 仁壽縣非遺中心主任
劉紅凱 仁壽縣文管所所長
馮光卜 洪雅縣復興耍鑼鼓省級非遺傳承人
鮮曉琴 洪雅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人
楊家文 丹稜嗩吶省級非遺傳承人
陳雲華 青神竹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吳建堂 青神捻條畫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
嶽華剛 青神縣文物(非遺)保護中心主任
(七)公共文化從業人員(24名)
汪雪梅 市圖書館副館長
劉 戈 市文化館辦公室主任
鄧 娟 東坡區圖書館工作人員
鄒慧劍 東坡區文廣旅局文化管理股負責人
田康林 東坡區松江鎮宣傳文化服務中心主任
陳惠莘 東坡區「心連心」藝術團副團長
袁春梅 東坡讀書會會長
葉 茂 東坡區弘藝堂藝術館館長
賴心閱 彭山區星博世藝術培訓學校總經理
羅雪梅 彭山區圖書館工作人員
陳 偉 彭山區文化館館長
趙 為 彭山區公義鎮文化站文化專幹
辜玉靈 仁壽縣圖書館工作人員
幸旭明 仁壽縣文化館館長
崔建英 仁壽縣彰加鎮宣傳文化服務中心工作人員
李 玫 洪雅縣文廣旅局公共文化股工作人員
李萬雙 洪雅縣瓦屋山鎮宣傳文化服務中心工作人員
宋詩明 丹稜縣丹稜鎮宣傳文化服務中心主任兼綜合文化
站站長
胡 益 丹稜縣丹稜鎮為學文化大院負責人
郭麗莉 丹稜縣丹稜鎮大雅社區舞蹈隊隊長
黃智勇 青神縣文廣旅局辦公室主任
帥群英 青神縣南城鎮宣傳文化服務中心主任
雷淑芳 青神縣「三區」文化志願工作者
黃月華 青神縣舞蹈體育協會主席
(八)文化旅遊執法人員(2名)
王思佳 東坡區文化旅遊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工作人員
何 偉 彭山區文化旅遊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副大隊長
眉山本次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提出,該市將聚焦重點、聚力突破,打造「環成都文旅經濟帶新興增長極」,推動眉山文旅融合發展走在全省前列。確保到2023年,全市旅遊總收入實現翻番,突破1000億大關。力爭未來5年內,全市5A級景區達到2個;培育文旅企業100家以上;打造文旅特色鎮(村)8個;東坡區、洪雅縣成功創建天府旅遊名縣,高端文旅產品供給力顯著增強,文化和旅遊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文旅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顯著提高。
眉山將立足文旅資源分布特點,著力構建「一區三帶四基地」的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一區」,即建設東坡文旅經濟發展核心區,打造「生態城、文化城、活力城」。「三帶」,即環天府新區高端休閒度假文旅經濟帶、南部國際康養度假文旅經濟帶、岷江流域特色文旅經濟帶。「四基地」,即加快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旅遊度假基地、醫療康養基地、文化創意基地、高端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