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天天長大,總是要嘗試各種新東西,比如捏個橡皮泥什麼的。
媽媽們都是怎樣陪娃玩橡皮泥的呢?
方法不外乎有兩種:一種是照著橡皮泥成品,一點一點學著捏。另一種是買來各種模具,把橡皮泥變換多種形狀。
照著捏,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還是蠻大的。
用模具,玩了不到半小時,寶寶就開始厭倦了:哼,沒意思。
那麼,小小的橡皮泥到底如何才能玩出新花樣?
1.認數字
對於寶寶而言,學習數學一定要從認識數字和學會數數起步。
爸爸媽媽們可以用橡皮泥搓成一個長條,就代表著數字「1」。再捏出相應數量的小球,放在框框裡和大樹上,代表「1」的數量。
按照紙上的數字,捏出相應的數字形狀,有心的媽媽還可以藉機告訴寶寶們數字的書寫順序。捏出相應數量的小球(或其他形狀)放在框裡,代表著5是由5個1相加,8是由8個1相加。
讓寶寶更科學、更輕鬆地認知數字。
2.學字母
英語啟蒙這個事,別人家的寶寶很早就開始了,你家的也該重視起來了。
學習字母是啟蒙的第一步。藉助橡皮泥,讓寶寶邊捏邊學ABC,一舉兩得。
26個字母,用紙張(最好是銅版紙)列印出來,讓寶貝們「一筆一畫」地玩,把26個字母全捏一遍,還怕學不會嗎?
此外,類似於這種的字母素材,旁邊還帶有英文單詞。A對應 「airplane」,B對應「bear」,C對應「car」,順帶著連單詞都學了。
3.認識時間
寶寶沒有時間概念,不認識手錶怎麼辦?
除了拿真實的手錶、時鐘,慢慢地教寶寶,橡皮泥也能幫你忙。
可以選擇兩種顏色的橡皮泥,一種顏色捏成時針的長條,另一種則捏成分針的長條,寶寶親手調整時針、分針,認識時間是不是更加容易輕鬆一些?
4.做美食
過家家的遊戲,寶寶一定不陌生,甚至還有些寶寶非常喜歡玩。
毫不誇張地說,家裡或多或少都擺放著一些「小廚具」,時不時就在家裡上演著做飯的戲碼。
面對著這種小主,媽媽們可以利用橡皮泥,帶娃經歷一次「美食之旅」,在餐盤上(假的)把寶寶愛吃食物捏出來!
可以讓寶寶充分發揮想像力,也許TA捏得麵條不像麵條,餃子不像餃子。
但是沒關係,本來就是個腦洞的過程嘛,寶寶覺得像,就好啦。
捏完主食,再來個飯後甜點,蛋糕、甜甜圈、曲奇餅乾走起來。
5.寶寶小花園
平時帶寶寶出門,總是會接觸到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小傢伙歡喜的很呢!
回家之後,也別把這份回憶丟了,可以讓TA從大自然裡獲得創作靈感,完成一幅橡皮泥畫。
想想看,給寶寶三個小花盆,TA可以用橡皮泥「種」出什麼花?
也許作品真的會驚豔到爸爸媽媽哦。
如果,再給寶寶一個樹幹,又能裝飾成什麼樣子呢?
橡皮泥還不夠裝飾?媽媽們可以上網淘一些小貼片,小珠珠等裝飾,貼在橡皮泥上面,這樣一來,樸素的橡皮泥畫也變得閃閃發光了。(如果寶寶年齡較小,就不太適合小貼片、小珠珠等裝飾,畢竟存在安全隱患。)
6.想像怪獸
做爸媽的,別覺得寶寶年齡小就沒有創造力。其實,給他們一個簡單的小建議,他們就能用小腦袋想出無數個天馬行空的好點子。
媽媽只需要給寶寶準備一個小怪獸模型,再加一點小裝飾物就好,至於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就讓TA盡情開發吧!
7. 小達人
再來一發人偶造型玩法說明。
用橡皮泥捏玩偶,可以鍛鍊寶寶的動手能力,甚至還能讓TA的搭配功底更加深厚呢。
先看看五官,寶寶想怎麼捏?寫實派、抽象派,沒準就是下一個達文西、畢卡索、梵谷……
畫風清奇的人物特寫,確實有一丟丟大師的味道。
再從人物肖像升級一下,用橡皮泥做一個全家福,把爸爸媽媽、奶奶爺爺、弟弟妹妹都捏出來,也蠻有紀念意義。對於已經上幼兒園的寶貝,這種作品還可以拿去跟小夥伴們炫耀一下咧。
挑戰了五官肖像、半身照等製作,是時候來一個完整的全身人偶了。
捏完人臉後,爸爸媽媽可以鼓勵寶寶,大膽地挑戰一下髮型、服裝、配飾。
如果想要盡善盡美,可以更多的關注細節,藉助一些小材料,貼貼補補,穿個亮片或者戴個耳環,讓顏值再升一個level!
8.節日款
除了以上幾款經典橡皮泥玩法教程,還可以來點節日主題,比如聖誕節什麼的。
看起來所有都很棒很棒誒,不過素材到哪裡找呢?
不要方,都給大家整理好了,爸爸媽媽只需要準備好橡皮泥,然後在對話框回復「橡皮泥」,就能看我們的素材,按需列印即可。
筆芯!
素材來源:@123homeschool4me
題圖來源:@uim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