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的浮世繪大展要結束了,你沒看的話還可以看這裡

2020-12-15 澎湃新聞

美術館的浮世繪大展延展到11月22日就結束了,小編特意翹班去美術館看了一次展~

看完發現,我社即將出版的《浮世繪流派史》裡面提到的大師和浮世繪作品,很多這裡都沒有!

如果你想彌補這個遺憾,想要一次就能大飽眼福,各流派一覽無餘,不如來看看《浮世繪流派史》。

《浮世繪流派史》是一本匯集浮世繪名家並21個派別的作品集,精選340餘幅浮世繪各流派名家代表作品,詳述浮世繪變遷的歷史,勾畫了一個龐大而清晰的浮世繪譜系。

《浮世繪流派史》譯自日本株式會社審美書院於日本大正三年(1914)出版的浮世繪畫派集的日文修訂版,這一版收錄了180幅浮世繪大家具有代表性的大幅手繪、木版畫作品,以及160餘幅隨文插圖, 同時在東京、京都兩家帝室博物館的協助下,特別獲準複製皇家御用之物,華族及其他各名家之藏品。

書內畫作的解說是東京美術學校教授大村西崖先生。

大村西崖是日本著名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該書在浮世繪名作的收錄及鑑賞過程中,還得到了日本畫鑑定專家、古社寺保存會委員的寶貴意見。堪稱權威之最。

本書譯者為日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從事中日語言、文化對比研究。翻譯過程中,譯者恰逢在東京,曾多次前往東京國會國立圖書館,仔細確認原文。

考慮到畫集最初成書於20世紀初,以近代日語寫成,評鑑的對象屬於傳統美術作品,因此譯文採用了一種略帶古雅味道但又絕非文言文的風格,以達到儘可能再現原書氛圍意境,同時又不脫離時代的目的。

浮世繪的創作,取材於日本江戶時期市民階層的生活,作品中刻畫了豐富的藝術形象,包括青樓美人、藝伎舞女、戲劇演員、相撲武者、風景名勝等,展現了江戶時代以來廣闊的生活畫卷,成為日本近代社會生活的形象記錄。

作為興起於日本江戶時代特有的一種風俗畫,浮世繪作品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空間等精細有趣的描繪,表現了豐富多彩的世俗生活場景,豔姿美人,紋飾華服,坐談賞櫻,載歌舞姬,春山出遊,如此等等皆充滿濃鬱的生活情趣。

獨特的構圖,鮮亮的色彩,平面裝飾性畫面,生動的繪畫表現,構成了浮世繪主視覺特徵。

目前為止,浮世繪歷史上共有21個風格流派,其中名家有如狩野、土佐、巖佐、陵川、宮川、勝川、懷月堂、鳥居、西村、鳥山、奧村、北尾、歌川、葛飾、喜多川、細田、菊川、西川、月岡、雛屋立圃、英一蝶等。

我們這本《浮世繪流派史》就是將所有風格流派,系統地匯聚在一起,高清大圖加專業解讀,方便讀者大飽眼福的同時,系統了解浮世繪發展源流。

▲不同門派繪製的不同季節的美人圖

我們還根據各流派的巔峰作品,聯合聯邦走馬開發了一系列《浮世繪流派史》精選限量文創周邊。

在12月12日之前,都可以參與支持: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浮世繪經典海報

我們精選出浮世繪最不可錯過的派別巔峰畫作,精心製作成6張海報,以此一賞浮世繪的風情。

▲海報尺寸均為375*520mm(含白邊)

6張海報圖分別為:

葛飾北齋,也是葛飾派的代表人物,選取最著名的富嶽三十六景的「風景繪」《凱風快晴》

歌川廣重,歌川派代表人物,選取其巔峰代表作品「風景繪」《江戶百景:龜戶梅屋鋪》

喜多川歌麻呂,即喜多川歌麿,喜多川派代表人物,江戶時代大首繪創始人,浮世繪美人繪的巔峰,選取其巔峰作品「美人繪」《江戶寬政年間三美人》

菱川師宣,菱川派代表人物,也是浮世繪的奠基者、開創者之一,選取了他的「美人繪「《半面美人圖》

鈴木春信,西村派代表人物,開啟了浮世繪錦繪創作,選取了他的經典浮世繪「美人繪」《夜之梅》

東洲齋寫樂,浮世繪畫家的另類,役者繪的巔峰人物,選取的《第三代大谷鬼次之江戶兵衛》是日本送給我國副總理的禮物,現存於國博。

海報目前預計待選兩款特種紙:

一種是水洗紙,這是一款會遊泳的環保紙。特色是絨面觸感,紙色定為白色,易於印刷顯色,整幅畫水洗不掉色。

一種是布紋紙,紙面具有布面紋理,因部分浮世繪是在絹上進行的繪畫,布紋可提升整體畫面質感。具體海報紙張選用,後續完善中。

浮世繪氣味筆記本

葛飾北齋,是「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唯一的日本人。作為浮世繪各種門類全能型繪畫大家,他的浮世繪類別代表作,也是各浮世繪類別的巔峰作品。

因此我們以「氣味筆記本」這一好玩的概念,特別設計製作了「葛飾北齋」浮世繪類別匯集款。

薯片袋裝的創意形態輕巧好玩,在撕開包裝袋的剎那,可以聞到來自日本櫻花的陣陣清香。

口袋本筆記本開本很小,可以隨身攜帶使用。

氣味:櫻花味

尺寸:100*160mm(筆記本)

頁碼:180頁空白

用紙:雙膠紙

適用場景:寫生、日記、工作進度

薯片袋的封面,即最為大家熟知的《神奈川沖浪裏》,是葛飾北齋71歲時的創作作品。

筆記本封面是葛飾北齋所做《富嶽三十六景》之一的富士山(凱風快晴)。

內頁精選了葛飾北齋7幅代表作品,涵蓋了他花鳥、仕女、風景等多類別代表作。

機械日曆

如果只能選一件作品代表浮世繪,最具代表的便是《神奈川沖浪裏》。

我們選用這幅經典作品,將其做成一款帶有動畫效果的機械歷——在快速翻轉的情況下,神奈川的巨浪會不斷地翻滾。

日曆的金屬外框採用包浩斯設計風格,簡潔大氣,整體更加穩定。

翻滾的巨浪(動畫版)

月曆,共27張畫幅

外盒:3mm灰板裱⾯面紙彩印燙銀 136*136*136mm

金屬支架:鋁合金 115*115*116mm

葉片:PVC 45*95mm 27片

和風手袋

根據眾籌投票的結果,手腕袋的圖案最終採用仙鶴紋。

鶴不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典型的祥瑞之鳥,在日本,仙鶴也是長壽和高貴的象徵,具有權威者和優秀者的形象,日本皇室也經常使用仙鶴紋樣。

我們請設計師特意設計潔白的仙鶴飛翔在金色水波紋之上,為你營造一個吉祥如意的隨身好物。

滌綸布結實、耐用、好清洗,可以收納各種隨身小物件。整體手腕袋的設計,可以方便的掛在一隻手的手腕上,可以騰出雙手,做更多的事,比如讀書、撐傘,牽著愛人的手。

《生而為貓,起來嗨》版畫套裝

雕版印刷套裝《生而為貓,起來嗨》,原作來自歌川國芳所繪扇面。

歌川國芳是日本浮世繪「歌川派」晚期的大師之一,一生創作了大量人物肖像和鬼怪畫,風格繁複,細膩生動。

歌川國芳愛貓成痴,不僅畫室作坊裡到處養貓,連作畫時懷裡也抱著貓,他的畫也以擬人化貓著稱。

我們選取的這幅盡興起舞的雕版貓圖,取名《生而為貓,起來嗨》,希望能用它碾壓一切生活中的不如意,在人生的任何時刻,都能盡情起舞。

《生而為貓,起來嗨》雕版印刷套裝禮盒包括:雕版一塊、紅藍印泥兩塊,馬蓮一個,印紙若干(待定)。

橡膠板尺寸:200*140mm

顏料:150*38mm

馬蓮:直徑100mm

包裝禮盒:225*154*50mm

以上為暫定尺寸

心動不如行動,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原標題:《美術館的浮世繪大展要結束了,你沒看的話還可以看這裡》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今天也是被浮世繪擊中靈魂的一天
    今年年初,墨田北齋美術館因為疫情升級閉館一個月。而在此之前,這座以紀念葛飾北齋為主旨的美術館在上個月結束了展覽「北齋師徒對決」。 墨田北齋美術館展覽「北齋師徒對決」展覽海報 2020 年,關於浮世繪的研究進展不止於此。
  • 世界最小的浮世繪博物館就在京都,就在這家私人美術館,就在他家
    直覺告訴我,左手的方向應該就是「世界最小浮世繪博物館」的方位。與剛剛路過的「花見小路」相比,這裡顯得異常安靜,街道上幾乎看不到行人,只有偶爾駛過的車輛,劃破小街的寂靜。走了約百餘米,見路的南面有座普通的日式院門,外牆上掛有幾幅浮世繪圖片,門口有一塊英語的文字招牌,和我預想中的大體一樣。我即刻判定,這就是浮世繪傳人市村守的私人美術館,也是他的家了。
  • 「櫻花木上的起與承」浮世繪百年精品展在北京玲瓏雅藏美術館舉辦
    12月14日,位於北京朝陽區尚韻文創園內玲瓏雅藏美術館,舉辦了一場難得一見的浮世繪百年精品展。由RedNoseCollection主辦,玲瓏雅藏美術館承辦的《櫻花木上的起與承》浮世繪精品展在北京玲瓏雅藏美術館開幕,來自全國各地觀眾、藝術家及藏家參加了本次活動,同時感謝對本次活動給予支持的周末轟趴館(五方橋店)、廊坊市華昊紙製品等企業,才使得活動順利圓滿召開。
  • 探訪位於京都的世界最小浮世繪博物館:傳人市村守的家也是私人美術館
    直覺告訴我,左手的方向應該就是「世界最小浮世繪博物館」的方位。與剛剛路過的「花見小路」相比,這裡顯得異常安靜,街道上幾乎看不到行人,只有偶爾駛過的車輛,劃破小街的寂靜。走了約百餘米,見路的南面有座普通的日式院門,外牆上掛有幾幅浮世繪圖片,門口有一塊英語的文字招牌,和我預想中的大體一樣。我即刻判定,這就是浮世繪傳人市村守的私人美術館,也是他的家了。
  • 對話|日本西洋美術館館長:浮世繪、型紙如何影響了西方藝術
    6月24日,「融合的視界——亞歐經典版畫展」即將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舉行,此次展覽通過中國明清民間木版畫、日本浮世繪和歐洲銅版、石版畫串起一條中西文化藝術交流之路。在此之前,「融合的視界——亞歐經典版畫展」國際論壇在上海大學舉行,來自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館長馬淵明子女士在接受「澎湃新聞·古代藝術」分享了孕育日本主義(Japonism)的浮世繪版畫、繪本、型紙,以及日本主義對西方現代藝術的影響。
  • 你不知道的另類浮世繪......
    這一現象起因於「為了娛樂而工作」的西方人的思想,與「為了工作而稍稍娛樂」的日本人的思想之間所存在的根本性差異。直至今日,「慢慢地享受時間」「從容地生活」「重視個性」「重視休閒」「應該連休」「珍惜娛樂時間」等口號以驚人的速度進入了日本人的視野,令人不知所措。那些所謂的為生活而進行的設計也都是從合理性、功能性、生產性等與人的心靈無關的角度著手。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近日,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兩者代表作品一百餘件展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 異域同繪——當清代木版年畫遇上日本浮世繪
    葛飾北齋 富嶽三十六景·凱風快晴 25×38cm 紙本 1831年 中國美術館藏8月5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 一周觀展指南|京滬集結浮世繪名作,倫敦重看印象派與高更
    有意思的是,近期在北京、上海與東京,均呈現了浮世繪大展,分別是中國美術館「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 上海「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與東京的「日本三大浮世繪收藏」和「月岡芳年:血與妖豔」。在英國,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舉行新展「高更與印象派畫家:奧德羅普格館藏傑作」,從北歐收藏家的視角看待印象派與後印象派。
  • 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作品亮相美術館!
    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展覽日期-2020年8月5日-10月15日-展覽地點-中國美術館五層19此次共展出中國美術館藏作品129套(138件),其中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明清時期中國畫2件。展覽分為「同源與流變」「形象與風格」「技藝與受眾」「生產與發行」四個部分;從淵源、技術、發行及風格等方面探討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的異同,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 日本東京之旅:從北齋美術館的浮世繪裡,一窺江戶時代生活之美
    日本「浮世繪」盛行於江戶時代(1603年至1867年),常見的浮世繪畫作「神奈川沖浪裏」,而且浮世繪的畫法現在還影響著一大批畫家,至今仍相當狂熱地被傳播與使用於文創商品等等設計上,這不禁使人想一探究竟浮世繪相較於其他繪畫派別的特殊魅力之處。
  • 「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開展
    2020年8月5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既是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也是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的又一重要展覽。
  • 【大家】浮世春夢——浮世繪中的春畫
    日本美術界有個說法,「不看枕繪,浮世繪便無從談起」——此話道出了春畫在浮世繪中的地位。枕繪,顧名思義,是赤裸裸描繪男女性行為的人物畫。多少懂點繪畫常識的人知道,與靜物和風景相比,畫人物難。而人物畫中的春宮畫,對技術,尤其是素描功力的要求之高,可謂難上加難。
  • 看展 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近日在中國美術...
    近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一百餘件作品展出,為觀眾帶來美的盛宴。中國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歷史淵源深厚,各具藝術風格與民族特色,在17至19世紀的東方世界相映成趣。展覽分為美人、戲劇、風景三個板塊,展示了日本浮世繪與清代木版年畫在題材選擇和形象塑造方面的異同。浮世繪中的美人往往姿態曼妙、衣衫華美,而清代木板年畫中的女性姿態端莊、溫柔嫻靜。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究竟是怎樣的文化土壤孕育了日本浮世繪這朵豔麗之花?興起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藝術近年來在中國的熱度一直攀升,各種關於浮世繪的展覽和書籍層出不窮。自今年8月開展以來,「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備受關注和好評,原定10月18日結束的展覽兩度延期閉展至12月20日正式結束。
  • 博物館時光|變動時代中的浮世繪,豈能被埋沒
    人們往往認為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特有的文化,但其實在明治時代末期到20世紀初,依然有人製作浮世繪版畫,其藝術價值在今天沒有受到太高的評價,因此很少有美術館對它們加以介紹。在這樣的情況下,本展展出日本當代畫家、浮世繪研究者悳俊彥(Isao Toshihiko)收集的約220幅明治時代浮世繪,介紹在變動時代中探索浮世繪的新道路卻被埋沒在歷史中的畫家們的作品。展覽分為前期(11月2日~11月24日)與後期(11月29日~12月22日),前後展品有更換。
  • 當浮世繪和桃花塢相遇,中國美術館展中日木版畫
    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作為中日兩國民族藝術的代表,有許多相似之處,二者由於社會功能、藝術傳統方面的差異,又各自呈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和審美趣味,並反映出不同的心理訴求和民族性格。中國美術館藏有豐富的清代木版年畫和珍貴的日本浮世繪作品。
  • 暮春的大阪,屬於浮世繪:從葛飾北齋看到鈴木春信、歌川國芳
    4月17日,「江戶的戲畫——從鳥羽繪到北齋、國芳、曉齋」在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開展。4月24日,「鈴木春信——波士頓美術館浮世繪名品展」在大阪阿倍野HARUKAS美術館開展。兩個展覽讓觀眾可以通過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及其作品,直觀地了解17世紀至19世紀日本浮世繪的風格門類與發展歷史,進而領略浮世繪風靡一時的魅力。毫不誇張地說,四五月暮春的大阪藝術,應該屬於浮世繪。
  • 如同彗星一樣出現的神秘繪師,卻留下浮世繪史上的至高名作.
    眾多浮世繪、日本史研究家研究了數百年都沒得出結論,島田庄司甚至寫了一部關於東洲齋寫樂的推理小說來譜寫他的生平。這部名為《寫樂· 閉鎖之國的幻影》的小說將東洲齋寫樂的出身設定為荷蘭。無獨有偶,高橋克彥也創作了一部推理小說《寫樂殺人事件》,這部作品還拿了「江戶川亂步獎」。可見大眾對這位浮世繪師的關注與好奇。
  • 浮世繪與年畫:東方版畫花開兩朵
    《歌撰戀之部——物思戀》 喜多川歌麿《一團和氣》 蘇州桃花塢 清代晚期展覽: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展期:2020.8.5 至 2020.10.18地點:中國美術館正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共展出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展覽從淵源、技術、發行及風格等方面探討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的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