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6月20日上午,一場以「桃李芳華,追思校友」為主題的座談會,在原信陽師範學校(現信陽職業技術學院)老校址舉行。該校86級2班的十幾名同學與他們當年的老師,共同追思這位以身擋車救學生而犧牲的英雄校友——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董家河鎮綠之風希望小學教師李芳。
「李芳——桃李芬芳。這雖然是姓名與職業的巧合,卻註定是生命與師魂的永鑄。」在座談會召開前,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郭克明向記者感慨道,「李芳這個名字,將永遠銘刻在她母校的史冊上。」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老校址位於溮河區申城大道,如今已成了信陽市第一高級中學所在地。隨師生們走進校園,當年李芳他們上課的工字樓還保存完好。「那就是我們讀一年級時的教室。」86級2班輔導員袁守格和幾個同學,不約而同地指著位於二樓一隅的教室告訴記者。
1986年9月1日,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農村孩子相聚在了信陽師範學校86級普師2班這間普通的教室。
「31個男生,15個女生。」來自羅山縣城關小學的女教師尤玉蘭對當時入學的情況記憶猶新,「開學第一天我第一個認識的便是李芳。她性格溫和,善解人意,我從未發現她煩惱憂愁過……」尤玉蘭說。
熊可書,李芳中師二年級的語文基礎知識課老師,至今還保存著他們當年的成績冊。拿出這本保存完好的成績冊,熊可書翻到其中一頁。這張已經發黃的成績單顯示:李芳,平時成績考核為18分(最高分20分),期中考試為91分,期末考試為92分,排在全班第4名。
袁守格說:「當時能考上我們學校的學生,都是在各鄉成績非常出色的。而從李芳的成績來看,說她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也不為過。」
座談中,溮河區柳林中心校教師李濤還提到一件小事:班裡的同學絕大多數來自農村,家庭比較貧困,很少有零花錢,有的男生飯量大,每個月的飯票不夠,李芳就經常把自己吃不完的飯票給他們。像這樣幫助同學的事情,李芳做得太多太多了。
提到李芳,新縣宏橋小學教師汪敬榮悲痛中似乎還帶著一絲懊惱。「中間,我幾次勸過李芳調回城裡教學,特別是她女兒在平橋上學那幾年,但她思考再三都沒同意。」汪敬榮頓了一下,接著說,「可話說回來,假如她再遇到這樣的危急情況,我相信,李芳一定還是這樣的選擇,她就是這樣一個人……」
「3年的信師生活,李芳給我們同學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有沒有她今天救學生這個壯舉,她都一直是我們的驕傲!這輩子我們同學沒做夠,來生我們還要做同窗……」
這是同學的心聲。李芳老師,您聽到了嗎?
(張利軍 陳強 吳松超 黃文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