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安全
記者調查寒風瑟瑟的冬季,街頭的無證「黑三輪」也適時「變身」,或加厚頂棚,或將車身改造成封閉「客艙」,乘客暖和了,危險係數也蹭蹭往上躥。記者昨天在多個地鐵出口均發現了「穿」著「冬裝」的新款三輪車,而違章停靠、橫衝直撞甚至逆行的現象屢有發生。
交警部門表示,經過改造的電動三輪車危險性更大,龐大的車身不僅佔據車道容易與車輛發生碰擦,側開的車門容易帶倒一旁的騎車人,一旦雨天路滑發生側翻,乘客就會被整個悶在車廂內,成了「甕中鱉」。
本報記者 朱瑩
>>改裝三輪
看上去很舒服坐上去很危險
「要坐車伐?城隍廟、七浦路都去的。」昨天中午,記者從地鐵2號線南京東路出站,只見山東路上齊刷刷停著一排「黑三輪」,約有七八輛,每當一撥乘客出站,司機們都會吆喝著把車開到地鐵出口拉生意,讓本就不寬敞的道路顯得混亂不堪。
天氣冷了,這些「黑三輪」也發生了變化,幾乎都悄悄換上了「冬裝」。記者注意到,其中有些三輪車將半密封改造成了全密封,改變了以往從前面或後面上車的方式,在側面加裝了小門,乘客上車後從裡面用插銷鎖好,整個車廂成了全封閉狀態,從外觀看像一輛小型轎車。而另一些改造不那麼徹底的三輪車,則在車前裝了弧形的擋風板,把原來的塑料簾幕換成了厚實的呢絨,為了讓乘客更暖和,有些車中還放了棉質的靠墊。
記者觀察發現,與普通的三輪車相比,改造版確實更吸引顧客。「現在天冷了,不弄得暖和點誰坐啊?」一位將車身改造成「客艙」的司機告訴記者,臨近年關,競爭激烈,無奈只能花費幾百元為車子翻新,對於記者關於安全性的憂慮,司機擺擺手道,「很安全的,放心!」
然而,交警則提醒市民切勿搭乘黑三輪,改造過的尤其危險。「以前客艙的出入口是門帘,遇到危險時乘客還比較容易脫身,現在是全封閉,門上還帶著鎖,遇到事故都沒辦法逃。」一位交警告訴記者,看上去更舒適,實際上則更危險,三輪車司機在遇到事故時往往因為害怕擔責選擇自己逃跑,不會想到救助乘客。
此外,側開門的設計還對騎車人構成威脅,三輪車司機的交通安全意識比較淡薄,往往停車下客不會考慮後面的騎車人,一旦乘客不加觀察打開車門,後面的騎車人可能就會中招,屆時乘客也將承擔連帶責任。
>>逆行亂停
「黑三輪」擋道市民不堪其擾
無論是換上新裝的,還是最原始的半封閉式三輪車,無證「黑三輪」一直以橫衝直撞、逆行亂停而為人們詬病,記者在彭浦新村地鐵站出口發現,「黑三輪」和「黑摩的」讓很多市民覺得隱患重重,險象環生。
「有時候查得嚴,這裡就只有幾輛,查得松的時候在機動車道上停成一排,很恐怖。」每天搭乘地鐵的王小姐告訴記者,晚上九十點鐘這裡常常三輪車泛濫,從一個十字路口排到下一個,每輛車首尾相接,阻擋在想要搭乘公交的乘客與公交站之間,令市民不堪其擾。「有一次我要坐的車來了,但是那麼多三輪車擋在非機動車道上,根本過不去,好幾次都有人被擦傷撞倒。」王小姐憤怒地說道。
記者搭乘了一輛「黑三輪」後,聞到車廂中瀰漫的汽油味,儘管叮囑司機「開得慢一點,不要闖紅燈」,但一路上三輪車仍然飛馳,不顧十字路口的紅綠燈,讓坐在車上的記者始終懸著心。下車後司機告訴記者,他花了一百多元加厚了頂棚,但因為最近「風聲緊」,他不願再輕易花錢改造三輪車,只用兩根木棍壓住塑料簾幕擋風,「說不定就不能開了,先不改造,看看再說。」
記者觀察發現,不少聚集在地鐵口的三輪車都是逆向行駛,毫無顧忌地穿梭在大街小巷,反倒是正常開車的司機要「讓他三分」,不願與肆無忌憚的無證「黑三輪」發生交集。
摩配市場亂象調查
與「黑三輪」一樣,「黑摩的」同樣堪稱頑疾。在地鐵莘莊站的南北出口,乘客一出站,數十輛「摩的」就蜂擁而上,上下班高峰時期阻礙了客流的正常通行。附近居民告訴記者,一看到有城管人員來,那些黑摩的就飛奔而散,但等人一走,又繼續在各出口吆喝攬客,嚴重佔用交通道路,影響市民出行。
比「黑摩的」橫行更讓人憂心的,是摩配市場魚龍混雜、良莠不齊,記者調查發現,為了讓輕便摩託車更好賣,只要顧客有需要,商家們都會為之進行危險的非法改裝。
百元以內搞張假牌照
記者了解到,一輛燒液化石油氣的助動車連牌照至少8000元,而買一輛功率大得多的輕便摩託車才2000多元,而且60塊錢的汽油就可以行駛300多公裡。對於喜歡馬力強勁的客戶,他們摩配行還能提供改裝的服務。用車行老闆的話說,「嫌馬力不足,可以換大馬力的發動機,嫌車輪太細,可以換粗厚的車輪,基本上想得到的零件都能進行更換,直到客戶滿意為止。」
車行老闆還透露,目前上個輕騎專用的牌照至少2萬元人民幣,為了幫客戶省錢,他們還能提供一個「人性化」的服務,只需要客人願意支付70-100元人民幣,並耐心等待一個星期,他們就能給客人製作一張足以亂真的輕騎專用牌照,俗稱「藍牌」。
記者 朱瑩
車行叫賣120碼摩託
摩託車一般沒有機動車安全,但在一些車行卻竟然仍將速度當成了銷售的「利器」。昨日,記者走訪摩託車市時,車行工作人員就向記者推薦「高速摩託」。
昨日,記者先後走訪了康沈公路、蓮溪路、白楊路等路邊銷售摩託車的車行。幾乎一致的是,這些車行裡,除了一般的電動摩託、燃汽摩託外,還有燃油摩託。
燃油摩託動輒五六千元一輛,成了車行不約而同的「寵兒」。記者每到一個車行,工作人員就會向記者推薦燃油摩託,幾乎一致的理由是,這樣的摩託開起來快最高可以達到120碼。
而面對記者關於安全的擔憂時,他們都不以為然。「燃油摩託有雙刷,很安全,不會有問題的。」在蓮溪路上一家車行,工作人員透露,這樣的「高速摩託」很暢銷,如果記者要,將盡一切可能當天就把牌照辦好,當天交貨。
據了解,摩託車的最高速度一般不超過80公裡/小時,一旦超出這個速度,就容易發生安全事故。但對此,一些車行人員卻並不怎麼在乎,「只要你小心一點就沒事了。」他們將發生安全事故的責任推到了騎車者不小心上。
而這些車行附近的一些修車店人員,面對記者詢問是否可以對摩託改裝時,他們大都來者不拒,在白楊路上一家摩託車修理店,店內工作人員表示,一般情況下,給個250元左右,就可以將摩託車速度提高20碼。
記者 羅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