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義》:我生命的意義,在於幫助他人找到生命的意義

2020-12-20 讀書旅行茶

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讓我們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也讓我們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家財萬貫?服務他人?還是得過且過?

對於這個問題,有一個人是這樣回答的:

「我生命的意義在於幫助他人找到他們生命的意義。」

這個人就是《活出生命的意義》的作者維克多E.弗蘭克爾,這句話也是他對自己一生的總結。

維克多E.弗蘭克爾醫學博士,維也納醫科大學神經與精神病學教授,擔任維也納神經綜合醫學院的首席專家長達25年,弗蘭克爾一生共出版了39部作品,並被翻譯成34種語言。

《活出生命的意義》是弗蘭克爾的代表作,曾經感動千千萬萬的人,被評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圖書」之一。迄今為止,這本書銷售已達1200萬冊,被翻譯成24種語言。

這本書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講述作者在集中營裡的生活經歷,後一部分闡述他的意義療法。正是因為在集中營的這段經歷,讓他後半部分的意義療法更具可信度。

1. 人活著是為了尋找生命的意義

有人說,弗蘭克爾是20世紀的一個奇蹟。

弗蘭克爾作為猶太人,納粹時期,弗蘭克兒的全家都被關進了集中營,3年後,弗蘭克兒活了下來,但他的父母、妻子、哥哥都死在了集中營。

但弗蘭克爾並沒有因此被打倒,相反,在集中營的不幸經歷,反而成就了他的心理學研究,他創立了一種新的心理學療法:意義療法。

弗蘭克爾認為:生活並非弗洛伊德所宣揚的那樣,只是簡單地祈求快樂,也並非阿德勒所教導的那樣,只是為了爭權奪利。人們活著是為了尋找生命的意義,這也是人們一生中被賦予的最艱巨的使命。

因此,弗蘭克爾本人對生活充滿著極大的熱情。

從奧斯維辛集中營死裡逃生後,弗蘭克爾更加珍惜自己活著的時光。他不但開創意義療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還經常去世界各大高校進行演講,67歲時學習駕駛飛機的技術,80歲時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

弗蘭克爾說:人需要做的,不是像某些存在主義哲學家所教導的那樣去忍受生命的無意義,而是忍受自己不能以合理的方式去把握生命之無限意義

2. 人的內在力量是可以改變其外在命運的

生命中,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會拿走我們一些東西,比如突如其來的天災,無法預知的意外,總之,我們無法控制生命中會發生什麼。

但是,我們可以控制面對這些事情時自己的情緒與行動。

走出集中營後,一名年邁的、患有嚴重抑鬱症的全科醫生向弗蘭克爾諮詢。

這位醫生非常愛自己的妻子,所以當他的妻子去世後,他無法接受妻子的死亡,內心非常痛苦。

得知這一情況後,弗蘭克爾向醫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醫生,如果你先她而去,而你太太在你死後還活著,那會怎麼樣?」

「啊,」醫生說,「那她可就受苦了,她怎麼受得了啊!」

弗蘭克爾馬上回答:「你看醫生,她免除了這樣的痛苦,你替代了她的痛苦——當然,代價是你現在還活著,並且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醫生沒再說話,搖了搖頭,悄然離開了弗蘭克爾的辦公室。

醫生由此找到了生命意義,勇敢地活了下來。

弗蘭克爾說:在一定意義上,一旦找到了意義(比如犧牲的意義),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3.如何找到生命的意義?

在書中,維克多相信用三個方法可以幫助人找到生命的意義。

第一是工作,通過創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

這次新冠病毒讓我們很多人都只能待在家裡,開始大家還很高興,認為終於可以躺著為國家做貢獻了。但隨著假期的延長,很快就有人待不住了,希望找些事情來做。

還有平時,我們經常覺得上著班累,但是等你真正不去上班了,反而會無所適從。

這是因為,工作帶給我們的,除了養活自己和家人,還有它的社會價值,以及自我實現的意義。

工作,讓我們找到生命的意義。

第二是學會愛,通過體驗某種事情或某個人

弗蘭克之所以能夠活下來,是因為他一直掂念著同樣進入集中營的妻子和父母,尤其對妻子的思念,讓他不管多苦多難,都堅持了下來。

也正是由於對妻子的愛,讓他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氣和意義。

所以,要找到生命的意義,我們不妨試著學會去用心愛一個人,這個人可以是你的家人,也可以是你的朋友,或者戀人。

愛一個人,或是體驗某種事情,都會讓生命有了意義。

第三個方法是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採取某種態度

這個態度當然是積極的。

弗拉克爾的經歷告訴我們:即使面對厄運,我們也能找到生命之意義。

儘管我們不願意承認,但生命中有很多苦難是無法避免的,既然如此,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我們不妨採取積極的態度,去積極地面對。

比如弗蘭克爾,在面對親人和愛人的離去,他沒有沉浸在苦痛中無法自拔,而是積極地去面對生活,最終找到了自己活著的意義。

這就是找到生命的意義的第3種方法,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弗蘭克爾說:

「只要我們擁有自主選擇如何應對處境的自由,我們就不會一無所有。」

願你我都能活出生命的意義!

【end】

註:圖片源自網絡

我是立志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讀書旅行茶,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活出生命的意義》:活著是責任,而生命的崇高在於靈魂
    他不但超越了集中營囚徒煉獄般生活的苦難,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也留下了人性富有光彩的見證。下面我的讀書感悟報告如下:一、在極端條件下的提問如果在一種環境中被禁錮,失去社會地位、財物、家人,被人侮辱、生存環境惡劣又時刻面臨死亡威脅,那麼此時此刻生命的意義還有可能存在嗎?
  • 活出生命的意義:抑鬱症的剋星
    二、接下來是第二部分的內容作者開始講解他的理論:「意義療法」。在這一部分有許多專業的術語我也是不太理解的。主要講述了生命的意義包含什麼、如何活出生命的意義、意義療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這一部分是整部作品的關鍵,尤其是如何活出生命意義的這一部分內容。完全是指導性的,而且描述的很通透容易理解看了就明白怎麼去實踐自己的人生意義。
  • 讀《活出生命的意義》
    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的意義》寫道:「存在之虛無」的主要表現是厭倦。事實上,厭倦所帶來的問題比焦慮帶來的問題要多得多,社會文明的發展和進步,導致了人們在工作的時候壓力山大;而在閒暇的時候,又不知道如何打發無聊。人們時刻尋求意義,如果不能找到意義,就會有「存在虛無感」。
  • 集中營煉獄歸來《活出生命的意義》
    可是,如果你們看過維克多·弗蘭克爾博士所著的《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了解他在納粹的幾所集中營裡遭遇的一切和所做出的反應,你們才會真正理解生命是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你們會發現,《活出生命的意義》的深刻遠非《肖申克的救贖》可比。他從集中營煉獄歸來,克服了種種磨難與傷害。
  • 生命的意義在於「生命的延續」!
    生命的意義生命存在於世間有何意思?人活著最終會死去;植物最終會枯萎;動物始終會死亡;地球終究會毀滅。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無數人有無數種答案,無數哲學家在探討這個問題時也是各執其詞。那麼生命在世間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如果人早晚都要死去那麼活著有何意義?如果食物早晚都要腐壞那麼食用有何意思?
  • 生命,意義在於告知與體驗
    李玫瑾: 【最近,總聽到孩子們自殺的噩耗,家長們驚恐,老師們惶恐……我在2007年曾寫過一篇相關博客,現將此文找出,略作修改。】 當我們給予一個人生命,通過養育,看著他一天天長大:有他自己的想法了、有他自己的情緒了,有他自己的意志時,生命的意義,首先需要告知: 我們是否告訴過孩子:你的生命是爸爸媽媽給的。生命來之不易在於生命的脆弱,怎樣的撫育才使生命不夭折…;我們為何無論如何不能輕易傷害他人性命?
  • 探討「生命的意義」有意義嗎?——《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
    首先,書的作者是從奧斯維辛集中營走出來的,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是讓我最想一探究竟的,這太反常識了;其次,作者是位偉大的心理學家,而這本書,讓他成為暢銷書作家,銷售1200萬冊,被翻譯成24種語言。此外,這本書還介紹了作者結合牢獄經歷創建的意義療法,我作為心理學資深愛好者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學習的機會。
  • 生命的意義在於活出真實的自己
    那天我跟她說:從今天開始,我和爸爸不再管你的學習,除非你需要我們的幫助。以後學習的事情由你自己來決定,你是想要做學霸,還是中等水平成績就好,還是成績很差甚至墊底,這三種選擇都可以。我們保證不幹預,不生氣。女兒很驚訝:為什麼?我說:因為學習是你的事情,不是我們的事情。
  • 生命意義之我見
    讀了維克多·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後,最近一直在思考,人生在世幾十年,什麼樣的生命才是有意義的?
  • 林清玄:生命的意義
  • 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敬畏和尊重
    生命對我們來說,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敬畏和尊重。尊重世間生命,珍惜萬物生命,尊重一花一草的生命,因為有了他們世界才得以清新。有些人,對生命沒有敬畏之心,隨意踐踏,對自己的生命及他人的生命不珍惜,這些人更不要指望他對這個世界有什麼作為,更不要指望他去善待世間萬物的生命。生命的最後的歸宿,是死亡,但要知道死亡的前提是要我們好好活著,珍惜當下的每一天。好好活著,就是讓我們每天活得有意義且有價值。
  • 羅家倫: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羅家倫  我們人類的生命很多,宇宙間萬物的生命更多。生之現象,非常普遍。但是我們為什麼生在世上?這個問題,數千年來經過多少哲學家科學家的研討和追求。如果做了人而對於人生的意義不明了,渾渾噩噩,糊塗一世,那他真是白活了。
  • 《思維的囚徒》7步跳出思維局限,找到生命的意義,實現自我超越
    最近正好讀到《思維的囚徒》這本書,就是來幫助我們走出思維陷阱,找到生命的意義,激發生命的活力。《思維的囚徒》作者是亞歷克斯·佩塔克師,作者的老師正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這本書跟活出生命的意義有一脈相通的地方。
  • 從哲學角度探索生命的意義
    人活著,思考著,即意義著。如海明威所言,人生而不是被打敗的。我為自己論證了這段話的內在關聯:思考以通達自身,尋求對自身的清晰認識,意義對於我,便是在思考的過程之中呈現出最明確的答案,唯有思考才能擺脫自身對無知的反感。也是通過思考,我獲得了自我肯定的生命態度,也正是這樣的態度,繼而也推導出「人生而不是被打敗的」這句話。
  • 種子的旅行——探索生命的意義
    五十多位豆蔻年華的美少女,舞勺之年的青春少年通過參與任務體驗,針對生命社會調研、老師授課分享多種形式,開啟了生命課題的探索。他們領取了任務走近社區居民和工作人員去調研,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回來給到的答案有:生命意義在於運動,在於健康,生命的意義是為了活著,為了為人民服務……生命的意義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 榴槤樹的生命意義
    榴槤樹每天都在淨化空氣,製作氧氣,都是在奉獻付出,都是做對他人有意義的事情,都是在發揮生命的意義。榴槤樹結出來的成果,每天都在發揮生命的意義,發揮生命的神聖,活出生命本然的意義。在生的時候,每天都發揮生命的意義,把成果無條件與大家分享。
  •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給出的答案,讓人豁然開朗
    人終有一死,在這個世界忙忙碌碌走一遭,難道這就是生命的意義?無意中看到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給出的見解,頓感豁然開朗,下面就是他關於人生意義的探討。所以,歸根結底,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奉獻與合作。如果說生命的意義或真諦在於奉獻和合作,也就是說生命的意義在於利他。簡單一點說就是,為他人活著。我辛苦工作掙錢為的是為他人提供幸福?我減肥健身為的是為他人提供愉悅?我讀書提高學歷為的是為他人提高素養?請問:最後,個體的自我得到了什麼?這似乎是個笑話。但阿德勒認為,利他和自我發展並不矛盾。
  • 《每當我找到生命的意義,它就又變了》:哲學金句集結冊
    於是西西弗斯不斷重複、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生命就在無效又無望的勞作中慢慢耗盡。對生命意義的追問,也許就像西西弗斯推巨石一樣,永遠不可能有盡頭。這是神對人的懲罰:我們有能力去沉思「生命的意義」,卻永遠沒辦法看清「大局」,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做到這一點的稟賦。尼布爾用一個幽默感十足的譬喻為人的這種屬性作結:「真是矛盾——人是萬物的主宰,卻也是地球上的蟲子。」
  • ...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海洲致全體廣電人的一封信:活出生命的意義
    這也就是我今年的致辭主題——活出生命的意義。要審視生命的意義,首先應該知道什麼是意義。「意義」這個詞語有兩種解釋:一是語言文字或其他符號所表達的含義,二是作用、價值。顯然,當我們討論生命的意義時,應當選擇第二種解釋。
  • 弗蘭克爾:尋找到生命意義的三個途徑
    弗蘭克爾不但超越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治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見證。弗蘭克爾一生對生命充滿了極大的熱情,67歲仍開始學習駕駛飛機,並在幾個月後領到駕照。一直到80歲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