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我,第一次看到手機上出現攝像頭的時候,是沒有想到今天手機攝影可以成為消費潮流的。
2000年第一款攝像頭手機上市,當時的像素僅有11萬,但這並不妨礙當時的賣場將手機攝像頭當做是手機的賣點。體驗過當年功能機拍照水準的應該還記得,照片是何等的模糊不堪,別說玩法了,就是最基本的像素、照片解析度都無法保證。
我們一直認為,科技最大的進步就是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過去攝影有單眼相機,乃至卡片機都是比手機攝影更「上位」的替代;但無論是出於用戶的需求還是廠商自己的需求,手機經歷20年的發展,硬體、功能、玩法都已經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誰能想到如今4000萬像素在旗艦手機上都只能是「夠看」的水平呢?
拍照是近幾年手機產品上發展得最為迅猛的大類功能之一,似乎將前面十多年積攢下來的衝勁都爆發在了這兩年。我們看到國內的一眾安卓旗艦已經上升到後置多攝+前置雙攝的水平,比如前段時間發布的榮耀30 Pro+,在DxO Mark榜單上排名第二,就很有代表性;即便是iPhone,去年的iPhone 11系列也升級到了三攝。
關於iPhone和安卓誰拍照才更好的問題,網友們討論了好幾年,但如今這種爭論卻越來越少,無疑是因為國內安卓旗艦依託在硬體基礎上,為手機帶來了更多的功能。仍然以榮耀30 Pro+和iPhone11 Pro Max為例,榮耀30 Pro+的變焦能力就是後者所不具備的——關於手機攝影,榮耀30 Pro+已經後來居上。
50X變焦,帶我穿越人海
在大致經歷了美顏、AI場景拍照、人像、超廣角、微距幾個階段之後,手機終於把目光放到了變焦玩法上。網友有時候會調侃榮耀30 Pro+的變焦倍數:50X我又不是幹特殊職業的,用不上。但更大的變焦倍數,無論是在拍攝風景還是拍攝人物,都有更好的掌控能力,空間給予的自由度會更高;甚至,你還可以用變焦來觀察一下遠處的一些趣事。
榮耀30 Pro+後置5000萬像素超感光鏡頭+1600萬像素超廣角+800萬像素潛望式長焦,最高支持50X數碼變焦;而iPhone 11 Pro Max則是三顆1200萬像素的長焦、廣角、超廣角鏡頭,只支持2倍光學變焦,最大僅能達到10倍數字變焦。
在變焦的效果上,兩款手機也存在明顯差別。原始倍數下,榮耀30 Pro+與iPhone 11 Pro Max的樣張對比,上為榮耀30 Pro+,下為iPhone(下同),正常情況下是很難看清楚文字的。
同樣是5倍變焦下,兩款手機的樣張效果也並沒有拉開差距,警示牌上的文字都能夠清晰辨認。
10倍變焦下,兩款手機的差距就非常明顯了。注意警示牌上的兩段文字,iPhone 11 Pro Max文字周圍已經出現了畫面放大之後的噪點,字體明顯模糊,如「做」字上,榮耀30 Pro+還能夠辨別清楚字的一撇一捺,10倍混合變焦的效果開始凸顯。而iPhone 11 Pro Max除了單人旁之外,幾乎糊作了一堆。同時,iPhone樣張中的警示牌本身顏色也開始失真,沒有了該有的咖啡色。
由於iPhone 11 Pro Max只支持10X變焦,因此接下來只展示榮耀30 Pro+的變焦效果。20X變焦下,文字、圖案的輪廓清晰可辨,並且邊緣沒有出現毛刺和過渡銳化的情況。
50X變焦下,如果一定要挑出一點毛病來,榮耀30 Pro+的畫面已經開始有一些模糊,但是文字和圖案細節仍然非常清晰。
榮耀30 Pro+的變焦功能中,因為在高倍變焦下(如50X)會讓畫面變得更大,如果是拍攝相對較近的場景或人物,直接拉動變焦可能會讓取景框中並不是想要拍攝的景物細節,通過拍攝界面左上方小窗的整體預覽,可以快速調節取景位置。
而iPhone 11 Pro Max在變焦拍攝的過程中,出現了畫面向左偏移的問題,正常情況下應該位於畫面中間或者稍微靠右一點的位置。
高倍數變焦一般來說對手機的ISP算法以及畫面裁切能力考驗得比較多,尤其是數十倍的數碼變焦。算法對榮耀手機來說一直都是其強項,對比榮耀30 Pro+原始到50X變焦的樣張,你可以發現它在畫面細節、亮度和色彩上的水準始終都是比較穩定的。
逆光而行,生於暗影中的「殺手」
縱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多浪漫的詩詞,但有時候我們卻在想,在燈火闌珊的地方看不到佳人,莫不是因為佳人站在了光明下的陰影中?
攝影是玩弄光線的藝術,對手機這種硬體幾乎已經定型的設備來說,在比較極端的光線環境中是比較考驗算法和硬體實力的。榮耀30 Pro+和iPhone 11 Pro Max能不能幫我們發現站立在暗處的那個她呢?
在幾乎目不能視物的極端暗光環境下拍攝一顆蘋果和橘子,榮耀30 Pro+的畫面亮度被大幅提升,你甚至還能辨清蘋果上的紋路和橘子上的一些斑點,畫面上的噪點控制也比較優秀;相對來說,iPhone 11 Pro Max的結果就比較災難了,兩種水果只能看到大概的輪廓,而且畫面的噪點都快糊成馬賽克了。
在旁邊有一定環境光,但拍攝主體周圍沒有光源存在的正常室內暗光環境中,榮耀30 Pro+和iPhone 11 Pro Max整體水平相當,畫面亮度、細節、色彩和解析力的表現都非常不錯,整體給人的觀感非常舒適。
其實在暗光環境下,相機的對焦問題也會被無限放大,對焦慢、對焦難以及畫面偏暗,是大部分手機需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我們測試了iPhone 11 Pro Max與榮耀30 Pro+在暗光環境下的對焦表現,同樣是2X變焦的情況下,同樣的位置,榮耀30 Pro+急速八核對焦直接鎖定鏡頭下的貓咪,而iPhone 11 Pro Max的的取景框則是跟隨貓咪晃動了好一會,最終因為焦距問題,給出了一個離遠一點才能精準對焦的建議。
其實從取景框的畫面來看,iPhone 11 Pro Max在暗光環境下的劣勢被進一步放大,對焦慢,畫面亮度、噪點,色彩偏暗的問題都凸顯出來。對比一下貓咪的樣張,可以看到榮耀30 Pro+在無明顯光線的暗光環境中,效果領先iPhone 11 Pro Max不止一個身位。
光線太弱不好成像,光線太強對相機也是個考驗。逆光環境對大部分手機而言,都容易出現對焦在亮部欠曝、暗部過曝的問題,導致畫面暗部細節缺失或者是亮度異常等問題,拍建築、拍有質感的人像照片都容易遇見。
同樣的位置拍攝寫字樓,由於對焦位置在太陽上,大部分手機應該是畫面亮度整體偏暗,暗部的細節難以辨別。從樣張來看,iPhone 11 Pro Max確實如此,立柱以及外牆下的隔斷都難以看清,左側的樹木幾乎黑成了一團,看不清任何樹葉的細節;沒有任何效果可言。相對來說,榮耀30 Pro+表現就要好得多了。
如果面對太陽,旁邊有明顯的暗場,開啟HDR功能可能會讓樣張的成像效果更好一些。通過多幀合成技術,HDR可有效改善大光比環境下,樣張在暗部的細節表現,並改善亮部的曝光情況。
開啟智能HDR之後拍攝夕陽,iPhone 11 Pro Max的暗部細節有所改善,不過噪點問題仍然略顯嚴重,亮部效果與暗部形成強烈的反差;榮耀30 Pro+樣張整體更加出眾,對比畫面右側的建築物,在暗部的畫面不僅更純淨,同時呈現的細節也更多一些。
這些主要通過主攝拍攝的樣張,榮耀30 Pro+的「聲音」都更大一些,在保持較高的色彩水準基礎上,在暗光、逆光、HDR等多個常見的生活場景中都有一流的使用體驗。相對來說iPhone 11 Pro Max卻不是那麼地令人滿意,或許要在硬體上進一步提升。
用視頻,記錄生活
視頻是記錄生活歷程的最佳載體,相較於照片更加靈動,也更容易展現腦洞。iPhone 11 Pro Max與榮耀30 Pro+都支持4K@60FPS的視頻錄製,雖然大部分流媒體都還是1080p,但是在創作者手中,4K或許能展現出更多的細節。
視頻拍攝和照片不同,大部分都是動態的事物,所以對手機的追焦能力有更大的考驗,追焦效果不好的,最終得到的可能是一段全是殘影的短片。通過在沙發上滑動車輛模型測試兩款手機的追焦能力,如GIF所示。
從兩張動態圖中可以看到,iPhone 11 Pro Max的追焦能力比榮耀30 Pro+要稍差一些,具體表現在當車輛距離鏡頭越近時,iPhone 11 Pro Max出現了難以對焦的情況,並且隨著距離的變化,沒有任何焦平面變化的跡象。
從另一組動態圖對比來看,也是類似的結論。iPhone 11 Pro Max在部分場景中,似乎並不會有追焦的效果,而是對焦鎖定。
慢動作視頻也可以成為我們創作的工作,相較於大部分只有60幀的普通視頻,高幀數的慢動作視頻將1秒內的動作放寬到數秒、數十秒中,能夠拍出來非常有意境的視頻。還記得《賭神》裡發哥自帶慢動作的「入場儀式」嗎,其實我們也可以使用慢動作來拍攝一小段。
iPhone 11 Pro Max最高支持1080p@240幀的慢動作視頻,而榮耀30 Pro+則達到了1080p@960幀,在慢動作視頻的製作上有更多的迴轉空間。從效果上來看,榮耀30 Pro+更能夠體現出慢動作視頻的意義。下圖展示了榮耀30 Pro+ 1080p@960幀,以及iPhone 11 Pro Max 1080p@240幀的慢動作效果。
老實說,iPhone 11 Pro Max的240幀慢動作視頻被拉長之後,動作仍然太快了一些,有很多場景不太好創作,比如有滑板少年表演,就很難拍出人在空中騰飛的那種瀟灑、自由的感覺。
評測總結
對於手機攝影,雖然全球市場排名靠前的幾大手機品牌都在開展「軍備競賽」,甚至還經常發生口水戰,比如iPhone的鬼影問題到現在仍未解決,就有網友和粉絲在網上攻擊與反擊。但對「吃瓜」的普通消費者而言,這樣的競爭自然是越多越好。
如今的手機攝影已經從堆硬體、碼功能的基礎形態上,過渡到了提升專業表現、加深使用便捷程度上來,至少在沒有經過系統學習攝影技術的用戶手中,手機可以展現出來的攝影實力,甚至堪比單眼相機。
榮耀30 Pro+無疑正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而iPhone 11 Pro Max,可能還需要更多地了解一下國內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