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女士懷孕已有38周,距離預產期越來越近,為了避免在家待產時突然面臨生產手忙腳亂,楊女士決定提前住院待產。誰知剛住沒幾天,寶寶就發動了,生產過程雖然有些艱辛,產後身體上的不適感也比較強烈,好在母子平安,楊女士的心總算安定了下來。
不過楊女士發現,同病房的一個寶媽,明明和自己前後腳進產房,但出來的時間卻不一樣,隔壁床的寶媽順產生娃,竟然比自己剖腹產生娃的時間還要長,2個多小時之後才回到病房,這是為什麼?
1、剖腹產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剖腹產的生產方式要比順產複雜得多,相當於一次大手術,所以時間方面自然比順產要長一些。但實際上,剖腹產整個過程只需要1個多小時的時間,與大多數情況下的順產耗時相比,時間方面要短很多。
孕媽從進產房麻醉,到肚子開刀,再到寶寶從腹中取出,所消耗的時間其實並不多,真正耗時的是手術後的清理、縫合等工作。至於剖腹產後不需要過多觀察,那是因為,醫護人員在剖腹產過程中,對孕媽腹腔內的情況已經了解清楚了,腹腔被直接打開,排查起來也比較容易,如果沒有遇到其他突發情況,手術結束後,寶媽就可以直接回病房了。
2、順產
順產是否順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孕媽體質、體力、胎兒大小等等,如果孕媽不能很好地配合醫生,那麼生產時間就會更長。當然也有一些孕媽,體質方面、胎兒方面的條件都很不錯,半小時就生完了,但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普遍情況下,孕媽順產的時間比起剖腹產,還是會相對長一些的。
至於順產後需要繼續觀察,這是因為女性順產後,醫生不能像剖腹產直接打開腹腔那樣,直觀的看到腹腔內部的相關情況,所以需要一定的時間去觀察女性產後身體方面的變化,醫生判斷產婦身體沒有問題後,產婦才可以回病房,所以順產要耗費的時間自然就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2小時。
1、觀察胎盤完整度,避免殘留
順產過程中,醫護人員需要將胎盤從產婦子宮中剝離出來,如果存在殘留,就會造成出血或感染。產後的2小時內,醫護人員會對產婦的胎盤以及惡露進行排查,觀察胎盤是否完整,以及惡露的排出量,如果胎盤存在缺損,或者惡露量超過了400ml,醫護人員就會做進一步處理。
2、觀察出血情況,預防相關併發症
生產對女性的身體來說是一次消耗,過程中難免會對身體造成一些不良影響,尤其是生產剛剛結束這段時間,產婦的免疫力非常低,更容易受到影響。產後這2小時,醫護人員就會針對產婦的出血情況,判斷是否出現了相關的併發症,如果存在異常情況,醫護人員就可以第一時間給予救治,避免病情繼續發展。
3、觀察排洩情況,降低感染風險
女性生產結束後,排洩方面功能是否存在問題,也是醫護人員觀察的重點。生產過程中,胎兒經過產道時會對腹腔內相關臟器造成碰撞,膀胱也會因此受到一定的影響,容易出現感染或相關病症。觀察期間,如果產婦排尿不暢或排尿困難,則說明產婦的排洩功能存在問題,對此,醫護人員需要儘快給予產婦治療和處理,以避免情況的惡化。
所以說,順產結束後的觀察對產婦的健康來說是很關鍵的,經過這2小時的觀察,可以減少產婦在後期恢復過程中的很多麻煩。各位寶媽,你在生產時都經歷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