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雙節」假期,我市文旅系統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精心組織策劃推出一系列文旅活動和優惠措施,豐富假日文旅產品供給。假日期間,大眾出遊熱情高漲,都市休閒遊、坊巷文化遊、紅色愛國遊、鄉村旅遊等產品業態突出,各景區(點)和文化場館遊人如織,旅遊市場復甦步伐進一步加快,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精準有效,預約遊覽成旅遊休閒新風尚,全市文旅市場繁榮有序,圓滿完成「安全、有序、優質、高效、文明」的假日旅遊工作目標。
一、假日旅遊接待總體情況
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全市累計接待遊客502.08萬人次,比上年國慶假日增長7.3%;實現旅遊收入36.40億元,增長11.3%。全市重點監測的4個景區(點)〔三坊七巷、鼓嶺旅遊度假區(含鼓山風景名勝區)、永泰青雲山景區集群和福州植物園(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累計接待人數約281.10萬人次,與上年基本持平;實現旅遊總收入26543.23萬元,達去年八成左右。其中三坊七巷接待人數約144.10萬人次;鼓嶺旅遊度假區(含鼓山風景名勝區)接待人數約72.80萬人次;青雲山景區集群接待人數約54.20萬人次;森林公園接待人數約10.00萬人次。
二、假日旅遊工作主要舉措
(一)高度重視,切實抓好安全防範工作
國慶、中秋「雙節」疊加,既是旅遊的旺季,也是旅遊安全事故高發期。為確保假日旅遊市場安全有序,全市各級文旅部門按照文化和旅遊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持續強化文旅市場安全監管,統籌做好文化和旅遊假日市場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節前,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及時召開2020年全市國慶節、中秋節文化和旅遊假日市場暨第四季度安全生產工作視頻會議,及時傳達貫徹文化和旅遊部及省文旅廳國慶節、中秋節假日市場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文化和旅遊假日市場工作。10月3日,市文旅局召開全市假日旅遊安全緊急視頻會議,傳達學習文旅部和省文旅廳會議精神,按照省市統一要求,對假日旅遊安全工作再動員、再部署,強調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履行好行業監管職責,夯實企業主體責任,全力保障假日文化和旅遊市場安全。
(二)強化督查,狠抓常態化疫情防控
全市文旅系統全面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堅持按照「限量、預約、錯峰」的要求,持續推進旅遊景區門票預約制度,並引導遊客做好個人防護,把疫情防控要求落細落實。同時,成立7個督導組,由局主要領導帶隊赴各縣(市)區檢查假日旅遊工作,重點對旅遊景區特種設備、遊樂設施、演出場所以及文化場館和活動、文保單位運行維護、安全預案、消防設施設備、應急措施、疫情防控等方面進行督查,並實行每日一報工作制度。此外,督促重點旅遊企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將疫情防控和安全措施貫穿各個環節,實現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全覆蓋,確保「雙節」期間文化和旅遊市場安全有序。截止8日11時,全市文旅共出動執法檢查1488人次,檢查各類場所885家次,發現並處置疫情防控問題59處、整改安全生產隱患問題數量38處。全市文化和旅遊市場安全有序,未發生遊客聚集及安全責任事故,未發生旅遊安全事故,收到涉旅投訴7起,已調處完畢1起,正在辦理6起。
三、假日旅遊市場主要特點
(一)文旅活動精彩紛呈
國慶、中秋兩節喜相逢,福州市文旅系統齊動、省市縣三級聯動、線上線下互動,策劃推出豐收、賞月、紅色、古厝等十大主題30條精品線路,以及120多場線上線下文旅活動和包括閩劇、曲藝、歌曲演唱、舞蹈、器樂演奏、詩朗誦在內的70場文藝演出,營造出濃厚的節慶氛圍,積聚滿滿人氣。各旅遊景區、文化場館主題活動精彩紛呈,如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結合擺塔、鯉魚餅、撿月華等福州特色中秋傳統,舉辦「水榭攬月」中秋遊園會,營造了喜慶的節日文化氛圍,引來許多市民遊客參與其中;林則徐紀念館以「佳節研傳統 古厝換新顏」為主題,精心策劃系列文化惠民活動及主題研學活動,吸引眾多親子家庭在福州古厝喜過「文化節」;閩都民俗園舉辦「國慶歡樂頌 中秋情意濃」「我們的節日?中秋」暨國慶主題活動,閩越水鎮閩越王開城儀式、煙火秀等系列活動熱鬧非凡。各縣(市)區文化場館、旅遊景區也紛紛圍繞慶國慶、迎中秋、鄉村遊等主題策劃推出系列文旅活動,助推旅遊市場復甦發展。此外,作為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假期,我市還開展了「七蹓八蹓 醉享福州」首屆福州文旅產品網絡消費季國慶中秋專場直播、「精彩福州 IN你而紅」福州十大網紅打卡地評選、「雲上說戲」「雲觀曲藝」「雲端藝享」雲直播等線上活動,與市民遊客共度佳節。
(二)惠民舉措拉動消費
「雙節」期間,各縣(市)區及旅遊景區、民宿等紛紛推出門票減免、打折、抽獎各項促銷活動,集聚人氣,吸引客流。如永泰歐樂堡水上樂園推出門票優惠,網上購票優惠票價僅為79.9元/人,百漈溝生態旅遊景區推出門票+彩虹玻璃天橋套票優惠價78元/人、門票+彩虹滑道+彩虹玻璃天橋套票優惠價99元/人;羅源灣海洋世界推出門票限時搶購第一波5折,第二波6折,第三波7折優惠活動,加之海洋音樂嘉年華、海洋音樂匯、水下雀神大賽、模特自由潛表秀等活動繽紛上演,假日期間接待人數約8.2萬人次;連江縣9月舉辦千萬惠民紅包發放暨百名旅遊店長探連江活動,提前預熱國慶、中秋「雙節」假期,促進文旅消費擴張;閩清瓷天下海絲精靈谷假日期間身穿漢服可免費入園,還有機會領取惠遊八閩大禮包;源脈溫泉園、匯雅溫泉、七疊溫泉等溫泉景區均推出各類「溫泉體驗票優惠價」等優惠活動,讓市民遊客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有效帶動旅遊消費提升。
(三)古厝遊成打卡熱點
近年來,福州古厝保護方興未艾。國慶、中秋假期,福州古厝集團以古厝遊、人文遊、閩商特色遊為主題,推出三坊七巷、上下杭、朱紫坊三大街區旅遊精品線路及產品,串聯街區多個景點,有效激活坊巷文化旅遊消費,假日期間三坊七巷累計接待人數可比口徑增長14.7%。福建省非遺博覽苑、林則徐紀念館,煙臺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的樂群樓、原美國領事館以及新開放的朱紫坊的芙蓉園、上下杭的黃培松故居等地人流如織,鱗次櫛比的古建築和濃鬱的閩都文化讓遊客們流連忘返,福州古厝成了假日期間不少外地遊客的熱門「打卡地」。值得一提的是,福建非遺博覽苑和福建民俗博物館均在假期首次開放夜場,夜幕之下,福建非遺博覽苑內壽山石雕展、木雕展、德化瓷器展、剪紙展等展覽搶人眼球;在福建民俗博物館,福州評話、伬藝、南音演奏等非遺表演引得掌聲陣陣,古厝非遺「夜宴」讓市民遊客大呼過癮。
(四)鄉村旅遊持續升溫
隨著疫情日趨向好,遠離人群集聚,去鄉村享受休閒時光備受歡迎,鄉村休閒遊成為假期期間遊客出遊熱點。各縣(市)區提前謀劃,將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和農民豐收節結合起來,精心策劃推出近郊遊、周邊遊線路產品,吸引遊客尋覓鄉愁文化、體驗鄉村民風,鄉村旅遊持續升溫。晉安區「相約幾何塢 放飛心夢想——深山美宿浪漫之旅」活動、2020皇帝洞第二屆水上音樂節等活動給市民遊客帶來了不一樣的鄉村風光。「畲風稻漁 紅色傳承」2020中國·福州(羅源)首屆稻漁豐收節通過稻田音樂會及設置稻漁迷宮、稻田彩繪、稻草部落等創意打卡區,吸引遊客走進田間,體驗魚戲稻鄉的田園豐收之美。閩侯縣2日在白沙鎮舉辦「悠悠閩江水 最憶是白沙」全域旅遊推介系列活動,逾200名徒步愛好者參與了環白沙徒步活動,通過「水鄉」「古厝」「雲端」3條主題線路深入鄉村,親近自然;同時八閩首邑好吃集市盛大開市,讓遊客一站式體驗舌尖暢快享受;在林柄村佳美農場還能開展農事體驗,盡享鄉野之樂。馬尾區閩白沿線各村、琅岐島遊人絡繹不絕;永泰縣同安鎮仁和莊、愛荊莊,嵩口古鎮等鄉村旅遊點人頭攢動,鄉村遊、莊寨遊線路較為火爆,成為旅遊消費的新動能。
(五)愛國情催旺紅色遊
今年是建黨99周年,也是新中國成立71周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紅色旅遊成為旅遊市場主旋律,全市各地群眾紛紛以不同形式慶祝祖國華誕,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福州市圖書館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書展,並啟動「榕圖夜讀」活動,用文化與閱讀魅力點燃榕城新「夜」態,假日期間吸引讀者約9000人次;福州市群眾藝術館推出迎國慶「祖國在我心中」線上雲劇場演出活動,展現新時代少年兒童對祖國的深厚情感;朱紫坊街區「築夢中國?光影朱紫」朱紫坊露天電影展播、「築夢中國?閩都聽我說」祝福心願牆等活動精彩紛呈,廣受市民遊客好評。「三坊七巷安民巷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舊址—吉庇路福建學生聯合會舊址謝家祠—鄧拓故居—鰲峰坊高士其故居」「中國船政文化景區(船政格致園—船政時空隧道—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昭忠祠—羅星塔公園)—閩安村(閩安協臺衙門—閩安樓—亭江炮臺)」等經典紅色之旅線路人氣旺盛,吸引不少市民遊客重溫紅色記憶,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中國船政文化景區、閩安歷史文化名村等景區成為市民遊客熱門打卡地。假期期間,中國船政文化景區接待人數約2.59萬人次,其中羅星塔公園接待人數約1.80萬人次,馬江海戰紀念館接待人數約0.79萬人次。
(六)本地周邊遊受青睞
受疫情影響,市民遊客更加注重旅遊安全,短途周邊遊線路頗受歡迎,假日期間以家庭遊、親友遊為主城市休閒與周邊遊活躍。國慶、中秋假日,市內各大公園紛紛為市民遊客獻上精心打造的文旅大餐,公園、休閒步道遊人頻頻爆滿。如西湖公園精心布置的心形拱門吸引了許多遊客駐足拍照,遊船入口處也排起了長隊,假日期間西湖公園(含左海公園)累計接待人數約25.00萬人次;花海公園內千日紅、波斯菊盛開,市民賞花、拍照、遊樂一片歡聲笑語,閩江公園及其所屬園區(含閩江公園南北園、飛鳳山公園、南江濱生態公園、花海公園)假日期間接待人數約18.21萬人次;假期前正式對外免費開放的位於金雞山公園的茉莉花廳成為假日期間的新晉「網紅」,吸引眾多市民和遊客在「半山腰」邊讀書邊看風景,假日期間金雞山公園累計接待人數約24.90萬人次。
(七)自助自駕遊成主流
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和私家車的普及,自駕遊、自助遊發展迅猛,成主要出遊方式之一,加上高速公路對小車免徵通行費,使更多遊客選擇自駕的形式,展開個性化自助深度遊。據遊客抽樣調查顯示,國慶中秋假日全市接待遊客中以個人或親友結伴出遊的遊客佔比達97.6%,單位和旅行社組織出遊比例合計不足2%;出遊交通方式方面,自駕車出遊遊客佔比超六成,達63.1%,乘坐社會客運汽車出遊遊客佔比達15.4%。假日期間,馬尾區東江濱公園、天馬山公園、琅岐紅光湖公園、龍鼓度假區等景區(點)停車場及沿線道路均停滿了自駕車,自助自駕遊成為假日旅遊市場主旋律。此外,全市接待遊客出遊目的主要以遊覽觀光和休閒度假為主,合計佔比達93.1%,其中遊覽觀光比例超六成。
(八)預約遊覽成新風尚
假日期間,全市文旅系統持續推進預約制度,督導A級旅遊景區按照「限量、預約、錯峰」要求,提高預約制度實施的覆蓋面。各旅遊景區有效運用線上預約、掃碼入園、客流監控等技術手段,引導遊客間隔入園、錯峰旅遊,嚴格遊客流量管控,切實落實旅遊景區接待遊客量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景區的開放管理,旅遊秩序井然。加之「預約旅遊」宣傳的積極推進,更多遊客選擇網上提前了解旅遊景區疫情防控、開放、門票預約、客流限制等措施,提前購票、提前預約,「無預約,不旅遊」成為市民遊客出遊新常態,有效確保了各景區(點)的遊覽秩序。假日期間,全市A級景區以及坊巷街區場館、市圖書館等文化場館預約有序,未出現明顯擁擠聚集情況。預約旅遊、錯峰旅遊、文明旅遊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