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有些人善於社交,與任何人都能相處融洽;有些人溫厚和善,與別人相處時會讓人感到安心;還有些人態度冷淡,對任何人都不抱有相處下去的想法。
而與我們待得最近的貓咪也是如此,它們跟我們一樣有著不同的性格。譬如有些貓咪很膽小,很難讓鏟屎官走近它們的心扉。
膽小的貓咪很謹慎
貓咪本來就是警戒心很強的動物,這也就是為什麼流浪貓照樣能在嚴酷的室外堅強地生存下來的證明。而且如今的貓咪仍保留著強烈的野性本能,即使生活在安全的室內的貓咪也會有時候表現得很慎重。
膽小謹慎的貓咪往往會有如下幾種行為:
喜歡待在高處;對細小的聲音太過敏感;看到家中有客人時就躲著;不喜歡被別人看著吃飯和上廁所。貓咪的習性之一就是喜歡待在高處,即使對家中再熟悉的貓咪,也會因為待在高處而感到安心。但是習慣了和人類生活的貓咪會有更多的時間在離地面更近的地方度過,這對於膽小的貓咪而言就不會很舒服,它們生怕會受到襲擊。
或許您覺得家中很安全,可這只是站在人類的角度去下的結論。膽小的貓咪會把任何可能傷害到它們的東西定性為危險,繼而也就對這個家會產生不信任感。
對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物太敏感
反過來說,膽小的貓咪其實充分發揮了它們優秀的警戒心和反射神經,像人打噴嚏、大聲說話、手機響了、打雷等常見的日常生活音都很有可能把它們嚇得跳起來。
而認生的貓咪就更難相處了,它們不僅不會與來到家中的客人交流,甚至還會與家庭成員不那麼親近,這就可能會導致家中出現一些對貓咪不滿的聲音。
至於膽小的貓咪為什麼不願意被人看著吃飯或者上廁所呢?難道是害怕別人搶它們的食物或者廁所嗎?
貓咪不是那麼想的,它們害怕的是自己萬一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偷襲的話,就會令它們難以反應過來。
貓咪膽小的原因是?
每當一聽到某個人「膽小」時,就會給人一種不咋正面的印象。可若這人既膽小又有很強的警戒心的話,那麼就可以用「謹慎行事」來形容他了。
貓咪的膽小其實就是謹慎,畢竟它們並不怕誰,只是由於性格的原因,使得它們看著不那麼「大條」。
而讓貓咪變得膽小的原因一般跟「遺傳」和「環境」有關。其中遺傳就是指貓咪的部分「性格基礎」是由貓爸貓媽決定的,也就是說,貓咪膽小的性格會受到貓爸貓媽的遺傳影響。
不過貓爸對小貓的遺傳影響會更多一些,若貓爸很膽小的話,小貓也可能會天生有著膽小的一面。再加上後來的「環境」影響,也就形成了貓咪的性格。
貓咪的成長環境很重要
無論是人還是貓,最初的性格都是由遺傳決定的,只不過這就好像隱隱約約存在的「魅力」一般,畢竟環境對一個生命的未來之路有著很大的影響。
貓咪也跟人類一樣,在成長的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經驗,其性格也就會在這段時間形成。
當然,在貓咪形成性格的這段時間裡,一般跟貓爸沒有關係,主要是受到了貓媽的影響。貓媽會傳授給小貓在出生後一個半月到六個月內的所有知識,因為小貓在出生半年後就必須要獨立去生存。所以在那之前,貓媽會把避險、狩獵、社交等知識都教給小貓。
而貓咪在出生後3個月以內是最能定格它們性格的時候,若是由貓媽照顧的話,其性格就會與貓媽靠攏;若是由人類照顧的話,其性格雖然不會跟人類相像,但它們一般不會變得很謹慎。
不過貓媽確實最能影響小貓的性格,譬如貓媽被人類傷害過的話,它們就會讓小貓知道人類是很危險的存在。這時候若想讓一隻對人類很謹慎的貓咪敞開心扉的話,就得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耐心才行。
貓咪警戒時的動作
當貓咪因為某件事而變得非常警惕時,在如上那些行為中還會有著一些代表性的動作:
把耳朵向後彎曲著;瞳孔變大;鬍子斜向上翹著;貓尾巴夾在後腿縫裡;縮著身子。
當狗狗把耳朵向後彎曲著時,則表明它們想要撒嬌或者想要討好主人。而貓咪就不同了,這個動作經常被它們用在害怕、憤怒、打架等帶有負面情緒的時候。
而且瞳孔放大的貓咪看著雖然又圓又可愛,但這正是它們不開心的時候,若您這時去撫摸它們的話,就可能會被攻擊哦。
像把尾巴夾在後腿縫裡和縮著身子的動作則表明貓咪對面前的事無能為力,心中的害怕已經超過了謹慎。它們不能說話,只能用動作來表達感情,所以鏟屎官一定要讀懂它們的肢體語言,體諒一下它們的心情。
所以呀,膽小的貓咪並不會一直膽小,只要它們遇見了發自內心喜歡它們的您,它們的膽小就可能是針對其他人,而不會針對您。
【大橘為重的胖橘】獨家原創,禁止一切搬運、抄襲、洗稿等等行為。我是你們的大胖橘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