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並未正式把脫髮算作疾病,但是脫髮人口確實不少,最多的就是脂溢性脫髮。治療方法也有很多,但是你一個個試下來,總還是不行。最終放棄,慢慢成了早年謝頂,光頭,沒頭髮。
其實脂溢性脫髮就像身體其他疾病一樣,是可以治療的。現在醫學進步,換心換肝都可以何況長頭髮。有些方法也非常好。反觀我們脫髮不愈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我們自身。方法好,但是也要生活配合。就像身體虛弱調理。一邊吃藥補身,一遍要控制體重,還懶得鍛鍊,怎麼能行。脫髮也是。我們今天就來梳理一下妨礙脂溢性脫髮恢復的幾大生活原因,也許思想轉變,頭髮很快就好了呢。
1、心態不對導致頭皮環境惡化
頭髮問題出現後,首先比較隨意,如剪短頭髮,增加清洗控油抑菌等。隨意使用偏方。生活中拔頭髮,測試脫髮量,測試頭髮強度等,頭髮操作增加了數倍。原本還可以維持,還能恢復,但是天天清洗,試藥,拔拽。牢固的頭髮也慢慢鬆弛。有些方法功能嚴重重疊,疊加,傷害頭皮,甚至加重症狀,導致頭皮細胞傷害,頭發生長能力減弱,造成脫髮嚴重化。
2、錯誤方法傷害毛囊
頭發生長就是毛囊。和汗腺,頭油等沒有直接關係。生發是毛囊,脫髮是毛孔鬆動,毛囊萎縮。所以脫髮首先就是保護毛囊,而不是控油,清洗等。中青年身體好,脂肪代謝旺盛,再加上溼熱等環境,頭油出汗多些,頭皮不透氣都是正常的。頭油是汗腺分泌的,和毛囊沒關係。如果把目標放在控油上就錯了。頭髮掉不掉,掉多少,頭皮清潔程度,只有感覺影響,和脫髮關係都不大。甚至都是臨時現象,我們主要是保護毛囊。毛囊在一切都能長回來,毛囊損傷了一切都完了。頭皮再乾淨,沒有頭油,也不掉頭髮了,但是毛囊壞了,新頭髮長不了又有什麼用。
要減少清洗,不要拔頭髮,來回梳理,摳頭皮,想盡各種辦法折騰頭皮。我們是幫助毛囊不是害毛囊。
3、不懂得頭皮生理環境
頭皮有自己的環境,就和種莊稼一樣。頭皮成弱酸性,酸鹼度5度左右。
頭油怕幹、怕風吹、怕外界直接接觸。所以才密布汗腺,分泌頭油覆蓋頭皮進行保護和隔離,才會長頭髮遮蓋頭皮。
頭皮於其他皮膚不同,沒有角質層黑色素少,最怕紫外線直射。
頭皮細胞生長代謝是48小時,也就是任何洗護觸碰都要給頭皮48小時來恢復生長。
頭皮生長溫度是38度以下,超過了頭髮就會生長緩慢,甚至不生長。
頭皮神經元少,有的時候損傷都不會疼。
頭髮主要就是通過毛囊拖拽,毛孔收緊固定。大多數脫髮是毛孔鬆動,不是毛囊不行。不要清洗拉拽測試強度。你拽頭髮其實就是拽毛囊。每天梳頭100次,就是每天拽毛囊100次。揠苗助長一樣的。
說到這裡大家明白了。不是我們洗頭這麼簡單。折騰越多,破壞就越嚴重,頭皮是活的,不是想當然,咱們得科學。
4、生活壞習慣不利於頭發生長
頭皮是身體的一部分,身體有問題則會反映到頭皮上。而我們身體又和生活習慣相關。像是熬夜、常吃溫差大的食物、衝涼、使用吹風機、桑拿、過度健身、長時間用腦、不運動、心裡波動劇烈、節食減肥等等。都會影響頭皮頭發生長。
頭皮人體最高,血流最慢,頭頂頭皮是橫向,一面永遠向下,容易發生沉積,和鬍子等部位不同。頭皮薄3、4毫米。外界溫度稍微變化,身體輕度刺激,都會造成表皮收縮和擴張,使皮下血管收緊。血脂很容易粘附粘連在血管壁,阻礙血液流動。而頭皮不能動,自己不能活血。就非常容易造成下遊脫髮。而我們不理解,自己DIY不斷弄折騰頭皮,反而增加情況發生的可能,破壞了原本脆弱的環境。導致脫髮嚴重化,長期化。
脂溢性脫髮其實是短期身體不調的一種情況,像我們16歲左右第二性徵發育都有過類似的經驗,頭油多,溼熱瘙癢,頭皮屑厲害,脫髮也增多。不過那時候都在學習,大家都這樣,沒人注意這個事情。隨著身體成長慢慢就會緩解。而大了,時間充沛,也有本錢。開始注意形象,脫髮了就得好好弄弄。人為破壞超過了身體自愈能力,導致無法自愈,造成脫髮越發嚴重。
脂溢性脫髮能治好嗎?當然可以,首要還是看方法,再加上持之以恆就行。我們可以在頭皮噴塗毛基質營養液,讓表皮毛囊毛基質吸收,促使表皮毛囊恢復生長。細胞活力增強,表皮狀態恢復。毛孔收緊,毛囊修復,重新長頭髮也很正常。
對於脂溢性脫髮治療當以改善微循環給頭皮為主,先穩定脫髮狀況,使頭髮長出來。在生活中端正態度,改掉不良習慣。豐富飲食,多運動,保持健康愉快地心態,脂溢性脫髮治好應該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