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北緯31度鑄就的傳奇

2020-12-17 中國氣象局

  編者按 位於北緯31度的湖北神農架,峰巒疊嶂,林海蒼茫,被《環球遊報》、海外駐華使節和駐華媒體評選為「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它不僅是重點生態功能區,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天然的「物種基因庫」和「地質博物館」。然而,神農架林區也是國家級貧困區。歷史與時代的需求讓神農架走過一段曲折的路程,曾經的過度開發讓這裡依舊經歷著一個修復和保護的過程。落後的經濟面貌期待轉型,守著青山綠水的群眾希望富裕。今天,「綠鏡頭 發現中國」採訪組走進神農架,一睹這世界級生態資源寶庫的奧秘,同時也深入了解當地立足生態,實現經濟發展的轉型之路。

  

存在與發現

中國氣象報記者 吳越 汪應瓊

  在採訪的日子裡,神農架始終雲霧繚繞,如同遠古遺留下的玄幻傳說一般,讓人仿佛置身仙境,更增添幾分神秘色彩。神農架傲然屹立在華中大地,它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一個奇蹟。

  地理環境獨特少有 立體氣候孕育出生物學奇蹟

  神農架擁有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唯一一塊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森林,堪稱北緯31度的「綠色奇蹟」。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立體小氣候使之成為我國南北植物的過渡區域和眾多動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帶。

  「山腳盛夏山嶺春,山麓豔秋山頂冰,赤橙黃綠看不盡,春夏秋冬最難分。」是神農架氣候的真實寫照。神農架位於北亞熱帶季風區,氣溫偏涼且多雨,由於一年四季受到溼熱的東南季風和乾冷的大陸高壓交替影響,以及高山森林對熱量、降水的調節,神農架低海拔地區形成夏無酷熱、冬無嚴寒的宜人氣候。此外,由於神農架相對高差大,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高達3106.2米,最低點石柱河谷海拔只有398米。「高度每增加100米,氣溫就下降0.5℃至0.7℃,雨量和溼度也隨之增加,於是氣候隨著海拔增高漸次迭現出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等多種類型,年降水量也由低到高依次分布為800毫米至2500毫米不等。」武漢區域氣候中心主任劉敏解釋。

  獨特的立體氣候造就出「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的景觀,使光、熱、水等氣候要素具有明顯的垂直變化特徵,形成遠不同於平原地區水平氣候帶的立體氣候層。這種多層次、多類型、複雜的立體氣候孕育出神農架植被種類的多樣性和垂直差異性——神農架有著同一緯度最為豐富的林木,在垂直方向有著常綠闊葉林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帶、針葉闊葉混交林帶和針葉竹林帶。2014年8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哈佛大學的教授們在神農架考察時曾感慨,近3000種在不同氣候帶分布的植物能在這麼小的區域範圍內同時存在,這是一個生物學奇蹟。

立體氣候孕育生物多樣性,多種動植物在神農架繁衍生息 洪通攝影

  科研價值獨樹一幟 中緯度保存最完好的森林生態系統

  如果來神農架只是匆匆一瞥這裡的美景,那就錯失真正了解與認知的機會。「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從亙古悠悠走來的神農架,如同一個寶藏給世人帶來驚奇與震撼。

  神農架堪稱是一座天然的地質博物館。距今19億年來,這裡沉積了一套獨特的地層,被命名為「神農架群」,擁有前寒武系典型的群地層剖面、板橋大斷裂、疊層石群、冰川擦痕、冰川漂礫,形成以冰川地貌、巖溶地貌等為主的地文景觀。

  同時,作為神農架核心保護區的大九湖溼地是目前華中地區保存較為完好的亞高山泥炭蘚沼澤類溼地。大九湖溼地國家公園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譚開甲表示,泥炭沉積物對於華中地區數萬年來氣候變遷研究有著極其重大的科學價值,這裡已經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列為中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

  歷經歲月洗禮而成為「植物界活化石」的珙桐枝繁葉茂,千年杉樹如威武的國王傲視群雄,萌翻了天的金絲猴在樹枝間跳躍穿梭……神農架為許多珍貴物種創造了繁衍生息的機會。神農架林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辦公室主任羅永斌介紹,神農架擁有高等植物3239種,包括珙桐等原始古老植物,紅豆杉等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植物以及神農香菊等特有植物;保護區有金絲猴等重點保護野生動物73種,白林麝、白熊等白化動物30多種。

  「由於科學家的腳步尚未完全走完神農架的原始森林,所以這些並不能代表全部。」湖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史玉虎直言,未來這裡會呈現給世人更多的驚喜。

  野人之謎尚未揭曉  科考腳步未止

  神農架的聞名最離不開的一個話題,便是野人。從《山海經》裡的「梟陽」到詩人屈原筆下的「山鬼」,再到一個個聲稱與野人有過「一面之緣」的親歷者講述,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從19世紀末,愛爾蘭籍植物學家奧古斯丁和英國著名自然學家威爾遜先後來到這裡,將大量珍貴的植被樣本帶到歐洲,到我國在1942年至1943年間組織的神農架科學考察,雖然野人之謎尚未揭曉,科考的腳步並未停止。

  時至今日,神農架已經成為研究地質地貌、天氣氣候、亞高山溼地生態系統等內容的重要科研基地。據了解,神農架保護區內建立了植物學和動物學科學研究平臺,其中包括建設珍稀植物培育基地18畝,珍稀瀕危植物就地保護監測樣地4處;建設大龍潭野外金絲猴保護研究基地、小龍潭野生動物救護基地、官門山大鯢和梅花鹿繁育研究基地;搭建野外監測平臺,與氣象、環保、水利等部門聯合建成大氣環境背景監測站、生物多樣性氣象觀測站、自動氣象觀測站、水文觀測站等。

  

  恢復與保護

  中國氣象報記者 李一鵬 通訊員 周建新

  52歲的王立國是神農架林區徐家莊林場一位從事森林資源管護和護林防火的「護林人」,他的工作是和同伴到負責的山林中巡邏,檢查是否有亂砍濫伐行為和火災隱患,林木是否遭遇了病蟲害。他說,大家都已經和森林打了30多年「交道」,自2000年之後,他們就是「護林人」了。然而在2000年之前,他們的角色卻恰恰相反——林場中的砍樹人。這種身份的轉變,正折射出神農架林區從被粗獷開發到被悉心保護的過程。

  無序掠奪 「華中屋脊」遭破壞

  神農架素有「華中屋脊」之稱,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因需要木材大舉開發神農架,上世紀80年代前後,我國快速發展,樹木遭到大規模砍伐。王立國回想起來覺得惋惜,那時各個林場都有任務,每次執行任務,就是一次大規模的樹木砍伐行動。

  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先後有10萬工程兵進入林區砍伐樹木,所到之處,砍木修路,搭建住所。1989年,林區森林覆蓋率已從90%以上降到87.8%,超過100萬畝林地從神農架消失。除了林地,溼地系統也遭到嚴重破壞。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大九湖景區如今景色優美,寧靜祥和,然而人們很難想到,這裡曾被排滯墾荒,變湖為田,十年前還是種滿各種蔬菜的田地和旱化的土地。

  譚開甲告訴記者,自1986年起,政府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將大九湖作為高山牧場大力發展,大面積開墾人工草場、興建梅花鹿場和細毛羊場,但由於大九湖冬季寒冷,越冬牧草儲備不足,交通不便又造成運輸補給困難,畜牧業並未發展起來。自1995年起,政府通過招商引資進行旅遊開發,由於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旅遊開發亦慘澹收場。2001年,人們開始探索反季節的蔬菜種植,圍湖造田,興建了萬畝高山蔬菜基地,使溼地水面消失殆盡,多類型沼澤溼地急劇萎縮。另外,大量小型水電站的建設、林區居民伐木耕地等對生態破壞也很嚴重。

重要水源涵養地大九湖正在經歷從破壞到修復的過程。圖片來自神農架林區黨委宣傳部

  劃定紅線 生態恢復成為發展強音

  如今的神農架,情況已大為不同。史玉虎介紹,自上世紀90年代後,神農架林區的保護工作就逐漸開展。在1998年洪澇災害後,針對長期以來天然林資源過度消耗而引起生態環境惡化的現實,國家提出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全面禁止天然林砍伐。工程從2000年開始實施,神農架林區林業管理局副局長史學生介紹,在10年內,林區累計封山育林98.2萬畝,人工造林2.6萬畝,目前林區森林覆蓋率90.4%,基本達到上世紀80年代初的水平。

  同時,政府也逐漸形成「綠色就是財富、保護就是發展」的理念,堅持「保護第一、科學規劃、合理開發、有序利用」的原則。「我們決不踩生態保護的紅線。」神農架林區政府副秘書長艾祖國告訴記者,防護林火必須嚴防死守,野生動物保護必須嚴管重罰,所有項目建設必須遵循生態優先,要堅守底線,百分之百做到「樹不能伐,獵不準打,藥不能採,礦不能開」。

  林區環保局副局長何蓮告訴記者,神農架堅決禁止發展高能耗產業,不開發當地磷、矽等礦產,發展循環經濟,修建汙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確保神農架林區生態環境、水環境、空氣品質等繼續優化。

  森林防火一直是當地工作重心,林區氣象局局長張書強介紹,氣象部門通過建設預報預警服務系統、加強預警和防火宣傳、及時向相關部門發布火險氣象等級預報和衛星遙感森林火點監測情況,努力為林區防火提供堅實氣象保障。

  林區還通過建設保護區,為生態恢復和發展提供「試驗田」。「保護區為林區在生態建設、科學研究、產業發展等方面提供示範和支撐。十年來保護區的旅遊收入實現了從1000萬元到2億元的跨越,從事木材砍伐、銷售的人,都轉型到了生態旅遊的崗位上。」羅永斌說。

  即便保護理念已深入人心,對林區的進一步保護依舊面臨不少問題。翁萬珍是大九湖溼地公園土生土長的居民,經營著農家樂,收入不錯,可今年她心裡卻多了個「疙瘩」。為了避免過多居民對湖區環境造成影響,政府決定對湖區內百姓進行整體「生態移民」,搬遷到25公裡外的坪阡地區。翁萬珍說,她理解政府的決定,政府部門也提出了補償措施,但搬遷後的新挑戰、經濟的損失、自己對故土的不舍都讓她有些躊躇。

  譚開甲表示,完成大九湖地區的生態移民是很大的事情,需要國家支持。

  今年7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文,要求對神農架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進行支持,並提出到2020年林區森林覆蓋率達到91.4%等一系列要求,「華中屋脊」的修復和保護再次得到強勁推力。

  

  發展與轉型

    中國氣象報記者 蘇玉君 李傲

  坎坎伐檀三十多年,這個全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區曾為經濟發展貢獻巨大。但今天,根據湖北省政府以及發改委等部門提供的數據,2013年,這裡城鄉居民收入僅為湖北省平均水平的65%。無論是從世界還是從我國的情況來看,資源富集與經濟落後綁縛在一起的例子並不多見,關鍵是選擇怎樣的發展途徑來突圍。

  立足生態 重構產業體系實現經濟轉型

  曾以伐木和築路為主的粗放型經濟沒有為神農架帶來巨大的財富,也沒有留下可持續的工農業遺產。2012年,湖北省提出新的目標,神農架要彰顯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價值。「綠色決定生死」,這似乎解讀與召喚著神農架的過去與未來。

  良好的生態環境本身就是生產力,就是發展後勁。在生態文明成為共識的今天,神農架迎來了發展機遇。艾祖國告訴記者,在這裡,保護就是發展,生態就是優勢。湖北省政府與神農架林區政府對這裡的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進行了細緻規劃,神農架整體屬於國家限制開發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各類禁止開發區域總面積達2685平方公裡,一些核心保護區域是不允許開發的。因此,經濟發展與轉型必須堅持「保護第一、科學規劃、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方針,充分發揮生態環境良好、自然資源富足的優勢,加快構築以生態旅遊為主導,生態林業、生態農業為重點的現代綠色生態產業體系,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科學轉變,提高林區群眾生活水平。

  經濟轉型意味著轉換支柱產業。近半個多世紀的實踐證明,與其他資源利用形式相比,發展生態旅遊是自然保護區的最佳戰略。生態旅遊不同於傳統旅遊,它緣於人們對環保意識的覺醒,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旅遊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旅遊打造了一條綠色產業鏈,符合時代的發展軌跡。

  生態旅遊 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

  神農架生態資源種類富集、體量巨大,完好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以及生物多樣性早已讓它在國際上聲名鵲起。國內外的高度關注為神農架生態旅遊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與環境。

  神農架林區旅遊發展委副主任嶽發號告訴記者,神農架所擁有的完好的原始森林群落、珍稀的野生動植物以及冰川、巖溶等地質地貌都是具有壟斷性的世界級旅遊資源。它的原始洪荒、神秘神奇,不僅極具震撼力,科研價值巨大且具有持續性。這些優勢使得神農架猶如一匹「黑馬」橫空出世。生態旅遊不僅提升了神農架的品味和審美價值,而且改變了當地的經濟產業結構。生態旅遊所帶來的新技術、新觀念直接推動了當地交通、建築、農田水利以及城鎮等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了多種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社區居民的就業與收入。生態旅遊所帶來的裂變式發展遠超想像。

  林區還不斷整合資源,加大核心景區的改造升級,並與國內外一些科研機構及美國黃石公園等合作或建立友好關係,引進先進旅遊發展理念,建設一個集觀光、避暑、休閒、科考等特色於一體的生態旅遊目的地。林區氣象部門在做好旅遊景區預報服務的同時,還加強景區及一些重點區域暴雨洪澇監測預警、雷電防護等業務,並通過開展旅遊舒適度預報業務及「神農架雲海旅遊景觀分析」等課題研究,提高旅遊氣象服務水平。

  特色產業 提升生態林業與農業水平

  任何單一的產業結構都會給這個地區的發展帶來風險,所以,神農架在加大生態旅遊的籌碼時,沒有忽視當地林業和農業等的升級。林區政府倡導因地制宜發展林果、藥材、茶葉等生態林業,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積極開發具有觀光、旅遊、休閒價值的農業資源和農業產品,加快推進休閒農業發展。

  在海拔1000多米的木魚鎮青天袍旅遊開發區,記者看到當地氣象部門為特色農產品所進行的專項服務,他們在茶園裡建立了氣候因子監測系統,並與農業部門合作,研發完成「神農架綠茶氣候生態品質溯源系統」。張書強介紹說,消費者能夠隨時通過掃描茶葉包裝上的二維碼,查詢到茶葉生長、採摘、生產過程期間的天氣氣候情況,了解茶葉品質等級、產地等信息,有效提高了神農架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神農架深山茶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馮兵說,自從有了溯源系統,茶葉無論是價格還是銷售量都有了明顯上升,而且還增加了消費者信任度及食品安全的質量保障。

神農架的中華小蜜蜂養殖是推進自然保護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探索。莊白羽攝影

 

  神農架的中華小蜜蜂養殖也是推進當地經濟發展的探索。景區蜂園基地養蜂人項斌說,神農架數千種植被為小蜜蜂提供了豐富的蜜源,加上沒有農藥、化肥等汙染,這裡的蜂蜜質量優良,小蜜蜂養殖已是當地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神農架嘗試著「企業—基地—農戶」或專業合作社等農產品種植模式,重要的是它也改變了當地百姓對生存空間、資源的認識,使之成為生態資源的自覺保護者,並將這一理念傳遞給每一位到神農架來的人。

   (來源:《中國氣象報》2014年11月20日四版 責任編輯:張林)

相關焦點

  • 兩岸媒體走進神農架 探訪北緯31度的綠色奇蹟
    (中國臺灣網發)   中國臺灣網7月10日神農架訊 (記者 吳曉寒)這裡是生機盎然的綠野仙境,原始森林裡奇花異草恣意生長;這裡是美不勝收的人間天堂,山崖溪澗中飛瀑直下、雲遮霧障;這裡是珍稀動物的天然寶庫,鳥獸齊聚、偶有川金絲猴在林間穿梭嬉戲。這裡是北緯31度的綠色奇蹟——神農架。
  • 在北緯31度,金螳螂·家能給你帶來什麼
    都說北緯31度是一條神奇的緯度,孕育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美景和文明奇蹟,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空中花園,這些都發生在神奇的北緯31度。  北緯31度不僅有神奇的世界十大奇觀,雄偉壯麗,同時也穿越了生機盎然的綠野仙境神農架,有著「天府之國」美譽的成都,還有溫婉如玉的蘇州。
  • 揭秘神秘的北緯30°線,神農架野人和埃及金字塔之謎都跟它有關
    北緯三十度是指地球的三十度緯線上,上下波動五度所覆蓋的範圍。北緯三十度線貫穿四大文明古國,是一條神秘而又奇特的緯線。沿地球北緯三十度線前行,既有許多奇妙的自然景觀,又存在著許多未解之謎。也許是巧合,也許是有一定的原因。總之,這條線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
  • 神農架深處為何被列為禁區?神秘的北緯30°,其中有什麼?
    文/仗劍走天涯神農架深處為何被列為禁區?神秘的北緯30°,其中有什麼?神農架最深處為什麼會被列為禁區呢?難道只是因為神秘現象至今無法解釋嗎?旅遊經濟的興起帶動了很多神秘的景區,而神農架就是其中之一,我國很多的人對於神農架都非常的不熟悉,認為只是一個深山老林中無法去旅遊的一個景點,甚至在神農架之中藏著很多的危險,都也使得國人望而生畏。雖然可以去神農架懷念遠古時期的那種森林中的魅力。可是相比之下,人們還是更惜於自己的性命。
  • 神秘的北緯31度:高山深海和文化遺蹟之外,這裡還有什麼
    在人口、城市、資源等具有統計意義的數據中,北緯31度與其他地方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將世界600多個主要城市和其他的中國地級城市繪製在世界地圖上,並分別繪製北緯31度、赤道和南緯31度線作為參考線,我們看到的地圖是這樣的:直觀看來,世界上的主要城市大多分布在北緯31度附近。
  • 詳細的北緯30度之謎與破解嘗試
    北緯30度之謎可謂是世界上最大的謎團,其中包括地理、歷史與人文的諸多奇觀與事件,吸引了無數人的好奇與探索。人們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位於北緯30度這條線附近的奇觀、事件,但未必知道得全面。這裡為此做一下全面的羅列,並嘗試破解這一謎團。北緯30度之謎的奇觀、事件大致分布在北緯25—35度之間,涵蓋地理、歷史和社會人文的諸多方面。
  • 神農架深處被列為禁區,因為一些奇怪現象,科學至今無法解釋
    這群人往往都會選擇去一些具有傳奇色彩的地方,這些地方一般都有一些難以解釋的神秘現象,仿佛有一種神奇的魔力一樣吸引著人們去探尋。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基本上都會望而卻步。我國的神農架林區就是這樣的一個驚險奇妙之地,擁有許多未解之謎。
  • 神秘的北緯30度,為什麼被稱為黃金產茶帶?
    每一次小編介紹駿眉中國的十大經典茶產區時,都會提到「北緯30度黃金產茶帶」這個概念,而實際上,北緯30度的確是世界的茶產業繁盛緯度。那麼北緯30度究竟有什麼魔力呢?為什麼這條黃金帶會更加垂青於茶呢?01北緯30度究竟在哪裡?北緯30度,主要是指北緯30度上下波動五度所覆蓋的範圍。這是一條神秘又奇特的緯線,它貫穿了四大文明古國,存在著許多令人費解的神秘現象和文明信息。人類古文明在這條黃金之線上發展,埃及的尼羅河、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中國的長江、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均是在這一緯度線入海。
  • 北緯31度上的理想隱居森林
    本期輕刻小東邪就去神農架實地採訪當地青年:到底是什麼樣的目的地,能讓這麼多人中真香定律? Q: 輕刻編輯-小東邪 A: 神農架青年 A:傳說只是傳說,神農架真的沒有野人!往年電視節目說在神農架發現了野人的腳印,把我們那邊炒火了,但那個腳印其實只是一個比較大的熊掌。 作為本地人還是挺開心,這樣的噱頭讓更多人知道了神農架。
  • 神農架林區榮獲「優選旅遊目的地」「優選冰雪目的地」稱號
    繼11月20日神農架榮膺首批十大中國生態旅遊示範景區後,12月11日,在上海召開的2020智慧產業高峰論壇暨中國旅遊大獎頒獎盛典上,神農架憑藉獨特的自然風光與優良的生態環境再獲全國「優選旅遊目的地」「優選冰雪目的地」稱號。
  • 走進神奇的北緯30度
    北緯30度:一個神奇的地理位置。這條緯度線發生了太多神秘的事情。從地理環境上來說,這裡既有地球上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又有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埃及的尼羅河,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中國長江,美國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
  • 地球上神秘的北緯三十度
    這條線是北緯30度。 在地球北緯30度附近有許多神秘有趣的自然現象。例如,美國的密西西比河、中東的北海和中國的長江都在北緯30度附近入海。西太平洋最高的珠穆朗瑪峰和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也在北緯30度左右。 在這個緯度上,有許多奇觀和神秘的文化。在中國,舉世聞名的錢塘江大潮、安徽黃山、江西廬山、四川峨眉山、安徽天柱山、湖北神農架、四川三星堆、寧波河姆渡都位於北緯30度。
  • 十四五規劃背後:北緯31度驚現「長江防線」,守不住將對經濟不利
    它,就是位於北緯31度的「長江防線」。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地理大發現的重要性。守住這條長江防線,是未來五年,也就是十四五計劃期間的重中之重。它的成敗,幾乎決定了大國崛起的勝負。上海、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寧波、武漢、長沙、成都、重慶均位於北緯29度-31度這個區間。而這片地帶,幾乎囊括了中國全部的頸部城市(強二線城市),還有1座頭部城市。
  • 北緯30度在中國是一條神奇的線
    2011年的時候,美國作家詹姆士·伯斯特寫過一本暢銷書,名字叫做《神秘的北緯30度》,這本書羅列了在北緯30度這條線上,有過許多自然或人類的奇蹟,埃及金字塔、百慕達三角、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巴比倫空中花園等等,這條線貫穿了人類大多數的文明和奇觀。
  • 傳奇故事:神農架探險隊的離奇事件
    神農架,一個位於北緯31°的神秘地區,傳說神農氏當年採藥的地方。因為在這裡搭起36架天梯,溝通了人間與天界,由此得名。這裡山崖陡峭難行,千百年來很少有人在此居住,傳說多於歷史,不知留下了多少未解之謎。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個與神農架有關的離奇故事。
  • 神奇的北緯30度,孕育了中國神奇的茶
    說到北緯30度,每個人都能說出幾個神秘的地方,金字塔、百慕達,珠穆朗瑪峰,錢塘江大潮等等,這些我們也探討不了,過於神秘。今天我們聊聊,為什麼中國的大部分名茶都產自這條神奇的緯度帶?首先,認識一下這條緯度帶的區域範圍北緯30度,特指地球上北緯30度上下波動5度所覆蓋的範圍,自西向東,穿越的省分別是西藏、四川、重慶、貴州、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而這一區域,盛產好茶,堪稱世界級的優質茶葉黃金生產帶。
  • 神農架林區榮獲「優選旅遊目的地」「優選冰雪目的地...
    神農架新聞網(神農架融媒體中心)記者 喻玲 通訊員 李涓)繼11月20日神農架榮膺首批十大中國生態旅遊示範景區後,12月11日,在上海召開的2020智慧產業高峰論壇暨中國旅遊大獎頒獎盛典上,神農架憑藉獨特的自然風光與優良的生態環境再獲全國「優選旅遊目的地」「優選冰雪目的地」稱號。
  • 神農架旅遊攻略,神農架旅遊行程
    神農架旅遊行程,神農架林區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是一個山川交錯、峰嶺連綿的地方,因華夏始祖神農氏嘗百草救民之傳說而得名。林區中林密谷深,與世隔絕,完好地保存著洪荒時代的風光,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野人出沒的傳說更讓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樹林的寧靜、湖水的波瀾、大山的神秘、動物的嬉戲……這裡的一切都會讓人忘記喧囂,恍若隔世。
  • 湖北神農架國際生態旅遊區躋身首批十大中國生態旅遊示範景區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1月27日訊 11月20日,在深圳舉行的「中國生態旅遊產業高峰論壇」國際旅遊博覽會上,湖北神農架國際生態旅遊區憑藉獨特的自然風光與優良的生態環境躋身首批十大中國生態旅遊示範景區。
  • 神奇北緯30度的十大未解之謎
    這是一條神奇的緯度,在這個北緯30度的緯度上誕生了四大文明古國,世界幾大著名河流的入海口也在北緯30度,以及很多超自然事件均發生在北緯30度,今天咱們來盤點北緯30度的神奇之處。3.歐洲歷史最大地震,裡斯本8.9級地震,美國舊金山8.3級地震,日本8.9級地震;中國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8.0級汶川地震,震心在北緯31度,2010年4月14日的青海玉樹7.1級地震,亦是在北緯33.2度,北緯30度又是一條可怕的地震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