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11月21日上午,一男子在家裡殺害年過七旬的父母后逃跑。據了解,該男子有精神病史,4年前殺嫂服刑,此次殺害父母距離出獄僅4個月。當年入獄時有沒有進行治療,出獄後有沒有做病況評估?究竟是哪一個環節的疏漏,造成了如今的二次傷害。
據了解,該男子有精神病史,4年前殺嫂服刑,此次殺害父母距離出獄僅4個月。患有精神病的被告人,在判定刑事責任時除了依據其犯罪嚴重程度,也要參考精神病司法鑑定意見。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能力共有三種:1、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2、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3、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根據其殺嫂服刑4年,可以推測若當年精神病情況被考慮在內,法院最有可能選用的是「限制刑事責任能力」。
一位法官曾對記者表示,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大都被送進帶有監護措施的普通監獄。有些限制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比無刑事責任的一些人可能更具有暴力傾向。「這些人判個幾年出來了,可能會帶來更大的災難。」
某檢察院辦公室主任也曾表示,20多年前,發生過一起精神病人殺人的案子,此人後來因限制刑事責任被判刑,出獄一年後又將兩個小孩子殺死。
「限制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重返社會後,隨時可能成為爆炸的啞彈。」陝西省西安市安康醫院副院長朱建彪解釋說,從精神鑑定的角度來說,限制刑事責任行為和無刑事責任行為的界限模糊,不能說哪一種更具有社會危害性。
但我國刑事訴訟法強制醫療的對象僅限於依法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這就意味著,此次事件中殺人者沒有被強制醫療而是進入監獄服刑。那麼,在監獄中有沒有得到治療?
精神病人沒有去醫院而是去了監獄,這無疑是一種矛盾轉移。如何對待和處理這些越來愈多的精神病罪犯,成了監獄的一大難題。曾有一名精神病患者家屬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入獄後,由於家人在發病後罵人、打人,被關進一個單獨的屋子裡,「腳被腳鏈鎖在鐵床頭上,手指甲又黑又長,臉也很髒,鬍子很長,瘦得皮包骨頭……」。
吃藥是重要的治療環節。在醫生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吃藥是第一大事。一位獄警介紹,監獄將「發藥到手、咽完再走」改為更嚴格實施細則:要求對藥物實行「專櫃、專人、專冊」和「定時、定點、定量」管理;監獄醫院按醫囑配好每日用藥,每日下午送到精神病犯分監區,由警察親自監督和記錄服藥情況,做到「發藥到手、見放入口、吞下張口、檢查再走」。
「回歸社會」也成監獄策略之一。據一名知情人士介紹,面對精神病犯人造成的管理壓力,監獄有時會通過保外就醫的方式,讓精神病人「回歸社會」。
面對大面積患有精神病的犯人,監獄的心理及精神科醫生卻嚴重不足。中央司法警察學院心理學教授陳立誠介紹,為了加強對獄中精神病人的管理,司法部一位領導曾提議在每所監獄配備一名專職精神科醫生。此提議落實起來將困難重重,因為全國的精神科醫生一共才兩萬名,監獄卻有近700所。且不算全國範圍內帶有精神科的醫院以及專業的精神病院數量,精神科醫生願不願去監獄工作本身就是問題。
了解到精神病人在監獄的生存環境,不少人會有疑問,當初為什麼沒有送去強制治療?如果判無罪,再送去強制治療是不是能避免如今的血案?
其實不盡然。一些精神病人在經鑑定被判無罪後,由於沒有得到妥善安置,結果重複犯案的事情也時有發生。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司法鑑定中心曾對23例被鑑定為無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回訪,發現23人中,有一半以上無人照管,其中有4人二度犯案,其中一人再次殺人。
由於經費等種種原因,很多肇禍的精神病人無法入院治療。即使有財政保障較為充足的北京市,多年來肇禍精神病人也不能全都入院治療。如2007年,經鑑定為無責任能力的肇禍精神病人,入住精神病醫院的只有20%左右。
病人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是許多「二次傷害」的根本原因。
1987年,公安部召開全國公安機關第一次精神病管治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將所有承擔強制醫療任務的精神病醫院,統稱為「安康醫院」。目前中國共有安康醫院22所,分布在18個省市區。嚴格地說,只有安康醫院有權對肇事病人實行強制治療,而其他醫院是不被允許的。
但據估算,全國肇事精神病人數目在200萬到270萬之間。隨著社會的發展,精神病人的數量在上升。有資料顯示,近10年來我國各精神病院累計收治肇事肇禍精神病患者7.5萬例,有殺人行為者約佔30%。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強制醫療首次從行政行為上升到司法行為,但即便細化了很多步驟與要求,強制醫療落實起來依然很難。
強制醫療中的證明標準不明確;繼續危害社會的判定標準不明;強制執行機關不明;精神病人的暴力行為地與戶籍地不在同一地,家屬提出回原籍醫治、政府財政部門提出屬地救助等情況,涉及醫療和審查的衝突及經費保障,不利於辦案,更不利於精神病人的救治。
同時,強制醫療的範圍應適度擴大、業內人士提出:「建議擴大強制醫療的範圍,將雖無犯罪行為但危險性極高,有高度自殘、自殺傾向的,多次實施輕型犯罪或者實施輕型犯罪且病人家屬或監護人明確表示無法監管等情形的精神病人,一律納入強制醫療範疇。」
往期回顧
問責條例是對紀律和處分條例的一個補充,周永康、令計劃、徐才厚、蘇榮等大老虎的違法違紀行為...閱讀全文>>
問責條例是對紀律和處分條例的一個補充,周永康、令計劃、徐才厚、蘇榮等大老虎的違法違紀行為...閱讀全文>>
趙薇啟用有爭議性的演員、沒有及時向觀眾澄清事實,原本是明星處理「危機公關」的失敗案例,但...閱讀全文>>
關於延遲退休的話題近年來一直不斷,而近日更被炒得沸騰異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閱讀全文>>
7月14日法國國慶日當晚,法國地中海旅遊度假城市尼斯一輛卡車衝進正在觀看國慶日煙花表演的...閱讀全文>>
中國政府以及外交部也在仲裁結果出來之後發表聲明,強調通過雙邊談判,和平解決領土爭端。和平...閱讀全文>>
13日,日本NHK突然爆料,高齡82歲的日本天皇表示想要「生前退位」,提前讓皇太子繼承皇...閱讀全文>>
7月12日,南海仲裁法庭公布了最終的「仲裁結果」,中國對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仲裁表示「不接...閱讀全文>>
民警進駐醫療機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擊暴力傷醫的行為,維護就醫環境,但緩解醫療糾紛宜疏不...閱讀全文>>
從2012年12月重獲政權以來,修憲一直是安倍的執政夙願,加上自民黨和公民黨組成的聯合執...閱讀全文>>
美國司法統計局今年1月發布的調查,每4個女生中就有1個曾在校園裡遭遇性侵犯和性騷擾,而她...閱讀全文>>
李克強總理5日也奔赴安徽、湖南等地視察防汛工作,在安徽李克強視察的一個地方是阜陽濛窪蓄洪...閱讀全文>>
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已成為公害,大城市垃圾產量驚人,而且處理成本高昂,偷運到外地非法傾倒...閱讀全文>>
7月1日,中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產品正式全面銷售,標誌著中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閱讀全文>>
幾乎「逢雨必澇」的武漢今年再度開啟「看海」模式。7月的一場暴雨過後,城區出現多處嚴重漬水...閱讀全文>>
近日,某報社記者涉嫌性侵女實習生的事件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公眾在關注嫌疑人定罪、整肅記...閱讀全文>>
6月29日晚,媒體人金波在北京地鐵6號線呼家樓站的站臺上突然暈倒,隨後失去意識,雖經熱心...閱讀全文>>
日前有媒體報導,十多年前,山西一名死刑犯張鴻在臨刑前不斷喊冤,死刑被緊急中止,暫緩執行。...閱讀全文>>
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統一部署,老年綜合津貼制度實施後,上海不再實行70周歲以上滬籍老年人免...閱讀全文>>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6月27日開幕。根據兩周前委員長會議的建議,本次會議將...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