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說明每個人都會有他所擅長的東西。在如今個性解放,創業潮湧的新時代,有想法的人,更是千千萬萬,而一夜暴富、實現財務自由者也不在少數,但僅僅因為有想法而最終成功的人卻是少之又少,或者說根本就沒有,能最後成為贏家的,除了有想法,更得有行動力,願意為自己的想法而盡一切努力,就像呂不韋那樣。
呂不韋遇到子楚的時候,子楚雖然名為秦國王子,但是卻落魄得很,整天東躲西藏,三餐也無著落的,只怕和街上的流流漢差不了多少了。但是呂不韋卻敢於在他身上投資,他不只有這個想法,他還傾盡所有地去為這個想法付諸行動。
改善子楚的生活現狀,贏得他的好感和他交上朋友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呂不韋是步步為營,讓子楚從一個不得寵、甚至可能會客死異鄉的落魄王子最終被立為了秦國的王儲,直至登上了秦國王位,這一切全是呂不韋一手操縱實施的。所以子楚有生之年始終對他言聽計從,任由他擺布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畢竟以他最初的境地,他大概從未想過自己終有一天會登上秦國的王位的。因此當一切變成現實的時候,他心裡或許覺得這一切簡直像是在做夢,除了盡情地享樂,以免好夢易醒,都不知道還能再做什麼了。
但呂不韋終究難改商人本色,還是太過貪婪,以至不懂得見好就收,最終兔死狗烹,落得個被逼自盡的下場。不過他應是雖死無憾了,畢竟他的理想已經實現了。在他臨終之前,秦王政曾質問他對秦國有什麼貢獻,可以得享如此尊榮,或許此前是無法確知他對秦國有什麼貢獻的,他只不過對子楚幫助太大,因為投資得當,所以獲利較大而已;但是當秦王政一統天下之後,如果要論貢獻,則不能不說也有呂不韋的一份的,如果沒有當初他奇貨可居之想法,又何來最後的秦王政的機會去一統天下呢。所以秦國一統天下的功臣,如果追本溯源起來,倒似乎也能算得上呂不韋一個的。
從呂不韋的結局,假如八卦一下,秦王政或許真的是他的兒子呢?因為憑嫪毐那單憑男色搞定一個女人而得享榮華富貴的不入流角色,竟然也敢妄想竊取秦國王位而代之,以呂不韋的手段和地位卻似乎未見他對秦國、對秦王政有過異心,當秦王政詰責他的時候,他竟就立即識趣地自盡了,可能真是出於一個望子成龍的父親的殷殷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