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藍字關注我們
8日上午,經濟開發區幼兒園的小朋友們迎來了新的一天,在暖暖的晨光裡,在眾多活蹦亂跳的身影中,一名一米八幾的大個子男老師格外顯眼,他是經濟開發區幼兒園副園長劉雲,也是江蘇省首批男幼師中的一員。
勤學苦練,打下紮實基礎
初次見到劉雲,很難將這個「大高個」與「幼兒教師」聯繫在一起。實際上,今年已是他在幼教行業工作的第五年。說起與幼兒教師的緣分,劉雲打開了話匣子。2010年,江蘇省開始面向全省招收300名學前教育專業男幼師,正在讀初三的劉雲便去南京參加了面試。在通過面試後,劉雲以中考695分的優異成績被蘇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錄取,開始了五年的學習生涯。
學前教育與其他專業不一樣,有多達20門的課程,要求學生不僅要有一定的藝術實踐能力,還要有深厚的文化素養和識物察人的智慧,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劉雲告訴記者,在學校不僅要學文化課、專業課,還要學技能課。「鋼琴、舞蹈、健美操、繪畫、手工……這些都要學。」最讓劉雲「頭疼」的是零基礎的鋼琴和舞蹈。面對全新的事物,劉雲只能靠勤學苦練,慢慢摸索其中的竅門,逐漸熟悉技巧手法。跳舞肢體不協調,怎麼辦?從最基本的劈腿、拉韌帶、練腰開始。鋼琴不會彈,怎麼辦?識譜,背譜,每天到琴房視唱、練耳。從早上六點起床到晚上八點四十晚自習結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劉雲慢慢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涉獵各項技藝的行家裡手。
讓劉雲印象深刻的一次經歷是在上大一的時候,因打籃球發生意外,導致鎖骨骨折,獨自一人在外求學的他選擇保守治療。期間,他打著石膏、綁著繃帶,不曾落下一節專業課。劉雲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付出的努力也終究會得到回報。在校期間,劉雲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被評為「優秀畢業生」,並在畢業時取得了鹽城師範學院本科學歷、學士學位。
潛心教研,創成特色園區
「3至6周歲的兒童是性格人格發展的重要時期,要在教學中發現孩子們的興趣點,設計適合的活動教案,讓他們快樂成長。」2015年,劉雲走上工作崗位。在一次家園共育活動中,他從家長分享的視頻和照片中發現,有一個孩子在家裡玩長凳玩得特別開心,這一下子勾起了他的回憶。「長凳一直是童年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遊戲夥伴,不僅趣味性強,玩法多,而且可以幫助孩子提升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隨即,劉雲設計了《趣玩長凳》活動教案,受到幼兒的廣泛歡迎。之後,劉雲潛心鑽研,設計了《好玩的桌子》《魔法袋》《趣味玩球》等一系列內容豐富有趣的活動教案。
戶外遊戲活動也成為開發區幼兒園的一大亮點。記者在幼兒園看到,佔地14餘畝的幼兒園裡,戶外綜合運動區、生態種植區、大型器械區以及室內各功能室一應俱全,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在操場上開心地嬉戲玩耍。劉雲介紹,幼兒園共有15個功能室,按照功能劃分,給孩子們練舞蹈、做編織、做手工等。開發區幼兒園也因遊戲課獨具特色,於今年3月份創成江蘇省體育特色幼兒園。
對劉雲來說,幼兒教師是職業,更是一份事業。五年的時間,劉雲利用自身特長為幼兒園先後創成國家級特色稱號一項、省級特色稱號兩項。而劉雲本人也先後27次在省、市、縣等各級教學競賽中獲獎,撰寫論文多次獲獎並發表於各類期刊,組織教學活動面向市內外同行進行公開展示,受到同行老師的一致好評。
用愛澆灌,綻放「教育之花」
教學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特別是對3至6周歲小朋友們,需要的是愛心和耐心。劉雲常說:「漫漫幼教路,『愛』字常相隨。」只有內心對小朋友充滿愛,才能獲得他們的信任和支持。
今年4歲剛入學小班的小雨,因突然與父母分開,顯得格外焦慮。「孩子有明顯的分離焦慮表現,中午不肯睡午覺,在課上大吵大鬧,並伴有攻擊性行為。」劉雲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課間將小朋友帶到辦公室和他談心。「其實你是想和其他小朋友做朋友對不對?只是表達方式不對,應該握握手,互相抱抱。」小雨重重地點了點頭。在劉雲耐心的陪伴下,小雨逐漸適應了校園生活,和其他夥伴玩在了一起。
「我們學校有不少幼兒是外來務工人員家庭的子女,由於父母忙於工作,對孩子照顧不夠,他們平時在班上沉默寡言,不像其他小孩子那樣活潑開朗。」今年三月份,開發區幼兒園開展「同心戰疫、文明同行」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對在園幼兒家庭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大班學生小怡,父母均是外來務工人員,小怡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一家五口人租住在小區的毛坯房裡,家庭經濟較為困難。在了解到小怡家中情況後,劉雲和同事帶上大米、油等生活用品,來到小女孩家中,送去關心和關愛。「看望過後,小怡也願意敞開心扉,時常和我交流。」劉雲說道。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劉雲把陶行知先生的這句話牢牢記在心裡,也踐行在實際行動中。他說,只有發自內心地愛孩子,才能綻放出最美的「教育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