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一種說法是,「摸孩子的囟門,孩子就會變啞巴」,聽起來十分荒誕可笑,但實際上寶寶的囟門還真不能經常摸。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每個家長對於自己的孩子都是越看越喜歡,總是忍不住「摸摸」寶寶,但其實寶寶的一些部位是不能亂摸的。
尤其是寶寶「小腦袋瓜」上的囟門,在寶寶1歲半前,一般是沒有閉合的,家長千萬不能經常摸,更不能用力捶打,小心影響寶寶正常發育。
但如果你真是正常的清潔,和不小心碰到了,其實並不用擔心,因為寶寶的「囟門」遠沒有你想的那麼脆弱。
瑤瑤生完寶寶之後,一直都交給婆婆照看,她對婆婆也是非常感激的,但是最近她發現,寶寶腦皮上是黑黑的,這讓她不禁懷疑,難道婆婆沒給孩子洗澡?
這天,她小心翼翼的問婆婆:「媽,我看寶寶的頭有點髒,要不我們今天給他洗個澡吧。」
誰知婆婆反應特別激烈,婆婆說:「你可千萬別亂摸我孫子的天頂蓋,人家網上都說了,寶寶的囟門不能順便碰,不然會變成傻子的。」
看著婆婆一臉篤定的樣子,瑤瑤也有些懵,難道寶寶的囟門真的不能亂碰?
囟門分為前囟門和後囟門,囟門事實上就是寶寶尚未閉合的骨縫。
囟門摸上去軟軟的,有的可能還會輕微的跳動,看上去似乎一碰就「破」。
其實囟門雖然看上去脆弱,但其實表面是有一層皮膚的,只有你不經常用力的揉搓,就不會傷害到寶寶的大腦。
別看囟門很「脆弱」,但其實它其實大有用處,大家都知道順產的時候,寶寶需要先用頭擠出媽媽的產道。
或許是為了更好的出生,寶寶的頭骨並不是完全閉合的,而囟門就是寶寶們留出來的「餘地」,方便寶寶更好的擠出來。
摸寶寶的囟門,寶寶當然不會變傻,寶寶的囟門,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脆弱。
至於很多媽媽看見的一跳一跳的,那其實是寶寶囟門的地方正好有血管流過。
雖說摸囟門不會變傻,但因為囟門沒有頭骨的保護,所以還是禁不起父母「愛的摧殘」的。
很多寶媽覺得寶寶的囟門很脆弱,不敢隨便給寶寶洗,其實寶寶的囟門反而要注意「清潔」。
如果長期不給寶寶清洗「囟門」,很容易產生乳痂,這樣一來,會影響囟門的正常收縮,反而不利於寶寶發育。
而且總是不洗囟門,寶寶會感覺很「癢」,自己會去撓,一旦撓破了,很容易導致感染。
所以寶寶的囟門是必須定期清洗的,如果你家寶寶已經有乳痂了,那麼可以先用茶油軟化一下,然後再輕輕擦拭乾淨。
根據研究,寶寶出生後3個月會先閉上「前囟門」,出生後14-16個月後,「後囟門」也會逐漸閉合,但也有的寶寶接近2歲才閉合。
如果非得說,寶寶的囟門和智力有什麼關係,那麼最大的關係可能就是囟門閉合的時間。
囟門可以看做寶寶頭部發育的鬆緊帶,如果寶寶囟門閉合太早,可能會導致頭圍過小,影響腦部發育。
這裡給大家一個頭圍參考標準:1周歲頭圍≥46cm;2周歲≥47cm就是正常的。
當然過晚閉合,也不是什麼好事,一些寶寶發育特別快,身體裡的鈣質跟不上,可能會患上佝僂病。如果寶寶超過18個月後,囟門還沒有閉合,應該及時就醫。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會經常摸寶寶的囟門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