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愛玲的筆下,孫用蕃就是一個典型的惡毒後媽。然而,在孫用蕃的晚年,她無兒無女,積蓄也並不多,在生活拮据的情況之下,還是會每天都去弄堂口給一些小孩子發糖吃,宛若一個慈祥的老奶奶。
慈祥老奶奶,與惡毒後媽,看似十分不相和諧,但是在孫用蕃的身上居然合二為一。隨著閱歷的不同,一個人待人處事的方法可能會變,但是其本性絕對不會變。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說,或許當年張愛玲筆下的惡毒後媽大抵是存在偏見的。
一、一流名媛,嫁了落魄遺少
因為孫用蕃嫁給了張廷重,而張廷重又是一個吃喝嫖賭之人,所以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認為孫用蕃必然是個一無是處的名門女子。要不然,哪個富家名門小姐,會願意嫁給無能還是二婚的張廷重。
然而,事實卻是,當年的孫用蕃曾經是上海的一流名媛,在上海七小姐中,她是其一。因此,不管是相貌還是才學,孫用蕃即便比不得林徽因這般有才的女子,也絕對是當時的風雲人物。至於最終嫁給了張廷重,很大程度上是個意外。
孫用蕃在年輕時候,曾經經歷過一段失敗的感情,受到重創之後她便不再想要談感情。隨著年齡漸漸大了,父親便為她安排了張廷重,之所以會看中張廷重,很大程度上只是因為他為人老實。
而後來的事實證明,張廷重除了吃喝嫖賭,沒什麼能力以外,在對待孫用蕃上還是極好的。所以,即便孫用蕃嫁給張廷重這個落魄遺少是下嫁,但後來也總算是夫妻幸福。不過,孫用蕃這一生唯一的遺憾便是從始至終無兒無女。
張廷重與黃逸梵有兩個孩子,孫用蕃嫁給張廷重之後,按照常理來說,她等於是直接當上了兩個孩子的繼母。如果與這兩個孩子相處得當,孫用蕃的後半生應當會十分完美,但偏偏事與願違,張愛玲當她是惡毒後媽,張子靜對她十分淡漠。
二、偏見從一開始就註定
在重組家庭中,最容易受傷的便是孩子,最容易被忽視的也是孩子。在剛剛得知孫用蕃與父親的婚訊之時,張愛玲便站在陽臺上哭泣,想著要如何阻止後媽的入門。張愛玲還表示,如果有機會,她要將孫用蕃從樓梯上推下去。
這時候,張愛玲不過是十歲,她與孫用蕃還素未謀面就已經有如此想法,可想而知,張愛玲對「後媽」這個角色早已經有了深入骨髓的憎恨。如果這時候,張廷重作為父親能夠適時地開導張愛玲,後來事情的發展應該會大不一樣。
然而,張廷重連自己的事情都懶得管,哪裡還會關心張愛玲的心情。孫用蕃初進門之時,她也是想要好好與張愛玲打好關係的,畢竟她本就是個喜歡孩子的人。或許是因為孫用蕃與張愛玲不對付,孫用蕃的一切善意,都被張愛玲當成了惡意。
孫用蕃一到張家,便開始給張家的人發禮物,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便是給張愛玲。而孫用蕃給張愛玲的禮物是兩箱子衣服,雖然不全是新的,但孫用蕃也沒穿過幾次。
在孫用蕃看來,這些衣服都是自己喜歡的,給張愛玲代表當她是親女兒,而在張愛玲看來卻是孫用蕃看不起她,居然讓自己穿舊衣服。有了這樣一個開始,這兩人的關係自然是越來越差,一開始註定的偏見也只會越來越深。
三、無兒無女,喜歡孩子
在後來的生活,孫用蕃也曾經多次嘗試著向張愛玲示好,但是都沒有下文,張愛玲均是冷臉相對。沒有人一直願意用熱臉貼冷屁股,作為富家小姐的孫用蕃更是如此,一次次被張愛玲奚落,她必然是生氣的。
張愛玲的性格中是有些偏激的,即便是親生父母,關係尚且還不怎樣,何況是這個不對付的後媽孫用蕃呢?由此來看,孫用蕃被張愛玲描寫成惡毒後媽也就不稀奇了,畢竟其中含有某些主觀成分。
孫用蕃嫁給張廷重的一生中,無兒無女,這是她唯一的遺憾。晚年時候,為了生存,她變賣房屋,勉強維持生活。即便是如此,孫用蕃依然會經常去弄堂口看望小孩子,甚至還會把他們叫到家裡發糖吃。
在那塊區域的小孩子,都知道孫用蕃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姑姑」。而後,張愛玲成名,在她的筆下,孫用蕃也徹底以惡毒後媽的形象出現在眾人眼前,當他人問起孫用蕃對張愛玲的看法時,孫用蕃笑著回答了一句話。
「張愛玲成了著名作家,如果是受了我的刺激,那倒也不是壞事,惡名罵聲衝著我來,我八十多歲的人了,只要無愧於心,外界的惡名我認了,一切都無所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