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一心迎挑戰,眾志成城戰疫情。近日,浙師大召開二級黨組織書記疫情防控工作釘釘視頻會議、春季學期開學工作專題會議,學習貫徹中央、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省教育廳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精神,對學校的防控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按照「兩手抓」"雙勝利"的總體要求,做好學校"停課不停學"的各項準備工作。各學院黨委第一時間響應,落細落實各項措施,確保疫情防控和教學科研"兩不誤"。
教師教育學院
教師教育學院黨委堅持「兩手抓」「兩促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學科研,用「1223」舉措推進防疫工作有效落實,促進教學科研秩序井然。
亮明一種身份
堅持第一時間開展工作。收到防疫指令後,學院黨委第一時間召開防控工作專題網絡會議、第一時間制定防控工作方案、第一時間成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壓實主體責任。學院黨委第一時間組建一支信得過、靠得住的黨員工作隊伍投入防控一線,亮出黨支部風採、亮明共產黨員身份。
堅持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組織6名教工黨支部書記、1名離退休教師聯絡員以及4名學生黨支部書記、2名研究生黨建導師參與聯防聯控。
堅持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積極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防疫知識宣傳教育、居家隔離貫徹落實、校園社區門禁管控、網絡宣傳輿論引導等方面,要求師生黨員在看齊上先人一步、在標準上嚴人一等,在落實防疫部署上堅決有力。
教育學系黨支部黨員教師傅寶英在積極參與麗澤花園防疫志願服務
突出兩個量數
精準摸清家底常量。落實網格化管理要求,緊緊依託各黨支部力量,系統摸排各系、所、研究院在崗教師、退休教職工以及各級各類學生信息。學院堅持數據排摸條塊分割、責任到人,切實保障摸排不漏一人、數據精準可靠、報送及時高效。
分類管控每日變量。針對目前尚在重點疫區教師,建立點對點聯繫,實時掌握防疫動態和關心疏導;針對已從重點疫區返校的教師,安排專人實時關心關注教師生活起居,並加強與社區信息往來溝通;針對從非重點疫區返校教師,嚴格落實申請報備與屬地管理要求,同時做好教師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等事項周知提醒工作;針對廣大在家的學生,制訂《教師教育學院疫情防控期間班主任工作職責》,精確掌握、關心學生動態;針對在校留學生(共71名),制訂《教師教育學院疫情防控期間留學生導師工作職責》,建立留學生防控導師工作群,分管院領導走訪慰問在校留學生,明晰職責、聯防聯控掌握關心留學生動態。
黨委副書記狄偉鋒、副院長黃曉、黨員教師孫志遠走訪慰問在校留學生
加緊兩項攻關
加緊教學攻關。1月底就對教學工作進行了兩手準備,同時發動老師著手建線上課、摸底學生線上學習條件等。發布《教師教育學院關於2019—2020(2)學期教學工作開展的具體通知》,並提供了線上教學操作流程,統籌推進線上教學。發揮智慧教育優勢,組建由周躍良院長領銜,黃立新、金楠和阮高峰等教育技術學系黨員為主要成員的國家級在線精品課程教學團隊,研製《網絡教學簡明手冊》,為全校乃至全省線上教學的開展提供完整的技術指導和示範。金楠老師開設視頻直播講座《釘釘線上教學體驗》,示範釘釘平臺線上建群、直播和組織教學等各項功能。教育技術學專業的老師們自發做起「技術客服」,在線解答其他老師開展線上教學時遇到的各類問題,並提前對Moodle平臺的伺服器進行維護,為100多門教師教育公共課的線上教學做好技術支持。2月12日,學院還組織班主任召開視頻班會,提醒同學們做好2月13日開始的線上學習準備。
教育技術系主任張家華維護Moodle平臺伺服器,在線解答其他老師開展線上教學時遇到的各類問題
加緊科研攻關。針對疫情防控,組織申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對策類項目,牽頭承擔疫情防控的心理壓力與疏導、疫情防控中提升公眾科學素養對策類研究;組織參與浙江省科學研究院與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聯合開展「同心戰疫 我們在一起」防疫心理微課,現已在浙江省教育廳官微推出;組織參與心理援助公益培訓、針對心理援助志願者的督導工作,並協助國際華人心理與援助專業者協會制定心理援助與危機幹預中的倫理準則。與此同時,利用教工交流平臺微信群、釘釘群發布疫情期間各類科研信息,分享各類助力項目申報、成果產出資源,廣泛動員教師申報各類科研項目。
「教育之江」推出浙師大心理學系的中小學防疫心理微課
落實三項機制
師生動態日報隨報。日常師生動態信息排摸堅持日日報、零報告;如遇師生突發事項,即知即報、隨時報告。
正反兩面教育引導。通過微博、微信、教師群、家長群、學生群等網絡渠道宣傳普及防疫知識和防控要求,消除師生恐慌心理和焦躁情緒;組織心理學科專家團隊切實發揮專業優勢,推出學生心理防護動畫短片,編寫《大中學生防疫心理調適手冊》《中小學生防疫心理調適手冊》,以問答形式編制了48個疫情期間個體可能會遇到的心理困境與疏解方法,為做好疫情心理危機幹預提供了指引;組織系主任和導師們為全體本科生和碩博研究生制定在家學習攻略,積極營造「停課不停學、宅家不宅思想」的氛圍。同時適時發布典型警示案例,教育引導師生客觀理性認知疫情、嚴格遵守管控舉措。
落實紀委監督責任。學院紀委堅持疫情防控部署到哪裡,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裡,始終把紀律挺在疫情防控前線。現由1名紀委書記及2名紀委委員深入學院防疫工作群開展防疫監督檢查,以嚴明的紀律推動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
人文學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浙師大人文學院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全院師生同心協力、共克時艱,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全面落實各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教學科研,全力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
凝聚在一起,用行動詮釋人文人的責任與當擔
當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警鐘敲響時,人文學院黨委將思想政治工作優勢轉化為疫情戰鬥的強大攻勢,動員黨支部和廣大師生黨員迅速行動起來,將黨旗插在抗疫第一線。
學院黨委迅速召開網上會議,研究部署學院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成立綜合協調、宣傳教育、後勤保障三個疫情防控工作組,細化明確疫情防控工作舉措。全院從寒假模式轉入工作模式,從一般模式轉入攻堅模式。
第一時間抓實抓細抓落實防疫工作,準確掌握全院師生動向,及時傳達學校防控要求。針對省外教師多、退休老教師多的情況,仍然堅持一對一電話排摸,並每隔2天通過電話聯繫、關心教師生活、教學、科研等狀況;針對學生,充分調動班主任、導師、輔導員的力量,啟動「學院-年級-班級-學生」四級聯動信息日報制,高效、快速、實時掌握每位學生動態和健康狀況,並推出「輔導員說」欄目,圍繞「家國情懷」「時間管理」「心理調試」等主題積極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積極響應,快速行動,學院行政黨支部通過召開視頻會議,細分任務小組等方式方法積極、靈活 開展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胡偉、張英萍、趙凱莉三位黨員組成「防疫心理輔導加油站」,利用專業知識,為浙師師生、全省抗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以及普通群眾提供心理支持服務。
戰「疫」一線,不少人文學子加入抗疫志願者隊伍,傳播正能量。積極響應黨團號召,人文志願者們投身便民服務、秩序維護、宣傳報導等工作,通過量體溫、打電話、排查外來人員情況、耐心詢問並安撫外地人員等方式助力社區戰疫。
停課不停學,落筆有情的人文在線課堂
堅持非常時期不放鬆,補齊教學短板,聚焦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學院為推動學科「創優爭A」持續貢獻力量。本學期,人文學院共開設了210門課程,停課不停學,作為衝A學院,人文教師紛紛主動適應變化,「轉戰」網絡,到目前為止,已有181門課程通過線上教學的方式和同學們見面了。
一直關注疫情的景盛軒,早在接到通知前就已著手準備線上教學,嘗試多款授課工具後,他發現「騰訊課堂」平臺的線上答題功能完善,根據電腦統計的數據和時間,能較好地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同樣沒有線上「主播」經驗的王文勝則更關心語音和屏幕共享功能,一番「折騰」後,他不僅適應了線上講課,還從中找到了樂趣,「幾次網課體驗後,學生的聽課效率顯著提高,課堂井然有序,互動頻繁。」劉昌玉認為,在疫情期間,確保安全是第一位,但學習也不能停止,「學習在這裡不是狹隘的概念,不僅包括往常的在校學習,也涵蓋了自身能力的提升和課後學習。」
從師生變成「網友」,線上教學不僅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還讓很多年輕老師狂漲粉。「一如既往的風趣幽默,感覺屏幕裡的老師更可愛了。」「當閉上眼聽著老師朗讀的時候,會感到特別貼心和溫暖。」朋友圈裡,同學們毫不吝嗇狂「曬」對老師們的「愛意」……
另外,在學校開設的24門優質在線開放課程中,人文學院就佔了1/4。陳國燦、邱江寧、張磊、劉昌玉、傅惠鈞、黃沚青等老師開設了《江南古鎮與水鄉文化》《京杭運河詩文講讀》《敦煌文學藝術》等六門課程,供學生修讀學習,選課學生數達5691人次。
愛是橋梁,「抗疫前線」人文人的獨特讚歌
落筆有情,人間有愛。抗疫期間,浙師人文人積極響應校黨委號召,發揮學科和專業優勢,以實際行動詮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心與擔當。
落筆有情,人文師生寄託對戰疫的信心與祝福。退休教授裘樟清通過創作10餘幅詩畫作品,向全國人民傳遞信心與力量,其中詩歌《擬武漢的宣誓》由浙江新聞客戶端製成音視頻發布。5個日夜趕製,人文教師王生國和同伴一起將《江姐》中的經典選段改編成歌曲《我似苔花微,也要吐燁妍》,以此向防控一線的戰疫英雄們致敬。兒童文學作家、教工黨員常立與畫家Amber合作完成兒童繪本「病毒簡史」,以科普知識作為背景,助力兒童防疫;漢語言文學162班董港偉與外國語學院教師楊沁合作創作歌曲MV《齊心抗疫天常藍》,以「浙師版防疫主題曲」唱出心中的愛與祝福。
王生國在趕製歌劇片段
退休教授裘樟清在作畫
人間有愛,人文院友們不遠萬裡匯聚起戰疫的愛與力量。中文系76級院友邱愛華全家動員,從法國巴黎發出20000個醫學專用口罩,空運至金華婺城區紅十字會,其中4000個定向捐助母校。國家一級演員院友陳美蘭,演唱婺劇戲歌《抗疫必勝》在學習強國平臺上熱播,以聲傳情,抒發對抗「疫」的信心與決心。院友金華市外國語學校金義分校李武南校長,通過寫給同學們一封特殊的信,寄語孩子們,「疫情當下,體味人世況味,感知人間疾苦,積累閱歷,獲取向上生長的力量」。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學院黨委把守護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迅速響應,第一時間成立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確保學校黨委「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的要求落地落實落細。
堅決打好疫情防控校園狙擊戰
加強組織領導,壓實防控責任。迅速響應學校部署,成立學院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組、組織宣傳組、監督檢查組、後勤保障組,各組分工細化、多點施力、責任到人。領導班子靠前指揮,全面負責,全體成員均保持全天候「戰時」狀態,時時有聯繫、日日有反饋。期間,多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斷更新、完善學院疫情防控相關部署。
發揮支部力量,激勵黨員擔當。迅速形成「支部牽頭、黨員管理、網格排查、每日一報」工作模式,以湖北、溫州、台州、杭州、義烏、東陽等重點地區師生聯絡排查為主攻克點,其他區域同步推進,真正實現疫情防控網格化、全覆蓋、有重點、無盲區。同時,學院黨委組織各支部藉助微信、學習強國等平臺舉行「抗擊疫情,黨員先行」線上主題黨日活動,打破時空限制,圍繞抗擊疫情開展在線學習和交流。行政支部多名教工黨員積極參與抗「疫」志願服務,以「雕刻時光」和「米蘭花心晴工作室」為依託,參與設計學習時間管理、親情關係處理、生命教育等在線主題班會,加入各類心理援助志願服務隊,開展熱線電話和QQ在線心理輔導。
加強防控教育,做好宣傳引導。以「外語風」微信公眾號為主平臺,第一時間推送權威發布的防控工作動態;主動挖掘師生抗疫典型、推出10餘條原創微信,其中包括楊沁老師創作的戰「疫」歌曲《齊心抗疫天常藍》,丁笑微老師獨創的婺劇版《戰疫之歌》,2名本科生擔任抗疫志願者的典型事跡,學院學生會、研究生會自發撰寫的《疫情防控倡議書》,9名湖北學子向學院報平安的「一封家書」等;結合外語特色,收集、校審並發布了中英日法四語「疫情公眾預防提示語」,將疫情防控教育與專業學習緊密結合。
強化聯防聯控,保障工作成效。切實加強校內外的聯防聯控,學院領導牽頭,院防控工作小組實時跟進、釐清學校及師生所屬地相關防控政策,嚴格落實返校審批、居家觀察等防控政策;利用釘釘群、校「戰疫通信息直報系統」,教師通過系部、學生通過班寢做好健康打卡,建立師生健康動態檔案;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師生關心關懷工作,班子成員及時走訪看望留校學生、外教,並通過支部書記、系部主任、輔導員、班主任等多支隊伍定期點對點關心關懷,回應師生關切;學院紀委及時、精準監督各項工作,紀委書記加入各防控工作群,嚴明工作紀律、主動收集群眾意見、定期抽查工作成效、及時提出整改建議。
英語174班的陳圓圓報名抗疫志願者,每天11點至18點為進出人員測量體溫,做好信息登記。
堅決打好教學秩序保衛戰
構建數字課程資源。組織英語系師生編寫了《英語專業國標課程網上教學資源彙編》,引導各專業教師多渠道收集、遴選各平臺的網絡教學資源,為構建優質豐富的數字課程資源打下良好基礎。大外部教師利用假期不斷完善《指尖上的浙江——用英語講中國故事》《高級英語讀寫譯——考研英語》《跨文化交際》等5門在線課程,並在浙江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開課,滿足同學們個性化學習的需求。翻譯系章莉老師較早採用SPOC(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開展《英語演講課程》教學,現已錄製20個單元240分鐘的微課視頻,確保7個班180餘位同學都能在第一時間準時開始課程學習。
調研個性化學習需求。學院黨委根據疫情發展趨勢和學校相關部署,及時研判在線教學可能給師生帶來的影響,組織開展相關調研,了解學生疫情期間個性化學習需求,共收集260餘條意見、建議。同時,要求各課程在前兩次課的教學中及時了解學生情況,公布遠程教學方案,徵求學生意見,確保課程教學設計適應學生實情,同時要加強個性化導學,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為實施問題學習、項目學習、案例學習、協作學習等學習模式提供遠程指導奠定基礎。
開展教研教改交流。啟動2019-2020第二學期教研活動,組織部分課程通過QQ群開放教學,每位教師選擇加入感興趣的課程觀摩研討,首批公開的課程有《英語口語》、《基礎英語》等,相關教師團隊有「省高校首批「網際網路+教學」優秀案例一等獎獲得者」「浙江省微課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具有較強的示範意義。後期還將陸續組織研究性課程、慕課課程、直播課程等多種形態的課程教學研討。
加強教學服務與監督。成立疫情防控期學院教學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加強服務和監督工作。引導各課程加強導學、督學、助學服務,幫助學生了解和適應學習環境,指導學生學習課程內容;追蹤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反饋信息;對遇到問題的學生提供個性化幫助,協助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達到預定學習目標。
素材來源 教育學院 人文學院 外國語學院
原標題:《黨旗在一線飄揚①|疫情防控、教學科研,浙師教育、人文、外語學院兩手都"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