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房間再小,也要給孩子掛1張地圖,能刺激大腦邏輯性發育

2020-12-20 騰訊網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中國式父母,往往都有一個共同期待,那就是希望自家孩子能夠比別人更聰慧一些,大腦智商比別人更高一些,可智商這個東西,可不是說提升就能提升的。

科學研究顯示:兒童的智商高低,先天基因遺傳佔到了70%,而剩下的30%則是取決於孩子後天成長過程中的傳授引導。

科學家們經過一系列的調查研究發現,兒童大腦的發育有10年可塑期,他們把這10年時間稱之為孩子的「機會之窗」,在0-10歲的成長階段內,孩子接觸的事物,接受的教育,都有可能影響大腦發育。

至於孩子的智商究竟能在後天開發多少,則完全取決於父母的「細節培養」,而在「細節培養」中,有一項既高效又簡單的培養方式,被很多父母忽略了。

「媽媽,地圖是什麼?」房間再小也要給孩子掛張地圖,好處看得見

前幾年,從鄰國日本興起了一種「早教體系」——兒童地圖認知和地圖教育。

地圖是我們生活中既常見又不常見的物品,可就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玩具,卻因為一項研究實驗大火了起來。

埃默裡大學是美國頂尖的私立研究大學,被譽為「新常青藤」大學,在這所大學曾經有一項研究實驗。

他們通過智能眼球追蹤、記錄了一部分嬰兒和兒童的視覺觀察習慣,通過復盤數據發現,對靜態圖片和靜態鏡像越感興趣的孩子,往往後期的智商發育越好。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發現,盯著圖片時間越長的孩子,在後期的空間創造力和抽象邏輯表達力方面越優秀。

這類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對數學邏輯、語言邏輯很感興趣,切富有創造力,有機智的大腦,良好的口才。

經過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些孩子之所以會有這些表現,是因為圖片帶給他們更多的想像力,刺激了大腦的「運動」,有效的幫助大腦進行自主發育,也就是所謂的「智商後天發育」。

地圖,作為抽象圖片的代表,被研究學者摘了出來。

進一步剖析後,相關科研人員和教育學者,普遍達成了一個共識:地圖這件物品,能提高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能提高兒童的認知能力和創造能力。

正因如此,近些年國外興起了一種說法:「即便房間再小,也要給孩子掛1張地圖,因為能刺激孩子大腦發育,能培養孩子邏輯思維創造力。」

陪孩子看地圖,是被中國父母忽略了的「細節培養」,現在補還來得及

地圖這種視覺抽象「圖片」,能夠刺激孩子大腦發育的論證並不是空穴來風,在父母陪孩子看地圖的過程中,能逐一驗證這一說法,且很好理解。

1)地圖能培養孩子空間創造力

大部分一年級的數學課本,除了教孩子1、2、3之外,還會教孩子上面、下面、左面、右面這些空間詞彙,有很多孩子掌握起來很費勁,甚至長大了都不分左右,不分東南西北,這就是空間邏輯差的表現。

而陪孩子多看地圖,就會讓孩子從小接觸空間詞彙,提高空間邏輯力和創造力,不管什麼地圖,在表述中都會涉及到空間詞彙,上方、下方、左側、右側、桌子上、天上……

陪孩子讀地圖,看地圖的過程中,這些空間詞彙能很好地刺激他們大腦「頂葉區 」發育。

2)地圖能刺激孩子抽象想像力

從小陪孩子看地圖,能讓孩子不間斷地在腦中回想地區位置,地區之間的關係,在這個記憶的過程中,還能刺激孩子的抽象想像力。

比如孩子會不自主地利用抽象理解記憶地圖的形狀中國像大公雞,雲南像大駱駝,西藏像狗狗之類的……

這種記憶的過程能有效刺激大腦海馬體中的「定位細胞」發育。

3)打開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大門

很多家長反饋孩子對「百科」沒興趣,多半是因為孩子不理解,沒有敲門磚如何讓孩子感興趣,而地圖閱讀,就是興趣的敲門磚。

通過閱讀地圖,能讓孩子知道世界有多大,好奇世界有什麼,明白自己僅生活中在地圖的一角,這些基礎認知,能讓孩子們產生好奇,因好奇而感興趣,才是最佳培養方式。

國外研究發現,地圖認知的基本培養條件有如下幾點,現在彌補還來得及

4歲左右的孩子,知道地圖是什麼

5-6歲的孩子,基本了解了地圖的概念

7-8歲的孩子,處於地圖認知發展的高峰期

因此,假若你之前沒有注重培養孩子的地圖認知能力,沒有意識到地圖對大腦發育刺激的重要性,現在彌補沒準還來得及,給大家推薦兩件小編認為很好的地圖,大家根據孩子的年齡合理選擇。

寶媽們,你們有陪孩子看地圖的習慣嗎?如果沒有從現在開始,還能抓住一波大腦塑造期,別錯過了。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家裡房間再小,也要給孩子掛1張地圖,能刺激大腦邏輯性發育
    房間再小也要給孩子掛張地圖,好處看得見前幾年,從鄰國日本興起了一種「早教體系」——兒童地圖認知和地圖教育。地圖是我們生活中既常見又不常見的物品,可就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玩具,卻因為一項研究實驗大火了起來。
  • 陪孩子看地圖 被中國父母忽略了的「細節培養」
    房間再小也要給孩子掛張地圖,好處看得見  前幾年,從鄰國日本興起了一種「早教體系」——兒童地圖認知和地圖教育。  進一步剖析後,相關科研人員和教育學者,普遍達成了一個共識:地圖這件物品,能提高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能提高兒童的認知能力和創造能力。
  • 無論房子多小,家長務必在房間掛上這2張地圖,孩子以後才更出息
    「窮則獨善其身,能則胸容祖國,達則兼濟天下」很多家庭的牆上都會在兩張地圖——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因為他們認為在家看地圖就有看到全世界的感覺,既可以讓孩子見識地圖上的世界,還可以讓孩子記得祖國,家裡地圖還可以給孩子先了解地理知識,預先打開自己的眼界。
  • 美國大學研究發現:愛看地圖的孩子,大腦發育或比同齡人更好
    近幾年,美國一所大學最新的研究結果,給早教事業帶來了新的啟發和方向——美國埃默裡大學的一項研究中提到:大腦比同齡人發育得更好的孩子,對靜態圖片的敏感性更強,他們會有更強的而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會對精細的地圖產生濃厚的興趣。孩子從出生的時候開始,大腦就已經具備對周邊事物的感知能力,比如顏色、氣味、冷暖、甚至美醜。
  • 看地圖會加快孩子大腦發育?埃默裡大學:孩子的格局就藏在地圖裡
    這個年齡的孩子接觸到所有事物,都可能會對他們的大腦發育造成影響。 此時家長們能做的就是抓住促進孩子改變的細節,用正確的手段結合外部刺激加快孩子的大腦發育。 加快孩子大腦發育的外界因素到底有什麼?遊戲?圖書?還是專業的益智訓練?
  • 房間內應掛的2張地圖,提高認知的同時,也讓孩子4個方面更優秀
    文/小庚庚爸爸我們在給孩子布置房間的時候,總是不知道什麼樣的物品是適合孩子的,有書櫃的不知道孩子應該看什麼類型的書,買回來孩子會不會看都是個迷,要是放太多的玩具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建議放2張地圖,可能會讓孩子的4個方面更優秀
  • 嬰幼兒大腦發育要刺激,心理學家:警惕腦損傷,開發孩子智力3法
    導讀:嬰幼兒大腦發育要刺激,心理學家:警惕腦損傷,開發孩子智力3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嬰幼兒大腦發育要刺激,心理學家:警惕腦損傷,開發孩子智力3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我想買張地圖」,滿足孩子需求後,認知成長看得見
    史蒂夫·賈伯斯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天賦異稟」,凡是家裡的物件,他都會耐著性子去研究,去琢磨,而且還酷愛提問。媽媽,這個是啥?這個是怎麼做的?為什麼不能改良一下呢?有專家曾表示,越是看似複雜的圖片,對年幼的孩子感知認知越有好處,地圖就是其中一種,喜歡研究地圖的孩子,往往都能被動地刺激到大腦認知發育體系,幫助孩子提高聰明度,給孩子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注入「興奮劑」,增長好奇認知。
  • 無論房間大小,記得給孩子在家裡掛2張地圖,6個理由告訴你原因
    愛因斯坦說:地圖描繪的不是地球,而是世界。常觀察地圖,讓我有了仰望星空的勇氣。細心的話就會發現,幾乎每個學校裡面都會掛一些地圖在牆上,主要就是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但是卻很少有人在家裡掛地圖,不是因為家裡沒有地方,大多還是腦子裡根本沒有這個概念。
  • 如果條件允許,不要錯過這個部位的鍛鍊,能影響孩子第二大腦發育
    通過對這張大腦地圖進行分析,Wilder Penfield發現,當身體部位在大腦中所佔據的區域面積越大時,身體部位能夠對大腦區域造成的刺激性就會越強。既然手部的刺激能夠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讓孩子進行抓握訓練是不是就能夠滿足孩子大腦發育的要求?
  • 千萬不要再用家裡的手機「哄寶寶」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導讀:千萬不要再用家裡的手機「哄寶寶」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千萬不要再用家裡的手機「哄寶寶」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哈佛研究發現:家裡3個地方越亂,娃大腦發育越好,爸媽別瞎勤快
    家裡有些地方越亂,反而暗示娃大腦發育好,別急著收拾。哈佛大學對此做出過相關研究,研究發現,幼兒時期的孩子接觸更多刺激,對大腦開發和智力提升就更有益,尤其是6歲前的孩子,大腦未發育完全,受到的影響更明顯。
  • 3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多「刺激」寶寶,能促進大腦發育
    你是否發現3歲前的寶寶都有一個「頭重腳輕」的特點,尤其是在1歲左右非常明顯,有時候寶寶因為大笑都能摔個跟頭,那你想過這是為什麼嗎?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花費了二十年對大腦進行研究,得出結論:出生後頭3年是最重要的大腦發育期,甚至決定了人一生的智力水平!多接受外部刺激,能促進大腦發育。
  • 會講故事的孩子邏輯性更高,想孩子講好故事,「故事地圖」能幫忙
    培養一個孩子邏輯的重要性培養孩子的邏輯,能讓孩子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快地理解數的概念。很多孩子在剛開始接觸數字的時候,他並不能理解數的概念,分不清哪一個大哪一個小,為什麼要用大的減去小的,怎麼就不能用小的減掉大的呢?
  • 抓住大腦發育的3個關鍵時期,正確刺激大腦發育,寶寶會更聰明
    寶寶小時候是智力發育的重要階段,媽媽可以多做一些讓寶寶發育更好的事情。很多媽媽有了寶寶以後,既要兼顧工作,又要照顧寶寶,非常辛苦,但是即使再辛苦,也不能在照顧寶寶上減少時間和心思。>一個孩子如果在3歲以前得到很好的大腦開發,那麼在後期的成長、學習和發育過程中,寶寶都能領先他人一步,對後續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影響。
  • 家裡三個地方越亂,對孩子大腦發育越好,家長別太勤快
    執筆:張蒙定稿:蘇子後當孩子會走會跑之後,父母要操的心也會越來越多,有時候剛把家裡收拾好,沒過多久就被娃弄得亂七八糟,但其實,家裡越整潔,不一定越有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並不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越亂說不定還是一件好事。
  • 哈佛研究發現:家裡有這3亂,孩子大腦越發達,父母別瞎收拾
    家裡有孩子的父母,最頭疼的事情就是收拾房間。因為大多數孩子都很調皮,父母前腳剛剛收拾好房間,後腳孩子就搗亂,不一會地板上就又堆滿了玩具。不過各位父母有沒有想過,其實孩子喜歡弄亂東西,並不是調皮而是大腦發育的需求呢?
  • 6歲前經常給寶寶這4種「刺激」,能促進大腦發育,寶媽快學起來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把幾個同一天出生的嬰兒,一組放在牆壁雪白一無所有的靜室內,一組放在充滿裝飾物和音樂,隔窗還能看到人群的房間裡。幾個月後,通過智力測試發現。一直處在靜室裡的嬰兒智力要比另一組遲鈍3個月。
  • 家裡有三個地方亂,預示孩子大腦發育好,家長要控制住自己
    而當孩子可以自己玩耍時,情況就變成了「整理2小時,搞亂5分鐘」。媽媽們每次看到這一幕,都快崩潰了。好不容易把房子收拾乾淨,讓孩子弄得很難看。客廳有時會避開兒童房,但臥室是受災最嚴重的區域。但事實很有可能讓你一個頭兩個大。家裡有些地方越亂,則可以反映出孩子的腦發育就越好。
  • 李玫瑾:家裡再窮,這4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衣物這些生活必需品就是很大一部分花銷,而教育、健康需要的花銷只多不少,所以很多家長為了給家裡省錢,一些家長們認為沒有必要的東西都會給孩子斷掉,殊不知有些東西一旦斷掉,就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李玫瑾:家裡再窮,這4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一、奶粉眾所周知孩子出生後大部分營養都是通過母乳來獲得,但是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寶媽的母乳可能會出現供給不足又或者孩子過來母乳餵養的年紀,這個時候就需要奶粉來代替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