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經開區法庭按下多元解紛「快捷鍵」!

2020-12-25 南寧政法

廣西第一個專門服務經濟開發區的基層派出人民法庭——南寧市江南區人民法院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法庭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把群眾路線與法治方式結合起來,積極預防和妥善化解社會矛盾,全力打造多元解紛升級版,按下「快捷鍵」,為經開區建設和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2019年3月20日經開區法庭法律援助工作室成立


預防為先,打造風險「防範港」「我們公司這幾年出現的糾紛越來越多,這跟員工法律知識缺乏有很大關係,這份白皮書和風險提示對我們真的是太有用了!」經開區法庭向園區重點企業發放《涉商事案件審判白皮書》《涉企合同常見法律風險提示二十條》等法律資料,在企業中引起熱烈反響。作為專門服務經濟開發區的派出法庭,經開區法庭2018年收案數量突破3000件,並繼續以年20%至30%的幅度增加,其中涉企案件每年均在2500件以上,佔全庭收案數80%以上。如何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穩定轄區經濟,優化營商環境,是經開區法庭面臨的重大課題。對此,經開區法庭以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抓手,積極開展巡迴法庭進園區、法治課堂進企業活動,變「事後訴訟、事後調解」為「事先預防、源頭化解」;結合審判實踐,選取典型案例提出了針對性強、有實操價值的法律風險防範建議和意見,提高司法服務精準度,打造風險「防範港」;向轄區內重點企業、涉困企業派駐聯絡法官,了解企業生存發展現狀,分析企業涉訴情況,發出司法建議,為企業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2020年9月22日,經開區法庭向南寧江南國民村鎮銀行發放白皮書

▲經開區法庭深入基層開展巡迴法庭


合作共建,接好解紛「聯動鏈」今年3月18日,陳某來到經開區法庭提交訴狀,要求和丈夫王某離婚。立案窗口小黃引導陳某選擇訴前調解,將該案轉交「汪姐調解工作室」。汪姐是一名有著30多年基層工作經驗的調解員,她多次組織王某和陳某進行調解,分析矛盾糾紛點,勸導雙方互換角度、互相理解。  「你的丈夫是愛你的,他可能只是沒注意態度,你半夜不回家,他是著急啊!」  「你的妻子雖然沒有上班,但是她帶孩子是很辛苦的,偶爾出去放鬆一下,你也應該理解她。」  在汪姐的調解撮合下,兩人都向對方承認了錯誤,並表示以後一定會珍惜夫妻感情,不再輕易鬧離婚。  經開區法庭積極引入第三方調處機制,建立由人民調解員、人民陪審員、家事調解員汪麗英等人員組成的「汪姐調解工作室」,由固定的人民調解員「坐班」負責調解群眾矛盾糾紛。2017年以來,「汪姐調解室」共參與訴前調解案件1740件,成功調解675件,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訟前端。  近年來,經開區法庭積極引入多方調解力量,通過訴訟與非訴解紛機構在訴訟化解中的「跨界合作」,促進矛盾糾紛化解從「司法一元」到「社會多元」轉變。建立民事法官聯繫街道社區機制,法庭分別與2個街道辦13個社區共建人民調解工作指導站,2018年以來,經開區人民調解員參與調解案件1039件,調解成功率達70.06%。  2020年9月,江南區法院與南寧市律師協會召開共建「多元聯調工作站」聯席會議,確定設立「多元聯調工作站」,讓新執業律師和實習人員參與法院的非審判性訴訟服務、訴前調解、訴訟指導等各項訴訟服務工作,目前已有6個律師事務所的15名律師輪流進駐法庭開展服務。  完善黨支部線上溝通平臺。法庭與轄區2個街道辦建立人民調解員線上普法交流群,定期發布相關調解案例指導和民法典的法條解讀,加大線上普法宣傳和培訓力度,提高人民調解員的業務水平。

▲汪姐傾心調解獲錦旗

▲法庭與雅力富公司召開優化營商環境交流會

線上線下,建好解紛「高速路」「我是案件主辦人楊法官,原告和被告聽得見我說話嗎?」1月21日,在經開區法庭3號庭內,法官正用「雲庭審」方式審理一起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經庭審查明事實,法庭認為原告的各項訴請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遂當庭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折服於庭審的釋法說理,自知理虧,自覺息訴服判。案件審結後,被告專程送來一面錦旗,表達對法官公正司法的感激之情。  「將審判工作從『線下』搬至『線上』,當事人只要用一部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參加庭審、調解,免去了奔波勞累之苦,促進矛盾糾紛一次性化解。」該庭庭長鄭白介紹。今年以來,經開區法庭採用「雲調解」「雲開庭」方式審結案件713件,受到群眾廣泛好評。  除了運用信息化手段化解矛盾糾紛,經開區法庭著力推進「一站式」訴訟服務建設,對農民工討薪、婦女兒童維權等涉民生案件,特別涉轄區重點項目案件開闢綠色通道,優先立案、優先排期、優先送達、優先分案和審判。  創新推出「分診式」繁簡分流模式。在立案環節對案件甄別難易後,分出「急診」簡案,對極簡案件開闢「一站式的快速通道」,實現快立、快審、快結;診出「專家門診」類案,將全庭案件分為合同、侵權、婚姻家事、勞動爭議、公司股權糾紛五大類,由不同領域的法官團隊分類處理,達到案件審理的「集約化」,第一時間化解疑難案件,避免形成積案。

▲2020年法庭隊伍合影




來源:廣西法治日報

記者:曾屹崧 通訊員:周麗君

相關焦點

  • 矛盾糾紛源頭化解 多元解紛深入社區
    、特點和目標,並簡要概述了南開法院多元解紛化解工作開展情況和遇到的難點。在多元解紛工作機制下,南開法院主動融入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設立了「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中心,統籌負責並協調分調裁審及司法確認工作,強化與街道、社區、區司法局調解中心的對接,通過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等進行對接,積極主動參與平安南開建設,
  • 全區首家多元解紛訴調對接工作站在烏市成立 讓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
    本報烏魯木齊訊(記者 古雪麗 通訊員 張越然)9月23日,烏魯木齊市新市區人民法院多元解紛訴調對接工作站在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這是全區首家基層法院入駐區(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開展訴調對接工作。
  • 【訴源治理】多元解紛 聯調共治 打造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新模式
    為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組織、人民法庭、司法所、派出所等作用,構建社會矛盾聯防聯調機制,形成社會矛盾化解的整體合力。8月6日下午,陸良縣大莫古鎮召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推進會,陸良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何福浩、大莫古鎮黨委書記楊俊、大莫古鎮鎮長石萬雲及各村支書、主任、治保調解主任、中心法庭等相關部門參加此次會議。
  • 【多元解紛】推進家事矛盾糾紛化解這家法院這樣做
    【多元解紛】推進家事矛盾糾紛化解這家法院這樣做 2020-04-24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焦「一站式」 多元解糾紛】創新出臺全國首個自治州多元解紛促進條例!多元解紛「紅河模式」有何亮點?
    這也是全國首個自治州層面的多元解紛促進條例,從制度層面推動了非訟糾紛解決機制進一步落地。「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訴訟到法院的民商事糾紛呈逐年增長,矛盾糾紛呈現出主體多元化、訴求複雜化、類型多樣化的特點。為實現矛盾糾紛源頭化解,紅河州兩級法院積極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改革。在州法院的推動下,全州法院形成了『中院搭平臺、基層找路徑』的快速推進格局。」
  • 經開法庭探索溯源治理新模式 物業普法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為進一步解決轄區物業服務管理問題,化解物業矛盾糾紛,2020年11月4日下午,江南法院經開區法庭受邀到南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凱街道辦事處參加由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治安綜合管理辦公室組織,由吳圩鎮人民政府、那洪及金凱街道辦事處、建設發展局、綜治辦、轄區各村、社區、經開區轄區物業管理企業、業委會代表等一百多人參加的南寧經開區物業管理各類矛盾糾紛法律知識培訓會,會上,經開區法庭王小佳法官以「物業糾紛若干法律問題」為主題進行授課,受到與會人員的熱烈歡迎。
  • 普蘭店區法院:完善訴調對接機制 多元化解矛盾糾紛
    近年來,普蘭店區法院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的意見》要求,進一步貫徹「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的工作原則,深入推進訴調對接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實現矛盾糾紛化解在「區」域,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在糾紛解決中最後一道防線作用,維護社會穩定。高標準搭建平臺。
  • 多部門聯動,合力化解糾紛!山西推出全國首個多元解紛平臺
    今後,隨著多元解紛平臺深度應用,將實現反映社情民意的「主渠道」、化解矛盾糾紛的「終點站」、加強訴源治理的「大平臺」、防範風險隱患的「指揮部」四大功能,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快捷的糾紛解決渠道,力爭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小、化解在早、化解在萌芽狀態。
  • 高陽法院借鑑多元解紛思路 長期矛盾糾紛3天化解
    高陽縣人民法院在新形勢下正確認識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堅持源頭治理,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借鑑多元解紛思路,長期矛盾糾紛僅利用三天時間就化解。白某與高某自2015年開始有業務往來,高某購買白某的毛巾,截至2020年8月共欠下毛巾款17000元,白某多次催要但高某一直未給付,所以白某將其訴至法院。案件轉到小王果莊法庭後,人民陪審員付紀成當日與被告進行聯繫,徵求其意見。被告同意調解,並稱所欠毛巾款數額正確,但現在自己身體不好,以打零工為計,沒有錢還欠款。
  • 靠前解決糾紛 源頭化解矛盾 ——牡丹區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紀實
    牡丹區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紀實針對上述問題,牡丹區法院院黨組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堅決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指示精神,不等不靠,多措並舉靠前解決糾紛,加快深入推進牡丹區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從源頭上化解矛盾。
  • 北園法庭:多年糾紛調解結案,多元解紛溫暖人心
    多元解紛溫暖人心古之兵家,「非攻」乃為上計;今之訴訟,調解實為上策。但有時訴訟並不是解決糾紛矛盾的最好途徑,換個方式處理問題或許會得到更好的效果。在張法官的傾情調解下,雙方利益得到平衡,終於達成一致意見,20多年的歷史糾紛被有效化解。
  • 多元解紛改革案例——東莞中院:構建「1+2+3」多元解紛新模式
    建設標準化線下調解平臺。標準化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場所,在法院建立了婚姻家庭、道路交通、勞動爭議、醫療、金融、智慧財產權等專業化調解工作室,以及以法官、調解員個人命名的調解工作室。在律師事務所推廣設立律師調解工作室。建設一站式線上調解平臺。
  • 一站式多元解紛「四全格局」
    調解結案後,雙方當事人都向該院贈送錦旗,稱矛盾糾紛能在最短時間內得到解決,為學生及時參與線上教學提供了必要保障,也讓雙方公司得以儘快恢復正常流轉,一舉多贏。這得益於龍崗法院構築的「全方位、全層級、全流程、全系統」多元解紛「四全格局」。
  • 巨野縣法院永豐法庭「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機制」建設暖民心
    「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機制建設」指的是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旨在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快捷的糾紛解決渠道和一站式高品質的訴訟服務。近日,巨野法院永豐法庭積極踐行「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機制建設」建設,得到了當事人的一致稱讚。
  • 關口前移「分流過濾」化解矛盾糾紛
    第一層過濾是起訴前過濾,通過排查、群眾申請、黨委政府或基層組織委託,對已經發生但尚未成訟的承包地、宅基地、相鄰關係、家事等發生在基層的糾紛,以一鄉(鎮)一法庭為平臺進行化解,避免糾紛成訟;第二層過濾是立案前過濾,糾紛訴至法院,登記生成「登」字號後,在立案受理前,經徵求當事人意見,通過訴調對接平臺交法院外的其他調解組織(一般是行業領域內的糾紛)或者一鄉(鎮)一法庭(一般是基層糾紛)進行調解,調解成功的不再立案
  • 優化「司法確認」 | 為多元解紛按下「快捷鍵」
    司法確認 為深化訴訟制度改革,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進一步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全面促進司法公正,提升司法效能,滿足人民群眾多元、高效、便捷的糾紛解決需求,維護當事人合法訴訟權益,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授權決定,最高人民法院於2020年1月15日印發《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實施辦法
  • 經開區法庭召開法庭家事審判改革推進會傳達家事審判改革向人民法庭延伸現場會精神
    為充分汲取其他法院的優秀經驗,推動經開區法庭家事審判工作的高質量發展,2020年10月22日,經開區法庭召開法庭家事審判改革推進會,向全庭幹警傳達廣西法院家事審判改革向人民法庭延伸現場會會議精神。會上,經開區法庭庭長鄭白帶領幹警學習了先進法院在落實一站式多元化解家事糾紛機制的經驗和做法
  • 【「一站式」服務 多元化解紛】喜報!我區三家法院獲評全國法院「一站式」建設先進單位
    我區赤峰市翁牛特旗人民法院、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人民法院和呼倫貝爾市阿榮旗人民法院三家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制度機制科學完善,內部管理嚴格規範,建立了分層遞進、繁簡結合、銜接配套的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和立體化集約化信息化的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
  • 洛大雨:以創新思維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
    黑龍江大慶兩級法院始終堅持以創新思維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在黨委領導和政府支持下,推動調解責任向基層組織延伸、調解網絡向重點領域延伸、調解資源向特色品牌延伸、調解方法向線上融合延伸,形成「源頭預防為先、非訴機制在前、法院裁判終局」為核心的多元解紛工作格局。
  • 翁牛特旗法院創新多元解紛「加減乘除法」
    創新「重心下移、關口前置、觸角延伸」的工作理念,在全旗未設基層法庭的七個蘇木鄉鎮設立了巡迴審判法庭,在各行政嘎查村、社區居委會、中小學和園區重點企業共設立了283個「法官便民工作室」,充分發揮黨建聯合體在基層訴源治理中聚沙成塔、握指成拳的強大合力。組織幹警每月抽出3至5天的時間開展巡迴審判和訴前調解工作,與黨建聯合體各部門對轄區涉訴信訪、疑難複雜等矛盾合力排查調處,有效將大量糾紛化解在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