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兼程辦學路 立德樹人著華章 ——六盤水師範學院建校40周年回眸

2021-02-14 六盤水市人民政府網

  


 六盤水師範學院金秋一景。  

校園之晨。  

學生正在操作綜合數字電子實訓臺。 

生物標本館。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教師正帶領學生做實驗。  

深秋的師院。

□記者 毛 可 鄒 芳

一路風雨一路歌,篳路藍縷鑄輝煌。

1978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貴陽師範學院六盤水大專班成立,涼都大地高等教育的種子開始萌芽;1985年,該校更名為六盤水師範專科學校;2009年,升格為六盤水師範學院,拉開了本科院校建設發展的序幕。時光荏苒,鬥轉星移,40年歲月變遷,在今天的明湖畔留下了深刻印記——昔日的「大專班」已經漸漸遠去,藍天下,碧水旁,萬綠蔥蘢間,樓宇林立,書香沁人,「貴州最美大學校園」在青山碧水間拔地而起,令人驚豔。

40年,風雨兼程,滄桑巨變;40年,春華秋實,燦爛輝煌。從建校之初的艱辛創業,到在改革開放春風裡興校強校之路的孜孜以求,六盤水師範學院秉承「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辦學精神,擔負起播撒真知、傳承文明、立德樹人、科教興國的歷史使命,累計向社會輸送了3萬餘名各界英才,在建設區域性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徵程中邁出了堅實步伐,為打造優質高等教育、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和底蘊、促進一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湖光山色相映,書聲鳥鳴共和,「貴州最美大學校園」聲名遠播

一所好的大學,離不開良好的校園環境及完善的基礎設施。對於這一點,師院人底氣十足,自豪滿滿。

2017年,一場「貴州最美大學校園」網上評議活動引人眼球。奪得「桂冠」的是位於明湖國家溼地公園旁的六盤水師範學院。一時間,學校美名遠播,其「高顏值」的校園風光風靡了朋友圈,獲得了眾多網友的頻頻點讚。

時光回溯,40年前,這裡還只是一片荒山野嶺,所謂校園,不過是「幾排乾打壘,辦公室前有蛙鳴」。到2013年,學校建築面積也僅為12.9萬平方米,遠遠落後於國內同類高校的平均水平。

對此,現任六盤水師範學院礦業與土木工程學院院長——「寶鋼教育獎」獲得者艾德春的感觸尤深。

2008年,剛從中國礦業大學採礦工程專業博士畢業的艾德春,於千裡之外的山東來到六盤水師範學院,躊躇滿志地準備開啟他的教育生涯。誰知,「豐滿」的理想遭遇了「骨感」的現實。那時的師院,校內設施簡陋不堪,一棟陳舊的教學樓,幾棟設施落後的學生宿舍,老師們全都擠在一間屋子裡辦公,路是泥巴路,坑坑窪窪,一下雨,泥漿能把鞋淹沒……「當時的師院就幾棟舊房子,連開會的地方都騰不出來。」艾德春回憶說。

2009年,學校升本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學校發展,累計投入建設資金約16億元。由此,學校建設駛入了「快車道」。如今,物聯網實驗室、3D導遊模擬實訓室、基礎生物學實驗中心,一個個實驗室相繼建成,校園基礎設施得到根本改善。目前,學校佔地面積達1310畝,校舍建築面積達36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逾億元,館藏圖書100餘萬冊,建成了「2×40G核心、萬兆骨幹、千兆到桌面」的高速校園網。

湖光山色相映,書聲鳥鳴共和。優美的校園風光、完善的設施設備、怡人的育人環境,為學校贏得了「貴州最美大學校園」的美譽,並被評為「省級文明校園」和「省級人文社科示範基地」。

2017年,來自新疆的張成,為與兩地分居的愛人在一起,選擇來到六盤水師範學院旅遊與歷史文化學院任職時,有了與艾德春老師截然不同的感受。進入校園,只見博學樓、圖書館比肩而立,體育館如一片荷葉亭亭玉立於明湖,勤學樓、奧學樓、翰學樓順著龍山蜿蜒展開,「生態環境特別好,每天早上從教師宿舍沿著龍山步道到教學樓,一路的風景讓人心情愉悅。」張成說。

優美的校園環境,濃厚的文化氣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子前來求學。

今秋開學季,六盤水師範學院迎來新生。化學系一班新生,來自河北秦皇島的張碩一進入校園就驚喜不已,「沒想到,學校竟這麼美!」見慣了北方粗獷風貌的孩子,對校園內的南方秀麗風光深感驚豔。他說,這裡風景好、氣候好、人更好,畢業後要留在這裡,把根扎在六盤水。

目前,師院在校生規模已達9800人。其中,2018年高考共錄取新生約3900名,錄取分數線遠超貴州二本分數線。

內涵建設日漸豐厚——建強教師隊伍,培育時代新人,高等教育內涵建設有了質的提升

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式正從以規模擴張為特徵的外延式發展轉向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

這意味著,辦好一所大學,僅有「大樓」遠遠不夠,還得在教學質量提升上下功夫,抓好高等教育內涵建設。如何適應新形勢,推動學校向前發展?六盤水師範學院面臨新的挑戰。

「大師」,成為學校推動內涵建設的關鍵——

抓住「人才是第一資源」這個「牛鼻子」,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針對師資力量較為薄弱的現狀,穩步擴大專任教師規模,加大教師培養培訓力度,努力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與此同時,實施更加積極的人才引進政策,並積極參加全國人才招聘會、貴州人才博覽會,加大引進人才力度,提高引進人才待遇,吸引全國各地青年才俊加入學校。

學校將「人才強校」作為學校發展的重要戰略和頭等大事,緊緊抓住引進、培養、使用三個環節,不斷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如今,在近800名教職工中,有教授、副教授300餘人,博士、碩士400餘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

隨著教師隊伍質量和結構的不斷改善,一支高學歷、高層次的青年教師隊伍正日益成為學校未來更好更快發展的中堅力量。

學生,成為學校推動內涵建設的重點——

立德,才能樹人。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六盤水師範學院把「德」放在了首位,在加強學生品德修養上下功夫,培養學生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同時,在增長見識上下功夫,教育學生珍惜學習時光,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在培養奮鬥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高遠志向,做到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倡導並推動學生培育文藝和體育兩項高雅愛好、閱讀和思考兩個良好習慣、寫作和交流兩個基本能力。

清晨,知行廣場、龍山步道上,書聲朗朗,眾多學子抓緊時間進行晨讀;夜晚,「經典精講百堂課」在博學樓開講,精心選取的國學經典,潛移默化地提升著師生的人文素養;晚自習後,朦朧夜色中跑步的學生,成為校園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一個個場景,成為師院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培育時代新人的生動實踐。

全校學生綜合素質有了大提升,創新活力不斷迸發。2018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貴州賽區共74件作品進入終審決賽,師院就有4件作品入圍,名列市州高校前茅。

在艱難曲折、峰迴路轉中,師院攀登上了一個又一個山峰。2013年,獲得了學士學位授予資格;2015年,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6年,被納入貴州省「十三五」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2017年,開始與遼寧師範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近年來,該校大學生就業率保持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並逐年穩步提升。2018年應屆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的人數達31名。

同時,自2009年升本以來,師院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200餘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7項,省部級項目180餘項。指導大學生參加全國各類競賽活動,獲得國家級獎項50餘項、省部級獎項360餘項。其中部分科研成果實現就地轉化,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中產生了較好的效益。

未來發展前景可期——抓改革促轉型強內涵,建設區域性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六盤水師範學院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加強內涵建設,加快轉型發展,通過十年左右的努力,學科專業結構更加合理,辦學特色更加鮮明,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高,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建成區域性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如何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六盤水師範學院黨委書記周斯弼認為,與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同年誕生,「改革」賦予了這所學校深刻的內涵。多年來的實踐也證明,「改革」為學校的加速發展增添了動力、激發了活力。唯有牢牢抓住「改革」關鍵一招,促轉型強內涵,從學校校情出發,拿出創新性的舉措,才能走出一條後發趕超之路。

如何才能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讓學校獨具特色?

「地處六盤水,就應該要思考,我們能為六盤水幹什麼?」六盤水師範學院校長何林認為,學校「生」於斯「長」於斯,助力地方經濟騰飛責無旁貸。依託六盤水豐富的能源資源、生物資源等,探尋地方經濟發展之「需」,培養應用型人才,開展應用型科研,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學校也就有了自身特色。

圍繞新的奮鬥目標,六盤水師範學院遠謀近施,腳步鏗鏘——

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轉型發展為主線,以內涵建設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聚焦聚力打好教育教學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人才隊伍建設、教風學風建設「四大攻堅戰」,夯實發展基礎,破解發展難題。

精心打造書香名湖、生態明湖、文化明湖、科技明湖、健康明湖、智慧明湖「六個明湖」,努力創建「全國文明校園」。

實施開放帶動戰略,深化與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遼寧師範大學、大連大學、貴州大學、貴州師範大學、臺灣大葉大學、泰國博仁大學、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國內外高校和科研單位的合作,不斷提高辦學水平。

堅持「人才共育、平臺共建、研發共推、成果共享」原則,加強與地方、行業、企業的溝通合作,推動校地互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向深度和廣度拓展,努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

以學校章程為統領,構建涵蓋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各領域且相互銜接配套的制度體系,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立足六盤水、融入六盤水、服務六盤水」,在建設區域性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徵程中,六盤水師範學院廣大師生信心倍增、步伐穩健。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展未來任重而道遠。這所年輕而富有活力的高校正緊盯目標,砥礪前行,續寫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的新篇章!

發展歷程

1978年3月開辦貴陽師範學院六盤水師範大專班。

1978年10月更名為貴陽師範學院六盤水大專班。

1985年1月成立六盤水師範專科學校。

1993年6月更名為六盤水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003年12月六盤水師範學校建制撤銷,併入六盤水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006年9月六盤水體育運動學校併入六盤水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009年3月,成立六盤水師範學院,正式拉開六盤水師範學院作為本科院校建設發展的序幕。

2011年7月,省委、省政府配備了學校領導班子,學校步入發展的艱苦創業期。

2012年,學校啟動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前期準備工作。

2013年,學校獲得學士學位授予單位資格。

2014年,學校全面推進迎評促建各項工作,軟體和硬體建設突飛猛進,校園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5年6月,學校召開第一次黨代會,進一步明確了發展目標、辦學定位和辦學思路。

2015年11月,學校全面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6年10月獲得通過,實現了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目的,學校各項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2015年12月,學校被確立為貴州省首批向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試點院校。

2016年,學校被增列為貴州省「十三五」碩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2017年,學校成為全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高校,各項工作轉入內涵建設期。

教學科研成果

近3年來教育教學改革有新進展、新突破。

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校級建設182項,省級144項、國家25項。

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

本科教學工程建設力度加大。

建設省級本科教學項目20項,其中: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項目18項,卓越人才培養計劃1項,專業綜合改革項目2項。

建設校級本科教學工程104項,其中:雙語課程11門;建設精品視頻公開課9門,結題驗收2門;建設精品課程20項;建設卓越人才培養計劃5項;建設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項目4項;建設專業綜合改革項目7項;建設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項目48項。

教學成果有新突破。2017年評選出校級教學成果獎18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0項。2018年獲貴州省第九屆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4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2017年12月28日,六盤水師範學院與貴州珉匯循環經濟股份有限公司籤署專利轉化協議,其專利「一種洗沙機」和「自動可調分流閥」成功實現轉化,師院科技成果轉化實現零的突破。

2018年1月4日,六盤水師範學院「中國涼都文化創新研究中心」以申創評估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獲得2017年省級人文社科示範基地,這是師院人文社會科學獲得的第一個省級平臺。

2018年4月9日,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與六盤水師範學院籤署科教合作協議。

2018年8月26日,六盤水師範學院與遼寧師範大學聯合培養的首批碩士研究生進校就讀。

2018年1月18日,市科技局借鑑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模式與六盤水師範學院和水城縣委宣傳部聯合建立的,六盤水市第一個科技小院「六盤水市科學技術局臺沙科技小院」在水城縣楊梅鄉臺沙村揭牌成立。

2018年4月23日,六盤水師範學院與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籤訂合作協議,積極開展院士工作站的建設工作,加大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合作力度,依託劉中民院士團隊,就師院建設「貴州省能源低碳催化與工程院士工作站」達成合作共識。目前師院已完成了院士工作站申請書、論證報告撰寫和現場評估等相關工作。

( 稿件來源:中國六盤水網—六盤水日報)

相關焦點

  • 大荔縣石槽初中舉行「建校四十周年」慶典暨經典誦讀大會
    在這美好時刻,我們迎來了「石槽初中建校四十周年」暨經典誦讀大會。石中歷任校長座談會1980年建校以來,石槽初中教育人披荊斬棘,銳意進取,歷屆校委會一班人帶領石中師生艱苦創業,殫精竭慮,為石槽教育事業發展奉獻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踏歌而行 ——寫在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建校65周年之際
    這首歌,是二師人風雨兼程的交響樂。細數學校過往的奮進歲月,一路負重前行,一路流年繁花,風雨兼程,如歌如畫。1954年,學校從位於兩路口復興路的重慶市中學教師業餘進修學校出發,就勇敢擔負起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培訓中小學合格師資的歷史使命,扎身教師教育的樂章由此奏響。
  • 薪火相傳共圓夢 立德出彩譜新篇 南寧市青秀區彩虹路小學舉行建校...
    彩虹路小學建校70周年慶典演出上,教師們表演詩朗誦《追夢赤子心》。12月9日,南寧市青秀區彩虹路小學舉行「薪火相傳共圓夢,立德出彩譜新篇」建校70周年慶典,通過精彩紛呈的慶典演出和別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展臺,回眸學校發展歷程、憧憬學校美好未來,展示學校潛心育人的辦學成果。載歌載舞 激發前行動力春華秋實、揚帆競航。
  • 蘭州樹人中學舉行建校20周年慶典
    中國甘肅網12月7日訊(本網記者 楊亞楠 文/圖)十年樹木,廿載春秋話成長;百年樹人,一生勠力譜華章!12月7日下午,蘭州樹人中學建校20周年慶典在寧臥莊賓館舉行。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李成宏、樹人中學老校長蒲永文等領導出席慶典。
  • 北京聯合大學舉行建校40周年紀念大會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餘闖)10月20日上午,北京聯合大學隆重舉行「聯大正青春」建校40周年紀念大會。各級領導、國內外嘉賓和高校代表、社會各界代表、校友代表和在校師生15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慶祝建校40周年。
  • 七十載卓育英才 新徵程築夢百年,哈爾濱理工大學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賀信指出,建校70年來,哈爾濱理工大學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秉持知行統一、博厚悠遠的校訓,紮根黑土地,深耕機電行業,矢志艱苦奮鬥,發展成為綜合實力強勁、辦學特色鮮明的省內「雙一流」建設高校,為社會培養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被譽為「現代工程師」的搖籃和線纜行業的「黃埔軍校」,為我國裝備製造業發展和黑龍江經濟社會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 燕山大學「建校溯源百周年,獨立辦學一甲子」紀念大會召開
    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的特別日子裡,燕山大學迎來了「建校溯源百周年,獨立辦學一甲子」的喜慶時刻。9月10日上午9時,燕山大學「建校溯源百周年,獨立辦學一甲子」紀念大會在東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隆重召開。因疫情防控需要,大會設主會場和分會場,全程進行網絡直播,三十餘萬校友線上線下互動,共同祝福母校。
  • 醫路芳華 百草飄香——甘肅中醫藥大學建校40周年慶舉行(組圖)
    甘肅中醫藥大學四十周年校慶   中國甘肅網9月28日訊 (本網記者 沈文剛)醫路芳華,百草飄香。28日上午,甘肅中醫藥大學召開建校40周年紀念大會。與會嘉賓、世界各地校友、師生代表近1200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
  • 合肥學院舉行建校40周年改革發展論壇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虞愛華...
    12月2日,合肥學院建校40周年改革發展論壇在南豔湖校區二期體育館隆重舉行。大會由校黨委書記王其東主持。  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代表合肥市委、市政府向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表示,四十年風華正茂,四十年風雨兼程,四十年風生水起,四十年來合肥學院在改革中誕生,在開放中成長,在創新中發展。
  • 蘭州理工大百年回眸:「紅柳」為勉 紮根西部「樹人不悔」
    蘭州理工大百年回眸:「紅柳」為勉 紮根西部「樹人不悔」 2019-    9月20日,蘭州理工大學推進「雙一流」建設暨建校一百周年慶祝大會舉行。
  • 茂名開放大學昨日舉行建校40周年慶祝大會
    茂名網訊 40載矢志不渝,40年砥礪奮進;40載風雨兼程,40年春華秋實。昨日,茂名開放大學迎來建校40周年盛大慶典。校園內祝福標語高掛,人頭攢動,處處洋溢著喜慶熱烈的氣氛,近3000名師生、校友從四面八方趕來,歡聚一堂,共同為母校慶生。
  • 匯愛心·微捐贈|湖南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教系)六十周年生日快樂
    匯愛心·微捐贈公共管理學院(政教系)六十周年生日快樂敦本務實澧蘭沅芷播芬芳經世致用春風化雨潤萬邦乘風破浪篳路藍縷鑄棟梁同舟共濟立德樹人續華章公共管理學院(原湖南師範學院政治教育系)始建於1960年,歷經院系調整,「政教系」「政治系」「法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名稱更迭,在變遷中堅守,在堅守中創新,秉承「仁愛精勤」、「正大日新」之訓導,授業育才,篤行致遠。
  • 陝西科技大學召開推進「雙一流」建設暨建校60周年慶祝大會
    憶「三創兩遷」拼搏路 啟「一流建設」新徵程陝西科技大學召開推進「雙一流」建設暨建校60周年慶祝大會他表示,在60年風雨兼程的辦學歷史中,一代代陝科大人恪誠守正,堅守「輕工」底色,以國計民生為己任,以立德樹人為使命,用生命書寫了一部「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艱辛創業史。贏來學校各項事業的突出成就,實現了辦學規模的大發展、辦學層次的大飛躍、辦學水平的大提升。在甲子校慶之際,向關心學校發展的各級領導、艱辛付出的先賢前輩、鼎力支持的兄弟院校、社會各界和海內外廣大校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 西安交通工程學院隆重舉行建校25周年慶典大會
    二十五載立德樹人桃李芬芳,繼往開來砥礪奮進再譜華章。在舉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西安交通工程學院迎來了25周年華誕,9月21日,陝西省教育廳、陝西省民辦教育協會、鄠邑區委、區政府和兄弟院校相關領導,知名企業、合作機構及有關方面的領導,曾經在學校工作過的老領導、老同志、歷屆校友和師生齊聚學校,歡聚一堂,共同慶祝西安交通工程學院建校25周年。
  • 經天緯地盡展芳華——西安工程大學迎來獨立建校40周年
    提高一流學科建設水平』推進大會」在西安工程大學臨潼校區舉行,作為學校獨立建校4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的重要一環,大會現場邀請了來自紡織行業協會、陝西省市及國內外高校領導,業內各界同仁,以及校友代表、校領導及師生代表,企業與媒體代表共計3500餘人出席了本次大會。
  • 右江民族醫學院建校60周年:艱苦創業寫春秋 大醫精誠譜華章
    六十年風雨兼程,一甲子春華秋實。光陰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右江民族醫學院已經走過了六十個春秋。逐夢六十載,奮勇寫芳華,回顧歷史,學校在艱難中創立,在起落中堅持,在天災時奮起,在競爭中發展,紮根老區,在紅色土地上譜寫了一曲壯麗詩篇。
  • 群鳳和鳴 聲震九垓 重慶市鳳鳴山中學建校60周年慶典今日舉行
    華龍網12月29日12時40分訊(張華)今(29)日上午十點,重慶市鳳鳴山中學建校六十周年慶典在學校體育館舉行,鳳鳴山中學老領導、老教師、老校友、家長代表及全體師生2000餘人參加此次慶典活動。沙坪垻區委常委、區教育黨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蔡道靜,沙坪垻區政府副區長周紅玲等嘉賓出席慶典。
  • 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舉行建校100周年紀念大會
    11月15日,享譽荊楚的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隆重舉行建校100周年紀念大會。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校名遒勁有力,火炬路兩側的紅色道旗格外醒目,紅石大道上各界校友暢談青春過往。古箏齊奏、書畫表演、棋藝展示、科技社團活動異彩紛呈,師生員工以及各界嘉賓歡聚一堂。校史館裡100盞紅燈籠喜慶吉祥,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紀念牆上,309名參軍參幹校友的名字講述著歷史榮光。「明遠樓」點亮武昌古城千年古軸,百年學府處處煥發勃勃生機,明清貢院在新時代彰顯出恢弘的文化氣象。
  • 走在行知路上的「太師人」——太原師範學院立德樹人育人實踐的...
    從位於老校區的陶詩園、師陶館、行知路,到如火如荼的新校區育人生態建設,一批又一批的「太師人」,執著地堅守著行知精神,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譜寫了一首立德樹人改革創新的壯美詩篇。高築平臺:建設文化大學  太原師範學院的辦學實踐,詮釋了「行知精神」的真諦。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曾以「鮮明的行知辦學特色」給予高度評價。
  • 祝賀:渤海大學舉行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
    金秋九月,大地疊翠流金,校園披上了節日的盛裝,渤海大學在萬千學人的歡歌祝福中,迎來70周年華誕。回顧學校革故鼎新的崢嶸歲月,放飛創建高標學府的美麗夢想。9月5日,學校舉行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省市各級領導、來賓、特邀校友、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及師生代表出席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