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倦了鋼筋水泥的繁華都市,尋一處靜謐山水悠然小憩,成為當下諸多都市人的選擇,隨著國內鄉村旅遊發展不斷調整升級,民宿作為一種將生態農業、生態旅遊和生態人居業「三合一」的新業態,在文旅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熱門的休閒旅遊新業態。
為加快推進我市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打造標準化精品民宿,探索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路徑,11月22日,巴彥淖爾市政府副市長王學君帶領我市相關旗縣區負責人和各級文旅部門負責人赴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黃河宿集進行考察交流。
考察組一行在華正文旅集團董事長陳祖品及相關代表的陪同下深入黃河宿集,進行實地考察、溝通交流,並舉行了座談會,詳細了解當地民宿裝修風格、功能布局、經營模式、運營收益等方面內容。
據介紹,黃河宿集以修復南岸半島地脈及文脈為指導,依託黃河水灣景觀資源,復原了百年歷史的古村落「大灣村」。通過引進西坡、大樂之野、虛裡、飛蔦集四家國內知名民宿品牌,加上自創品牌南岸,五家民宿共同組成了全國首個民宿集群。
座談會上,華正文旅集團董事長陳祖品表示:建築是村莊的基因,談鄉建,絕不能做與當地環境相違和的建築,要尊重當地的環境和文化。
「黃河宿集」的成功運營為當地鄉村建設運營積累了成功的經驗,吸引了人才返鄉和資本注入,不僅給遊客提供了一處淨化心靈的「世外桃源」,更為當地的文旅產品和農特產品創造了宣傳平臺,大力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巴彥淖爾市位於內蒙古西部、黃河幾字型頂端,河套平原腹地,素以「天下黃河,唯富一套」和「八百裡河套米糧川」的美譽而聞名於世,是國家和自治區重要的農畜產品生產基地,也是國內享有盛名的瓜果之鄉。我市農牧業發展歷史悠久,農耕文化源遠流長,蘊藏著豐富的旅遊資源。境內河套農業區、陰山山脈、烏拉特草原以及淳樸濃鬱的民風民俗等旅遊資源保存完好,現已形成了河套農耕文化體驗遊、陰山匈奴文化探秘遊、邊境草原民俗風情遊、河套美麗鄉村遊四條彰顯巴彥淖爾之大美的旅遊線路,為發展鄉村旅遊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張蒙攝
梁建軍攝
民宿作為鄉村旅遊新業態,是推動文化和旅遊消費升級的重要途徑,也是深化鄉村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通過此次考察學習,將為我市鄉村民宿旅遊產業發展的特色模式打造、政策扶持鼓勵、宣傳營銷推廣等方面提供有力的經驗支撐,對推動巴彥淖爾市鄉村旅遊提檔升級,促進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來源:寧夏新聞網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我市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合理規劃鄉村民宿旅遊業態,科學整合境內文旅資源,讓遊客漫步天賦河套,穿越巴彥淖爾,感受不同民俗特色的人文風貌!
段憶河攝
優化河套田園民宿,突出河套農耕文化特色。充分發揮我市鄉村旅遊資源和市場優勢,篩選一批如移民文化村、富強村、聯星村、金沙灣等有特色的鄉村旅遊點,連點成線,打造集吃、住、玩於一體的鄉村民宿旅遊產品,讓遊客欣賞巴彥淖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業」的靚麗風景,品味八百裡河套米糧倉的天賦魅力。
王向東攝
完善烏拉特草原民宿,弘揚烏拉特草原文化。幕蒼穹、席草原,在突出民族特色的同時不斷完善現代化設施,並逐漸形成集群化、規模化牧家樂。將烏拉特文化融入娛樂體驗項目當中,如祭祀文化、傳統禮儀禮俗、飲食和服飾文化及民間藝術等。讓遊客體驗逐水草而居,與牛羊為伴的牧人生活,感受傳統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烏漢畢力格攝
打造陰山大漠民宿,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巴彥淖爾是沙漠的盡頭,無論是烏蘭布和沙漠,還是巴音溫都爾沙漠,從阿拉善綿延向東,都止步在了巴彥淖爾,這裡的沙漠依山臨河,上有陰山潛流的補充,下有黃河水的滋潤,周邊密布河流、湖泊和渠道 ,因此也被譽為最溼潤的沙漠。
沙漠、綠洲、蒼山···人與自然在這裡和諧共生,描繪出一幅亙古絕美的畫卷,遊客在此可沐浴星空篝火狂歡,也可沉浸大漠品燭光晚餐。
段憶河攝
巴彥淖爾是一處集中了河流、山脈、草原、溼地、沙漠、戈壁、田園和森林的寶地,幾千年歷史和現實的交匯過程中,擁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自然風景。可以說,發展鄉村民宿旅遊是我市深化文旅融合,加速文旅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和優勢所在。我們將持續做好文化傳承、保護傳統村落,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提升改造,打造一批「有文化、有溫度、有特色」的鄉村旅遊民宿。
文:楊潔
圖:楊波,部分來源網絡
監審:杜毅忠
轉載一下
讓更多知道這個消息!
關注我,傳播家鄉美
【來源:巴彥淖爾市文化旅遊廣電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