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服務機器人破冰

2020-12-20 劉曠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如今在酒店裡,具有聊天功能的迎賓機器人、送餐機器人,越來越常見了。而這些機器人的應用,不只是在酒店行業,在餐廳、商場、銀行營業廳等場所,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但在目前的市場中,這種機器人在市場普及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很多行業領先的機器人企業,如雲跡科技、科沃斯等紛紛探索各種新的商業化模式,以推動行業發展。

商用機器人熱潮湧動

在今年舉辦的「甲子引力」年度大會上,艾利特機器人、高仙機器人、普渡科技、雲跡科技等業內領先的機器人企業,憑藉各自業內領先的商業化能力,入選了「2020中國最具商業潛力的20家機器人Cool Vendor(最酷供應商)」榜單。

在這些頭部企業的帶動下,商業服務機器人在市場的場景應用,逐漸形成了一股熱潮,這在酒店行業體現的尤其明顯。比如,阿里未來酒店,就通過送餐機器人為用戶提供服務;享有盛名的維多利亞酒店,也廣泛地將迎賓帶路、送餐服務的機器人應用於服務場景中。

這些商業場景的應用,極大地推動了商業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的迅猛增長。據智研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機器人的市場規模達到了294.4億美元,其中商業服務機器人佔比32%,市場規模達到26.8億美元。

隨著市場規模的迅速增長,商業服務機器人行業內也催生了一大批領先的企業。比如,如今市面上比較熟悉的雲跡科技、科沃斯、獵戶星空等機器人企業,均已經在行業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了,其服務機器人產品更是廣受好評。

不過在具體產品方面,各家企業的布局則各有不同。比如科沃斯的公共服務機器人旺寶,具有業務諮詢、預受理等功能,在銀行、證券、零售等領域廣泛應用;雲跡科技的Run商用服務機器人,則能夠自主乘坐電梯,為用戶送物、引領帶路、語音宣傳,在酒店服務領域有較高的知名度。

從產品定位來看,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的垂直細分現象非常明顯,各家企業都在某個特定場所深入布局。而這些企業之所以選擇在細分領域布局,與當前市場的情況有很大關係。

商業化短板猶存

在商業服務機器人發展早期,專門應用於多樣化場景的應用機器人,備受行業青睞。於是,海內外的機器人企業,紛紛開始研發支持餐廳、銀行、圖書館等場景應用的通用型機器人。不過,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這種通用性機器人在市場的表現,卻並不如預期。

早在2018年,海內外就有大量通用型機器人企業,陷入經營的困境。隨後機器人市場開始經歷大洗牌,很多通用型機器人品牌,直接從市場上銷聲匿跡。與此同時,專注於某一應用場景的機器人企業,則逐漸奠定了其市場領先的優勢。例如,專注於餐廳機器人領域的普渡科技、商用清潔服務機器人的高仙機器人,均在商業服務機器人領域,形成了較強的領先優勢。

普渡科技憑藉它在餐飲領域的多年耕耘,不僅和海底撈、西貝莜麵村、旺順閣、德莊火鍋等知名餐飲企業深入合作,還獲得了「2020金火焰獎創新供應品牌」獎;深入商用清潔領域的高仙科技,其客戶更是遍布23個國家,產品落地場景涵蓋酒店、寫字樓、大型商場等很多日常應用領域,其應用範圍非常廣泛。

從多方面來看,服務機器人領域的細分龍頭企業,已經在行業建立了相當的影響力。但在商業服務機器人行業,整體滲透率不足的情況下,這些龍頭企業在推進商業化的過程中,仍面臨一些限制。

長期以來,商業服務機器人的商業化,一直受到來自價格、用戶認知度不足等因素的困擾。

一方面,酒店、餐廳的商業服務機器人,前期需要較高的資金投入,使得這種產品難以在市場廣泛應用。據快報網數據顯示,在目前的市場中,一款酒店機器人的價格在十萬以上,這自然是很多中小型酒店難以接受的。

另一方面,市場對商業機器人認知的不足,也給這種產品的普及帶來了困難。許多商家對這種新興技術產品的功能和商業效益都不了解,這就使得很多商家在選擇這種產品時多持觀望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商業服務機器人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破冰有難度

對商業服務機器人企業來說,機器人產品的滲透率,決定著拓展市場的難度。因此,商用機器人企業,對行業能否打破商業化困境的問題尤為關注。

從需求方面來看,目前國內的知名酒店、餐廳、商業購物中心,都已經廣泛應用了商業服務機器人產品,可見這種產品有很大的市場需求。但從市場數據方面來看,目前國內商用服務機器人的市場滲透率仍然比較低。智研諮詢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滲透率僅有3%,這說明了這個市場的增長空間仍然很大。

不過,在開發這個市場之前,行業的領頭企業們,仍需要從解決行業痛點問題入手。比如,目前行業存在的價格以及用戶認知不足的問題,都需要這些頭部企業去推動解決。實際上,它們也的確在做這樣的嘗試。

比如,為了解決產品前期投入大的問題,靈動如仙、雲哲智慧機器人等企業,紛紛推出了投入更低的租賃模式,將用戶前期投入降至千元左右,大幅降低了商家的前期投入成本,推動了這些產品的市場化。目前來看,這種模式已經得到了許多中小型商家的認可,並驗證了其在商業化上的可行性。

而對於用戶認知不足的問題,高仙機器人、普渡科技等企業的解決辦法,是通過商業活動、媒體宣傳的方式,讓更多的商家了解和認識這種產品。它們通過各種推廣,使得了解、認識商業服務機器人的功能和商業效益的用戶群體不斷增長,這對其打開國內市場奠定了一定基礎。

從市場方面來看,這些企業對行業的商業化推進,正在激發市場活力,打開商業服務機器人市場背後蘊藏的巨大潛力。而對於企業自身而言,通過推進其商業化進程,有利於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對提高其自身的競爭壁壘同樣大有裨益。可見,機器人企業的商業化推進,對自身和行業都有著重要意義。

但在目前行業的滲透率仍然較低、商業化亟需開發的情況下,商業服務機器人的市場潛力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得以體現。而對於想要進一步打開市場的機器人企業而言,其接下來還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普渡科技榮獲2019人工智慧商業服務機器人企業20強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主管、科學出版社主辦的核心雜誌《網際網路周刊》發布《2019人工智慧商業服務機器人企業排行》,國內知名商業服務機器人企業普渡科技入選榜單Top 10行列。  據悉,普渡科技基於核心低速無人駕駛技術,先後推出了以餐飲為主要應用場景的高效率送餐機器人"歡樂送"、新奇萌送餐機器人"貝拉"、易協作回盤機器人"好啦"、多場景配送機器人"普羚"、樓宇配送機器人"葫蘆"等多款產品。
  • 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下一站:機器人構建商業服務新場景
    樓宇服務機器人峰會上,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對外發布了兩款樓宇服務類機器人產品——天貓精靈太空蛋和天貓精靈太空梭。比如,將智能音箱用「機器智能」的概念進行重組後,進入到汽車中可以叫做車載語音助手,進入酒店、醫院等領域則可以被稱作服務機器人。商業意義巨大。事實上,這類「智慧機器人」已經開始發揮自己的價值。不提天貓精靈智能音箱本身,這次新發布的天貓精靈車載版人機交流系統同樣優化升級了原來的車載智能系統,並通過智能科技讓汽車變身成為消費者可以了如指掌的機器人。
  • 開源:機器人優秀的商業模式?
    那麼問題來了,開源對於機器人技術是一種好的商業模式嗎?為了替用戶創造價值,你需要將什麼保持開源?這些公司是怎麼想的呢?聽聽支持開源的機器人創業公司CEO他們的觀點:(一) 換句話說,我相信開源對於整個機器人商業來說是一個好的模式。這種模式對於任何公司都是好的模式嗎?當然可以。例如,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中小型公司,比如Clearpath Robotics、Rethink Robotics,、 Yujin Robot,這些公司直接在他們的產品中應用ROS。
  • 《我是機器人》播出破冰 科幻劇離春天究竟多遠?
    電影領域的風生水起,讓業內人士對國產科幻劇的破冰充滿期待。 播出市場缺乏「先驗性」判斷 在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國內電視劇市場,創作者選擇的視角和創作方向越來越狹窄。「作了這多年製片人,現在身邊很多同行都不知道做什麼了」,資深製片人、編劇嵇道青說。
  • 服務機器人的分類及市場規模
    服務機器人的應用範圍很廣,主要從事維護保養、修理、運輸、清洗、保安、救援、監護等工作。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經過幾年的搜集整理,給了服務機器人一個初步的定義:服務機器人是一種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機器人,它能完成有益於人類健康的服務工作,但不包括從事生產的設備。
  • 智能巡邏機器人在商業綜合體中的應用優勢
    商業綜合體,作為一種多功能、高效率、複雜而統一的綜合體,隨著當代中國城市的高速發展,商業綜合體愈發能迎合國人的需求。當下,中國商業地產正處於商業模式的轉型過程,各地的商業綜合體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全國主要城市商業綜合體存量面積超過3.0億平方米。
  • 福特成為Digit機器人首位商業客戶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周一,福特成為Agility Robotics的首位商業客戶。這家汽車公司將通過後者研發的Digit機器人解決其送貨服務的最後一英裡問題。不過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福特他們還需要大量的測試研究工作要做。
  • 擎朗送餐機器人在2020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打造智慧商業模式
    期間,包括工業機器人與智慧物流、服務機器人與智能生活、特種機器人與無人系統等版塊,新松機器人、擎朗智能、中信重工、德國庫卡、瑞士ABB、川崎隆深等頭部企業均攜精品亮相,展示最新科研成果、應用產品與解決方案。隨著當前時代邁入「人工智慧+」,服務行業亟待一場變革,而「機器人+」一直被看作是這場第三產業變革的核心動力。
  • 兒童教育引爆智慧機器人銷售市場,該行業如何破冰前行
    抓住銷售市場機會的遊戲娛樂智慧機器人公司,如魯珀特高科技、胖乎乎的機器人、遊碧軒等,很快成為銷售市場的領導者。但在產品功能上,幾款智慧機器人產品側重點不同。 比如Rubo高科技推廣的布丁機器人,價格在1000元以下,適合英語課堂教學;你必須選擇仿生機器人產品,價格在4000元左右,具有舞蹈和射擊功能。
  • 商場智慧機器人大有可為,新零售時代智慧商業新浪潮已至
    此外,諸如機器人客服、會員積分兌換、智慧停車等商場顧客的高頻需求,也會隨著機器人交互能力和數據能力不斷提高,不同商場的不同要求,而把機器人的更多智慧服務在未來變為現實。 AiM商場機器人成功發揮「優惠地推員」的角色後,會為場內商戶帶來銷售額的增長。
  • 少兒機器人編程教育項目商業計劃書|中哲案例
    引言《少兒機器人編程教育項目項目商業計劃書》充分地展示了公司的基本情況、產品與技術、行業及市場分析、競爭對手分析、商業模式、運營策略、公司戰略、公司管理、融資計劃、財務預測與分析、風險分析及控制等內容。
  • 日本主題餐廳推行機器人服務引關注
    除了大量外籍人員用於超級商業餐廳等服務外,SoftBank開發的機器人Pepper在商店導覽服務中也越來越普遍。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這些原本用於解決人手不足問題的機器人變得更加活躍,儘管如此,人們對機器人的莫名其妙的恐懼並沒有因此而消失。
  • 保千裡發大寶商用機器人 掀起服務浪潮
    大寶機器人與舞臺劇兩位主演手牽手溝通交流從宏觀角度看,2010年以來,我國實體商業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呈放緩態勢。目前,實體商業經營面臨轉型需求。當前實體商業發展面臨三大痛點:1、經營成本增加,房租、人工成本持續上漲;2、管理模式粗放,管理模式落後,效率低下;3、創新能力不足,市場同質化嚴重,價格戰不斷上演。從企業角度,「招人難」幾乎是全國餐飲、酒店行業的普遍現狀,在人力資源短缺的背景下,企業選擇服務型機器人的主要目的在於通過機器人取代部分人力,讓人更多的從繁重的體力勞動工作中解放出來,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最終提升效率與效益。
  • 機器人2020眾生相:防疫點了一把火服務機器人仍在徘徊
    至於如何應對疫情過後需求回落的問題,戴峰則認為,不管一個城市有沒有病例,機器人的主要作用在防控。「預防和防控是一個常態化工作,機器人的需求和疫情不是因果關係,而是相輔相成的。」服務機器人:敗走的網際網路思維相比疫情機器人的高使用率,大部分商用服務機器人仍處於被冷落的狀態。
  • 機器人管家正走向生活 專家:服務機器人急需行業技術規範
    該標準規定了移動機器人的定位、導航、避障、脫困、地圖構建、多機器人協同避障和協同交通等項目的性能測試要求和評估方法,對服務機器人的技術規範提出了更加細化的技術要求。服務機器人需要應對動態環境目前,業界普遍將機器人劃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三大類。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核心零部件成本的下降,加速了服務機器人在各領域的滲透。
  • 小i機器人與上海合作組織聯合商業中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打開APP 小i機器人與上海合作組織聯合商業中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機器人技術與應用 發表於 2020-12-25 14:23:42
  • 普渡科技榮登甲子光年「2020中國最具商業潛力的20家機器人Cool...
    其中,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憑藉著優異的技術研發硬實力和服務軟實力榮登「2020中國最具商業潛力的20家機器人Cool Vendor(最酷供應商)」榜單。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11/420372.htm
  • 與陌生人破冰三步曲
    銷售人員與陌生客戶之間都有一層冰,要想成功銷售就要打破這種關係,之後客戶才願意與你進行交流互動,「破冰」就是打破這種陌生關係,建立良好的親和共識,讓客戶對你有一種簡單的信任。破冰第一步:邀請展示你的專業,邀請客戶參與體驗,打造專家式服務形象,在線上可以通過搞活動送體驗的方式,邀請客戶體驗,如果離的比較近,可以線下直接進行體驗,或者直接送貨上門服務,讓客戶感覺到你很熱情,真誠。
  • 普渡科技亮相日本RoboDEX機器人展 亞太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將成...
    RoboDEX展覽會自2017年舉辦以來,飛速成長為日本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展會,每年在東京和名古屋各舉辦一次。展品涵蓋了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到系統集成應用和機器人配套設施等,目前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機器人展會之一。
  • 銀星智能獲近億元B輪融資,「OPM商業模式」引領掃地機器人產業變革
    銀星智能CEO葉力榮就此表示,本輪融資的70%將用於新一代人工智慧掃地機器人的研發,20%會投入工廠,10%用於人才投入,助推多重關鍵策略與創新。首創性提出OPM商業模式銀星智能是全球最早涉足掃地機器人行業的廠商之一,其最初經營模式是服務掃地機器人品牌商,做整機研發製造,也就是常說的"代工模式"(O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