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態」的「態」到底是什麼意思?本文為你揭示「態」的前身今世

2020-12-12 英語思維

學過英語的同學都知道,英語是有「時態」的。

那麼到底什麼是「時態」呢?

「時」的概念還比較好理解,如「過去時間」、「現在時間」、「將來時間」,那麼「態」的概念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關於「態」的概念在傳統英語語法中並沒有清晰的定義,並且「時態」的稱呼也較混亂,有稱為「時」的,也有稱為「式」的,比如一些時態稱為「現在式」、「現在時」;「過去式」、「過去時」;「完成式」、「完成時」等等。 這些混亂的稱呼都會影響我們對時態的理解。

我們知道英語的「時態」是針對謂語動詞而言的,也就是說這個所謂的「態」是針對動詞的。那麼在說動詞的「態」之前,我們看看名詞有沒有態。

我們以「水」的存在為例,水有「氣態」、「液態」、「固態」;以其性質是否穩定來看,又可以分為「穩定態」和不穩定態。

「水」這個名詞所代表的的物質是一個具體的存在,那麼「動詞」所代表的抽象的「動作」有什麼樣的「態」呢?

我們以「跑」這個動詞為例進行觀察,如下圖所示:

從「跑」這個動作的角度,你可以觀察,她會有幾種狀態:

狀態1: 準備跑 to jog

狀態2: 正在跑 jogging

狀態3: 跑結束 jogged

這三種狀態正是「跑」這一動作的三個階段,也算是「跑」這一動作的完整生命過程, 如下圖所示:

這就是所謂動詞的「態」,動詞的「態」就是一個動作生滅過程的各個「階段」。

「動作」是抽象的,不像物質一樣有具體的存在,但是動作發展過程的每一個階段,就是動詞的「態」。

當然你還可以從「運動」和「靜止」的角度來說她所處的狀態,這不是我們要討論的內容。

下面我們定義出「動作」的各種態如下:

狀態1: to do 不定態階段 (特指)

狀態2: doing 進行態階段 (特指)

狀態3: done 完成態階段 (特指)

狀態4: do 一般態階段 (泛指)

前面三態階段是一個動作完整的生命過程,也就是傳統英語語法中的三大非謂語動詞(不定式、ing 分詞、ed 分詞)的起源。

這個生命過程是一個相對空間的生命過程,其並未進入絕對的時空,也就是其尚未賦予絕對的「時間信息」。

動詞四態

當我們把動詞的四態置於絕對的「過去」「現在」「將來」時空中時,英語的「謂語動詞」就橫空出世了,如下圖:

非謂語動詞和時間結合

英語的16個核心時態

到此,我們了解了「動詞原形」→「非謂語動詞」→「謂語動詞」的三級進化關係,即「動詞原形」穿上第一件衣服「態」進化為「非謂語動詞」,繼續穿上第二件衣服「時」進化為有「時」有「態」全功能的「謂語動詞」,揭示出抽象的「動詞原形」向「相對時空」的「非謂語動詞」,到「絕對時空」的「謂語動詞」這麼一進化過程。

看到此處,你認為態的概念是不是就止步於此了呢?

動詞拓展態

不是,如上圖所示「態」的概念還可以進一步拓展,疊加,從而衍生出新的時態。

動作的「態」結合動作發生的「時」生出了謂語動詞的「時態」,可以說只有當我們真正理解了動詞「時」「態」的概念,我們才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英語「時態」。

本文作者謝瑞,著有《英語思維:解密英語語法的原理》一書和《英語思維:十課建立完美語法體系》系列視頻課程,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本文為你揭示be動詞的前世今生
    關於英語的be動詞,因其複雜多變,一直以來讓很多同學為之苦惱,又無法理解彼此間的關係,只能死記硬背。上圖中 be 的四態非謂語動詞 to be / being / been / be 加上時間信息,就構成了下圖中的16個核心謂語動詞時態:
  • 「時」和「態」是怎麼結合成時態的?英語16個核心時態的起源!
    問:那麼到底什麼是時態呢?答所謂時態,「時」定位時間,「態」表明狀態。英語「時態」的概念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時態」的概念就是用於表達「時空狀態」的概念,簡稱「時態」。如果這一句你還不理解,那麼借用一句口頭禪:你在幹什麼?你回答:我在打遊戲!
  • 圖解英語動詞時態第三講:動詞的「時」和「態」
    總結一下:動詞的時   圖解英語動詞時態第二講:動詞的態   「態」就是「狀態」。何為「狀態」?無非就是動作是進行到什麼程度了。動作是否發生,是否開始,是否還在繼續,是否已經完成,以及動作結果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的影響等。
  • 英語時態中的一般態用法,你有沒有掌握呢?
    親愛的小夥伴們,今天我們這一章節主要講解的語法知識是英語中的時態,我們先從基本的一般態開始,隨後我們會講解進行態和完成態。時態構成指的是」某時態下,對應人稱的動詞變化「,比如「一般現在時」中第三人稱單數後要加詞尾s;「現在進行時」中動詞的ing形式;「一般過去時」中動詞詞尾要加ed;be動詞要用過去式。「一般將來時」形式為will+動詞原形;「現在完成時」中have/has+動詞的過去分詞;「過去完成時」中had+動詞的過去分詞……。
  • 日語中的「使役態」和「被役態」到底該怎麼區分?
    」和「被役態」的區別。但其實他們的規則非常容易掌握,希望你看完這篇總結,就能把「使役態」和「被役態」全部拿下! 使役態  表示「讓某人做…」,變化規律如下:一段動詞:未然形+させる。如:勉強する→勉強させるカ變動詞:くる→こさせる使用使役態可以將自動詞變為他動詞,在自動詞沒有對應的他動詞時可以這樣使用。但要記住,當自動詞有對應的他動詞時,不可以使用使役態來表示他動詞的意思。
  • 什麼是「時」助動詞?什麼是「態」助動詞?什麼是情態助動詞?
    ,是謂語部分的核心,那麼什麼是助動詞呢?一、助動詞的定義助動詞又叫「時態」助動詞,即分為「時」助動詞和「態」助動詞。>「態」時,我們稱其為「態」助動詞。謂語部分的第一個詞為「時」助動詞,謂語部分中間的詞為「態」助動詞,謂語部分的最後一個詞為主動詞,如下圖所示:
  • 英語動詞、謂語動詞、非謂語動詞,以及英語時態到底是什麼關係?
    am eating 是完整的謂語動詞am ——表示現在時間,時間助動詞eating ——表示動作進行,狀態主動詞,又稱為進行態非謂語動詞通過上面示例,你可以看出如下規律:謂語動詞 = 時間助動詞正如上面總結,區別於非謂語動詞和謂語動詞,動詞原形無「時」無「態」。現在你理解了英語動詞、謂語動詞、非謂語動詞,它們之間的根本區別了吧!
  • 到底什麼是非謂語動詞?本講為你揭示出英語非謂語動詞的真面目!
    那麼到底什麼是非謂語動詞呢?答:非謂語動詞就是一個動詞所處的「狀態」,或者「階段」。我們知道一個事件的發展會經歷如下三個狀態或階段:1. 開始2.非謂語動詞4態上圖中心的eat 為動詞原形上圖左邊的to eat 為不定態上圖上邊的eating 為進行態
  • 「時態」是英語教學的基石,理解了「時態」,才真正理解了英語!
    而傳統語法的命名則較為混亂,如:有的是先「時」後「態」,如「現在進行時態」「過去進行時態」;有的是先「態」後「時」,如「一般現在時態」「一般過去時態」。正是因為對「時」和「態」概念認知的不足,導致不能深刻理解「時態」的內涵,因而無法理解其內在邏輯,從而無法建立完整的時態體系。「時」「態」是英語語法學習的核心,可以說不理解時態,就學不好語法;學不好語法,就無法理解英語,所以在進一步學習英語之前,一定要透徹的理解「時「」態」,從而建立起全面完整的英語時態體系。
  • 物質有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種形態,火是什麼態?光又是什麼態?
    現代科學告訴我們物質有固液氣三態,但問題是火和它發出來的光到底是個什麼態?物質的組成和形態自然界是由物質組成的,我們知道不同的物質有不同的原子組成,原子的不同關鍵在於原子核有差異,而原子核的差異則是由中子和質子組合的數量差引起,當然外部核外電子也很關鍵,因為原子的化學屬性主要有核外電子所決定。
  • 你知道英語到底有多少個時態?英美人不清楚,中國人更不清楚!
    那麼英語到底有多少個時態呢?圖4圖4為在圖1的基礎上,以「完成態和進行態」進行結合,從而衍生出新的結合態「完成進行態」(紅色線條)。圖6表格中上面4行為英語的16種核心時態(基本時態),下面2行為「態與態」的疊加而衍生出的新的時態。每種時態都表現了一種思維的體現,如一般態的常態、瞬態思維;不定態、進行態、完成態的非常態思維等等。
  • 光學偏振態的判斷以及偏振態之間的轉換
    若為自然光,經四分之一波片後為自然光,旋轉偏振片以後光強始終保持不變。若為部分圓偏光,經四分之一波片以後為為部分直線偏振,則旋轉偏振片後會出現亮暗交替,但是不會出現消光。若為橢圓偏振,經四分之一波片為直線偏振,旋轉偏振片,出現亮暗交替,且存在消光若為部分橢圓偏振,經四分之一波片為部分直線偏振,出現亮暗交替,但無消光存在若為部分直線偏振,將四分之一波片旋轉45°,變為部分圓偏振,旋轉偏振片,光強始終不變。
  • ...揭示靜息態基因的染色質結構特徵並提出預測基因轉錄潛能的新方法
    【科技前沿】李國紅/許雪青合作揭示靜息態基因的染色質結構特徵並提出預測基因轉錄潛能的新方法 2020-07-29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了解了這些你就了解了英語的時態
    各位在學習英語的童鞋們,很多人經常被英語時態搞的頭疼,這是東西方在使用謂語動詞上的差異所導致的!我們平時學習時態,或許只是聽老師大致介紹了各個時態,各個例句,或許是自學一些句子,其實多於時態的概念非常模糊,並不了解其內在本質和邏輯,因此本文想要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路,去真正深刻的理解什麼是英語時態!
  • 楊超:為量子金屬態的研究提供全新思路
    ●人物名片:楊超,電子科技大學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2016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超導量子相變,發表SCI論文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Science、Advanced Material 、Nanoscale等刊物發表SCI論文5篇。
  • 還分不清一般過去時態和現在完成時態?實質上,它們完全不同!
    上一講我們介紹了現在完成時態的基本思維,並重點揭示了「have」這一時間助動詞的神秘功能,本講我們繼續深入講解現在完成時態,幫助同學們徹底理解和掌握這一難點時態。一、現在完成時態和過去一般時態的區別很多同學分不清現在完成時態和過去一般時態,應用時不知道到底該選擇哪一個時態。如「我吃過了」這句話很多同學就分不清到底該用「過去一般時態」呢,還是「現在完成時態」。
  • 傻傻分不清一般過去時態和現在完成時態?看完就徹底分的清了!
    第二十八講本講內容提要:一、現在完成時態和過去一般時態的區別二、現在完成時態和現在一般時態的區別三、現在完成時態和瞬間動詞上一講我們介紹了現在完成時態的基本思維,並重點揭示了「have」這一時間助動詞的神秘功能,本講我們繼續深入講解現在完成時態,幫助同學們徹底理解和掌握這一難點時態
  • 像拼搭樂高積木一樣製備量子糾纏態
    正是這一奇特的屬性,為糾纏態的製備提供了先決條件。在Pawel Blasiak和Marcin Markiewicz介紹的方法中,製備多個粒子糾纏態變成了一項非常簡單的任務。簡而言之,他們的方法就是將多個粒子的狀態進行拆解後重新「組合編排」,這樣便會像拼搭樂高積木一樣產生出糾纏態。方法的核心就在於這個「編排」過程,具體需要哪種糾纏態,就進行相應的編排即可。
  • 什麼是「人體功能態學說」?
    所以可以認為,人體功能態是一個客觀存在。這與我們日常生活經驗並無矛盾,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常識。    人體功能態可以分為哪些呢?通過對各類現象的觀察,我們認為可初步歸為四個大類:正常功能態、反常功能態、超常功能態和異常功能態。    1。正常功能態,這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大量現象。